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支教個人總結

來源:文萃谷 2.61W

今年的暑假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假期,因為在這個假期,我有幸成為一名志願者參加了校上義務支教服務隊組織的“三下鄉”活動。

三下鄉支教個人總結

在這半個月的支教活動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我所支教的家庭對我們這些支教學生十分熱情,很讓人感動。而我個人也在支教的過程中感受到傳授知識的快樂。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讓我學到了很多書中學不到的知識,感覺很棒。

裴斯泰洛齊曾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這說明智慧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檢驗真理,也能培養能力,彌補不足。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真的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我在教授學生真的是切身體會到了,炎熱的天氣,總會讓人心煩意亂,靜不下來讀書,這個時候只能想辦法讓學生認真學習。比如可以從天氣方面著手,如果是教英語,可以多教一些有關天氣方面的的單詞:如果是教語文的,可以教他幾首有關冰雪之類的詩歌。而我是教物理的,一開始不會先給學生講題。一般開始幾分鐘講一下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的原理,讓學生從興趣中感受學習物理的快樂與成就。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

另外與學生相處的也要學會隨機應變,有時候學生可能與你鬧脾氣,不想學習。這時候不能與學生來硬的。如果你強制性的要他學習,可能會影響你與學生的感情,而且學生正處於青春期,他們叛逆的思想很容易爆發,我們需要學會以靜制動,以軟降硬。要充分運用我們的智慧來勸說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那些學生都是明事理的孩子,那個對他們好,他們都是知道的,只要溫柔和善的與他們講道理,他們會聽我們的。

支教,它帶給我無數珍貴的友誼,帶給我喜悅與憂愁,帶給我許許多多無價的美好回憶十多天的支教生活使我明白到,什麼是無私的奉獻,什麼是艱苦的喜悅,每次支教回來我都非常疲憊,但是我並不後悔,因為我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而且更加有意義。支教的經歷在我心裡是一道不可磨滅的美麗印痕。

經歷將在我的大學生活中寫下不平凡的一頁,更是我今後人生的一筆財富。不可置否,其給我帶來的影響非時間所能減弱,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生活之中。這半個月的支教工作,有著勞累有著辛酸,想過放棄,想過退縮,但更多的還是與學生相處的那段快樂和充實的時光。在義務支教服務隊這個大集體中,始終有“家”的感覺,有“家人”的溫馨,給我很強烈的歸屬感、幸福感! 半個月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半個月的支教工作已經讓我成長了很多。它讓我增加了對責任感的認識,讓我知道只要你從事了一件事就要儘自己的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如果說,當初還只是對支教生活的憧憬,而在這半個月結束時,些許已感受到了些什麼——平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相信在我的不斷的努力下,我會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做的更好,因為自己已經吃到很多的苦了,我相信我會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多的鍛鍊,我會將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發展中提高到最好,我相信我會做好這一切的,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半個月裡提高了很多,我會繼續努力的!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沒有華麗的色澤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卻讓人回味無窮。人生幾何,歲月匆匆!感謝生活讓我有這種經歷。如果讓我說支教的感受,我會說:“簡單並快樂著,平淡受著,付出並收穫著!”有句名言這樣說:“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是的,逝去的了永遠不會重來。那麼要怎樣才能做好“現場直播”,不留下任何遺憾呢?那就是每天都過得充實,過得有意義。支教的日子是充實的、快樂的。

三下鄉支教個人總結 [篇2]

7月12日中午十二點,xx美院的21個支教志願者從本部出發,前往xx市xx縣的xx中學支教。經過六小時的長途顛簸,來到那個古老而淳樸的學校時,天色已黑,待安頓下來已是深夜12點。

支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當我知道去這所中學的時候,就知道哪裡的條件是比較艱苦的。但是能讓我真正的去體會一次做老師的感受,能讓我走進農村教育的一線,去了解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

雖然短短几天的支教,但對於每個支教老師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磨練。要求我們能吃苦耐勞,而且意志力要堅強,我們去那裡的目的是想把我們所懂得的知識交給他們,把城市的東西帶給鄉下的孩子。同時我們也是抱著互相學習,互相提高的心態來到那裡的。在支教中要以教師的要求來要求自己,服從學校的安排,一切支教活動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那裡的老師和學生都很淳樸,第一天上課還不是很熟悉,就會覺得很孤單,但是一天天的相處,當他們叫一聲“老師好”或“師姐好”的時候,我就會非常的開心。每次下課都有很多學生問我問題,我很想把我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告訴他們,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學習方向,鼓勵他們自信的朝自己的方向努力。 去到xx中學,我發現這裡的教學條件很差,師資水平也比較低,五十多個學生只有一個老師,像美術課這種專業訓練課,對以初學者來說,需要老師的詳細講解,我們7個組成一小組,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指定一個短期的計劃,達到一個是他們學會自己學習的目標,每天示範和講解,把學生分成小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每次課後我都會對他們的作業進行講解。雖然我不能記住他們的名字,但我記住了他們那雙渴望學習的雙眼,每天晚上也會給他們一

些教學視訊看,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可以上網找一些教學視訊,我們叫他們以後怎樣上網學習,希望他們可以通過網路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當教學活動進行一般的時候突然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停止了,學生必須回家,我們離開前天,我對他們的作業進行點評,還送去我們帶過去的學習用品,鼓勵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繼續努力。回廣州那天很多學生去送我們,其實我多想留下來繼續進行這次支教,但教育局的檔案已下,有的學生哭了,捨不得,其實我們也捨不得

我們的支教時間很短,所能做的事情畢竟有限。不過這樣的一次經歷,將是我教育道路中的寶貴經驗,我將永遠記得這次的xx之行。

三下鄉支教個人總結 [篇3]

2011年7月16日,滿懷著激情、少許的不安,踏上了我們的征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在我院輔導員的羅老師的帶領下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xx縣xx完小,傳說中xx的西伯利亞。 靜靜的坐在火車上,真的實現了當時的一句玩笑話__在火車上寫三下鄉總結,腦海中浮現著支教的種種畫面。

十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在這不長不短的十三天裡,我們獲得了一生中難以a獲得的東西_ ____團隊的精神、工作的經驗、真摯的友誼在那裡我們沒有虛度光陰,以“伴你成長,關愛你的假期”為主題,用心做事,用心服務。生活比想象中要艱苦的多,本來隊長去踩點後告訴我們那裡是不缺水的,但是老天卻跟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在我們去了之後,突然停水了,辛苦了我們隊伍中的男同胞們一擔擔從距離學校幾百米遠的水井中挑水回來。然後是我們的洗澡條件:每天不得不去燒水,還沒有澡堂,難住了我們女生。接下來就是吃飯問題,開始是兩天五餐,餓暈了我們一大群人,也辛苦了我們炊事班的班長,還有就是五天才會有一次趕集。但是,我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十三天就這樣過去了。 現在想想,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挺直腰板去面對困難。我們在一起有說有笑,我們說是苦中作樂,但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有一種先進叫落後的話,那麼就有一種吃苦叫幸福。因為我們累並快樂著的。

我們是代表學院去的,我們也帶去了我們的特色:通過一系列的標本製作,讓孩子們更加深入的瞭解自然、瞭解一些科普知識。在炎炎烈日下她們的激情絲毫不減,讓我想要偷懶的心也堅持著為她們講述著採集標本的方法。

感動:

三下鄉,這是個鍛鍊個人能力的活動,我們一直都在默默的堅持,默默是我們的品質,三下鄉也是個另人感動的活動。在這十三天裡我深受感動:感動於一個五年級小女生xx每一次在家門口一直看著我們走對路並逐漸消失的背影才進家的事情,感動於她在帶有感情的演講、以及“媽媽是冬天裡的小棉襖,溫暖我的心”的演講,感動於九歲的xx帶有童真的話語“老師別哭,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感動於最後一天早上“老師,我們五點就起床了,怕你們偷偷的走了”。

收穫: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這十三天裡,我們過得充實。讓我學到了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我覺得我變的成熟了。都說只有義無反顧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氣壯地收穫。十三天下來,我們,累了,乏了。卻掩飾不了我們內心的喜悅與踏實,我們收穫了友誼,收穫了感動,收穫了成熟,收穫了堅強,收穫了成長。過程中,辛酸的淚水、真心的微笑、堅強的背影,也構成了我生命裡最珍貴的回憶。

我們去了,帶著激情與不安,我們回來了,帶著感動與收穫,中間只有短暫卻亦永恆的十三,這十三天註定是不平凡的十三天,十三天裡我們在汗水中學會了許多,經歷就是成長,我親身見證了我們每天都在實踐中堅強,在實踐中成長。只因自己滿腔的激情,只因自己曾許下的諾言,只因自己心中那最原始的真誠。我們不虛此行。

三下鄉支教個人總結 [篇4]

反思,其中可能的原因包括:部分學生對課程內容興趣不大;課程內容偏深,授課老師用詞過於不夠通俗易懂,不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尤其低年級的學生更是不知所云;課堂時間過長,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不了那麼久;助教老師的輔助教學意識薄弱,,相互之間默契不夠,沒能很好地協助主講老師維持課堂秩序。會議最後,還討論了接下來的課程應該採取怎樣的形式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助教老師應該怎樣協助主講老師等。下午的科普知識課,增添了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的環節,課堂情況有所改善,但授課的措辭和時間長度,還是做得不夠好,還熬不到下課,課堂秩序就快要崩潰瓦解了。

第一天的上課情況,讓我們感到非常沮喪,但“雪上加霜”的是,價值九十多塊的獎品被一些調皮的學生拿走了。我們都感到壓力不小,尤其是隊長黃曉蘇。在重重挫敗和困難面前,我們知道,最需要的是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想方設法改善課堂紀律和氣氛,絞盡腦汁節省上課物資。

25號,即我們開展課程的第二天,早上的課由我來講,關於一些醫學方面的小常識。這天的課堂秩序相比前一天,有了很大的好轉。得益於我們採取的一些新措施: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並分別委派一個小組長協助管理課堂秩序;除了理論講授外,還在各小組間進行了問答積分比賽,積分和紀律最好的小組都可獲得表揚和獎品;在講授理論時,適當地增加情景模擬。這樣一來,課堂秩序有了大的改善,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對授課內容也更感興趣了。

在之後的課程裡,我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前一次課認真總結,得出可以“治”住學生的方法,並在以後的課上沿用,不斷改進,如分組制度,積分競賽等;對於不好的教學方式,則避免再使用,或及時改良後再用,如搶答,雖然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但卻很容易引起課堂秩序混亂,也很難達到公平,於是大家就提議少採用搶答的形式,但後來隊員周莉制定了嚴格的搶答規則後,秩序比較好,這樣搶答也可以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我們開展的課程,有與時俱進的“亞運世博搶鮮看”,探索科學奧祕的“解開電的面紗”,還有健康保健、心理教育、素質拓展、手工製作等的,涉及多方面的知識,發現學生對可以親自參與、動手嘗試的課程興趣較大,如團隊戶外素質拓展和手工課等課程,對於理論較多的課程,則需要適當插入一些視訊或者情景模擬,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說到情景模擬,可以由老師來表演,也可以給出表演大綱內容,讓學生在一定範圍內自由發揮表演。在心理教育課“心靈的窗戶”上,我們就嘗試了讓學生來表演的方式,結果表演出乎意料地好,他們的語言更生動也貼近同齡人,感染力也更強,臺下的小朋友被逗得哈哈大笑。另外,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增進課堂參與程度,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

通過不斷的反思和總結,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得以不斷的進步,到後來的課程就越上越順利了。最後的一個內容是“遊園會”,學生通過參加各式遊戲活動來贏得獎券,然後兌換獎品。就這樣,我們的課程在一陣陣歡聲笑語中完滿結束了。

下鄉歸來

29號,在與學生的依依惜別中,跳上了回校的大巴,隔著玻璃窗,看到幾個一路送行的女生擦眼淚,我們揮揮手,卻無意地留下了一絲絲離別的哀傷。在車上,小心展開一封封學生給的信,在他們那略顯稚嫩的字裡行間,卻包含著一顆熱切的感恩的心和無限美好的祝福。過往幾天的點點滴滴,在腦海裡反覆播放著,他們的聲音在耳邊一遍又一遍迴響著,多苦,多累,也值了

回校第二天早上,是“三下鄉”後的一個分享會。會上,各個隊及隊員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和經驗分享,讓我不僅見識、學習到更多的下鄉感受和經驗,也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下鄉,是一個團隊的事,需要各成員團結協作,相互幫助,無私奉獻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