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自考《美學》重要知識點:美育的目的

來源:文萃谷 1.14W

考生們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熟悉各科目的知識考點,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2023自考《美學》重要知識點:美育的目的,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自考《美學》重要知識點:美育的目的

重點解析

1.概述中國美育思想的基本歷史線索。

答:中國古代的美育思想:①上古時期的美育思想是以樂感化。孔子把樂視為安邦治國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通過樂化達到天人和諧;②朱熹認為美育實現目標的過程,是“消融渣滓”的過程,以此實現天人和人際間的和諧,提升人格,完善人生;③李漁指出戲曲的情節、文詞都應有益於道德教化,三美俱擅……

中國現代的美育思想:①蔡元培率先引入“美學”一詞,他強調了美育的目的在於陶養感情,倡導“以美育代宗教”;②梁啟超是中國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驅者,他認為美育是一種“趣味教育”,有着獨立存在的價值;③王國維則把西方的美育理論較為全面地介紹到中國來,將美育與德、智、體三育並稱“四育”。

2.簡述西方主要美學家的美育觀。

答:①西方從古希臘開始就重視美育問題,真正明確談到審美教育的是柏拉圖,他認識藝術特別是音樂對人的教育作用;②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有一種淨化或陶冶作用,這就是審美教育作用;③羅馬的賀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於樂”的原則,強調美育與道德教育的統一;④席勒發表《美育書簡》,第一次明確提出“審美教育”的概念,並對美育的性質、特徵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的闡述,是第一部系統的美育著作;⑤馬克思從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終極目的確立美育的基本任務,認為“藝術對象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

3.結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説明美育的基本內涵和特點。

答:美育內涵:審美教育是以藝術和各種美的形態作為具體的媒介手段,通過審美活動展示審美對象豐富的價值意味,直接作用於受教育的情感世界,從而潛移默化地塑造和優化人的心理結構,鑄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美育的特點:訴諸感性、潛移默化、能動性。

訴諸感性——審美對象的基本特點首先在於,審美對象以其感性特徵,通過豐富的形象,以情感為中介,悦耳悦目,並打動人的心靈,從而激發共鳴,達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豐富人的心靈的目的。美育以感性的方式,來陶冶人的精神,轉移人的氣質。在藝術作品中,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載體。美育的過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現和昇華的過程,而藝術作品正是通過感性意象表現作者的情感的。訴諸感必的美育意味着人的感受能力的豐富,用直觀、個性的形式來把握審美對象,從而折射出某些價值觀,藴含着對人生和人性的感悟和體會。

潛移默化——美育主要是“化育”。中國儒道禪三家均採用此方式。美育的終極目的是要培養自由發展的人,具備敏鋭的審美能力,良好的審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態度、完善的生理結構、豐富的個性魅力,並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的和熾熱的理想追求的人。

能動性——第一,在美育過程中,主體不僅為外物和藝術所感動,同時也在這種感動中發揮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這決定了美育的方式多種多樣,適應着審美主體的多種需要。第二,主體在美育中的能動性還表現在主體在審美活動中能有自覺的追求。第三,審美是人與物的自由關係中形成的,主體在參與審美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自己的能動性。

4.審美教育與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藝術教育的主要區別。

答: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藝術教育是美育內涵的三種主要觀點,即認為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藝術教育。而實際上美育與其有明顯的區別:①首先,人格教育主要還是一種道德教育,它與美育相關,但不能等同。把美育看成是人格教育也只是指出了美育的間接效應和終極指向,而未能揭示出美育獨有的價值內涵;②其次,把美育界定為情感教育也只是把握了美育的中介形式及其直接效應,卻未能揭示出美育獨有的價值目標;③再次,審美教育和藝術教育雖然都離不開藝術,但它們的目的和方法卻不同。美育是藝術教育的規定只是揭示了美育的主要形式,但它看不到除藝術外,還有很多自然審美現象和社會審美現象可以充當審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藝術教育要培養藝術人才,而美感教育則是要達到全面培養人的目的。

5.簡析歷史上對美育的內涵的幾種主要看法。

答:對於美育的內涵,歷史上無數美學家和教育家都試圖從各自的角度做出界定,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藝術教育。①認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實上是把美和善混為一談;②認為美育是情感教育,體現了近代二元分立的思維特點,美學的獨立情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③把美育等同於藝術教育也是對美育內涵的一種誤解。④而現在,人們認為美育是以藝術和各種美的形態作為具體的媒介手段,通過審美活動展示審美對象豐富的價值意味,直接作用於受教者的情感世界,從而潛移默化地塑造和優化人的心理結構、鑄造完美人生、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6.美育功能是什麼?

答:主要有兩點:怡情養性、化性起偽。中國古人認為,美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化育”,而不是一種強制性的“教育”,是通過怡情養性的途徑,使主體在感化中,經過審美,深入“人心”,從而陶冶主體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的人格。

怡情養性——美育是通過對人的精神領域進行調節,達到心理平衡、人格的完善,美育的方式是建立在自覺自願、潛移默化的基礎上的。人的精神領域分成知、情、意三個方面,美育也是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審美對人的感化往往使人親和,充滿愛心。美育體現着以道制欲的原則。席勒在《美育書簡》中認為美育可以糾正人的兩個極端,即精野的極端和懈怠的極端,以道制欲有着相似之處。

化性起偽——《樂記》把天地的陰陽化生視為宇宙間最大的樂。由此推及到音樂對人的感化,這種以情動人的音樂便是美育。從心理上講,美育乃是養性的一種方式。養性是讓人的感性生命順其自然地得到發展,美育正是通過感性的方式對人的本性進行維護和滋養。荀子以“化性起偽”來解釋人性和文化的生成,從中也體現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來就有的自然本質及其功能:“偽”是在自然本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精神形態和能力,使人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練習,使得人的本惡的變成了人性。

7.美育與德育的區別是什麼?

答:①德育是以錘鍊人的道德品質、培養人的求善意志為指歸;而美育通過對人內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調動人的各種心理能力並使之和諧運動,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對人的塑造,以不斷提升人的境界;②美育是建立在自覺自願、潛移默化的基礎上的,而德育帶有強制性;③美育是由內而外,從人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動人;而德育是從外在形態,對人們進行道德規範,通過理智的約束,是一種制止的方法。

8.怎樣理解審美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造就審美的人?

答:①審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中比較高層次的一種,是一種特殊的、自由的人生境界;②美育根本上就是一種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具體説來,美育是要使人精神上能夠獲得解放與自由,把人從自然物質世界的束縛中解脱出來,上升到精神的理想境界。

因此,審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要造就審美的人。所謂審美的人,就是具備敏鋭的審美能力、良好的審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態度、完善的心理結構、豐富的個性魅力,並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熾熱的理想追求的人。

9.簡述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之間的關係。

答:①聯繫:審美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同屬於教育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它們既各自獨立,又相互滲透,是一種相互推動的辨證關係;②區別:智育是以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培養人的求真能力為目的;德育是以錘鍊人的道德品質,培養人的求善意志為指歸;體育是以強化人的體能,培養人的健壯體魄為宗旨;而美育是通過對人內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調動起人的各種心理能力並使之和諧運動,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對人的塑造,以不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10.簡述審美與人生境界的關係(審美教育對於人生境界的提升作用)。

答:①境界是心靈的一種存在狀態,人們在心靈上有不同樣式的生存狀態,在社會實踐中生成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②審美境界是人生境界中比較高層次的一種,是一種特殊的、自由的人生境界。通過審美,使主體的精神得到昇華的同時也得到重組和塑造,他將以新的姿態重新返回現實並改造現實。

因此,審美根本上就是一種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審美教育使人生境界提升到一種自由的人生境界,而在審美活動中生成的美正是這種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顯現。

美育的意義

美育,又稱審美教育。是運用藝術美、自然美和社會生活美培養受教育者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組成部分。

美育的功能就在於引導受教育者的審美活動,滿足他們的審美需要,促進他們的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形體美,增進他們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使他們為維護和創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美育對學生智、德、體各方面的發展的促進作用:

①美育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精神。②美育具有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③美育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美髮展,具有提高形體美的健康性和藝術性的價值。④美育有助於學生勞動觀點的樹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術美學的價值。

總之。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教育功能,它與其它各育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個性和才能全面和諧發展的完美的人,是美育的目的。

美育的任務

美育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審美情趣,發展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2.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對美的熱愛和追求。3.發展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美育過程

美育過程是教師依據人的審美心理規律,引導學生通過審美活動,形成和發展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過程;是運用人類的審美經驗和美的規律,影響學生的感官和心理,培養審美意識、發展審美能力過程。

①通過審美感知,形成審美感受,為鑑賞美和創造美奠定基礎。

②通過美的鑑賞活動,理解美的本質特徵,發展審美判斷力。

③通過審美創造活動,發展創造美的能力。

美育原則

美育原則是按照美和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所必須遵循的要求。

1、形象性原則,2、情感性原則,3、差異性原則,4、創造性原則

貫徹創造性原則要注意要①特別注意美的創造力的培養。 ②鼓勵學生審美創造意向。 ③要培養學生審美創造的技能技巧。④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環境。

美育的途徑和方法

一、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文化藝術活動進行美育

1.通過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教學進行美育

科學文化知識教學是學校美育的重要途徑。

2.通過藝術學科教學和課外文藝活動進行美育

藝術的形式有:音樂、舞蹈、美術、文學、戲劇、電影和電視。

二、通過大自然進行美育

首先,欣賞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時,欣賞自然美可以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陶冶情操,砥礪品行。

利用大自然進行美育首先要掌握自然美的特徵和學生的審美特點,再者要啟發學生認識人與自然的審美關係,理解欣賞自然美的“比德”、“暢神”審美觀念。

還要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景觀結構變化,掌握自然風景的特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美育

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美育的方式很多,主要通過A利用家庭環境進行美育;B組織學生參加美化學校環境的活動;C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