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物理試卷後的2點反思範文

來源:文萃谷 2.27W

一、試題的選題一定要注意敘述的嚴謹性,避免歧義現象

批改物理試卷後的2點反思範文

試題的選取過程中,有時就只從自己的角度理解,根本就不考慮學生會如何理解,結果導致學生的理解多種多樣,給學生解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例如,這次的八年級物理試卷中,我選了這樣一題:“請一位騎自行車的同學握著一塊石頭從你的面前駛過,並且剛好在駛到你面前的瞬間放開手,讓石頭自由下落,觀察石頭落在哪裡?並說明其中的原因。”在選這題時,我沒有考慮學生會有其它理解,等到改試卷時,才發現學生的理解五花八門,有的按照我的思維理解為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運動,但有的理解為從站立同學的前面向站立同學的背後運動,結果答案也多種多樣,有的'說在站立同學的左邊,有的說在站立同學的右邊,有的說在站立同學的背後。之所以出現這麼多的理解歧義,是因為“從面前駛過”這句話的不夠嚴謹。經過討論,我們認為,若把“從面前駛過”改為“從面前自左向右”駛過,學生的理解會準確些。再如,在選擇題中,考查摩擦力時,有這樣一個選項“機器運轉時,機器各運轉部件之間的摩擦是有害摩擦”,我就沒有考慮到“皮帶傳動中的皮帶和皮帶輪之間的摩擦”是否算是“機器各運轉部件之間的摩擦”?而學生是否會這樣理解?可見,選題時考慮到學生理解方式的各種可能,是相當有必要的!!

二、學生的答案給老師帶來的驚喜

平常教學過程中,總是埋怨學生不動腦筋,今天在批改試卷的過程中才發現真真正正的冤枉了學生。在這次考試中,有這樣一題:“你能利用你手中的塑料直尺設計幾個與聲音有關的實驗嗎?請你寫出實驗過程和可以探究的問題。”在選這個題目時,也曾經考慮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係,但是有這樣一個答案相當新穎:“用直尺上帶有鋸齒狀(或波浪狀)的一邊與桌邊摩擦,第一次移動速度較慢,第二次移動速度較快,可以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之間的關係。”當時看到這個答案,真是很佩服學生的思維,而且這種方法要比用直尺伸出桌面不同長度的方法效果要好的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