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地理知識大全

來源:文萃谷 2.34W

風水地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那麼,風水地理入門知識有哪些?地理風水入門要點是什麼?風水地理入門理論是什麼?下面是風水地理入門知識大全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風水地理知識大全

  風水地理入門知識

風水一詞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比較廣義的意義,泛指附近的空間、山、水,樹木等自然環境。比如説這裏風水真好,真是一塊風水寶地等。一種是比較狹義的意義,專指陰宅(祖墳)和陽宅(住房)。比如説做風水,你家有好風水等。風水會隨着時空的變化而改變,沒有固定的風水寶地,所謂富人福地,福地富人。

在地球上,佔最大體積的物質是什麼,就是風、水、地。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是什麼,也是風(空氣)、水、地(土地)。所以許先潮多次強調請大家在説風水的時候不要把“地”忘了。在地球上除了由天體進來的物質之外,幾乎所有物質都由風水地三者所承載所包含所孕育,當然也包括人類。可見古代人所説的風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質,風水學就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微觀物質(空氣、水和土)和宏觀環境(天地)的學説。根據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餘下的就是空間了,空間裏只有風了。古人認為,風和空間和天是聯在一體的,風水學中所説的風,既是空氣,也代表空間,同時也包含天。風水一詞最早出於伏羲時代,太昊伏羲根據自己研創的簡易圖,推理出地球有過一段是風與水的時期。《簡易經》裏記載:“研地説:一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這裏所指的`風水應是風水的原義。老子説: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説,二就是地,三是什麼,三就是水。把老子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萬物。

  地理風水入門要點

一:觀天。

宇宙星體對人的作用。古人十分注重太陽月亮星宿對人類的影響,在風水上主要表現在採光、立向、選日方面。

元運年月日時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環所形成的,所以天體的運動對人的影響作用是無容置疑的。所謂堪輿,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萬物。觀察天,瞭解天,天光上臨,地德下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據天星來選擇風水地也就成了風水學中最原始的最基礎的學問了。

幾千年前形成的中國夏曆,和現在一直沿用的農曆,其中都有風水師的重要貢獻。根據星空的現象來預測人世的休咎,這也是風水學中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餘,輪流當值。天星在時間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這主要表現在天星演禽日課上。

二:辨質。

風(空氣)、水、地(土)的質,對人的作用。這是風水學的基礎。

這裏所指的風為人呼吸的空氣,水為人吃的水,源頭水,土為種莊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為空氣、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如果風(空氣)質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則會造成生物不好,引人發病,致人生災,我想這是誰也不會否認的。

古代風水師主要有望氣聞氣等方法以測定空氣質量,品水養魚等方法以測定水的質量,捏土嘗土等方法以測定土的質量。

雪心賦雲: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據目測定風水土的質量的方法之一。益福堂的實證生氣十法一文中就有此類方法介紹。

在古代,科技不發達,風水師只有用眼看,用鼻聞,用口嘗,用手捏,用秤稱的原始方法去鑑定風水地的質量,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風水家們如果還抱着這些簡單方法不放,不與時俱進,不進行工具創新,不借助於科學儀器來測量空氣質量,水的質量與土的質量的話。甚至有的連這些基礎原理視而不見,這些簡單方法棄而不用的話,我想,那些風水先賢們在天有靈的話,會暴怒如雷的,會臭罵我們的。

三:察形。

風水地的形貌情意對人的作用。這裏所指的風,既是空氣,也是空間。水,是由水積累而成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積累而成的山崗嶺脈。後來風水學家把陰陽宅所在位置(穴位)後面有直接聯繫的山脈稱之為龍,其他的山崗稱之為砂。

人類在繁衍生息,治國安民,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發現觀察天象,勘察地貌,瞭解地形,分辨地質非常的重要,關係到人類的存亡興衰,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敗,於是就形成了風水學的原始理論---地理。

四:乘氣。

風水地的氣對人的作用。風水地三者中有一種看不到摸不着的氣存在,這種氣不是空氣的氣,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間流通、會聚、孕育、體現出來的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表,不能用羅盤測量的東西。氣有吉氣凶氣中氣之分。能意會得這種氣,能接收生氣,摒棄凶氣,才可以達到風水學的最高境界。所以乘氣是風水學的頂尖技術。

葬書謂“氣以生和,氣因形來,氣以勢止,氣以土行,氣以龍會”“形止氣蓄,化生萬物”“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是也。推薦閲讀:如何選擇墓地風水寶地

  風水地理入門理論

一、整體系統原則

整體系統論,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產生的;作為一種樸素的方法,中國的先哲很早就開始運用了。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風水學充分注意到環境的整體性。《黃帝宅經》主張“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膚,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户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嚴雅,乃為上吉。

”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強調整體功能性,主張“陰宅須擇好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有來龍昂秀髮,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為有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大旺門庭》”

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它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壯卦》提出:“適形而止”。先秦時的姜太公倡導因地制宜,《史記、貸殖列傳》記載:“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滷,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

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土質也不一樣,建築形式亦不同,西北乾旱少雨,人們就採取穴居式窯洞居住。窯洞位多朝南,施工簡易,不佔土地,節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涼,人可長壽,雞多下蛋。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採取欄式竹樓居住。《舊唐書南蠻傳》日:山有毒草,蝨腹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幹欄。”樓下空着或養家畜,樓上住人。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此外,草原的牧民採用蒙古包為住宅,便於隨水草而遷徙。貴州山區和大里人民用山石砌房,華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創立的。

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迴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依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相適應。

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羣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湖南嶽陽縣渭洞鄉張谷英村就處於這樣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餘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峯,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來這裏定居,五百年來發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間房子串通一氣,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着安寧祥和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