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醒了語文課文知識拓展

來源:文萃谷 9.48K

詠柳詩集錦:

柳樹醒了語文課文知識拓展

柳,又名楊柳,可種可插,極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從這句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麼旺盛。柳樹姿態優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宋代大文豪蘇軾任杭州知府時在西湖修了一道堤,堤上遍植柳樹,如今已成為西湖十大景點之一。田園詩人陶淵明喜愛柳樹,室旁有柳五棵,所以自名五柳先生。清代蒲松齡也喜歡柳,並自號柳泉居士。清代左宗棠戍守邊疆時,為了保持水土、抵禦風沙,在河西走廊新栽楊柳三千里,後人為紀念他稱這些柳樹為左公柳。在古代文學中,楊柳是一個特殊意象,優美動人,情意纏綿,為詩人傳誦吟詠。

柳是春的使者,她帶著春色,攜著春風,把喜悅和清新帶到了人間。翠亮的柳苞高興起來,咧嘴一笑,頓時飛絮濛濛。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裡的花就是飄飛的柳絮。就連閒坐小窗讀周易的詩人,也丟下枯燥的書本,閒看兒童捉柳花了。

柳絮帶著種子,飛向了四面八方,柳枝上便萌出了兩頭尖尖的細長柳葉。唐人賀知章有一首《詠柳》名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天的柳樹如同碧玉一樣翠綠,柳條紛垂,像千萬條綠線織成的絲絛,是二月春風剪出瞭如此美妙的細葉。詩歌問得新奇,答得有趣,精妙傳神,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充滿了對春的喜愛之情。

宋代詞人宋祁《木蘭花》中有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兩句。這裡的綠楊就是綠柳。前句寫靜景,後句寫動景,綠柳映襯著紅杏,這是多麼美妙的一幅春景圖。

清代高鼎的《村居》這樣描繪春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詩歌前兩句寫草長鶯飛、醉柳拂堤的景色,後兩句寫一群活潑兒童飛紙鳶的情景。短短四句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饒有趣味充滿生活氣息的鄉村圖景。

柳條藤蔓系離情

要說最早寫柳的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的《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作者以輕柔優美的楊柳,反襯辭別家園的依戀傷感之情。從此,柳就與送別結下了不解之緣,加上柳與留諧音,所以就有了折柳相送的習俗。

隋代無名氏的《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詩歌先寫青青的楊柳,再寫漫漫的飛絮,然後以折盡柳條來表達希望親人早日歸來的美好願望。

唐代山水詩人王維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別詩《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場雨過,輕塵不起,房舍青青,沐雨後的楊柳清新翠綠。後兩句筆鋒一轉,以美酒勸慰友人,方把送意表露。這是一幅十分感人的送別情景。

詩仙李白寫了很多送別詩,其中有一首《勞勞亭》這樣寫道: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首詩後兩句最為精妙。一個知,一個遣道盡人間離別的'痛苦。

宋代詞人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柳枝。酒一杯柳枝,淚雙垂柳枝,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柳枝?詞中六次重複柳枝,把離別之情寫得淋漓盡致。宋代柳永《雨霖鈴》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把離情別緒推到極致。

撩亂春愁如柳絮

送別時要折柳相贈,所以柳便成了分別時的見證。離人看到柳,睹物思人,自然會勾起無窮無盡的思念

唐代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閨怨》中有這麼兩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獨守空房的少婦,忽見陌頭青青楊柳,自然想起求取功名未歸的夫君,一個悔字,而愁思盡出。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則是用汾上柳的也依依,直寫重返舊地時戀戀不捨的情懷。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寫詩人夜晚聽到折柳之曲,勾起了對遙遠故鄉的思念。

唐代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是傳誦一時的名作。據說,王之渙、王昌齡、高適一同飲酒,邀十幾名歌女唱歌。三人約定,誰的詩被最好的歌女唱出,說明誰的詩最受歡迎。最好的歌女到最後才出場,唱的就是這首詩。這首詩以壯闊的荒漠為背景,加上哀怨的曲調,抒發了久戍之人的思鄉之情。

楊柳青青,春光融融。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柳花入硯池,讓我們在悠閒而富有情趣的圖畫中結束這次旅行吧!

贈柳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