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有感作文集錦8篇

來源:文萃谷 2.7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有感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後有感作文集錦8篇

讀後有感作文 篇1

《海底兩萬裡》是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著作。這本書是一部集科幻性、人文性於一體的優秀科幻小說。翻開這本書,我就被它散發出的無窮魅力吸引了。

在這本書中,作者帶領我們走進了海底世界,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而又驚喜不斷的探險活動。巴黎自然博物館的教授阿龍納斯與他的僕人康塞爾,以及加拿大人尼德蘭,因為“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襲擊了搜捕他的船隻,被抓進了“鸚鵡螺號”中。隨後,尼摩船長便帶著他們開始環遊諸個海域,每經一處海域作者都會對其進行詳細的介紹。後來阿龍納斯教授等三人逃出了囚禁著他們的“鸚鵡螺號”,故事也就此收尾了。作者在傳播海洋知識的同時,也根據環境特點設計情節。比如:海底森林、海底煤礦、海底葬禮、與大章魚搏鬥和大戰抹香鯨等。

這本書也塑造了一個謎一樣的人物——尼摩船長,他說他可以償還法國幾百億國債,他會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滿口袋珍珠,他憎恨陸地上的人,對其實行報復……越往後讀,你會發現,尼摩船長一定經歷了什麼,他一定有一個悲慘的身世,他內心一定十分痛苦!但是,他還是有善良的一面,即使仇恨覆蓋了他。

在小說中,凡爾納加入了自己的科學預測,如潛水艇是他當時寫作時尚未出現的事物,又如他設定的阿龍納斯教授和尼摩船長一起來到南極點的情節,在當時,人類還未到達南極極點,而這些預測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現實,這部小說除了想象外,還表達了作者的環保主義思想。凡爾納通過阿龍納斯教授和尼摩船長,一再譴責了濫捕濫殺海洋動物的愚蠢行為。

快讓我們乘上這科學的快艇,一起去探索海洋中的奧祕吧!

讀後有感作文 篇2

近讀彭國樑先生《耳光》一文,感觸頗深,其中有段文字給人印象特別深刻:“聽說某單位為了迎接一個人,造了一張門,那張門花了將近一個億。這時,我手上的癬又在發癢。我想伸出手去,扇,扇誰的耳光呢?扇門,門巋然不動;扇人,誰都比你高比你大,甚至高大得那門就如同他們的褲襠。你想從那褲襠裡穿過,還得檢查你的身份證。”真的,看到這樣的文字真爽,比扇人一記耳光還過癮。

現實生活裡,的確還有許多需要扇耳光的人和事,比如:藥價虛高,醫療費昂貴,老百姓看不起病;教育亂收費屢禁不止,貧困家庭孩子因此輟學;城市“牛皮癬”、公用設施被無端損毀、悠悠芳草遭人肆意賤踏,看著這些,心裡就會來氣,就想扇人一記耳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怎一個耳光了得?

聽說有的地方某某官員收賄多少多少竟然沒有被追究法律責任,而有的地方“小巫見大巫”一點問題卻鬧得滿城風雨,還有人因此坐了班房。倘若真有此事,你又該去扇誰的耳光?恐怕一抬手又只好扇了自己。當然,一般情況下,老百姓是很少有要被扇耳光的時候的,原因是他們難得有機會去招誰惹誰和侵害誰的利益,特別是國家和公眾的利益。老百姓想要扇那些“蛀蟲、碩鼠”的耳光,又感覺能力有限,氣力不足。扇自己耳光反倒覺得既方便又省事,而且確實具有現實意義,防範於未然未必不是件好事。其實,從我做起,正人先正己,老百姓都知道這個理,只是有的人卻不一定真能明白。

又比方說,每每看到那些蓄著黃頭髮、穿著花衣服、嘴裡還叼著根紙菸、男不男女不女的“學生青哥”時,我心裡就想上去扇他一記耳光。結果不知是手軟還是因為底氣不足,終於沒有扇成。想給自己一記耳光又於心不忍,最後只好指著自家“寶貝兒子”警告一通:你要是也跟這些鬼崽子樣,看我如何收拾你!那年兒子讀大三也不算小了,衝我笑笑且很有禮貌地回敬了一句:“老爸,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家有人家的活法,您老又何必這樣較真呢。”回過神來一想,也是,時代不同了,社會在發展,在變化,你自己跟不上形勢還跟人家賭什麼鳥氣。伸手摸摸自己的臉,還好,沒挨著別人的耳光已是萬幸。看來,我們雖不是阿Q,但有時,似乎又不得不阿Q一回。

如此,我想冒昧地請教前輩——彭國樑老師,什麼時候該扇自己一記耳光才好?若果真等到老百姓上來扇耳光的時候,那可是顏面掃地,後悔晚矣

讀後有感作文 篇3

最近,利用寒假的時間,學習了《構築理想課堂》一書,書中介紹的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主體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教材及教材解讀;

2、教學目標的確定;

3、有明確方向的預習;

4、嚴謹的教學版塊;

5、對課堂上學生個體學習的預設與規定;

6、教學反思。

由於近期也在進行新學期的教材解讀工作,看了本書,我想就教材解讀的意義結合自己實際談談看法:

教材解讀到底應該解讀什麼?

我想,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在當前的教學現狀中,教材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定材料。因此,它被認為是實現課程標準的最重要工具。任何學科的教學,不能輕易地置教材於不顧,或者肆意地篡改教材。

但是不是作為教師,我們就沒有主觀能動性了呢?非也。

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教材不等同於教學內容,更不能等同於師生實際的教學實踐。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應當將教材看做是教學內容的原材料,是展開課程的一個載體,而不能是唯一資源。

就語文學科而言,老師對教材的解讀,不僅要對文字進行解讀,更重要的是對單元思想、主題、內容、形式的重構,甚至是對整冊教材,乃至年段及更長遠的教學目標在本冊、本單元、本課中要滲透的內容的思考。這樣縱橫交錯地比較,從微觀走向巨集觀再回到微觀的思考方式,才能讓我們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整合好教材內容。老師站的高度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深度,當我們將教材有效地利用好了,學生在學習文字的時候,也才能拓展思維,語文課堂才真正能夠在孩子的頭腦中留下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們很多時候是藉助教參來理解課文的,但是,教材和教參分析得再詳盡,卻永遠都不能代替老師自己對教材的解讀。因為我們要深入研究的,不僅是文字,還有教學實際,怎樣將教材與本班學生實際結合得很好,這是很難的,所以只有我們潛心鑽研教材,才能真正構築起理想的課堂。

讀後有感作文 篇4

在暑假裡,我讀了《太陽夢見我》這本書,書中講了妞妞在童年時的歡樂與悲傷。妞妞固執地愛著童年,可童年卻固執的離開了她,也離開了一些曾經和她相識的小夥伴們。

讀了這本書,讓我有了很多感觸,明白了許多許多。在你滿地爬滾、牙牙學語的時候,童年伴隨著你;在你上幼兒園的時候,童年也伴隨著你??童年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童年短暫,在你不知不覺中悄然離開。所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童年,珍惜每一天。

有人說:“童年是一張五彩繽紛的紙。”我卻不那麼認為。我認為童年是一張白紙,只有讓自己努力地在這張白紙上畫出形態不一、色彩斑斕的“圖案”,記錄上自己每一天的喜怒哀樂。這樣才會讓童年變得五顏六色,變得美好,才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自己活得更加精神。

妞妞是一位小詩人,在她七歲那一年作了一首詩:“一顆顆小彩石多又多,在我眼前不停的閃爍,小彩石啊,你別驕傲,你的美容只持續到太陽落。”是啊,童年的一個個故事多麼像一顆顆小彩石,當你長大,童年的光輝就漸漸消失,只能留作回憶,深藏心底。

童年像一陣風、一陣雨、一縷陽光,滋潤著我這一顆小幼苗,吸取更多的營養,學習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

童年,彷彿是一片廣闊的天空,而我就是一隻小鳥,努力向上飛,更上一層樓。

仔細回憶,童年是多麼令人嚮往啊!

暑假裡我讀了一篇叫《小喜鵲》的文章,它不僅讓我明白了作文怎麼寫得生動、感人,還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

文章開頭“四月是迎春花的季節,樹葉還沒有綠,他先突出黃葉,燦爛熱情,用耀眼的光芒顯示著春的驕傲”這句話完全沒提到小喜鵲,這就吸引著讀者繼續往下讀。

這篇文章還多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比如:小喜鵲一聽到樂曲聲響,它就一動不動,閉起眼睛陶醉了;每天快吃飯的時候,小喜鵲也飛回來吃飯。它站在陽臺上,拍打著翅膀叫個不停,好像在說:“我回來了,我回來了!”這幾句話表現了小喜鵲的活潑、可愛。

文章中“八月初的一天,小喜鵲突然不見了,妞妞哭了好幾回。沒有小喜鵲的家,真不像妞妞的家,大家心急如火,吃不好,也睡不好”。這句話可以表現妞妞一家人很喜歡這隻小喜鵲。

最後打聽到是一位獵人打死了小喜鵲。妞妞很難過,想起小喜鵲就會流眼淚。

文章結尾是要呼籲大家要愛護鳥類。讀完這篇文章,我終於明白了: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去保護他們,而不是去傷害它們!

在暑假裡,我認真地讀完了《太陽夢見我》這本書,書中有一個天真可愛、活潑好動的小姑娘高妞妞,講述了她兩三歲到國小畢業期間所經歷的高興、快樂、煩惱和傷心的童年故事。

看完這本書,不難發現,妞妞身上有許多優點:她很天真,她很喜歡寫詩,她還很喜歡編故事,她也很喜歡問無數個為什麼。她的童年生活總是那麼耐人尋味,不管是“米花糖”、“迷人的謎語”,還是“陽光灑滿病房”,處處都流露出妞妞成長中的快樂。正是這種快樂的心態造就了一個快樂的妞妞。從妞妞的成長過程中,使我明白了什麼是童年。童年就像一張白紙,我用筆在這張紙上畫滿了我的喜怒哀樂;童年好似一個沙灘,上面有許多五顏六色的貝殼,看起來很有趣;童年是美好的,無憂無慮的,童年的生活是那麼的令人嚮往,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童年又是短暫的,雖然我現在還處在童年

讀後有感作文 篇5

母愛,父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愛.而我們要珍惜這種愛,要知道這種來之不易的愛,對於生活在單親家庭裡的孩子,他們只能享受到一種愛.因此,我們要更加珍惜這種愛,

在前幾天,我閱讀了一本<<愛的教育>>-中國孩子情感日記,

裡面讓我最感動的一篇是<<"學校午餐有肉嗎?">>裡面主要寫的是一位名叫趙朗的小孩子,他爸爸在一次礦難中,永遠的離開了他們, 他媽媽收入有限,勉強可以填飽一家人的肚子.

趙朗是個懂事的孩子,知道家裡困難,每當他媽媽問他午餐時,他都說學校午餐每天都有肉 ,營養都快過剩了.他媽媽擔心他不說實話,所以每天都來問老師.

這一篇文章主要歌頌了一位貧窮母親對孩子的關愛,我們也要學習這位趙朗同學,他是一位懂事的孩子.

最後,我想對天底下的孩子們說:"我們要珍惜父母親辛苦掙來的每一分錢,更要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

讀後有感作文 篇6

這幾天,我一直在讀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有故事的漢字》。

有幾個字,我對它印象特別深刻:比如天,它的甲骨文代表一個人頂天立地;還有日字,金文代表太陽會不斷產生、釋放熱量,讓人特別容易理解它的意思。還有很多的字,如水、沙這些字的甲骨文讓人感覺字如其物。我最感興趣的要數漢字的演變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比如一個土字,經過若干年,通過幾次演變,終於變成了現代簡化了的土字了;還有一些字,甲骨文和楷書一點都不像,卻還是一個字,比如春字,看甲骨文怎麼也猜不出來,它的甲骨文左邊代表草木接受陽光的照射、右邊代表草木種子鑽出地面往上生長的樣子,這樣就好理解了吧;大家再猜一個字:兩豎夾一箇中字,猜得到嗎?這是一個災字。沒想到吧!

這本書不僅讓我看到了古人無法想象的智慧,也從它的演變感受到了文明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五年級:XXX

讀後有感作文 篇7

在先秦哲學裡,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些話,用以表達讀李曉春先生散文後的感覺,是再確切不過了。

李曉春先生我並不熟悉。在中華美文網論壇,一篇《古城滄桑》吸引了我的注意。此文署名:瘦棠寒蟬,文字凝重大氣。極儉省的筆墨,寫盡了交河古城的悲涼與滄桑。瘦棠寒蟬何許人也?文字何以如此了得?在《讀者》雜誌官方論壇,又讀到了同一篇什,署名“李曉春”。此曉春概為彼寒蟬乎?後來從讀者寫手QQ群的交流裡,我的猜測得以證實。

筆者是個木訥不敏的書呆子,與人寡合。看見曉春在群裡與文友談笑風生,幾多歆羨。其名柔媚,卻為男兒?語多輕俏,與我孰少長?我們沒有過單獨的交流,其性別和年齡還是輾轉中略知一二。為了寫好這篇讀後感,我特意造訪其部落格,終見曉春兄的“廬山真面目”。此器宇軒昂的男子即久仰之曉春兄乎?想必生身浙江的南國才子,寫出清秀雋永的如水文字,當在情理之中了。

昨日午後,曉春兄在讀者論壇散文版貼出一文:《月亮裡的水》。版主及文友熱切跟進,有人隨帖配以舒緩音樂,讓美文更添聲色。匆匆趕來拜讀,帖子已在十樓外了。這篇第一時間被論壇管理加為精華並被文友讚不絕口的文字,好在哪裡呢?我懷著崇敬,屏氣凝神,細細品賞起來。

《月亮裡的水》寫的是作者童年時,夜間陪母親到村外大渠裡沐浴的舊事。從題目,到選材,均透著曉春兄的匠心。水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張若虛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李太白“影入平羌江水流”都膾炙人口。杜甫說:“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蘇軾問:“客亦知夫水與月乎?”……不能再引了,再引會給人以“掉書袋”的嫌疑。但在文人墨客筆下,水與月的淵源,可謂深矣。

母親月光下沐浴,如水的柔情在兒子稚嫩的心靈滿溢,發而成文,能不動人肺腑嗎?月亮是母親的嬌美,也是孩子的清純;水是母愛的聖潔,也是兒女的情深。曉春兄先聲奪人,文章提筆伊始,至情美意不覺中攫住了讀者的心。

“在明晃晃的月華下,從村莊去水渠那條蜿蜒的小路上,一前一後出現了兩個身影,長的是母親,短的是我。”這樣的開頭,看似平淡,但並不是散漫為之的。月、水、母、子,悉數出場。一長一短的身影,讓人想起李白的名句:“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母子月光下相依相伴,親情融融。

“從村莊到水渠有二里地遠,中間要穿越一片空曠的稻田,那時節,稻穀剛收割歸倉,母親身上很多的塵土就是在這些稻田裡,被陽光種下的。田地裡空蕩蕩的,到處流動著白花花的月光,月光下,蛙聲如歌,夜空中,飛舞著一閃一亮的火眠蟲。”極喜歡作者的用字,“母親身上很多的塵土就是在這些稻田裡,被陽光種下的”一句中,著一“種”字,境界不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被王國維先生激賞,曉春兄之“種”與“鬧”,異曲同工。母親勞作於稻田,汗流浹背的身影,宛然在目。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裡這樣描寫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曉春兄的句子如何呢?“月光靜靜地傾瀉下來,落在樹上,落在草葉上,落在母親和我的頭上,肩膀上,滾到田頭地角,滾到田野的每一個旮旯裡,把整個天地照亮,也把我這顆幼小的心靈照亮。……” 作者的筆觸一定從朱自清先生哪裡獲取了滋養,卻自有其個性。“落”、“滾”、“照亮”等動詞的運用,便體現了作者的匠心獨運。

作者對藝術手法的嫻熟掌控,讓詞句平添了幾分輕盈靈動:

“去水渠是母親的祕密,這個祕密村莊不知道,村莊裡的人不知道,只有我,水渠和月亮知道。”

“母親端著臉盆靜悄悄地走在前頭,小心翼翼地像一隻有些擔驚受怕的小獸……”

“水渠的歌聲舒緩,清爽,有一種攝人魂魄的力量,讓人情不自禁地陶醉,沉迷,讓人走近。”

以上句子,擬人、比喻等修辭運用貼切,達到了良好的表現效果。在曼妙的藝術氛圍裡,聖潔的沐浴即將開始。作者“有一個神聖而光榮的任務,這個任務是母親佈置給我的——為母親把風。我要保護好母親的安全,不讓她受到一點點的委屈和傷害。”原來小傢伙要做衛兵,守衛母親的安全和尊嚴。任務好神聖呵!

作者對母親沐浴的描寫,節制而唯美,試看:

“母親解開了烏梢蛇一樣粗長的辮子,頭輕輕地一搖,長長地黑髮就在夜空中歡快地飛旋起來。母親向水渠彎下了細細的腰,頭向前傾,飛旋的黑髮瀑布似地”譁“地流瀉到了流動的水光上。黑髮是快樂的,它們和母親一樣渴望著清涼渠水的滋潤,在母親雙手的擺動中,長長的黑髮在清涼的渠水裡歡快自由地手舞足蹈了起來。……

這時,我聽到悠揚的歌聲聲,從清清的水面上傳來,那聲音很柔,水一樣清潤,水渠一樣悠長,是母親的歌唱,歌聲渠水一樣漫漶過來,不知不覺中,我聽得迷醉了……

多美麗的花,月亮在花開放的一瞬間耀出了眩目的光華,整個水渠亮如白晝,我聽到整條水渠都齊聲歡唱起來。

孩童凝望母親胴體產生了嬰兒的慾望:“我的心裡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衝動,撲到母親的懷裡,像以前一樣用雙手去抓抓母親的乳房,用嘴用力地去吮吸,去重溫嬰兒時曾經擁有過的,現在漸行漸遠的那份溫暖和幸福。母親一步一步地走近我,近到我可以聞到她身上的清香,近到了我伸手就能摸著母親的身體了,我是多麼想用自己的手去摸摸母親的身體,可就在母親站在我面前時,我突然膽怯了,我的臉甚至為自己心中產生的念頭隱隱發燒了,我趕緊讓自己的眼光從母親美麗的胴體上逃離,就像一隻犯了過錯,害怕母親責怪的小山羊一樣,逃得遠遠的。”

作者細緻入微的筆觸,沁人心脾,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不由勾起天下兒女對母親的敬畏和愛戴。當母親讓孩子給她擦背時,作者這樣描寫:

“我把小小的手掌貼到母親溼涼的背上,一股幸福的暖流從母親的背上,通過我小小的手心湧遍我的全身,我用力地擦著,一下一下擦得那麼用心,用上了我全身的力氣,我要把母親身上所有的塵土,汗漬全部擦乾淨。”

在觸到母親的肩膀時,作者有了驚異的發現:“這是怎樣的'一個肩膀,粗糙乾硬,就像乾裂的大地。在那樣的年紀,我還說不出艱辛,苦難這些詞句來,但我知道這些粗糙和乾硬是怎麼來的,那是一擔擔稻穀,玉米,一擔擔柴木,通過扁擔壓磨出來的。撫摸著母親粗糙乾硬的肩膀,看著在月光下女神一樣美麗的母親,我小小的心裡突然有了一陣激動,我情不自禁地展開了雙手,緊緊地摟住了母親的脖頸,把自己的臉牢牢地貼在母親光潔的背上……”

作者被母親的辛勞感動了,讀者的心緒也隨著作者的筆,陡起狂瀾: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一支纖筆,怎能描摹其萬一?文章的收尾含蓄雋永:

“月光下,水渠在唱歌,歌聲裡,充滿了溫暖和幸福……”

藉助曉春兄的妙筆,讀者的情感伴優美文字有了一次酣暢淋漓的愜意行旅。在讀者論壇散文版裡遊弋,讀文萌生這樣的感受,並不是頭一次。讀宋長征先生的《父親二題》、冷晰子女士的《歸家的路》、《母親的手藝》等篇什,濃郁的鄉土氣息、融融的人間真情,撲面盈心,令人沉醉。薛暮冬、貓瞳、張振旭、提雲積、湘江往北、故園風雨、東風染碧樹、東風吹落星……恕我不能一一列舉,諸多文友的清雅筆墨,構成了論壇散文版塊的迷人風景。立足鄉土、歌詠親情、關注生活、放飛希冀……讀者論壇散文的主題,緊扣真善美,形成了與紙刊相接近的格調美。

我每每徜徉在散文版的美文幽林裡,擷英攬翠,迷不知返。檢視自己的粗淺文字,枉自愧恧。文友的清詞麗句,相對於我的拙陋表白,宛如國色佳人直面鄉野村婦。雖然“回眸一笑百媚生”,傾國傾城;但“淡掃蛾眉朝至尊”,也是別樣風情。我之所以“無知者無畏”地讓我的文字在讀者論壇現醜,正如我在文評《也談“我們村”裡“我的愛”》所說的那樣:生而為人,豈能無愛?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的寫作題材就以“我的愛”內容居多。愛的意義是廣義的,寫兒女私情、父母親情、世間友情、自然之情……真個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在下文字除“我的愛”之外,確實還有不少“我們村”的篇什。“我們村”裡“我的愛”,毋庸置疑,成為了我寫作的主線。不是和長征先生高攀,他的寫作範疇也囿於“我們村”裡“我的愛”。……無須刻意地強調該寫什麼,不要寫什麼,只要寫出你的真性情就好了。

信口開河,一孔之見,曉春兄及諸文友有耐心聽畢我的囉嗦嗎?拱手致意,提前謝過!

讀後有感作文 篇8

今天我看的一本書,名字叫《愛的教育》,一聽這書名就覺得很有愛。《愛的教育》是義大利小說家埃德蒙多 . 德 . 亞米契斯的代表作。

寫於 1886 年,這部取材於兒童生活的現實主義小說,在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這本書寫得蠻有意思的,以一個國小生日記的形式,通過小主人公一年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深情抒寫了師生之誼、同學之情、親子之愛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體貼和關愛。

更讓我覺得《愛的教育》是一部偉大的經典,值得我們閱讀。 我印象最深的是二年級的學生羅貝蒂,他為了保護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朱利奧不被馬車撞到,自己卻來不及躲開,被馬車把腳骨壓碎了,之後只能靠柺杖行走,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敬佩的。雖然做不到這樣的“見義勇為”,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做個團結友愛的好學生不是嗎?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有愛、團結互助、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而這種關心、理解、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孔子曰:仁者愛心。可見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雖然這本書文字並不多,但是裡面卻蘊含了無比深厚與沉重。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父子、老石匠父子、賣菜婦女、賣柴人、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我心中激起一陣陣強烈的感情,讓我久久難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