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

來源:文萃谷 1.9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1

六月是我最喜歡的月份。

它標誌著一個季節——夏天的開始,也標誌著一個學期的結束。六月裡的第一個節日就是端午節。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到了六月七號——端午節。自從週一知道端午放假三天,我的心就如同一隻小鳥,在四周是肋骨的“牢籠”裡上躥下跳,興奮地撞擊著“籠子”。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悠長的歷史,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便將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為了防止江中的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所以投粽子到江中,因此便有了包粽子的習俗。

現在終於迎來了心心念唸的端午節。我們買好了艾葉、粽葉等端午的必備用品,為第二天的端午節做準備。

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耀到我的臉上,撫摸著我,將我喚醒。我早早地起了床,興奮地迎接端午節。爸媽起得比我還早,姐姐還是和往常一樣被“封印”在床上,不到中午不起床。我們的第一個活動便是大掃除。這是我們家一貫的習俗,一到春節等重大節日我們就會大掃除。我們在各自的地點奮鬥,我在臥室裡與垃圾大戰了兩個小時,到了九點多終於把家中收拾得有模有樣。

接著我們便開始最重要的專案——包粽子。媽媽讓我把粽葉洗一下,我去尋找了一樣工具。我把粽葉放到水龍頭下衝洗,接著拿刷子一遍一遍地刷。洗好後,我們便開始包了。首先將粽葉捲成一個小漏斗,接著在中間填上糯米,再在糯米中放上餡料,最後把粽葉覆蓋在口上,幷包成一個三角體,一個粽子就包好啦。不過,包粽子雖然看起來簡單,但自己包起來還是蠻難的。我最後一步總是出錯,把三角體變成了三角形。媽媽教了我好久,我終於會包了。不過雖然那個粽子是三角體,但我後來才發現我沒有放餡,那個粽子裡面只有糯米。午飯上我們便吃了我們自己包的粽子,能夠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感覺真不錯,雖然有個粽子沒有餡。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匆匆忙忙地過去了,端午三天的小長假也就這麼過去了。我們應該儲存著中國文化,儲存著中國傳統。端午節過得是那麼充實,在我記憶的長廊中,留下一幅精彩難忘的景色。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2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於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遊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遊稱之為“遊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

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裡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後,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為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後,各自都“碩果累累”,忙著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裡默默祝願他們健康長壽。不必說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說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遊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雲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眾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傑。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雲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麼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說:“珠瀴炫轉星宿搖,花蔓鬥龍蛇動”。朋友,如果你願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為你作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為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匆匆地趕回外婆家。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卻不見了,我們都不知道她到哪裡去了?大約十點左右,外婆滿面春風地回來,手裡拿著一大把艾葉條和幾隻青色的鴨蛋。我立刻開始幻想端午節的午餐——紅燒蛋艾葉?艾葉炒蛋?……

我連忙向媽媽打聽,原來外婆要做“艾葉蛋”。這是端午節蕭山的風俗之一,據說吃了端午節的“艾葉蛋”,整個夏天都不會長痱子!只見外婆用左手從艾葉條上拔下很多艾葉,仔細地在手掌上鋪開呈毛毯狀,然後用右手拿出一隻鴨蛋放到鋪開的艾葉中間,小心地包好,又一絲不苟地檢查有沒有露出蛋殼。接著,外婆變出了一卷線,一圈接著一圈地纏繞,把艾葉緊緊地綁在蛋上,不一會兒一個綠色的“艾葉粽”完工啦!

我的好奇心不小心跑了出來!我在外婆邊上蠢蠢欲動。外婆彷彿看出我心思似的,笑眯眯地遞給我一把艾葉條。我學著外婆的樣子,笨手笨腳地拔艾葉,有的葉子只有一半,有的帶著枯莖,艾葉在我手裡變得亂七八糟。好不容易把艾葉整理好,麻煩又來了——我的手太小,怎麼才能讓艾葉聽話地裹住鴨蛋呢?我小心翼翼地把艾葉撥開,輕輕地放上鴨蛋,迅速地合攏手掌。心裡一陣狂喜!剛想向媽媽“吹牛”,就發現——蛋殼露出來了!經過幾分鐘的“手搏戰”,我總算讓調皮的鴨蛋乖乖地躺在艾葉窩裡了。我飛快地拉線、繞線,把艾葉蛋裹得比五花大綁的粽子還要結實。心想:看你還不給我好好地躺在艾葉窩裡!

過了一會兒,所有的鴨蛋都成功變身——“艾葉蛋”。外婆拿出了一口大鐵鍋,在鍋底鋪上一層煤灰,把所有的“艾葉蛋”放入鍋中,上面又蓋上木屑,點上火開始煨蛋。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鍋裡飄出了一陣又一陣的艾葉和蛋混合的香味,惹得我口水流成了小溪。幾小時過去了,終於可以吃了!我小心地剝開已經烤焦的艾葉,露出了印滿艾葉花紋的鴨蛋,一陣蛋香撲鼻而來。我輕輕地敲碎蛋殼,慢慢地剝出嫩嫩的蛋白,“啊嗚”一大口,我滿嘴蛋沫,開心地大嚼,好香的蛋!濃濃的蛋香裡,我彷彿看見了外婆慈祥的笑容……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4

從記事起,端午節對我來說就沒什麼特別的印象,因為包括我們家在內的很多塗嶺人是不過這個節的。我們這裡既沒有什麼賽龍舟,也沒有祭屈原吃粽子等習俗。當然了,包粽子吃粽子是有的,但不是五月初五,而是七月十五。記得小時候,農曆的七月份是我們很期盼的日子,因為七月初七我們可以吃糯米做成的各種果,而七月十五算是大節了,各家各戶殺雞宰鴨,並提前一兩天包粽子吃粽子,可熱鬧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習俗變得可有可無了。

今年的端午節,國家規定放假一天,很多人也開始重視這個節日了。在老公的提議下,我們一家人在週六這天決定動身回老家過端午節。本來三小時左右的路程卻因為下雨和修路又延遲了一個多小時,很少暈車的我終於嚐到了那種頭暈目眩、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感覺,真是太痛苦了!還好,當車子駛入永春境內時,我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我看到沿塗的人家雖然稀疏,但大家都在忙著包粽子,一串串,一個個,讓人垂涎欲滴。那細嫩的竹葉彷彿散發著陣陣醉人的幽香,吸引著每一個外出闖蕩歸心似箭的人兒……

終於到家了,家裡人都很高興,在鄰鄉工作的小叔一家也冒雨趕了回來。公公婆婆端上了熱騰騰的白鴨湯,還不時地說:“今天吃白鴨,明天早上吃豬肚,明天中午燉鵝肉,後天有青蛙和竹鼠(跟兔子有點像,但耳朵像老鼠)。”我聽得一楞一楞的,心裡很感動,但第二天吃完鵝肉後,我看到鴨子就有點後怕了。

週日晚上,婆婆聽說我們家沒有包粽子,硬是弄來糯米和竹葉,要再包一些送給我媽吃。於是,我也躍躍欲試,想動手幫上一把。三姨和四姨邊包邊示範著,可我學不來,因為竹葉太小了又很滑,米要塞得很硬實,包好後又要用繩子捆得非常牢固。沒包幾個,她們的手都痛了起來,而我也理所當然地被“趕”去洗碗了。看來,粽子看起來小巧玲瓏,吃起來又Q又爽口,但包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回家時,我提了一大袋粽子回來,放了些在我媽那兒,其餘的就“貢獻”在辦公室,大夥兒也瓜分得差不多了,雖然沒有了剛出爐的新鮮口感,但至少這個端午節沒白過!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春光明媚,在別人高高興興慶祝端午;在別人懷著悲傷的心情紀念屈原的時候,我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慶祝,去紀念。全中國都為這一節日踏上了各自的路途,而我們也不會例外。

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來到了小河九龍的黃山。在九龍廟裡,有種很陰森的感覺,裡面空蕩蕩的,只有幾位住在寺裡的人,他們護著廟,守護著這個傳說。在房屋的周圍總會看到那些有愛心的人的名字,他們捐的錢或多或少,只要他們獻出自己的愛心就行。貴在付出,不求數量。在屋裡,我們看到的只有佛祖們,他們個個神采飛揚,見到他們,心裡就會有種慾望,那就是買只香拜拜。其實每進一間屋子,自己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慾望,有時我會控制自己,保持這廟的寧靜。我們在這拍了照留做紀念。

唉!說來慚愧,身為小河人,竟不知有這麼美麗的景觀,要不是這次活動,我恐怕一輩子也看不到這麼壯觀的風景。我們繞著黃山轉起來了,原來黃山這麼大,突然,我們的視線集中到了一起,哇,好美的風景線啊!在這個角度看山腳下,真是一覽眾山小。不轉不知道,一轉嚇一跳,那山腳下的房屋整整齊齊排列著,莊稼也別具一格,還有那河水,碧清碧清,有幾位大小孩在河裡嬉戲,想象的出他們應該玩的不亦樂乎。這樣一個別有風味的景色當然不能錯過,留下作紀念這個是必須的。

每年清明,九龍是人山人海,有的拜佛,有的爬黃山,把整個九龍圍得水洩不通,就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也不會少一個,因為人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古老的傳說:曾經唐太宗在此數龍,可他數來數去永遠只數到九條龍,他偏偏把自己是條龍給忘了,因此這裡被稱為“九龍”

要說歷史悠久,那還是青城那邊的銀杏樹,聽說那裡本有兩棵銀杏樹,有一棵非常大,需要五個大人手拉手才能圍一圈,可惜在不久前被雷劈成兩半了。另外一棵現在已有八十幾年了,長的那麼高大,它的存在伴隨著洪福寺的存在,洪福寺在明朝就有了,現在的是重新改造了。雖然未能進去,但我能感受得到它裡面的風氣。

這次活動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他讓我們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得到放鬆,讓自己變成一隻小鳥,自由的飛翔。

感謝學校,感謝老師組織這次活動,在放鬆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瞭解了世界的美好,萬物得由每個人去珍惜,去愛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