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觀察與測量活動》

來源:文萃谷 1.2W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觀察與測量活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觀察與測量活動》

一,設計思路

基於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幼兒對沙石都特別的感興趣,一堆沙石足以讓幼兒興奮地玩上一整天。於是,我想以沙石為研究物件,創設情境,設計問題,進行一次幼兒科學觀察與測量的活動,通過對沙石的認知和探索過程,激發幼兒對周圍熟悉的事物產生興趣和探索慾望,並在一種幼兒自由,主動的課堂氛圍中獲得新的科學認知,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該活動還可以更進一步促進幼兒感知覺,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培養幼兒濃厚的科學探究興趣,為今後的科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活動目標

1,以幼兒熟悉的事物為探究物件,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探究的主動性,在老師的指導下更好的進行動作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2,使幼兒充分的認識沙石的特性及他們的用途,使他們對沙石更加喜愛,同時也對身邊的其它事物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三,活動準備

1,幼兒蒐集相關的材料(兩個同樣大小有刻度的杯子,分別裝著石頭和沙子);

2,幼兒已有的關於事物體積和容積的認識經驗;

3,教師課前所拍攝的沙石的照片,網上搜集的圖片及教學課件(PPT);

4,教室裡事先準備好一些沙石和若干個沙漏斗。

四,活動過程

(一)認識沙石,交流經驗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有趣的'新朋友,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小黃沙和小石頭。它們還真是本領大,為我們做了不少事情。老師想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們覺得它們都能幹什麼呢?”

讓小朋友自由大膽發言,調動起每位兒童的積極性和表現慾望,並且用開發性提問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

(二)欣賞圖片,再度認知沙石的用途,表達感受

然後老師引導小朋友看螢幕上的圖片和照片,“小朋友們剛才的回答都很棒,可是老師也看到了好多沙石兄弟的貢獻,下面,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螢幕上的這些圖片,然後再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都發現了什麼?”

老師跟據不同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沙石的各種不同的用途,最後老師再稍作總結。

(三)互動交流並動手操作分離沙石混合物

“接下來,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幫我想想辦法了。小朋友仔細聽,有一天啊,一堆小黃沙和一堆小石頭在一起玩耍,玩著玩著不知怎麼的,就突然抱在了一塊,分也分不開,想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樣可以最快的將他們分開呢?”

老師向小朋友呈現一盆沙石混合物,旁邊放著若干個沙漏斗。先讓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嘗試的去分離沙和石,然後老師再引導小朋友觀察沙漏斗,“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它呀,可神氣了,它的名字叫沙漏斗,別的本事沒有,可是專有一個本領,就是可以快速的把小黃沙和小石頭分離出來。老師先示範下,小朋友仔細看好了噢。”

老師示範過後再讓小朋友們分組,然後各自示嘗試下這個方法。

(四)測量沙石的體積

“好棒,小朋友今天又學到了一件本事——分離沙石,下面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小黃沙和小石頭的體積呢?”

老師取出一個有刻度的透明杯子,先往杯裡注入a毫升的水,記錄在紙上,然後往杯裡加入小黃沙,水面上升至b毫升刻度,那麼老師告訴小朋友,剛才加的黃沙的體積就是(b-a)毫升。

“老師請小朋友用剛才的方法測量下小石頭的體積,然後把你們的答案寫下來,告訴老師。”

老師知道幼兒完成操作,然後引發小朋友思考“還有那些不規則的東西,可以用這個辦法測量呢?”然後請小朋友各自嘗試,並記錄下自己所測量物品的體積測量結果。(如:橡皮,小刀------)

注意點:

(1)加入物品後水不能溢位杯子外面;

(2)所加物品必須沉入水中或懸浮。

五,活動延伸

準備三個同樣大小的杯子,其中兩個分別放了半杯石頭,半杯沙子,若把沙子和石頭放在同一杯子裡,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一個好辦法,使沙子和石頭放進去同一杯子更省空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