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片教研活動小結精選

來源:文萃谷 1.35W

篇一:連片教研總結

連片教研活動小結精選

“連片教研”攜手南關國小

——南關明德國小連片教研活動總結

聯片教研活動為校本教研開拓了一種新的模式。通過聯片教研能有效地增進了區域教育資源的共享,加強了區域校際之間的研討交流,加快了我校國小課程改革的步伐,為我校國小教育質量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現將活動作簡要的總結。

一、聯片教研增進了區域校際之間的交流,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我縣各學校之間發展也是不平衡的, “聯片”的各校間能夠互相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其中各校的骨幹教師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引領和帶動的作用,在教材的解讀、課堂教學的把握、問題的解決等方面發揮了骨幹教師積極的示範作用。活動中,廣大教師一致覺得平時老師們都各自忙自己的,對於教材中的一些具體問題,教師很少交流,更缺乏有針對性的交流。聯片教研讓各校同年級教師的同伴多了起來,相同的年級,可交流的內容會更多,解決問題的措施更具體、更可行、更有效。這樣一來增大了教研的群體,提高了教研的質量。

二、藉助的多媒體房間,讓聯片教研向縱深發展

聯片教研在集中教研活動時,我們力求以課堂展示為載體,內化課標理念、提升專業素質。所以我們選用的都是骨幹教師的樣板課,有一定的示範作用。讓執教者儘量用課例來詮釋自己對主題的認識,

課後再進行反思。聽課老師再結合課例面對面研討,使主題研討得以深入,把研究教材、教法向縱深發展。

三、聯片教研關注教師的培訓,形成“研培一體”

每一次聯片教研,都是在研討的過程中使執教教師和聽課教師在聽課、評課、磨課、反思、研討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己。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培訓過程,教師無論在教學思想、理念還是教學的方式方法上都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因為我們都要隨時關注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關注青年教師的培養;關注教師教學基本功;關注課程實施創新;關注以有效教研,促進有效教學。老師們對這種“草根式”教研方式非常認同的。活動中我們體會到這種理論與實踐融合在一起的培訓效果要遠遠大於那種坐在一起的“聽課式”培訓。因為教師參與的積極性高,教師的收益更大,真正達到“研培一體,省時省力”的效果。

四、存在問題

聯片教研還需進一步在“研”上下功夫。每一次聯片研討時,一些教師面對不熟悉的面孔略有拘束,擔心自己說不好被別人笑話,只想聽人家說,另外,研討前一些教師準備不充分,致使研討深度不夠或者只唱讚歌,評課也出現了說套話、針對性不強的現象。這種想象值得我在下學期的聯片教研中思考:是不是要引導教師研討前充分準備?有沒有必要提前把執教者的教案下發?……有待今後工作中不斷改進。

五、今後的努力方向

1.及時總結,積極推廣經驗。聯片教研工作在實施過程肯定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正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推廣成功經驗,推動聯片教研活動的廣泛和深入的開展。

2.關注課程改革密切聯絡實踐。聯片教研是順應課程改革的產物,必須服務於課改,服務於教育實踐活動。必須從實際出發,引導教師針對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具體而且帶普遍性的問題展開研究,探索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進而促進聯片教研的有效開展。

篇二:連片教研活動小結

連片教研活動小結

20XX年6月我校與德嶺山學校舉行了連片教研活動本次活動高效務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值得肯定的地方:

1、 授課教師均做了充分的準備,有效進行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起到了幫、傳、帶的作用。

2、 課堂教學中表現為教師語言簡潔明瞭、富有親和力,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思維的訓練,以及知識的小結。

3、 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強,能結合學生實際將教育新思想、新理念貫穿於教學活動中。

不足的地方:

1、 教師處理教材時應突出每個環節的重點,做到心中有數,注意課堂內容中生成的東西,多關注學生。

2、 關於做一做的處理欠妥

篇三:連片教研活動總結

第二教研聯合體連片教研活動總結 今天在二國小舉辦了以“練內功強素質,提高教學執行力”為主題的微型課連片教學研討活動。現對這次活動總結如下。 成功之處:

一、體現了教學新理念。

授課老師都能夠認真研讀新課標,認真體會新課程理念,研究新教法,並且能夠將所學理論恰當應用到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去,演好了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學內容重應用,教學方法重探究,教學過程重生成,教學目的重創新。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問題讓學生自己揭示,知識讓學生自己探索,規律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習得,學習領域讓學生自己去拓寬,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自己去感受。

二、青年教師走在了課改的前列。

這次教研活動是可喜的,可讚的。這次講課的教師都是年輕教師。課堂上有的老師思路清晰,以景生情,營造出濃烈的書香情境;有的老師將傳統教法有機融入新的課堂上,注重知識與人文關係的和諧統一;有的恰當運用新教法較好地演繹充滿靈動的新課堂。這些年輕教師在課堂上的.成功展示,也預示著我們第二聯合體將是生機勃勃,前程似錦。

三、課件“越做越好”。

本次微型課展示,所有的教師都製作了課件,跟以往教研活動的課件相比,無論從科學性,藝術性,還是適用性都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可謂是課件製作“越做越好”,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也“越做越好”,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高質量實現。

四、重要的是收穫了過程。

現在有一種說法:一名國家級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是這位教師能為全國教師提供一堂優質的樣板課,並給同行以啟迪。同樣一名省級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是這位教師能為全省教師提供一堂優質的樣板課,並給同行以啟迪。依次類推,一名地市級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是這位教師也能為地市級教師提供一堂優質的樣板課,並給同行以啟迪。我說不論哪一級別的優秀教師要誕生一堂優質課,都要付出巨大的思考力和創造力。相信我們每名教師都有類似體驗。這次微型課的展示,有的教師提前兩週就開始了研究新課標,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選擇教學手段,設計教法,創設教學情境,制定教學流程,試課等。並多次徵求同行意見,進行了多次的修改,才登上了講臺。不論成績結果如何,在過程中我們都得到了培訓提高。參加了一次,鍛鍊了一次,積累了一次,提升了一次。這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內涵是在過程中積累出來的”這句話的含義。

出現的問題:

(一)基本素質方面出現的問題

1、有的教師語言不流暢,措詞不夠準確,話沒說清楚。

(二)課堂教學方面

1、上課時心理素質較差,表現緊張,不能夠很好地把握課堂節奏。

2、小組學習只是形式,有效性差。

3、新的教法運用得不恰當:

例如:(1)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怎樣和諧運用到課堂上。(2)探究性學習怎樣運用到課堂上。

4、有的教師講課只是粗線條,沒有細節。

5、板書設計過於繁瑣。

今後的改進措施:

做好教學設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能力與素養。在微型課教學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這樣6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學目標的確定上,一定要明確微型課的教學目的和課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二是教學內容的確定上,一定要體現微型課的“微”字。三是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一定要運用有效教學方法,使得所講授的內容能夠很好地為學生所理解和接收;四是教學時間的把控上,既要考慮到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又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五是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熟練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是能夠很好地呈現教學內容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得教學內容能夠完整地直觀地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