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來源:文萃谷 1.05W

新年手抄報做起來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我們掌握了一些關於新年的知識。小編精心整理了新年手抄報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好看的新年手抄報

五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五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2張

五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3張

五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4張

五年級新年手抄報圖片內容 第5張

  新年手抄報資料

  春節飲食注意事項

1、清淡少油膩

過分“充足”的營養使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在人羣中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節假日活動量比上班時要少,人們又常睡個“懶覺”,幾天假期又長几斤體重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因此最好注意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應該比平時更清淡些,減少脂肪的堆積。

2、蔬菜勝良藥

節日的餐桌菜餚豐盛,頓頓離不了魚肉葷腥。然而,人們卻常感覺疲勞倦怠、胃腸脹氣。這時,少沾些葷腥,多吃點蔬菜,便可解除身體危機。新鮮蔬菜是一種鹼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正常蠕動,預防便祕,而且能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3、水果不可少

節日飲食雜亂,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祕,多吃些水果,既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潤腸功效,還能調節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身體健康。但要注意的是,水果與蔬菜的消化時間和過程都不同,應分開食用,否則水果中的大量酵素,會使蔬菜的纖維素腐壞,無法被腸胃吸收。

4、主食不可忘

春節期間,人們大都習慣於多吃菜、少吃甚至不吃主食,這是不可取的。糧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它參與脂肪、蛋白質的代謝過程,使其完全氧化,減少有毒物的生成,還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因此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應避免無限量地吃菜,將一部分胃口留給主食。

5、寧可少吃一口

聚餐家宴常常是很豐盛的,豐盛的菜餚和相互之間的佈讓往往使人食慾旺盛而“吃撐”了,造成胃腸的不適甚至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小到消化不良“拉肚子”、打嗝腹脹“反酸水”,大到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自我節制。

6、飲酒應限量

飲酒應限量,節假日飲酒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過量的酒精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損傷,同時,飲酒的社會危害也非常突出:酒後開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等。

7、注意食品衞生

食品的衞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避免食物中毒的最重要一點。最好的飯菜是現做現吃,選擇新鮮的食品原料製作,馬上食用不放置。特別注意的是:不新鮮的`熟肉製品和冷葷涼菜千萬別食用;冰箱裏存放的食品取出後要徹底加熱後食用;生吃的蔬菜一定要洗淨;加工食品過程中一定堅持生熟分開。

8、按時就餐莫貪玩

新年的飲食還要注意的就是按時按點,不要因為玩和睡打亂正常的飲食規律,使胃腸不適應而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亂。每到節假日和節假日剛剛度過,都有一些人消化不良、身心疲憊,休假反而休出了毛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因為飲食不當造成的。

9、小心一些瓜子鹽分多

瓜子是新年的零食之一,炒醬油瓜子、炒葵花子等,鹽分較多,熱量也高,這裏建議你以炒南瓜子取代,有益健康,可降低血壓,但是也應適量吃。

10、小心保存剩餘菜餚

吃不完的食物,往電冰箱一塞,最方便不過。在存放剩菜時,不要將它置於鋁製的盛器或鍋內,因為鋁的化學性質非常活躍,在空氣中容易氧化,表面生成氧化鋁薄膜。氧化鋁薄膜不溶於水,卻能溶解於酸性或鹼性溶液中,鹽也能破壞氧化鋁,較鹹的菜餚或湯類長期存放在鋁製的盛器中,會產生化學變化,生成鋁的化合物,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中國的新年

每年公曆的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初始,中國人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元旦”一詞至今在中國已沿用4000多年。

“元旦”一詞,是中國古代的“土產”。在中國夏朝時候產生了“夏曆”,就是現在的“農曆”,規定以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為“元旦”。

在中國漢語中,“元旦”是個合成詞,“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天亮或早晨。殷商時代的青銅器皿上,就已有“旦”的象形字。“旦”的上面是個“日”,表示一輪圓圓的太陽;下面是個“一”,表示地平線。“日”與“一”合在一起,即太陽躍出地平線,冉冉東昇。古人創造“元旦”一詞,含義很美,奇巧精妙。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決定採用公曆,把1912年1月1日定為民國元年一月一日,但當時還不叫“元旦”。

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從新中國成立之日起,我國曆法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紀元。從此,正式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七年級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