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八篇

來源:文萃谷 8.19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並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教具準備:秋景的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

教學設計:

一、複習匯入積澱情感

1、昨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知道了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野裡、小路旁、果園裡的美麗景色和豐收景象。我們也知道了語言其實是有生命的。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品這位兒童作家寫給我們讀的詩歌,看看他的語言到底是不是有鮮活的生命,在這首詩歌的字裡行間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

3、教師:;這位同學的朗讀來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我相信同學們昨天在自學時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麼我們也首先用聲音來告訴我你們的理解集體朗讀全文。

二、品詞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風習習,那麼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那兒幹什麼?你能用一句詩一樣的語言來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來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機發現學生講述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加以點評。

3、教師小結:看來同學也可以當詩人,因為你們也有讓語言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用你詩人一樣的眼光,來欣賞這首詩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段落。然後將自己欣賞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們就評出幾個鑑賞專家。

4、學生默讀詩歌,做發言準備,教師巡視瞭解學情,相機指導。

5、引導學生交流

打滾、奔跑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香氣輕輕塗掉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體會到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把原本靜止的畫面寫活了,這就是動詞的作用。這些句子也讓我們產生了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似乎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這就是擬人的作用。我們讀著讀著,就很容易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情感秋天,我愛你!

6、學生選擇其中任意一段練習感情朗讀。

7、指名學生分小節(第二、三、四、五小節)朗讀。

三、深入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著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又湧出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看詩歌的第六小節。

2、指名朗讀。

3、你是怎麼理解這兩句話的?

①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顯得井井有條。

②發亮的汗珠、閃耀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裡,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然而內心卻是喜悅的,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這句話也暗含著: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穫累累碩果。

4、教師小結:你們看,詩人就是使人,他們的詩句中往往是話中有話。所以我們又是在讀詩歌的時候也要學會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認為詩歌的最後一個小節,作者又蘊含了怎樣的言外之意呢?

(黃葉是秋天的象徵,因為作者喜愛秋天的美麗景色,喜愛秋天的豐收景象,她想讓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駐人間,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陰,他也希望能透過這片枯黃的樹葉來勾起對秋天的美好回憶。通過珍藏、黃葉來表達了世人對秋天的讚美和依戀之情。)

6、練習讀好最後一個小節。

7、練習感情朗讀全文,嘗試背誦部分內容。(配樂《秋日的私語》)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選擇詩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為題寫一段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會認“譴、惰、俗”等七個字,會寫“洪、暴、猛”等11個字。

2.積累文中喜歡的句子。

3.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文中體現出的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教學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21 搭石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學生可能會提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用?在什麼地方搭石頭?為什麼要搭石頭等相關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

二、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並且在自己讀明白的地方或者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指名讀課文,相機出示“譴責、俗語、協調有序、人影綽約”等詞,指導讀準字音。

2.誰來讀一讀你已經讀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如果學生讀到一自然段,相機指導學生勾畫並讀一讀寫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掛圖“看,這就是人們過小溪時踩踏的搭石。就是這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卻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看看哪些詞語或者句子能讓你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把他們劃出來。

1.小黑板相機出示幾個重點句。

“上了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上了年歲的人為什麼會這麼做呢?有什麼感受?(指名說感受 抓住重點詞語“無論 只要 一定 踏幾個來回 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來。)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事”?舉幾個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說一說。師歸納:對,像同學們剛才所說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是我們每個人不講任何條件都應該做的事,是做了以後不求回報的事。那麼課文中指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和小組同學演一演。

四、鄉親們有什麼樣的美好情感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到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同學們在上一堂課還在其他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記號,今天咱們繼續學習課文,把你還沒讀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讀懂“緊走搭石慢過橋” 的俗語,體會景之美。)

二、就在這美麗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塊塊,一排排的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更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到處都洋溢著美好的情感,你們看,一個承諾也溫暖了許許多多面臨重重困難的人們,請大家自己讀一讀小黑板上出示的短文《一個承諾》。“這是美國東部的—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推銷員克雷斯的汽車壞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區,野地四處無人,克雷斯焦急萬分,因為如果不能離開這裡,他就只能活活凍死。這時,一個騎馬的中午男子路過此地,他二活沒說,就用馬將克雷斯的小車拉出雪地,拉到一個小鎮上。當克雷斯拿出錢對這個陌生人表示感謝時,中年男子說:“我不要求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時,你也盡力去幫助他。”在後來的日子裡克雷斯幫助了許多人,並且將那位中年男子對他的要求同樣告訴了他所幫助的每一個人。6年後,克雷斯被一次驟然發生的洪水圍困在一個小島上,一位少年幫助了他。當他要感謝時,少年竟然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話,“我不要求回報,但是我要求你一個承諾……”克雷斯的心裡頓時湧起了一股暖流。”

三、課文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請自己再讀一讀,然後抄下來。(播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

四、各學習小組自學生字,對容易出錯的字相互提醒。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認識兩個偏旁。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2、有一隻小動物也說“世界多美呀”,板書課題。

(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4、你們問題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5、播放多媒體課件,再加配音朗讀。

二、初讀課文。

1、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用橫線畫出來。

要求: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生字詞)

(1)自己讀讀生字詞,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麼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翹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後鼻音:澄邊音:麗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隻小動物的說的?

2、它是什麼情況下說的?

3、你也能像剛才阿姨一樣,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好嗎?

老師也為你配上音樂。

4、自讀,指讀,賽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書讀得好,字也能寫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美字頭”。

3、看課後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並書空。

4、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5、指導寫字。

在學生自己仔細觀察字形,並說出生字書寫時關鍵筆畫的基礎上,重點指導“乎、世、雞、美”

6、師範寫以上四個字,學生描紅,臨寫。

7、生寫剩餘的生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讀音字形,並能學以致用(造句)

2、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瞭解雲南歌會的三種形式和特點。

3、朗讀、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學習作者有所側重的描寫方法。

4、領略雲南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感受作家筆下美好的生活,培養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能力目標

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領會文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領略文中優美的意境,感受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

  過程與方法:

學生充分預習,合作、探究,

討論法、點撥法、幻燈片演示法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感受文中作者對自然、對人生、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之情,激勵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賞生活,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朗讀、揣摩、品味文章的美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品析文中的精彩描寫。

【教學工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月光下的鳳尾竹》。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在課前聽到一首用葫蘆絲演奏的月光下的鳳尾竹。突然有一種衝動,我想到雲南去,同學們想不想去?既然這樣我們就隨沈從文一起到雲南去,去參加“雲南的歌會”,瞭解雲南的民歌! 感受雲 南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

板書課題

師:在學習本節課之前,我想讓同學們瞭解一下雲南的民歌,以便於我們更好的學習本課。(多媒體展示)

(設計目的:此環節主要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下面教學做鋪墊。)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

1、指名朗讀。其餘學生聽讀、熟悉課文,注意字音。

(師:示範朗讀1-2段學生推薦學生朗讀 師指名學生朗讀 集體朗讀 )

2、朗讀評價(師生評價指導:學習大家的文章一定要注意文中的細節和用詞)

3、多媒體展示字詞(抽查學生預習情況,並對引經據典、滾瓜爛熟、別開生面等成語進行造句,全體學生對每個字詞讀三遍)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究,把握知趣。

1、提問(多媒體展示)在歌會的大標題下,課文寫了哪三種不同場合聽到的民歌演唱?那麼同學們能不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為每一個歌會場面擬一個恰當的小標題呢?

(提示:地點+方式或內容)

( 師 板 書 )1、山野對歌2、山路漫歌3、山寨傳歌

2、說說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場景,給大家有感情的讀一讀段中的精彩語句,並且簡單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訓練:補說句子“我最喜歡其中的 場景,因為 。”

提示:

1、山野對歌――才智大比拼

(1)學生朗讀精彩語句並談喜歡的理由,教師點評。

(2)質疑:A:在寫山野對歌時,作者側重於寫什麼?(唱歌的人)

B:你能用詞語形容一下這裡的人嗎?

(提示:淳樸、熱情、靈秀)

2、山路漫歌――即興自由歌唱

(1)學生朗讀精彩語句並談喜歡的理由,教師點評。

(2)質疑:在寫山路漫歌時,作者側重於寫什麼?(環境)

(3)齊聲朗讀第4段,勾畫出好詞好句,與同學分享。

例如:“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裡不住點頭,總令人疑心那個藍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最有意思的是雲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鑽去,彷彿要一直鑽透藍空。”

??

3、山寨傳歌――民歌傳承

(1)學生朗讀精彩語句並談喜歡的理由,教師點評。

(2)質疑:在寫山寨傳歌時,作者側重於寫什麼?(場面)

(1)你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村寨傳歌的場面嗎?(盛)

(2)“盛”體現在哪些方面?(人多、時間長、服飾如同過節)

(設計目的:通過朗讀、體驗、交流等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初步領略雲南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

四、小結:

雲南歌會我們學到現在,大家覺得雲南的歌會美嗎?如果美,沒在哪裡?(學生能夠圍繞話題,言之成理即可)

教師小結:學了《雲南的歌會》,我們不僅要了解到雲南歌會的獨特之處,瞭解我們中華民族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更主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感悟生活的美好,感悟人生的美好。

五、作業佈置:

作為一名商南人,如果讓你給外地遊客介紹一種商南的民俗文化,你會介紹什麼?寫一段簡單的介紹詞。

六、板書設計:

雲南的歌會

沈從文

山野對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環境美

山寨傳歌――場面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24課《鏡泊湖奇觀》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瞭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裡,瞭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美和動態美的。

課前準備:每個人查閱鏡泊湖及中國名勝、身邊景物的有關資料。

教學準備:投影儀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同學們誰能介紹一下你所知

道的名勝美景?說的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觀美麗的鏡泊湖。

2.教師板書課題。交流、展示你所蒐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麼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

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麼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麼?

2.課堂交流,彙報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

3.誦讀積累,比較發現。

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五、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裡,鏡泊湖奇觀已經在我們的腦海裡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關於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2.學生質疑。

3.教師引導,討論解決

六、總結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

七、佈置作業

仿照課文的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八、板書設計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

瀑布壯觀從不結冰斷流動態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裡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鏡泊湖奇觀》的說課設計

碧陽鎮中心國小 吳繼紅

1. 教材簡析:

《鏡泊湖奇觀》是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閱讀課文。它通過描寫鏡泊湖獨特的美麗景色,讚美了祖國壯麗山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的重點在於突出鏡泊湖景色的壯麗奇特,故而以奇觀為題眼。

全文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繪了鏡泊湖動人的傳說故事和形成的實際情況,接著從整體上描寫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也就是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其次重點描寫了吊水樓瀑布的景色,最後是地下森林的景色。文章層次清楚,比喻生動,詞句優美,描繪細緻。

《鏡泊湖奇觀》一文在描繪鏡泊湖整體特點時運用了靜態描寫,在吊水樓瀑布這一段則運用了動態描寫,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鏡泊湖的特點。

作為閱讀課文,在教學內容上則要結合單元的訓練目標,運用舊知,扶放結合逐步形成技能

2. 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的定為以下4點。

①.認識本課8個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④.瞭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裡,瞭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重點的制定,由於本文文質兼美,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所以定為理解文中優美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運用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方法描寫鏡泊湖奇觀的。難點是吊水樓瀑布冬季不結冰斷流。因為學生對於冬季氣溫低達三四十攝氏度,瀑布的水卻從不結冰這一奇特罕見的現象不易理解,教學時應注意聯絡上下文進行理解。

3. 教法和教學程式。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的基本方式是詞句品析法,輔以朗讀法和點綴法。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受文章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步:

(一)(前提測評,認定目標)先從審題入手,通過朗讀理清層次,感知內容。

本文課題是《鏡泊湖奇觀》,我在開課時就抓住了這個湖泊為什麼叫鏡泊湖這個問題,要求學生朗讀全文,找出答案。再扣住奇觀,看看它到底奇在哪?讓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在奇字,讓學生明確本課教學目標。弄清段落層次,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分哪幾部分來描寫的,使每一個學生既對全文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能在邏輯思維上做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二)(實施目標)以讀帶講,品詞析句,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本篇課文,優美的詞句較多,如果學生能夠體會這些詞句的精妙,那鏡泊湖的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的再現在我們眼前。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誦讀課文,然後分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神奇之處,品詞析句,哪一句寫得美,美在哪裡,哪些詞精、哪些句妙,它們是如何抓住景色的特點進行描繪的。然後讓學生質疑,對於鏡泊湖奇觀還有什麼疑問嗎?對疑問分類,學生討論,自行解決,教師適當引導。

(三)(目標測評)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學生在賞析完全文後,能夠在回顧全文後很快地把握住本文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以及這種相結合寫作方法的優點,我還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練習,讓學生運用本文寫作方法描寫一處景物。這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能力的一個目標檢測。

4. 學法指導。

語文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學法的指導,本課教學著重指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1) 指導學生掌握品味詞語的方法。

如課文第二段,描寫鏡泊湖整體特點時,學生已經提出具有概括性的兩個詞,自然樸實、綺麗多變如何理解這兩個詞呢,我讓學生在文中用波浪線和橫線畫出能夠體現這兩個特點的詞句, 如除了鏡泊山莊有一些精緻的別墅外,這裡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繽紛的花樹, 一望無際的林海。我讓學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繽紛、一望無際和點綴等詞,理解了這些景色的特點後,學生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鏡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沒有太多的人工點綴裝飾, 這就是自然樸實的意思。這個詞用得好, 好在哪,要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要看它是否準確的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抽象的詞語要聯絡課文內容具體化,具體的內容要善於運用詞語進行歸納概括。

(2) 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我們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除了教給學生各種閱讀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寫作知識,以至於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動靜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已比較熟悉,我就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描寫一處景物。

5. 課堂訓練與作業佈置:

課堂訓練主要進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

聽 聽老師的問題要求,在賞析詞句時聽取同學的發言。

說 學生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讀 全班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

寫 描寫一處景物。 。

6. 板書設計如下: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

瀑布壯觀從不結冰斷流動態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裡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對於板書的設計,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使學生受到板書的啟示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寓等10個生字,會寫守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兩個寓言故事。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軟體:《寓言兩則》全篇演示、農夫拔禾苗的過程。

2.生字、生詞卡片。

3.從課外查詢有關寓言的知識,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課時

(學習《揠苗助長》)

  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寓言兩則,由學生根據查詢的資料來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託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教學《揠苗助長》

1.播放課件理解課題、瞭解故事。

a.學生講解題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b.按照理解題意→瞭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c.播放課件,要求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習生字。

a.範讀課文,聽準生字字音。

b.藉助拼音,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注意指導讀錯的字。

同桌之間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c.鞏固生字。

讀生字卡片。(齊讀、指讀、開火車讀)

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老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出示四個問題:

a.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長高時,他的心情怎樣?將描寫他心情的詞句畫出來。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巴望、焦急。

出示重點句子,體會種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要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b.種田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結果怎樣?

用軟體演示種田人拔苗的過程,朗讀第2自然段,要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

讀第3、4自然段,體會種田人回家後得意的心情,以及後來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這則寓言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d.我們已經知道種田人的願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助他實現自己的願望?

4.誦讀全文,複述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守株待兔》)

  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匯入,交代教學目標。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每個寓言都是通過有趣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寓言兩則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寓意,學會生字。

2.創設情境,播放多媒體動畫《守株待兔》,激發學習興趣。

現在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守株待兔》這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邊看邊想: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

3.揭示課題,釋題。

a.揭示課題,正音。

b.釋題:問:株是什麼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麼意思?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

4.學生自由讀課文,老師提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段落序號。

  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1.學習第1、2自然段。

a.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那個人為什麼會守在樹樁旁邊等待兔子呢。

b.默讀課文,說說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這隻野兔的。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讀給大家聽。(板書:撿到兔子)

c.出示生字竄撞,理解意思。(竄亂跑;撞碰)

d.他撿到野兔後,心裡是怎麼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齊讀。

他這樣想可能嗎?對不對?為什麼?

學生交流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指導有感情地讀句子,指名讀、齊讀第1、2自然段。

2.學習第自然3段。

a.自由讀課文,說說這個人後來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板書:整天坐守莊稼全完了

b.齊讀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這樣做對不對?錯在哪裡?學生討論、交流。

b.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學生討論、交流。

c.老師總結寓意。(注意語言要淺顯易懂)

d.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這種現象呢?舉例說說。

e.老師總結: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對於偶然得到的東西,我們不應該抱有僥倖的心理,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事,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會取得收穫。

f.齊讀課文。

  課堂練習

1.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要求寫的9個字,學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書寫應注意什麼問題。

3.指導寫字。

4.完成課後練習讀讀想想。

  拓展活動

把本課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再請他們講一個寓言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分析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介紹複雜事物的方法和技巧。

3、體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關注。

  【教學重點】

1、品味京味語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分析文章結構,學習本文在材料安排及過渡方面的技巧。

  【課前準備】

學生:

1、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列舉的詞語的音、形、義。

2、提前一週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販的吆喝聲,並做簡單的描述和評論。

教師:

蒐集當地的一些吆喝聲,並進行歸類。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知

1、匯入新課:

廣告可以說是我們現代人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我們幾乎每天都接觸到廣告,這一切都源於高速發展的資訊科技。那麼,在資訊科技還很不發達的年代,廣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樣的呢?(學生猜測)對,那就是“口頭廣告”,通俗地說,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廣告的一種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們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那麼吆喝到底具有怎樣的一番韻味呢?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蕭乾筆下的舊北京城那悠遠的吆喝聲吧。

(教師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⑴ 為下列詞語中的加粗字注音:

局囿( ) 招徠( ) 餑餑( ) 秫( )秸

荸薺( ) 隔閡( ) 商販( ) 蘸( )

⑵ 口頭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招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隨機應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傾吐慾望和閱讀興趣:

⑴ 學生交流各自所蒐集到的本地的吆喝聲。

首先在各學習小組內部進行交流,然後各小組推薦到班上進行交流。具體要求有:對此吆喝進行簡單的介紹、模仿和評價。或者先由學生模仿該吆喝聲,然後由其他同學猜猜這一吆喝代表的是哪種商品的經營,最後由學生進行簡單介紹和評價。

⑵ 在學生介紹完各自蒐集到的吆喝聲後,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列出四至五種吆喝聲:

(兼顧時間、品種、聲調特點),請2~3名學生嘗試進行介紹。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同學的介紹,並就同學的介紹寫下若干的優點和不足,包括內容、條理、語言等方面的評價。

  二、研讀與賞析

自讀課文,通過比較把握課文的內容及結構:

⑴ 自讀課文,就以下問題進行思考、討論:

課文介紹了關於北京街頭吆喝的哪些內容?與同學的介紹有哪些異同?

與同學的介紹相比,課文的內容似乎更為豐富、複雜。那麼,作者又是如何做到條理清楚、雜而不亂的?

你覺得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著怎樣的感情?你能從同學的介紹中聽出這種感情嗎?

⑵ 學生圍繞上述問題思考討論後,在班上進行交流。

相關提示如下:

課文介紹的內容:

吆喝所代表的經營品種(4~10段);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11段);吆喝的聲調(12段);吆喝的音韻節奏(13段)等。

課文的結構層次:

教師應引導學生找總起句、過渡句來理清文章的脈絡,從而梳理出如下板書:

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對老北京街頭吆喝聲的娓娓介紹中,包含著懷念之情,包含著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對這些口頭文化遺產的逐漸消失而感到惋惜。

(末段“倒還剩一種吆喝”即可體會出來)

⑶ 在討論、分析、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在對紛繁複雜的事物進行介紹時,如何才能做到有條有理,秩序井然?

參考提示:首先,要將要介紹的事物分成若干“類”(或若干方面的內容);其次,將這些“類”按一定的內在聯絡安排好先後順序;最後,應使用一些具有概括作用的總起句和上下連線的過渡句。

  【體驗與反思】

1、模擬吆喝,體味“吆喝”這一口頭文化的獨特魅力:

⑴ 學生自由選擇文中提及的吆喝聲,進行模仿。並由學生從語氣、語速、語調、音量等方面加以點評。(教師也可積極參與其中,進行京味語言的示範)

⑵ 五人一組,請兩組同學分別進行表演,無規律地進行不同品種的吆喝,重現老北京街頭的熱鬧場景。

2、交流與討論:

你如何看待當前街頭的吆喝聲?

此題意在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與深度,答案不求同一。教師宜引導學生從現代城市形象的角度來思考,並最終落實到“關注生活”這一目標上去,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課堂討論後,可讓學生以“城市的吆喝”為話題作文,作為課外拓展延伸的作業。批改後,出一期作文展。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 關於《荷塘月色》的感悟:

在教學以前,我自己重新精讀過這篇課文。我不認為傳統的教材分析可取。我完全拋棄他人已有的分析,用自己的筆,自己的頭腦去鑽研,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結果我有了很多獨特的想法。比如我發現朱自清帶上門出去前他其實是很想同人交談,如果有一位知己可以與他共享這份苦悶,我想他就不會如此不平靜如此寂寞了。他的妻子,迷迷糊糊哄著孩子睡覺,他必須尋找一個傾訴的物件。這時候就想起了日日走過的荷塘。

我認為這篇文章一直是作者與荷塘――他心目中藝術的美,或者說簡直就是他追求的“藝術的女人”對話。他本來一直處在一種落寞的心境中,找不到傾訴的物件,找不到心靈相通的人。他在煤屑路上走,他體驗著一個人的自由,他說他喜歡這樣,但這看來又似乎是他的自嘲,他還是不甘心寂寞,他還是在尋找對話的客體。於是他開始了“受用”荷塘月色,其實不是“受用”,而是和這樣一個寧靜幽美的月下荷塘展開了對話。

既然是對話的客體,當然不是靜靜美麗著的自然,荷塘在他心中不斷幻化成脫俗曼妙的女子,他心目中的“藝術的女人”。這些女人亭亭玉立,有體態輕盈、隨風起舞的,有羞澀如明珠般閃爍的,還有通靈清透的出浴美人。這些藝術的女人在他面前盡現其嬌羞、柔媚的一面,他似乎聽到了美人渺茫的歌聲,他似乎看到美人心底的那絲顫動。

“藝術的女人”在他面前慢慢虛化幻化,她們開始做夢,那是一個朦朧而美好的夢,讓人不忍心去觸碰,唯恐不小心驚動了夢中靜謐、祥和而又柔美的女人。

他無奈,只能把視線移開荷塘,移向四圍,像鬼一樣黑黢黢的樹影中,他終於又發現了新的藝術女人,新的對話客體――丰姿綽約的楊柳。楊柳的倩影是無論什麼煙霧都遮擋不了的,連影布荷葉都顯得那麼和諧,也只有名曲才可以有如此諧和的演奏。他很高興,但是楊柳似乎沒有荷花那般通人性,她的美總是讓人覺得無法接近。於是作者再尋覓新的對話者,然而沒有了,他的視線越過了樹梢,看到遠山,看到樹縫裡的燈光,聽到嘈雜的蟬聲和蛙聲,他知道又是回到了人世,那些通靈美妙的女子不再和他對話,他沒有心情了。他再次感到落寞,他說“我什麼都沒有”。

他不甘心沒有人與他對話。他回想起古代的女子,他們是多麼活潑可愛,唱著豔歌去採蓮,那個風流的季節多麼讓人嚮往,但一轉念,嚮往歸向往,還是不能回去與他們對話。

沒有對話的人好讓人惆悵啊。作者覺得自己像《西洲曲》裡的女人,唉,想著想著,不由得懷念家鄉了,也許只有家鄉才能找到真正可以對話的人。

他帶著一腔無處訴說的失落走著,走著,已然看見過去的一切,繼續罷。苦悶,暫時放在心裡。待來日希望找到紅顏知己,讓我傾訴鬱結已久的煩悶罷。

他尋找一個知己,一個可以領會他的內心可以聽他傾訴的知己,在他心中,這個知己只有藝術的女人才可以充當,他最後仍然失望了。

二、 教學目標

(一). 文學角度

1. 瞭解朱自清其人其作

2. 瞭解散文這一文學體裁

(二). 寫作角度

1. 體會散文的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2. 學習散文準確生動的用詞方法

3. 學習散文使用多種修辭的表現手法

三、 教學重點

(一). 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二). 生動準確的用詞

(三). 多種修辭手法

四、 教學難點

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如何讓學生體會景中包含的感情,情觀照下的景

五、 教學方法:體驗法 品味法

六、 課時設想

共兩課時,提前發朱自清生平資料給學生。

第一課時:文字解讀

通過通讀課文,想象、體味、感受作者的情及月下荷塘的景,瞭解情景如何自然交融,掌握本文寫作脈絡。

第二課時:藝術品讀

包括品讀詞語和品讀修辭兩部分。

七、 教學過程

(一). 第一課時

指導思想:先不瞭解背景等,直接進入文字感受、品讀,課後再請同學結合背景驗證自己的理解

1. 作者及背景簡介(有提前發下去的材料,略)

2. 請學生讀課文,讀得時候注意(15分鐘)

1) 設身處地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情

假設你是作者,你不寧靜,你想著出去走走,你來到煤屑路上,你看到這樣的荷塘,你看到這樣的樹影,你會想到什麼?你會感到什麼?

如果你想得和他想得不同,如果有疑問,請一定記下你的疑問。

例如:“頗不寧靜”想想自己什麼時候頗不寧靜?不寧靜的時候最希望作甚麼?

2) 找出本文的感情基調

你在體驗過程中,認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

3) 理出作者的行動和思想脈絡

4) 寫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

3. 提問,通過提問帶領大家走入課文

1) 散文貴在“形散而神不散”,本文的題眼在哪裡?本文給你的整體感情是什麼樣的?

2) 寫出本文的寫作線索,找出過渡型的詞眼和語句。

3) 本文的感情是按照一個什麼順序發展變化的?

4) 文章中作者的行動路線是什麼樣的?作者在行動過程中視線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5) 直接寫景的部分是哪些?景中是否有情?如果有,情是如何融入景中?請舉例說明。

6) 作者筆下的景完全是客觀真實的嗎?如果不是,則作者如何將自己的情投射到景中?請舉例說明。

7) 直接抒情的部分有嗎?直接抒情完全體現出作者內心的感情了嗎?為什麼?請舉例說明。

4. 佈置作業

1) 請同學們找出至少5個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句子進行賞析,說明情是什麼樣的情,景又如何表現情,情景是通過什麼交融在一起。

2) 找出本文中自己認為最精彩的詞語和修辭手法,試著說明為什麼精彩。

提示:詞語可以使用“替換法”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修辭可以使用“還原法”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