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大全

來源:文萃谷 9.9K

清明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中淳風化俗的特別印記,是一種經過思念檢討的精神遺存來提高人道仁慈與美德境地的追思節日。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歡迎閲讀借鑑!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欣賞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大全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一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大全 第2張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二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大全 第3張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三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大全 第4張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四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大全 第5張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五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內容一:清明節的對聯

上聯:三月光陰槐火換

下聯:二分消息杏花知

上聯:相逢馬上紛桃雨

下聯:喜見樹前鬧杏花

上聯:清風明月本無價

下聯:近水遙山皆有情

上聯:槐火光陽春替換

下聯:杏花消自雨傳知

上聯:睹物思親常入夢

下聯:訓言在耳猶記心

上聯:山清水秀風光好

下聯:月明星稀祭掃多

上聯:年年祭掃先人墓

下聯:處處猶存長者風

上聯:禁火今年逢節早

下聯:飛花鎮日為誰忙

  文明祭祀和諧清明小報內容二:我瞭解的清明節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説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