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的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

來源:文萃谷 1.38W

數學是我們重要的一門課程,學好數學知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四年級做的數學手抄報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是本站小編帶來的數學手抄報素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簡潔的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
  漂亮的數學手抄報  數學手抄報內容:數學課堂順利

青年教師討論數學課堂教學,他們反映經常碰到這樣的現象:在課堂上師生合作得非常好,教學任務很順利地完成了,但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卻遠沒有感覺的那麼好。問題出在哪裏呢?仔細分析構成整節課的各個環節,可以發現,這些課堂順利的背後,往往是教學的不到位或越位。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教師淺層次解讀教材,學生體驗了“偽成功”。教師在解讀教材時,重點關注的大多為學生在本節課要掌握的知識點,教學中也十分注重開展關於知識點的相關學習活動。比如,在六年級“面積的變化”實踐活動的教學中,有教師按照教材的安排,逐一開展了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動,引導學生髮現了長方形面積的變化與長、寬的變化之間的關係,接着讓學生自主探索其他幾個圖形的面積變化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關係。學生又一次動手測量,終於從一系列的數據中發現了放大後面積與放大前面積的比是對應邊的平方倍的比,進而推廣到把一個平面圖形按n:1的比放大後,與放大前圖形的面積比是多少。學生髮現了這一規律,課堂便大功告成。事實上,這個規律僅是從數據的觀察分析中得出的,並不代表學生獲得了對這一問題的本質的認識──正因為缺少了讓學生解釋分析所發現的規律的過程(同時還應該聯繫以往學習的面積單位的轉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面積是如何變化的),在後來的計算圖形面積時,就有學生錯把面積擴大的倍數當成對應邊的比了。

二是教師主導過度,學生成為了“偽主體”。比如,在六年級《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中,教師出示以下三個問題,讓學生回顧轉化策略在以往學習中的運用:(1)剛剛學習的圓柱和圓錐部分,多次運用了轉化的策略,你能説出來有哪些嗎?(2)在以前學習的平面圖形中,有沒有轉化策略的應用?(3)在日常的計算中,有沒有轉化的.應用呢(同時出示了相關的計算題讓學生分析)?“面面俱到”的三個問題,指引着學生沿着教師鋪設的軌道有條不紊地前行,一切盡在教師的“掌控”之中。

三是小組合作代替了獨立思考,學生經歷了“偽思考”。小組合作是時下課堂教學中常用的組織形式,但幾個學生簡單地圍在一起開展活動並不是小組合作。比如,四年級教學“尋找搭配現象中的規律”,教師出示例題後,就讓學生前後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一共有幾種搭配的方法,學生很快就説出了6種——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幾乎不用思考就能知道,而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只是混在其中“和稀泥”,他們都沒有經歷認真分析的過程。這個結論的“順利”得出,是以犧牲一部分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代價的。沒有個體獨立思考的合作學習,充其量只是表面的繁華。基礎好的學生以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基礎差的學生的思考過程。

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基於完成任務式的教學,是關於掌握知識點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一種“短效”的教學,更是一種“短視”的教學。數學思維的發展,數學素養的提升,才是數學教學的根本。因而,教師需要從更寬闊的視野來看待和實施平時的數學教學。

  數學手抄報資料:教寶寶認數字的方法

孩子認識數的規律

孩子總是先從口頭數數開始,然後再點着實物數,接着才能根據數的結果説出總數,再按着實物數拿出同樣多的實物。這一全過程的特點,是由掌握無意義的數字聲音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由學會認數到會運用數,由形成數的觀念到形成數的概念。

由此規律出發,當孩子開始學習時,首先讓孩子像背歌謠一樣地從1數到10、20等。當孩子掌握了這一點,才能開始讓孩子手腦並用,點一個實物,數一個數字,這一點需要慢慢掌握。如:家裏的水果、積木等不同種類的東西都可以讓他學着數。每次練習的時間,以不超過5分鐘為宜,否則孩子就煩了。在教孩子數數時,先少數幾個,然後再慢慢增加。要注意結合實際生活,例如:家裏吃點心,每人拿1塊,拿到最後沒有了,這有助於孩子認識1和許多的概念。對於3~4歲的孩子,可以學會5以內的數字概念。從2歲半起,孩子就可以開始認識數字的概念,3歲左右可以懂得2,到3歲半應該能懂得5。

認數字的小遊戲

1.分配樹葉認識數字。

帶寶寶去公園玩,讓他收集一些喜歡的樹葉,然後媽媽在地上寫下1-10這10個數字,並讓寶寶把揀來的樹葉按照數字1放1片,數字2放2片的規律一直放到數字10。這樣寶寶就在樹葉的幫助下,直觀地學會了1—10這10個數字,並瞭解了數名、數字、數量之間的對應關係。

2.打電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