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化學基礎知識點的彙總

來源:文萃谷 4.19K

化學基礎比較弱的考生,在準備化學大學聯考的時候,要是要重視最基礎的知識點的掌握和鞏固,先將基礎知識點掌握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化學知識要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大學聯考化學基礎知識點的彙總

  大學聯考化學必備知識

焰色反應

(一). 鈉離子:

鈉的焰色反應本應不難做,但實際做起來最麻煩。因為鈉的焰色為黃色,而酒精燈的火焰因燈頭燈芯不乾淨、酒精不純而使火焰大多呈黃色。即使是近乎無色(淺淡藍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鐵絲(或鎳絲、鉑絲)放在外焰上灼燒,開始時火焰也是黃色的,很難說明焰色是鈉離子的還是原來酒精燈的焰色。要明顯看到鈉的黃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鑷子-棉花-酒精法):用鑷子取一小團棉花(脫脂棉,下同)吸少許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擠幹,用該棉花沾一些氯化鈉或無水碳酸鈉粉末(研細),點燃。

⑵方法二(鐵絲法):①取一條細鐵絲,一端用砂紙擦淨,再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至無黃色火焰,②用該端鐵絲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鈉或無水碳酸鈉粉末,③點燃一盞新的酒精燈(燈頭燈芯乾淨、酒精純),④把沾有鈉鹽粉末的鐵絲放在外焰尖上灼燒,這時外焰尖上有一個小的黃色火焰,那就是鈉焰。以上做法教師演示實驗較易做到,但學生實驗因大多數酒精燈都不乾淨而很難看到焰尖,可改為以下做法:沾有鈉鹽的鐵絲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藍色火焰的部位灼燒,黃色火焰覆蓋藍色火焰,就可認為黃色火焰就是鈉焰。

(二). 鉀離子:

⑴方法一(燒杯-酒精法):

取一小藥匙無水碳酸鈉粉末(充分研細)放在一倒置的小燒杯上,滴加5~6滴酒精,點燃,可看到明顯的淺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鈷玻璃片觀察,則更明顯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發皿-酒精法):

取一藥匙無水碳酸鈉粉末放在一個小發皿內,加入1毫升酒精,點燃,燃燒時用玻棒不斷攪動,可看到紫色火焰,透過鈷玻璃片觀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燒完時現象更明顯。

⑶方法三(鐵絲-棉花-水法):

取少許碳酸鈉粉末放在一小蒸發皿內,加一兩滴水調成糊狀;再取一條小鐵絲,一端擦淨,彎一個小圈,圈內夾一小團棉花,棉花沾一點水,又把水擠幹,把棉花沾滿上述糊狀碳酸鈉,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透過鈷玻璃片可看到明顯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鐵絲法):

同鈉的方法二中的學生實驗方法。該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課本的做法。

觀察鉀的焰色時,室內光線不要太強,否則淺紫色的鉀焰不明顯。

(三). 鋰離子:

⑴方法一(鑷子-棉花-酒精法):

用鑷子取一團棉花,吸飽酒精,又把酒精擠幹,把棉花沾滿Li2CO3粉末,點燃。

⑵方法二(鐵絲法):跟鈉的方法二相同。

(四). 鈣離子:

⑴方法一(鑷子-棉花-酒精法): 同鈉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燒杯-酒精法):

取一藥匙研細的無水氯化鈣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確一點水也沒有,則讓其在空氣吸一會兒潮)放在倒置的小燒杯上,滴加7~8滴酒精,點燃。⑶方法三(藥匙法):用不鏽鋼藥匙盛少許無水氯化鈣(同上)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

(五). 鍶離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鋰的方法一、二。

(六). 鋇離子:

⑴方法一(鐵絲-棉花-水法):

取少量研細的氯化鋇粉末放在一小蒸發皿內,加入一兩滴水調成糊狀,取一小鐵絲,一端用砂紙擦淨,彎一個小圈,圈內夾一小團棉花,棉花吸飽水後又擠幹,把這棉花沾滿上述糊狀氯化鋇,放在酒精燈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燒,可看到明顯的黃綠色鋇焰。

⑵方法二(棉花-水-燒杯法): 跟方法一類似,把一小團棉花沾水後擠幹,沾滿糊狀氯化鋇,放在一倒置的燒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點燃。可與棉花+酒精燃燒比較。

(七). 銅離子:

⑴方法一(鐵絲-棉花-水法):同鋇離子的方法一相同。

⑵方法二(鑷子-棉花-酒精法):同鈉離子方法。

⑶方法三(燒杯-酒精法):同鉀離子的方法一。

⑷方法四(藥匙法):同鈣離子的方法三。

焰色反應現象要明顯,火焰焰色要象彗星尾巴才看得清楚,有的鹽的焰色反應之所以鹽要加少量水溶解,是為了灼燒時離子隨著水分的蒸發而揮發成彗星尾巴狀,現象明顯;而有的離子灼燒時較易揮發成彗星尾巴狀,就不用加水溶解了。

  大學聯考化學知識重點

(一).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1. 離子反應生成微溶物或難溶物。

2. 離子反應生成氣體。

3. 離子反應生成弱電解質。

4. 離子反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根據化學反應型別,離子反應可分為兩類,一是酸鹼鹽之間的複分解反應;二是氧化性離子與還原性離子間的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還應注意:

1.微溶物向難溶物轉化,如用煮沸法軟化暫時硬水

MgHCO3==MgCO3+CO2↑+H2O MgCO3雖然難溶,但在溶液中溶解的哪部分是完全電離的,當Mg2+遇到水溶液裡的OH-時會結合生成比MgCO3溶解度更小的Mg(OH)2而沉澱析出MgCO3+H2O==Mg(OH)2 ↓+ CO2↑

2.生成絡離子的反應:

FeCl3溶液與KSCN 溶液的反應:Fe3+ + SCN- ==Fe(SCN)2+ 生成物既不是沉澱物也不是氣體,為什麼反應能發生呢?主要是生成了難電離的Fe(SCN)2+絡離子。

3.優先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具有強氧化性的離子與強還原性的離子相遇時首先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例如:Na2S溶液與FeCI3溶液混合,生成S和Fe2+離子,而不是發生雙水解生成Fe(OH)3沉澱和H2S氣體。2Fe3+ + S2- = 2Fe2+ + S ↓

總之:在水溶液裡或在熔融狀態下,離子間只要是能發生反應,總是向著降低離子濃度的方向進行。反之,離子反應不能發生。

(二).離子反應的.本質:反應體系中能夠生成氣、水(難電離的物質)、沉澱的離子參與反應,其餘的成分實際上未參與反應。

(三).離子反應方程式的型別

1. 複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 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 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4. 絡合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型別及特徵,寫好離子方程式,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大學聯考化學常考知識

1.分析判斷鹽溶液酸鹼性時要考慮水解。

2.確定鹽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濃度時要考慮鹽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離子,按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製某些鹽溶液時要考慮鹽的水解

如配製FeCl3,SnCl4 ,Na2SiO3等鹽溶液時應分別將其溶解在相應的酸或鹼溶液中。

4.製備某些鹽時要考慮水解Al2S3 ,MgS,Mg3N2 等物質極易與水作用,它們在溶液中不能穩定存在,所以制 取這些物質時,不能用複分解反應的方法在溶液中製取,而只能用幹法制備。

5.某些活潑金屬與強酸弱鹼溶液反應,要考慮水解

如Mg,Al,Zn等活潑金屬與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應.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斷中和滴定終點時溶液酸鹼性,選擇指示劑以及當pH=7時酸或鹼過量的判斷等問題時,應考慮到鹽的水解.如CH3COOH與NaOH剛好反應時pH>7,若二者反應後溶液pH=7,則CH3COOH過量。指示劑選擇的總原則是,所選擇指示劑的變色範圍應該與滴定後所得鹽溶液的pH值範圍相一致。即強酸與弱鹼互滴時應選擇甲基橙;弱酸與強鹼互滴時應選擇酚酞。

7.製備氫氧化鐵膠體時要考慮水解3+3H2O=Fe(OH)3(膠體)+3HCl

8.分析鹽與鹽反應時要考慮水解.兩種鹽溶液反應時應分三個步驟分析考慮:

(1)能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能否發生雙水解互促反應;

(3)以上兩反應均不發生,則考慮能否發生複分解反應.

9.加熱蒸發和濃縮鹽溶液時,對最後殘留物的判斷應考慮鹽類的水解

(1)加熱濃縮不水解的鹽溶液時一般得原物質.

(2)加熱濃縮Na2CO3型的鹽溶液一般得原物質.

(3)加熱濃縮FeCl3 型的鹽溶液.最後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燒得Fe2O3 。

(4)加熱蒸乾(NH4)2CO3或NH4HCO3 型的鹽溶液時,得不到固體.

(5)加熱蒸乾Ca(HCO3)2型的鹽溶液時,最後得相應的正鹽.

(6)加熱Mg(HCO3)2、MgCO3 溶液最後得到Mg(OH)2 固體.

10.其它方面

(1)淨水劑的選擇:如Al3+ ,FeCl3等均可作淨水劑,應從水解的角度解釋。

(2)化肥的使用時應考慮水解。如草木灰不能與銨態氮肥混合使用。

(3)小蘇打片可治療胃酸過多。

(4)純鹼液可洗滌油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