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東吳權臣諸葛恪生平

來源:文萃谷 9.26K

諸葛恪,字元遜,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東吳權臣諸葛恪生平,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東吳權臣諸葛恪生平
  諸葛恪的生平簡介

諸葛恪是琅邪陽都人,元遜是他的字,身高逾七尺,面相不一般,年少時期才思敏捷、聰明伶俐、能言善辯、應變能力強,長大後英武有才,備受孫權的賞識。諸葛恪二十歲擔任騎都尉,與張休等當時的文官共同為孫登的四友,之後歷任中庶子、左輔都尉等職。

諸葛恪一直建議討伐山越的事情,看中山越人的民風,想通過征討的方式募得士兵,但是山越地勢險要、山民尚武,不易攻克,遭到朝中諸官以及其父的反對。公元234年,諸葛恪堅持己見,被授予撫越將軍之職,在丹陽以武力與招撫相結合的策略招降了當地的山民,並教化他們。諸葛恪因功被授予威北將軍的官職,受封都鄉侯。

公元243年,諸葛恪奉命轉守柴桑,兩年後陸遜死,遷為大將軍,擔任荊州事,孫權病重,任命他為太子太傅輔佐孫亮。公元252年,孫權死前託孤於諸葛恪等人,諸葛恪在與孫弘的政鬥中殺死了孫弘。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採取了一些利民舉措,得到了民心。魏國伐吳,東興之戰爆發,諸葛恪親自帶兵救援東興,指揮作戰,擊敗魏軍。

  諸葛恪與孫峻

諸葛恪之所以能夠得到吳王孫權的重用,就是因為得到了孫峻的支持,那個時候的孫權已經在重病期間了,因為太子實在是太過年幼了,不得不找一位大臣來輔佐監國,孫峻就向他極力的推薦諸葛恪,因為就當時而言,諸葛恪的聰明是整個吳國公認的,而且又得到了孫峻這個很受重用的皇親國戚的肯定,所以諸葛恪的掌權時期就在孫權死後到來了,其實一開始兩個人相處的`應該説還是算不錯的,畢竟對於諸葛恪來説,他能夠走到那個高度,孫峻是幫了很大忙的,這個時候的兩個人在政治上也是一種盟友關係。

但是從之後的發展中可以看出,孫峻並沒有打算要長期做諸葛恪的手下,更何況這個時候諸葛恪已經威脅到孫峻了,皇帝又因為年齡太小在朝堂上根本就沒有話語權,孫峻為了保住自己現有的地位,以及得到更大的權力,這個時候就不再把諸葛恪當成什麼盟友了,因為諸葛恪的存在已經成為了他走向更高地位的一個阻力,而且還是一個不小的阻力,這就是孫峻必須要除掉諸葛恪的最大的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了。

  《諸葛恪得驢》譯文及啟示

諸葛恪蜀漢名臣諸葛亮的侄子,自幼機敏聰慧,有神童之稱,二十歲就當上了騎都尉,歷經東吳兩朝,一度成為手握政權的大臣。《諸葛恪得驢》是講述諸葛恪聰慧的其中一則小故事,雖然簡短,但足見其天賦異稟。

《諸葛恪得驢》譯文:諸葛恪是吳國大臣諸葛瑾的長子,字元遜,他的父親臉長得比較長,像驢臉一樣。有一天,孫權招來羣臣集會,命人牽了一頭長臉驢過來,在紙上題了“諸葛子瑜”這四個字並把它貼到了驢的臉上。諸葛恪下跪説:“我請求加上兩個字。”孫權同意了並給了他筆。他隨即接下了“之驢”二字,全場在座的人都笑了,孫權於是把驢賜給了他。

《諸葛恪得驢》的故事主要寫了諸葛恪通過自己的機智巧妙地化解了父親的尷尬,轉化窘迫之境。文文中採用烘托的手法,突出了諸葛恪的機警有才、聰慧伶俐,對於窘困的局面應對自如,從而機一部啟示世人在困苦之際,不可過於急躁,用另一種方式想,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