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3.25K

本冊是低段的第二期,閱讀訓練的重點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誘發學生的興趣,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同時也創設情境,引發參與、點撥思維、激發參與、圖文結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一年級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一年級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1】一年級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一、導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一個故事,題目叫《小猴子下山》。

△教學:猴。提示:猴是野獸,所以是“”。注意“侯”少了一豎。例如“喉”也是沒有一豎的。

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請看看圖,自己拼讀生字。學生自學後,結合學生回答,教學下列圖旁出現的生字。

一塊(kuài)玉米地裡一棵桃(táo)樹下

結著又大又圓(yuán)的西瓜地裡樹林子

△教學:塊。

學生看圖識字,引導引用數量詞。

“一塊糖”,“一塊餅乾”。這種東西一般有個平面。“一塊黑板”、“一塊玻璃”.

△教學:棵。

一棵樹,還有什麼也說“一棵”?

“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指點:細而長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長的用“一棵”。

△教學:圓(kē)。

“圓”,西瓜圓的'。注意前鼻音發準。

“圓圓的月亮”、“圓圓的太陽”、“圓圓的大汽球”。

不僅圓還大,就說“又圓又大”。引導記住“圓”的字形。

△教學:林。

許多樹長成一片,就是樹林。這“林”叫“雙木林”。

  三、初讀課文。

學了些生字,知道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著來到“桃樹下”,而後又來到“西瓜地”,最後追到“小樹林邊”。

還有生字沒教,你們一邊讀,一邊自己學。

  四、檢查自學效果。

結合引導學生弄清課文主要內容。

小猴子下山拿過哪些東西?

利用前面圖旁的板書:

△教學桃(táo)。

桃子是結在樹上的,是“木”字旁。指點“兆”的筆劃筆順,可複習“跳”。並指點“瓜”的裡面是“L”。

最後又去追什麼?(小兔子)

小猴子下山結果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得到。)

  五、再教生字(出示小黑板)

△掰(bāi);用手把東西分開叫“掰”。(動作演示)

△扛:用手把東西放在肩上叫“扛”。(動作演示)

△捧(pěn):用兩手把東西放在胸前叫“捧”。(動作演示)

△扔(rēng):玉米它不要了,西瓜也不要了,東西不要了,把它丟掉叫“扔”。

(教學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動作演示,以幫助理解字義。)

扛、捧、扔都是表示手的動作,都是“”,重點指導寫“棒”的右下“豐”。“扔”的右半邊,“乃”筆劃為橫折折折鉤。

複習鞏固生字,指導寫字。

  【2】一年級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上完了《小猴子下山》第二課時這節試教課,心裡並沒有放下重擔,反而有更大的鞭策告訴自己要繼續學習繼續前進。那麼,就這一節課進行深刻的反思。

在這一節課,就是學情估計失誤。《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性很強,小孩子對這篇課文也很感興趣,可以引導小孩子可以進行演一演。一二班的小孩子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興趣,小孩子很期待老師的關注。但是如果老師沒有關注到的話,他們就會有種思想,不管我做什麼,老師都不會管我的,導致在課堂的最後學生的參與度不高。那麼,在以後的課堂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在他們積極舉手時,肯定他們,認真傾聽他們的答案,多表揚鼓勵他們。在這篇課文裡,涉及到幾個動詞,在教學設計中有演一演讀一讀的環節,因為引導學生不到位,那麼在這個環節並沒有好好地發揮作用。應該可以請非常有表演天賦的小明星表演,因為同學們都很期待他的表演。這樣,同學們的興趣會更高些。

其次,讀書要加強。低年級教學,學生能夠準確流利地讀書是一個重點。所以應該多種方式地讀。因為在播放朗讀時,聲音太小,導致後面有些聽不清楚。本來我是想著教師範讀課文的,但是想著有課文的錄音,卻沒有預料到教室的多媒體電腦聲音太小。在這方面,做得不夠,無論怎樣,加強讀書。小組讀,個人讀,集體讀。開火車讀。

第三,匯入時很有趣的,但是因為同學們一下子就猜出來了是孫悟空,就沒有把《大聖歸來》的音樂繼續播。課後才想到,這麼有趣的圖片音樂應該更好地激起他們的興趣,應該播放久一點,挑起小孩子熱情,讓他們變得熱情高漲。那麼,接下來的課會順暢很多。

第四,細節就決定成敗。在解釋詞語,特別是動詞時,老師應該要放得開,做動作示範。這樣有助於更好的理解。在講“又-又-”式詞語時,很多同學有極高的熱情,但是因為課堂時間十分有限,沒有聽完他們的答案,打擊到他們的積極性了。

最後,作為低年級的老師還要把自己當做小朋友,語調要慢,誇張些,讀拼音時也可以誇張些,當要學生找答案時,最好把相關句子出示在課件上。那麼,這節課,作為一個起點,繼續學習的起點,以後要繼續加強學習,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