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彙編五篇

來源:文萃谷 2.11W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數學教學計劃範文彙編五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本學期工作目的要求:

依據規範教研組要求,這個學期做好各類教學資料編寫上傳工作,系列主題式教研活動通過各類公開課和集體研討活動實施。具體,對於高一教師繼續做好與原來的高一教師交流工作,交流新教材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要求(特別是度的控制),繼續做好經驗、資料積累工作,使得新教材的教學更趨成熟,繼續做好學法指導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培優工作,為明年的浙江省聯賽做好準備;高二做好選修課教學,及時交流教學體會並進行經驗總結,為以後幾屆教學積累經驗與教學資料,同時抓好培優工作,為四月浙江省聯賽以及十月全國聯賽做準備;高三第一輪複習與綜合訓練同步進行,要全面打實基礎,在學好最後幾單元內容的同時注意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教學進度,做好第二輪專題複習與考前輔導工作,在大學聯考時取得好成績。

二、具體措施:

通過各類公開課和集體研討活動讓全組教師共同來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實施新課程理念等方面的經驗與教訓。抓好“五認真”的落實,通過全面瞭解學生把握好教學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積極參與教學以提高40分鐘效率;注意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以及解題策略、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主動地有效率的學習;切實做好備課組的集體研討,在減輕教研工作量同時收到獨自備課收不到的效果;重視教學反饋工作,特別是單元過關考試的集體探討,把學生學習中問題儘早解決在下單元教學之前;抓好第二課堂工作,讓成績好的同學在課外有進一步的提高,為競賽打基礎。

三、活動安排

周次

日期

活 動 主 題

主 持 人

完成情況

6

三月

高二新教材公開課(文)

竺美月

8

四月

高二(上)新教材教學體會談

康文龍

8

四月

浙江省高中數學聯賽

李興隆、康文龍

9

四月

數學解題方法指導(專題講座)

李興隆

10

四月

高三數學試卷講評課

鄔建方

11

五月

高二新教材公開課(文)

李雪於

11

五月

高三數學專題複習課

毛亦飛

12

五月

(專題講座)函式、數列與不等式

毛永寶

17

六月

高一數學競賽

何大柯、竺本君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年級現狀分析:

學生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鬆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在教育局提出“以學為主 當堂達標”的教學理念下。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本學期計劃特定如下: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方面

1、口算方面:會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商是整百數或整十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

2、筆算方面:能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包括商中間、末尾有0的情況)、兩位數乘兩位數(包括列比較簡便的豎式計算兩位數乘整十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3、估算方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位數,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能說出估計的過程與方法。

4、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

5、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能判斷平年、閏年,能計算一個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數。

6、結合例項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7、結合例項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資料的平均數(限結果是整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狀況。會用平均數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數學內容,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獲得數學知識,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通過教科書裡“你知道嗎”欄目及其他渠道瞭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體會數學是人類在長期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形成的方法、理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

4、在教師的具體指導和組織下,能夠實事求事地批評自己、評價他人。

三、數學思考方面

1、經歷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小數的過程,學習用數描述、表達現實世界中的現象,發展數感。

2、經歷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與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數加、減法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與推理的能力。

3、應用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發展抽象思維。

4、在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實驗等數學活動。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5、在研究求一組資料的平均數的方法以及運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體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6、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四、解決問題方面

1、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裡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理解面積含義及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主動解決一些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學會根據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到現實生活中收集和整理資料,能解決一些與平均數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資料的重要性,增強統計觀念。

3、增加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能主動與同學共同進行學習活動,積極與同學交流自己在解決問題時的思考與所選用的方法。

4、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經常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五、採取措施:

1、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選,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六、教學研究計劃

周次

時間

教研內容

形式

地點

1

3、1

集體備課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備課

三年組

2

3、8

制定三年級教學計劃

研討

三年組

3

3、15

集體備課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備課

三年組

4

3、22

制定本學期教研活動計劃

研討

三年組

5

3、29

集體備課第三單元《統計》

備課

三年組

6

4﹑5

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

研討

三年組

7

4﹑12

集體備課第四單元《年、月、日、》

備課

三年組

8

4、19

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

研討

三年組

9

4、26

集體備課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備課

三年組

10

5、3

應用題口語表達訓練

研討

三年組

11

5、10

集體備課第六單元《面積》

備課

三年組

12

5、17

階段驗收總結﹑反思

研討

三年組

13

5、24

集體備課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備課

三年組

14

5、31

初步培養學生應用題的分析能力

研討

三年組

15

6、7

集體備課第八單元《解學問題》

備課

三年組

16

6、14

交流數學廣角的教學方法

研討

三年組

17

6、21

集體備課:如何進行總複習

備課

三年組

18

6、28

本學期教學經驗總結

研討

三年組

七、數學活動及時間

三月口算競賽

四月筆算除法

五月小數點遊戲

六月解決問題競賽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五年級(2)班數學,本班共有學生52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自主探討。但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 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並輔導。本學期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學,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動態。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編排了八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在“數與代數”領域,安排了小數乘法、小數除法和簡易方程。。在“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了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統計與概率”領域,本冊教材讓學生學習有關可能性和中位數的知識。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

三、教學目標:

1、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

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5、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資料的中位數。

6、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進一步體會概率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初步瞭解數字編碼的思想方法,培養髮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解簡易方程。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乘法和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道理, 準確計算,引導梳理適合學生自主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

五、學習方式:

1、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

2、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4、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六、教學改革設想:

(1)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2)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3)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上,建立教學的問題情境,屬於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七、各單元課時安排:

1、小數乘法:···········10課時

2、位置:···········3課時

3、小數除法:··········11課時

4、可能性: ··········4課時

5、簡易方程:··········16課時

6、多邊形的面積:·········18課時

7、數學廣角:···········3課時

8、總複習: ···········4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56人,是一個新組合的班級。學生的層次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新的學期裡,在讓學生適應學習環境的同時,應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分為五大板快:

(一)、數與運算。

1、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

2、第四單元“比的認識”。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一單元“圓”。

2、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

3、第六單元“觀察物體”。

(三)、統計與概率。第五單元“統計”。

(四)綜合應用: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

(五)整理與複習。

三、教學目標(按照單元順序)

第一單元“圓”:

1、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對稱性,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直徑、半徑和直徑的關係,體會圓的本質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動手實驗、拼擺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方法,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

3、結合欣賞與繪製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

創造力。

4、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圖案設計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5、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閱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

1、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單元“比的認識”:

1.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及其與除法、分數的關係。

2、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3、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五單元“統計”:

1、學生通過投球遊戲、兩城市降水量等例項,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感受複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根據需要選擇複式條形統計圖、複式折線統計圖有效地表示資料。

3、能讀懂簡單的複式統計圖,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與同伴進行交流。

第六單元“觀察物體”:

1、學生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

2、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3、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範圍。

4、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綜合應用:

即“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教材還安排了“看圖找關係”的專題,使學生體會圖能直觀、清晰、簡捷地刻畫關係。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整理與複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複習。整理與複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複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麼”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採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整理。

“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四、教學措施:

1、鼓勵

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及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學課時安排(按單元順序)

第一單元圓:17課時。

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16課時

第三單元圖形的變化:5課時

整理與複習(一):5課時

數學與體育:3課時

第四單元比的認識:13課時

第五單元統計:6課時

整理與複習(二):3課時

生活中的數:2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複習準備:

1. 討論:我們要了解我校學生每月零花錢的情況, 應該怎樣進行抽樣.

2. 提問:學習了哪些抽樣方法?一般在什麼時候選取什麼樣的抽樣方法呢?

3. 討論:通過抽樣方法收集資料的目的是什麼?(從中尋找所包含的資訊,用樣本去估計總體)

指出兩種估計手段:一是用樣本的頻率分佈估計總體的分佈,二是用樣本的數字特徵(平均數、標準差等)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徵.

二、講授新課:

1、教學頻率分佈直方圖的作法:

① 引例:確定一個居民月用水量標準a,用水量不超過a的部分按平價收費,超出a的部分按議價收費. 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那麼標

準a定為多少比較合理呢 ?為了了較為合理地確定出這個標準,需要做哪些工作?

② 討論:如何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得到本市的居民月均用水量?

③ 給出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表,討論:如何分析資料?

分析資料的一種基本方法是用圖將它們畫出來,或者用緊湊的表格改變資料的排列方式,作圖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從資料中提取資訊,二是利用圖形

傳遞資訊

④ 頻率分佈的概率:頻率分佈是指一個樣本資料在各個小範圍內所佔比例的大小. 一般用頻率分佈直方圖反映樣本的頻率分佈.

⑤ 作頻率分佈直方圖的步驟:

求極差(資料組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距); 決定組距與組數(強調取整);將資料分組;列頻率分佈表(包括分組、頻數累計、頻數、頻率);作頻率分佈直

方圖(在頻率分佈表的基礎上繪製,橫座標為樣本資料尺寸,縱座標為頻率/組距.)

⑥ 例:作出教材P56頁 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頻率分佈直方圖.

(師生共同按步驟完成)

⑦ 討論:縱座標為何取頻率/組距? (用矩形面積表示頻率)

結論:用矩形面積表示頻率,總面積為1.

注:頻率分佈表列出的是在名個不同區間內取值的頻率,直方圖是用小長方形面積的大小來表示在各個區間內取值的頻率.

2、分析對比頻率分佈直方圖:

① 將組距確定為1,作出教材P56頁 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頻率分佈直方圖.

② 討論:談談兩種組距下,你對圖的印象? 同一個樣本資料,繪製出來的分佈圖是唯一的嗎?

(當取不同的組距,得到不同形狀的圖形,不同的圖形給人的感覺也不同. )

③ 討論: 頻率分佈圖有沒有保留我們收集的資料?根據月均用水量的頻率分佈直方圖,你能得到一些怎樣的結論?(集中範圍、變化趨勢、直觀表明分

布特徵、用樣本推測總體)

④ 思考:如果當地政府希望使85%以上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標準,根據頻率分佈表2-2和頻率分佈直方圖2.2-1,你能對制定月用水量標準提出

建議嗎? (3t)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