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一學期年開學典禮講話稿

來源:文萃谷 1.09W

親愛的同學們:

學年度第一學期年開學典禮講話稿

早上好!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天,首先我代表學校的全體老師歡迎同學們回到學校。同時,我們還要一起歡迎一年級的新同學們,歡迎他們成為我們的新成員。我相信,這些小同學很快就能感受到我們大家的關愛與幫助,很快就會像我們一樣喜歡我們的學校。今天的校會由於學校的操場進行施工保養,只能在教室裡舉行,似乎有點遺憾,不過修整後的操場會更適合同學們運動,很讓我們期待!這裡特別提示同學們,這段時間大家到操場上活動時,不要靠近施工場地,特別要注意安全!

假期裡,很多同學走出家門,外出遊玩,旅遊,甚至有的爸爸媽媽帶孩子出國遊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老師和家長們都希望你們不僅吸收書本知識,使自己具有淵博、紮實的文化素養;更希望你們廣泛瞭解、認識和接觸社會,開闊視野,並能將書本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

我們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世界各國的人們互通交流、相互影響和依賴關係日益加深。未來,你們具有的知識,視野和能力更需要達到國際化水準,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國際化的人才呢?

這裡面的內涵很多,比如說我們要有開闊的國際視野,我們要懂得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法則,我們要懂得去理解和欣賞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我們還要樹立為世界多做貢獻的國際主義思想,這些我們會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以及我們能力的提高去更好地理解和獲取這些本領。今天我特別想要和同學們談到的是成為一名國際人才從小應該打好的最重要的基礎,那就是良好的文明禮儀和素養。

我們中華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但我們還是要將我們的視野投向更遠。日本家庭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回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在歐美等很多國家的餐館用餐,通常聽到的只是曼妙的輕音樂,沒有人大聲說話,連走動也都輕手輕腳。

在機場、車站等公共場合,人們打電話、交談都是竊竊私語,旁邊的人基本上是聽不見的。再如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他們也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

曾聽一位朋友說到他在澳洲一個公園的一角看到的一幕,一個小姑娘在風中跑著追一個什麼東西,追跑了好遠終於撿到了,但又把它扔進了垃圾箱,原來小姑娘只是不願讓自己手中的垃圾散落在地上。

相比之下,不知道大家對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們在這樣一些文明禮儀上的不好的表現是否有些慚愧。也有人可能會說,這就只是一些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不同的習慣嘛,沒什麼大不了的。

確實是這樣,但是既然是習慣,就有好有壞。文明的好習慣是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文明的習慣則正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的自尊心,都會對在意別人是否尊重自己,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的一些不同的心情體驗。我們在生活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我們這一刻可能會因為這件事而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又成了別人討厭的物件。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也不屑於說對不起,心想我又不是故意的;而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為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心裡很不舒服;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你一定希望周圍人都歡迎你,對你熱情友好,而當你看到我們學校來了你不認識的家長、來賓時,你卻忙著和同學們遊戲,無暇理會他。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說話、借東西,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每個人這些時候都能本著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使用文明的行為和語言,那麼相互之間體會和感受該多好。

我們尊重他人的勞動,就會撿起地上的垃圾,不隨手丟棄;我們尊重他人的空間,就不會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嬉鬧;我們尊重他人的感受,就會在特定的情況下常用“請、您好、對不起、謝謝”等文明用語,我們尊重他人的權利,就會遵守規則,有秩序地排隊、不損壞公共財物等等。文明禮儀就是對自己自律,對他人尊重的一種行為規範。而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講規則,行禮儀才能共同營造文明高雅和諧的環境氛圍,這也是我們共同的需求。

同學們,在新學期的第一天,希望通過這段講話讓大家都能懂得,文明禮儀素養是我們每個人身上很重要的品質,是尊重他人的重要體現,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這將會讓你終身受益,文明禮儀將帶你走向世界。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