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勵志故事:浪子回頭

來源:文萃谷 1.45W

遠方的風景為跋涉者亮麗,就算你在小河邊停留,也會有內心的一絲振動——一種對自己的認同。

自考勵志故事:浪子回頭

人,生而平等嗎?王寶過去總在思索這個問題。1987年出生於黑龍江省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的王寶,從懂事起就知道,他和他的家庭,與電視裏看到或從城裏回來的人的嘴裏聽到的別人和他們的家庭,是不一樣的。

他的父母説是識字,也只能勉強寫上兩封字句簡單的信,不客氣的説,可以劃入半文盲的隊伍中。而他所生活的小村莊,除了春種秋收冬打盹,就幾乎沒有了什麼。文化和心靈如同他們日復一日耕種的土地一樣貧瘠。尤其是漫長的冬季,小村莊如同一塊泥做的積木,孤零零地擺在荒涼的雪野之上,幾棵連一片枯葉都不剩的楊樹,在風中嗚嗚作響,很少有人聲,很少有狗吠,只有晨煙暮靄似乎證明着這裏還有人的生命的存在。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王寶在國小期間卻屬於品學兼優那一夥的。也許是吃了太多的沒文化的虧,他的父母執着地一定要讓孩子將來走出這樣的生活環境,進而時刻提着他的耳朵“諄諄教導”的結果。儘管這樣環境下的品學兼優同經濟文化發達地區的品學兼優可能會有量的差別,但不管怎樣,卻也着實讓註定要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腰桿硬了許多。更何況五里三村的一些民間“預言家”更是常常預言:這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這孩子肯努力,前途不可限量。

年幼的小王寶,雖然還不能把“出息”同他還不瞭解的大千世界做更精確的聯繫,但科學家、工程師這樣的模糊而又明確的憧憬,卻也像春天的種子一樣,在他心靈的土壤裏發芽了。

在我們中國這樣的一個農業大國裏,物質和文化生活的貧瘠既可以成為一種作用力,“逼使”着很多農村孩子以超出城裏孩子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和毅力去學習,以求“跳出農門”,又可以成為一種反作用力,使很多孩子一旦接觸到那麼新鮮的“外來文化”而懵頭轉向,迷失自我。上了中學以後的王寶,尤其是高中時,他再也沒有經得起十幾年來聞所未聞的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文化的衝擊,成了港台武俠言情小説的奴隸。我們無意評論這些讀物,也許在成人的茶餘飯後,它們倒不失為消遣時間的好東西,但在眾多的王寶這樣求學時期的孩子的乾渴的心田裏,本應盛開着知識的`鮮花,收穫着豐收的穀穗,而現在,它們卻是一片盛開着豔麗花朵的罌hua。

不用説,王寶的“學”與日俱下,老師的苦口婆心豈能一下子喚回一匹失控了的少年野馬;不用説,王寶的“品”也與日俱下,當他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的時候,已是無力迴天,於是他開始逃避現實,學會了抽煙喝酒,或者到網吧中打電子遊戲。一顆曾經那麼青翠的春苗就這樣枯萎了。

終於熬到了畢業。面對着掛滿“紅燈”的會考成績單,一向温和的父親,一直把他視作驕傲的父親,對他充滿期望的父親,當即青筋暴面,舉起巴掌就向他的臉上打來。他本能地閉上了眼睛,渾身劇烈地顫抖起來……

彷彿一個世紀過去了,他沒有聽到那巴掌落在他身上的聲音,卻聽到那麼悲哀的“嗚嗚”的哭聲。睜開眼睛,是父親蹲在牆根,臉埋在臂彎裏,肩膀在顫抖着。

悔恨,在他的心裏劇烈地燃燒起來,燒得他的心如同插上一把尖刀那樣痛,淚水奪眶而出,他飛奔出家門,向村外跑去……

隨後而來的大學聯考會是什麼結果,已經沒有了懸念。

當十里八村開始傳來接到大學聯考錄取通知書的一個個農家小院殺豬請客的消息,村裏就幾乎沒有見過王寶這個曾經是那麼出息的“羔羊”。他,彷彿從這個小小的村莊裏蒸發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