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廈門公辦中學取消會考擇校生

來源:文萃谷 1.01W

廈門市教育局證實,廈門市明年將取消公辦高中擇校生,它意味著更多的學生能以平價來上諸如廈門一中、雙十這類的一級達標學校。

2014年廈門公辦中學取消會考擇校生

屆時,公辦普通高中只有普通生和指標到校的定向生,中美班、中澳班是否還會存在,市教育局昨日並未做出明確答覆。

2014年公辦高中取消擇校生是根據教育部的部署而做出的。

擇校生比例從30%到零

擇校生被認為是教育產業化思維的產物,當時有不少人認為高中不屬於義務教育,可以拿出一定比例招收“擇校生”,讓那些成績稍低、又願意支付高額 “擇校費”的考生,能夠憑鈔票進入名校。2003年,教育部要求: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要嚴格執行“三限”(即限人數、限錢數、限分數)政策。這一規定為擇校生正式“上位”創造條件。

按照規定,只要是達標高中都可以招收擇校生,在廈門,目前只有一級達標高中有在招收擇校生。

雖然擇校生的錄取,也要按照一定的.分數線來錄取,但它仍被認為有悖於“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擇校生的學位實際上是“寒門子弟”被擠出的結果。

和其他地方一樣,在高峰時期,廈門名校高中擇校生佔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總數的30%,即假如一所學校普通高中招生1000人,擇校生可以招收到 300人。不過,從2010年開始,擇校生的比例逐步下降,2010年、2011年為23%,2012年17%,今年下降到15%.

將增加千餘名普通生

那麼,明年取消了擇校生後,名校普通生招生人數將增加多少?

以今年為例,省一級達標學校擇校生人數為1222人,如果扣除中美、中澳班的195人,擇校生人數為1027人,即將增加千餘名普通生(含定向生)招生名額。

以廈門一中為例,今年廈門一中、雙十面向思湖片區的普通生招生人數是686人(含360名定向生),擇校生是110名,理論計算,明年廈門一中普通生招生人數是786名。

這也意味著名校定向生的招生計劃因此也會增加。定向生是指將名校的招生名額按照比例分到國中校,今年定向生佔普通生的比例已經達到50%.如果明年這個比例還保持不變的話,那麼,兩所名校各786個普通生招生計劃,有398是屬於定向生。定向生招生人數的提高,意味著國中外出借讀將更加不合算,因為借讀生不能報考定向生,以往他們還有報考擇校生的機會,但從明年開始,他們只能全力以赴通過考取普通生來上線。

公辦校債務 政府“買單”

擇校生取消的最直接的影響是,更多的學生可以不用多交一筆擇校費就可上名校。那麼,擇校費到底有多貴?

目前的收費標準是:廈門一中、雙十中學普高三年擇校費是每生四萬元,廈門六中和外國語學校每生三萬元,其他一級達標普高三年擇校費共1.8萬元,二級達標普高和三級達標普高則分別是1.2萬元和0.9萬元。這筆擇校費須在高一入學時一次性繳清,但學生未來三年不用再交高中學費。

目前普高普通生的正常繳費標準一般是:一級每生每學期1050元,二級950元,三級900元。

當然,擇校費並非裝進學校“褲兜”裡,當初擇校生收費的理由是:彌補教育經費不足。例如,廈門一中、雙十、六中和外國語學校的擇校費之所以高於其他省一級達標學校,是因為當年這四所學校高中擴建,是學校自己貸款籌集建設經費,因此被批准通過高收費來還貸。

去年,我市公佈的教育規劃指出,將“加大財政補助力度,積極化解公辦學校債務”。也就是說,今後政府將加大為公辦校債務“買單”的力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