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歷史《戊戌變法》的考試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2.87W

戊戌變法

八年級上冊歷史《戊戌變法》的考試知識點

戊戌變法的背景(原因):

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客觀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解決了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浪潮。

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

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韜,鄭觀應

康有為的兩部代表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

梁啟超在上海擔任《時務報》主筆期間,發表《變法通議》等論文,猛烈抨擊封建頑固派的因循守舊,闡述變法圖存的道理。

1895年春,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使維新思想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1898年初康有為呈遞的《應詔統籌全域性折》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施政綱領。

1898年6月,光緒帝頒佈《定國是詔》,開始變法,史稱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的所有內容中唯一沒有被廢除的是“京師大學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學。

戊戌變法收到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地主的擁護,得到愛國知識分子的支援。

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要求實行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逐步變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度,在當時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具有進步意義。

戊戌變法又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對於激發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變法同時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的思想文化進行了抨擊,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它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戊戌變法的教訓:

資產階級維新派採取改良的辦法,把希望完全寄託在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在頑固勢力的進攻面前,他們又寄希望於袁世凱和外國侵略者,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因此,維新運動失敗了。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