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來源:文萃谷 1.07W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國小四年級的教學計劃範文,希望能帶給大家一定的幫助~!

2016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一、課標對本年級段的具體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二、教材的主要編寫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專題組元,整合教材

本冊教材的編排方式仍然是專題組元型。專題內容新穎、豐富,內涵深刻,富有人文氣息,同時也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特點。根據課標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瑣,突出重點,加強整合”的要求,本冊在編寫中加強了整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在本冊八個單元導語中,提示學習內容,點明專題,佈置學習的任務。在內容上,力求啟發閱讀興趣,引導單元學習;在語言敘述上,體現文學色彩,強調感染力。比如,第一單元,“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麼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連綿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藍天的雪峰,那……”用詩一般的語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面,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絡和整合。

為了體現單元整合,加強在精讀與略讀課文中間的聯絡。本冊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安排有“連線語”,這段文字承上啟下,內容突出,過渡自然,明確地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由精讀到略讀的閱讀訓練過程,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的整體感更強。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單元整合不僅在課文內容上,還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學習活動上。本冊教材繼續加強專題內學習活動的整合,力求設計的各項活動貫通、嚴密。本冊繼續在每組課文後安排“詞語盤點”,就本組課文所學生詞進行歸納總結,以便學生自查自測、複習鞏固之用。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作文、日積月累、寬頻網(安排在第一、四單元)、展示臺(安排在第三、六單元)等,圍繞專題內容,各項活動一以貫之: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複習、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於全冊教材成為互相聯絡的整體,全面推進語文各項能力的訓練。

(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新課程理念

綜合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本冊教材繼續安排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安排在“大自然的啟示”專題中,要求觀察大自然現象或蒐集資料、調查訪問,交流從中的發現或得到的啟發;也可以做做實驗或搞搞小發明。一個安排在“田園生活”專題,瞭解鄉村景物和人們的生活。編排方式是:導語點出活動的內容及要求;第一篇課文後具體提出活動方式的建議;“語文園地”中憑藉“口語交際”、“習作”進行交流,在“展示臺”中展示成果。隨著學生主體活動能力的增強,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較之三年級,本冊減去了“綜合性學習提示”,在活動過程中,不再對學生作進一步提醒和促進。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作為中年級的最後一冊,本冊仍然採用第一人稱“我”的語言敘述方式,繼續強調自主學習意識。同時,為了體現文字交流,精讀課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現,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質疑問難能力。

“我的發現”是自主學習方式的重要體現,在本冊共安排8次。在內容安排上繼續體現中年級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瞭解一些語言現象,初步掌握一些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分別是:認識排比句、養成留心觀察和勤動筆的習慣、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體會比喻句表達的感情色彩、體會句子含著的意思、認識擬人句、瞭解雙引號的作用、學習怎樣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本冊精讀課文一般安排三道題:第一題,引導朗讀、背誦,重視語言的積累;第二題,側重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第三題,加強詞句訓練。有的課文後設計了選做題。本冊在理解內容深度上、閱讀方法的要求上,較前幾冊均有所提高。

(四)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根據課程標準精神,語文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本冊課後繼續安排“資料袋”,在課文背景或相關知識上,增加了深度和廣度。語文園地的“寬頻網”安排在一、四組、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祖國五嶽和五大淡水湖的資料以及瞭解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災難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拓展知識面。“展示臺”安排在第三、六單元,作為綜合活動的組成部分,交流認識大自然和感受農村生活的活動成果。“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詩名句、諺語、成語等,“趣味語文”中的《說“信”》《趣聯巧對》,“成語故事”中的《鵬程萬里》《手不釋卷》,集中安排以古代傳統文化為主的內容,在趣味閱讀、輕鬆記背中,積累語言,感受中華文化的優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國的民間故事。這些都為豐富學習、拓展學習開闢了資源空間。

  三、教材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40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

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線語,將前後課文連線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2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裡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為了便於複習檢測,每組課文後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另外,教材後附有兩個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200個,以供複習總結之用。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 200 個,會寫 200,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重點難點

(一)關於字詞

利用字典自學生字詞。藉助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字義。利用已有的識字知識識記字形。詞彙教學的重點是積累詞語。另外,還要重視寫字的指導。

(二)關於看圖學文

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瞭解人物和相關景物的關係,體會畫面的內容。圖文結合,提高看圖和學文的教學效果。

(三)關於精讀課文

1.繼續重視詞句訓練:

(1)是學生學會藉助字典、聯絡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2)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3)理解重點句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4)詞句的訓練,要側重抓住重點詞句、含義深刻詞句的理解。

2.加強預習的指導

3.滲透閱讀學習重點。

4.精讀課文的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5.重視朗讀指導,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