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社工《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務內容》要點

來源:文萃谷 2.8W

導語: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對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給予一定現金資助,以保證該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保障制度。

中級社工《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務內容》要點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務內容[瞭解]:

  (一)服務對象識別

服務對象識別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標瞄準機制。一般來説,社會工作者主要通過家計調查的方式,瞭解困難羣眾的家庭經濟狀況,並對照各個地區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選擇“最需要或者最貧困的人羣”作為救助服務對象。

在我國一些社會工作先發地區,政府部門、街道辦事處或社區通過向社會工作機構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專業社工承擔人户調查、鄰里訪問、信息核查等工作,協助政府準確識別救助對象。

  (二)幫助申請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一套嚴格的申請審批程序。在申請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可以幫助救助對象瞭解申請程序和申請方法。首先,要幫助申請人判斷是否具備申請的條件。其次,要以家庭為單位,幫助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同時需要如實提交所需的材料。接着可以協助申請人接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會同社區居(村)委會開展的入户調查、社區評議等活動,並如實反映掌握的有關情況。

  (三)提供心理支持

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或者收入微薄,或者家庭成員身患重病、身體殘疾等,或者沒有勞動能力、不具備勞動條件,自身無法獲取足夠的收入。這一切都致使他們的生存和生活壓力巨大,精神或者心理也易於焦慮。社會工作者需要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和支持,幫助他們舒緩壓力,宣泄情緒。

(四)調節家庭關係

良好的家庭關係對於家庭成員的發展和改變生活狀態有積極的影響。生活處於貧困狀態時,家庭成員的心態和家庭關係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社會工作者在協助服務對象申請低保的過程中,需要全面瞭解和分析其家庭結構和關係,及時發現問題,調節家庭關係,改善家庭生態環境。

  (五)開展能力建設

能力建設包括學習能力、專業技能以及社會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增強。在生活壓力之下,救助對象的就業意願比較強烈,但是文化素質低,缺乏知識和技能,沒有求職信息和技巧等,這些因素嚴重製約了救助對象再就業和增加收入的機會。對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積極開展能力建設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使其擺脱貧困狀態。

例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的職業技能培訓,轉變就業觀念,幫助救助對象提高操作技能、創業能力和市場適應能力等。

  (六)促進社會融入

在社區層面.低保家庭對於社區的.依賴程度頗高,生活範圍也主要侷限在社區內部,人際圈子同質性高,家庭支持不夠。社會工作者要為低保家庭創造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鼓勵他們參與社區的公益和文娛活動,幫助他們建立和其他社區居民的聯繫。同時,在互幫互助中,鼓勵他們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增加他們的成員感、歸屬感和自信心。俗話説,遠不如近鄰。在社區中,鄰里的守望相助對於困難羣體來説是心靈上的莫大安慰。

  二、特困人員供養中的服務內容[瞭解]:

  (一)提供基本生活條件

特困人員是困難羣體中的困難羣體。他們沒有生活來源,沒有勞動能力,沒有法定贍養人等可以依靠。對於這部分羣體,首先要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改善其生存狀況。這裏的基本生活條件主要包括住房、食物、衣服以及出行等。

  (二)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很多特困人員生活不能自理,或者不能完全自理,這就需要通過供養政策為他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照料服務,例如個人衞生的洗漱洗理、居住環境的灑掃整飭、每日三餐的按時供給以及其他照料服務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季節變換時,要及時看護和照顧特困人員,以防發生意外。

  (三)提供疾病治療

應當建立特困人員的健康檔案,瞭解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並對所患疾病實時監控、動態管理,定時進行康復和救治。此外,應聯繫社區醫院或者專門機構為特困人員定期體檢。一般性的體檢以及小的疾病,可以通過設立在供養機構的醫務室給予治療;需要到當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還要及時聯繫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部門,協調解決治療費用問題。

  (四)辦理喪葬事宜

當特困人員身故之後,應當積極聯繫殯葬管理部門,處理喪葬事宜。如果當地制定有惠民殯葬政策,應當確保亡故的特困供養人員能夠享受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