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點評作文集合5篇

來源:文萃谷 3.38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點評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點評作文集合5篇

點評作文 篇1

有時,外面颳著風,心裡卻沉寂著;又有時,外面沉寂著,心裡卻颳著風。心動的時候,動也是靜,心靜的時候,靜也是動。

不過,無論什麼樣的氣候,一逢上颳風便迥然不同,風有一種神奇;它能刮出一種春意盎然,吹出一陣爽人涼意,變出一地金光無垠。當然,有時也能成為刺骨的寒冷。

曾有多少次,當人們面對一地荒脊時,她給人以生機和溫暖;曾有多少次,當人們酷熱難耐時,她給人以一絲清涼;曾有多少次,在你諸事不順,而對枯寂時,她給你一片想像發洩的空間。

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里沉睡,唯有她徹夜不寐;時而歌唱,時而嘆息。鳴呼!徹夜不眠並不讓她形容憔悴。

一陣陣狂風,像隱形的火焰,在無邊的蒼穹肆掠。高山擋住洪如猛獸般的吼叫,想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斷裡,可是壓迫越殘酷,反抗的力量越可怕,這些猛獸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高山間漫步,所到之處,萬物折腰。

這就是風,是天空的呼喚,是山間的猛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風。

點評作文 篇2

布告欄上貼著一張藍色的廣告紙,用醒目的字型寫著:留英博士,研究生黃衍報告會。地點:大飯廳;時間:9月20日下午三時半。

“又是什麼長篇大論,立志成才啦,要當個好學生啦,還不是老一套!”我心裡嘀咕著,順手帶了本《心有千千結》,走進了會場。

“與其聽他吹牛、抖威風,不如瞧瞧瓊瑤的書。”我想。

報告開講了,黃衍西裝革履,筆直地站在講臺上。

“同學們,我並不是偉人……”不必要的謙虛。

“我是中國第一個得到英國劍橋大學獎學金的博士研究生……”——口氣不小。

“我只想說些你們沒聽說過的。”——不入俗套。

“請給我40分鐘。”——倒還爽快。

“要想有所作為,知識面必須儘可能廣……”——鄙人同意。

“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數理化好的同學決不能輕視語文……”——是的,學理的最好有文學才能。

“我很驕做,但驕傲不一定錯……”——貌似奇談怪論,但我贊成,人應該有一點傲氣。

“我在母校時,老師就很難一致贊成我是個好學生……”——喲,原來與我“同類項”!

“啪”——我手中的書滑到了地上,兩眼直直地叮著他,耳朵裡生怕漏掉了他講的每一個字。會場裡靜得出奇。一千幾百名聽眾的心彷彿被他的心吸引和融化了。

這是我有生以來聽過的最生動的報告!

【精細點評】

①欲揚先抑。學校組織聽報告,在“我”看來內容是“老一套”,無非是立志成才啦,當個好學生啦,而且總是長篇大論,讓人懨懨欲睡。這次聽報告,“我”斷定也不例外,故帶了小說書進會場。這是對聽報告的“抑”。然而這次報告卻例外,越聽越有勁,全神貫注到手中的書掉落在地上,明知也不去拾,“兩眼直直地盯著他,耳朵裡生怕漏掉了他講的每一個字”,這是“揚”,極力讚美報告的內容好,報告的時間短。全文先抑後揚,抑是為了揚。

②亦莊亦諧。這是一個生動的引人入勝的報告(可惜作者對報告的內容寫得大少),寫法也很詼諧別緻,在記錄報告人某些話後,插入作者的評議,如“不必要的謙虛”、“鄙人同意”、“原來與我‘同類項’”等,文白夾雜、數學名詞的借用,都顯得幽默有趣味。

點評作文 篇3

快樂的暑假到了,我有幸拜讀了《聽竇桂梅老師評課》一書,同樣作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者,我被竇桂梅老師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潛心鑽研的學習方式深深感染了,作為一名清華附屬學校的校長,能夠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如此認真、細緻的傾聽各類學科的講課,並從不同學科角度為我們帶來了專業上的引領與指導,不僅讓教學者學會了如何上課,更讓教學管理者重新懂得了應該如何評課,如何與教學者建立志同道合的“引領”關係。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出身的我,認為竇桂梅老師對語文學科中的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指導。她能夠在課堂的應變能力、教師的語言、重難點的把握等方面為我們指引了方向。 正如竇桂梅老師老師所說,對於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我們應當基於語文學科的本身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遷移的識字方法、記字方法、寫字方法的已有經驗,同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活動缺乏目的性、有意性的特點,教師應該開啟思維定式,對一切有利的學生學習的經驗加以有效利用,對於這些,教師要基於識字教學的規律,做到心中有數。 縱觀竇老師的評課,她總能夠用一雙慧眼發現其每一名教學者的教學亮點,又能銳利地指出教學者存在的缺點,並能夠準確地解剖其

盲點。同樣作為一名教學管理者,讓我深深知道面對於教學中參差多型,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現的課,作為評課者不能流於形式,不能以表揚為主,做好好先生,敷衍了事,這樣就失去了評課的意義,作為評課者,我們在評課過程中要與參與者建立平等交流的平臺,努力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的地位和失語狀態,只有讓授課者說話,評課者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授課者教學設計中的良苦用心,評課才更能點中要害,只有這樣,評課者才能對授課者有所幫助,真正做到志同道合的“引領”關係。

從《聽竇桂梅老師評課》一書中,我不僅學到了有關評課方面的知識,還讓我深深認識到了自己評課方面的不足,更學會了如何評課,正如竇桂梅老師所說。評課時,你有什麼樣的素養,就會傳遞什麼樣的評課水平,有什麼樣的體驗,就會傳遞什麼樣的教學經驗,評課時一定要“缺點不漏,優點說透,方法給足“,傳遞真實的心聲、真正的水平,告訴授課教師怎樣會更好,以至授課者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觀點。

點評作文 篇4

“這個世界上有無數條平行的時光軸,在這些故事裡,我都會遇見你。”

像往常一樣,推著腳踏車走進校門,走了一會,賊兮兮地向後看是否脫離了保安的視線,然後騎上車子,悠閒地晃到車庫。

今天的我,從早上起來就魂不守舍,大概是沒睡夠的緣故吧。但是,沒睡醒不要緊,我差點撞到趴在路中間的貓。“啊~”寄好車後,我正要為自己臨時應變能力嘖嘖稱歎時,走到泥水裡摔了一跤。“沒人看見,沒人看見…”我在心裡默默祈禱著。艱難地站起身,心裡暗罵那隻不懂事的貓!

“你沒事吧?”一種暖如冬日初陽、清如澹澹流水的聲音縈繞耳際。我聞聲望去,模糊的身影在大概三步遠的地方站立著,是個挺高的男生。我看了看褲上的泥,尷尬地低下頭,“沒,沒事…”

我轉身要走時,那溫暖的聲音再次襲上心頭:“下雨天路比較滑,走路時要小心點。”“啊…哦…呃,謝謝啊!”他的身影漸行漸遠,而我還呆呆的站在原地:這便是陌生人的溫暖嗎?

他讓我想起幾個月前另一個溫暖的人。那天,是一次月考的日子。同樣失神的我,走進考場,看見自己高低不平的桌子才猛然想起自己沒帶墊板。我正慌里慌張、手忙腳亂地拯救我的桌子時,一張紅色墊板闖入視線:“同學,用我的吧!”我感激地望著墊板的主人,再看了看他的桌子,爽快地接過來:“謝謝!”

現在的我對他長相的記憶已模糊,但這並不重要。生命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人,他們會留下深淺不一的印記,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動。我們不必非要知道他們是誰,只需將這份感動存於心間,並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陌生人的溫暖,這就夠了。

沒有誰的時光軸是絕對平行的,它們總會在某個時刻突然相交,讓我們收穫不一樣的感動!

點評作文 篇5

竇桂梅老師的這一節課,展示了她獨特的教學魅力,讓我們體會到了古詩詞散發的迷人芬芳.在課堂上,她感情澎湃地將學生帶入了課堂,融入課堂,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對話。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好的匯入是激發起學生學習動機的“第一源泉,第一顆火星”,因此,巧妙的匯入無疑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基礎。一開始,竇老師由“居”匯入,一步步引導學生,讓學生聯想到“居然之家”,然後讓學生從吳音瞭解吳國,並且讓一些學生髮言,讓他們親身說出吳儂軟語。

在她的課堂,學生可以想發言就發言。竇老師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渲染課堂氛圍。她總是在跟學生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加強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竇老師從“溪上青青草”引發開去,引出韓愈、陶淵明、白居易等關於“草”的詩句,營造出濃濃的文化氛圍。著名文化學家皮爾森在《文化戰略》中說:“文化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我們都應該知道,文化是一種習得、積累的過程,是一個由外向內逐漸內化、濡染的過程。學生在此氛圍中耳濡目染,自我構建,逐步形成無論是知識的、精神的,還是語言內涵都十分豐富的文化心理結構。語文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她的課堂永遠不失活力,唱歌、手舞足蹈、角色扮演等,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的也不費力,相信對語文的喜愛也會越來越深。竇桂梅老師的教學風格就像她這個人一樣,身為一個北方人,她給人一種豪爽、不拘小節的感覺,而她的課也是如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