在生活實踐中放飛心靈政治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9.67K

摘要:聯絡孩子身邊的生活景物,再現日常的生活經歷,利用搜集的圖片文字,開展真實的遊戲活動,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在體驗、實踐中,孩子的心靈受到震撼,意志得到鍛鍊,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在教師的啟迪、影響下,學生進行著道德的自我教育。

在生活實踐中放飛心靈政治教學反思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課程。課程強調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強調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參與中成長,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獲取對世界的真實感受,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的品德培養迴歸學生生活,迴歸真實世界。

一、變“虛”為“實”,活用教材,貼近兒童

實施“品德與社會”課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課程內容必須以學生生活為基礎,讓學生在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表達生活,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僅靠教材是很難實現的。雖然我們的教材在編寫時,已經注意在內容上貼近學生生活,但畢竟還是有一定侷限性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敢於跳出課本,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創造性地活用教材。

山東人民版三年級下冊《家鄉的故事》一課的“家鄉山水美如畫”小節中,教材提供的是濟南、沂蒙山等地的圖片和故事,離我們威海學生的距離比較遠,學生不熟悉,就很難有深刻的愛家鄉的感受。如何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家鄉的美麗可愛,從而生出一種由衷的熱愛家鄉的感情呢?我決定用我們的家鄉——威海的一些真實資料打動學生的心。於是,課前,我精心挑選了一些威海山水的圖片、錄象,比如仙姑頂、海水浴場、正山等;彙總了威海獲得的種種美譽——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最早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等等。

上課時,我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家鄉的山水,因為年齡的侷限,學生的交流終究不夠全面,我神祕地告訴學生:“老師也蒐集到了自己家鄉的一些資料,想看嗎?”學生興奮地大喊“想”,當他們在課堂上親眼看到自己熟悉的威海的山水圖片和錄象時,開心地喊著“海水浴場”“古陌嶺”時,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已經溢於言表。此時,我引導學生:“正是因為咱們威海山美水美人更美,所以先後獲得多項美譽,讓我們一起看著螢幕喊出來!”學生的放聲齊呼中洋溢著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此時,我問學生:“生活在威海,你有什麼感覺?”“幸福!”學生脫口而出的話裡飽含真情實感。

熟悉的景物,恰當地出示,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將看起來“虛”的品德教育落在了“實”處。活用教材,用活的教材,建立起了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

二、變“靜”為“動”,創設活動,注重體驗

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交流與撞擊中實現的,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教學應該多給學生提供碰撞的機會,讓學生到活動中去體驗、實踐,獲得真切感受,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人生態度。

1、快樂遊戲。

喜歡遊戲是孩子們的共性,因此我們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將枯燥的說服教育轉化為遊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在遊戲中體驗感悟,促使他們的道德認識不斷到位、昇華。

例如,教學山東人民版四年級上冊《做守規則的國小生》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驗到規則的重要性與合理性,我故意創設了一個真實的遊戲的情境:一上課,我就宣佈做個遊戲。儘管不明白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學生還是歡呼起來。於是我邊拿出兩個大小不一的玩具,邊宣佈遊戲規則:“北邊一排(共14人)為1組,傳這個大熊;南邊2排(共28人)為2組,傳這個小狗。看誰先傳完。”我故意先把小狗給了2組,等2組傳了一會,才把大熊給了1組。結果,還是1組先傳完,於是我就宣佈:“獲勝組是1組!”1組的學生興奮地歡呼起來,可是2組的學生群情激奮,大喊:“不公平!”我沒有批評壓抑他們,順勢利導,“怎麼不公平?說出理由來!”“我們這組人數多!”“那你們還先開始傳的呢!”兩組爭論起來。

待他們充分發表意見之後,我擺出一幅和事佬的姿態:“好了,看來是老師的錯,老師剛才制定規則的時候考慮得不夠周全。那麼大家能不能幫助老師把規則制定的周密一些呢?”因為有了剛才的遊戲體驗和爭論,學生很容易總結出“同時開始,人數相等,不準站起來,傳遞的東西要一樣”等細緻的規則。

按照學生制定的規則,我們又一次進行了這個遊戲,這次,輸的小組也服氣了。這時,我請學生根據剛才的遊戲,談談對“規則”的認識,學生就深有感觸地說出了“遵守規則很重要”“規則的制定要周密”等道理。自我教育起到了相當有效的成果。

在親身參與遊戲中,學生體驗到了合理公正的規則的重要性;修訂規則這一個活動,既為下面的活動——為自己的遊戲制定規則做了鋪墊,又讓學生認識到制定規則要周密,細緻。遊戲,使品德教育在活動中進行,學生的認識更加到位,印象也更深刻。

2、合作探究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要注重認識社會的方法引導和技能的培養,追求學習方法的多樣化。要儘可能的給學生留有更大的自由空間,以便讓學生參與其中,每一個單元可以構成一個有人物、有場景、有事件的大情境。在山東人民版五年級上冊《一山一水一聖人》單元中,我採取了單元授課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瞭解祖國的壯麗河山,增強民族自豪感,更主要的是在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鍛鍊學生認識社會的方法和技能。

執教“泰山的自然景觀”小節前,我進行了精心備課,蒐集了大量資料,製作了一個集圖片、音樂、錄象、動畫、配音於一體的多媒體課件,學生深深地陶醉在這壯美的景色之中。我因勢利導:“同學們,泰山榮膺五嶽之首,不僅是因為他壯美的自然景觀,更因為他深厚的文化遺產。咱們五年級同學已經非常熟悉實踐活動了,課後,就請大家自由結合小組,選擇古建築、石刻、帝王封禪、古文化遺址等任意一種泰山文化研究,廣泛蒐集,進行整理,準備彙報,下節課,我們看哪個小組的彙報最吸引我們。”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尤其是幾個資訊科技“高手”,更是得意地東張西望,大有捨我其誰的架勢。

第二節的展示交流課上,只有幾個小組拿出了幾張列印下來的枯燥的文字。面對這意料之中的結局,我沒有過多地責備,而是和孩子們一起分析原因,總結出了“分工要細緻,落實要到位,蒐集的材料要整理分析,彙報形式要靈活有趣吸引人”等實踐探索中的注意事項,孩子們若有所思,第二次探索活動開始了。

第二週的展示交流課上,那可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有的小組編排了一個小品,用“導遊”的嘴把自己蒐集到的文化資料展現出來;有的小組自編自演雙簧,一個同學在講臺上裝模作樣地介紹,另一個則在講桌下面照整理好的稿子讀;有的小組舉行了圖片展覽,將家長協助打印出來的圖片資料製作成一個大刊板,給大家介紹;最吸引人的是郝晨小組做的投影片,有配音有動畫,形式新穎,內容還很豐富多彩,被大家一致評為一等獎。

活動後,我引導學生總結這次實踐活動,學生七嘴八舌,談自己小組活動中的教訓和經驗。“大家想不想繼續進行這樣的探索實踐活動呢?”學生異口同聲,“想!”“那麼,本課餘下的內容——我國其他名山,本單元的其他課文——《來到黃河岸邊》和《尋跡孔子故里》,咱們仍然開展實踐活動,各小組任意選擇一個主題,自行探索交流展示。下次上課時,我當學生,你們是老師,看哪個小組老師的講解更吸引人。”就在這種反覆的親身實踐中,學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更主要的是,鍛鍊了實踐探索合作競爭等諸方面的能力,樹立了從社會生活中學習的概念。

3、情境渲染

教學山東人民版四年級下冊《珍惜勞動果實》一課時,針對城市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不知節約的實際情況,我決定通過文字、圖片、音樂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來震撼學生的心靈,達到影響、教育的目的.。

在學生交流了自己調查的浪費現象之後,我說:“課前,老師也進行了調查,大家看。”我利用多媒體,出示了自己蒐集到的一些食堂、飯店裡浪費糧食、剩菜剩飯等的照片,學生深受觸動,默默無言。

接著我又出示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並將數字變成紅色放大,請學生重讀這些紅色的數字:“目前,世界上約有8.5億人缺少糧食,佔世界人口總數的七分之一!”學生讀著,表情驚訝著,他們顯然沒有想到這個數字竟然這麼龐大!

接下來,我逐張出示自己精心挑選的一組非洲兒童骨瘦如柴、瀕臨死亡、餓死人骨堆積的圖片,伴隨著低緩的音樂,語氣沉重地介紹:“這是一個餓了多天的小朋友在珍惜地舔食著手上的最後一粒糧食。這是一個因為飢餓瀕臨死亡馬上要落入鷹口的兒童。地上到處堆滿了因飢餓而死的人的骨頭!”教室裡安靜、沉重,學生驚訝、悲傷、自責。

幾幅圖片,幾串數字,幾句話語,幾段音樂,渲染出的氣氛和情境足以令學生終身難忘。節約,應該成為他們深深銘刻在內心深處的文字。

三、變“小”為“大”,走進社會,實踐成長

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道德人格

的形成是靠接觸社會和人際交往來中實現的,因此,我非常注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將小課堂引入大社會,給學生架起了一架梯子----讓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習慣。

教學山東人民版四年級下冊《參觀食品加工廠》一課前,為了讓學生對食品加工有初步瞭解,我帶領學生到附近的月餅加工廠參觀。學生看到了月餅製作的流程——稱重、制餡、做麵皮、包皮、成形、烘烤,感受到了工人師傅艱苦的勞動環境,領教了麵點師傅純熟的製作技巧和工藝,欣賞到了一個個剛出爐的精緻可愛的月餅。

課堂上,我請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談自己的參觀收穫。學生七嘴八舌,暢談感受,有的談麵包的製作流程,有的談對工人師傅的同情和理解,還有的對師傅們配合的默契非常佩服。一次參觀,多重收穫,社會實踐,育人無痕。

教學山東人民版五年級上冊《為了地球的明天》一課前,我設計了一張調查表,引導學生調查身邊的環境問題後認真填寫。

我身邊的環境調查

調查人:

調查時間調查地點發現問題解決措施

通過本次調查,我想說:

課堂上,我請學生交流他們的調查結果,學生暢所欲言,交流自己發現的問題,討論解決的辦法。然後我又設計了體驗活動——剷除小廣告,利用課外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社群,走進大自然,清理白色垃圾,剷除小廣告。不少學生在調查活動、社會實踐的體驗過程中發現,其實汙染環境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人類自己,因此,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呼籲——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生活實際,巧妙地設計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和諧地發展,引導他們在合作探究、自主體驗創造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惡。“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相信,孩子們在富有生活氣息的品德與社會課堂中成長,不僅獲得理智上的滿足,更能讓自己的情感得到充盈,羽翼更加豐滿,心靈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魯潔:《關注學生、關注生活》講稿

2、《品德與社會》教材分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