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知識百科整理

來源:文萃谷 1.89W

集感古箏

古箏知識百科整理

古箏的聲音是如止的純淨,洗過般的純淨。純淨得讓你懷疑它是否果真經凡人之手?還是集天籟而成?讓你懷疑它果真屬於俗世?還是同李白一樣“謫仙人”也?

它的聲音又是這樣安靜,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澗,遇到礙物,輕跳過去,濺出美麗而坦率的小花,然而不知她疲倦,只一路歌着。

如果它不能將你靈魂中的污泥濁水盪滌透淨,也能拂去你日間經意不經意間落滿的灰塵,讓你不至深夜找不到自己;如果它不能將你生繡的心變成一顆玲瓏剔透的水晶,也能將你盤根錯節的心結潤澤,不至於在幽喑時覺得心隱隱作痛。

古箏者。莫去鬧市找她,她不屬於喧囂。

古箏與夜同在,聽——

緊處如急雨敲階,緩處如細雨撫桐;張揚時如朔風吹雪,舒展時如微風拂柳。有時,真覺得應有霓裳仙子,翩然起舞,用飛旋的衣袂與玄妙的身姿去詮釋這琴首。舞出那弦間藏着的玄機。轉念:又何須徒勞去尋註腳?她本身還不夠嗎?她無法表現,但憑一“悟”字了。

聽古箏,本應是清風明月,衣衫風動,手握一杯淡茶,或一樽暖酒,氤氲熱氣,依依馨香。弄琴者,信手拔彈,音符使不得半一點火氣,半點矯情,從從容客。典典雅雅。清清新新從指尖瀉出,涼涼的,穿越時空,滲在心間。那悠然,怎一個“愜”字了得?而今,只能蜷於被窩,藉助電器,耒安慰一下,倒也有一番意趣。

聽古箏,無法不與隱士聯繫在一起,她含了多少清高與淡泊!

長衫的雅士,手撫古琴,或臨清波,或對江雪,或背青海,或依東籬,或負暮色,或踏晨露,將自己一併琴彈入,天地萬物,渾然一體,化為烏有,只留了那裊裊餘音,飄蕩不已……

且去聽吧,那或許有一個顫抖着的琴音,正好觸到了你的弦,那就讓你的心一同發出聲音。

且去沉醉吧,那弦見凝結着逼人的靈氣,誘着你痴狂,引着你迷戀。

且去夢迴吧,她的寂寞,她的空曠,沒有搖滾的激情販賣,也沒有電子音樂的虛無縹緲。它只涼涼的,即使《春江花月夜》也透着空靈、超然的冷清,莫説《蘇武牧羊》那握得住的一把蒼涼。

她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那份寂寞、欣喜,心心相印。

且閉上雙眼,熄滅你的喜與悲,化作如秋水一般的平靜與清亮吧,古箏來了。

古箏基礎知識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古箏就已經廣為流傳,故也稱為秦箏,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了。它是以音響效果來命名的樂器,彈起來“錚錚”作響,因此稱為箏。而加一個古,來藉以説明它的歷史久遠。古箏在我國流傳的面積非常廣泛,因此它的音樂融合了各地的民歌、説唱、民間音樂等,形成了不同的音韻特點和演奏技法,產生了不同的派別,其中以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浙江箏派、潮州箏派和客家箏派最為著名,在少數民族以蒙古箏較為著名。

箏這件樂器不僅外形優美,而且音色也很優美。想必敦煌壁畫裏的飛天美女彈奏古箏的美麗形象早已深深鐫刻在人們的心中。近幾年來,欣賞和學習古箏的人越來越多,説明古箏這件樂器自身有着極大的魅力。對於一般的愛好者來講,在工作之餘,花點時間去學習古箏,是自身追求完美、表現自我的過程。它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而且對自身良好氣質與修養的塑造也有極大的幫助,這無疑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箏的難度跨度非常大的。對於專業演奏來説,要達到一定的徹底,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箏又有着好聽易學的特點,對於初學者來説,它又能很快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來演奏一些簡單又好聽的樂曲。

·如何選購古箏

初學者在購買古箏時,宜選擇中檔價位的琴,太便宜的琴音色不好,且用的時間不長,而太貴的琴對於初學者來講又沒有太大的必要,此類琴的購買者大多為專業演奏者。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而定,檔次越高,肯定樂器的各方面條件都要好些。箏的價格不等,大致可分為普及箏、中檔箏、高檔箏。當然購買箏時有專業人士幫助挑選是最好不過的。如果沒有的話,建議購買時要一音色的好壞作為首要考慮的條件,而不要太多的注重外表的裝飾性。至於琴架,宜挑選打開後能擺放平穩,不會搖晃的最為理想。

古箏的演奏姿勢

1.首先,椅子的高低要選擇坐下後古箏恰在腰間部位的高度。椅子應選擇演奏者坐正後,大小腿成九十度角的高度為宜。

2.右肩與前樑成一條直線。

3.身體與琴距離一拳到兩拳左右。

如何戴假指甲

1.假指甲有兩種,如果兩面均是平面的,就無所謂正反。

2.如果有一面是弧形,那麼需要將平面貼着指肚戴,用弧形的一面來彈奏。

3.選擇假指甲不宜太大,它的大小、長短最好與手指第一關節相近。

4.裝戴時膠布應粘在手指第一關節的中部,貼緊指肚,膠布纏兩圈左右為宜,避免膠布粘在第一關節活動處,影響手指靈活度。

左右手大指、食中指、無名指均需裝戴假指甲,食指、中指、無名指戴法如上所釋,大指有所不同。右手假指甲與大指尖向左成45度角。左手則相反。因此膠布也應斜着粘。

怎樣保養古箏

1.古箏是木製樂器,容易受氣候的影響。天氣潮濕,音色變悶,絃線會生鏽;空氣太乾燥,前後嶽山邊和底板會開裂。所以要把樂器放在通風且空氣又不太乾燥(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有時南方的古箏到北方後會裂開,如果這些裂紋不一向使用,不需要修理亦可繼續使用。

2.每次練完琴,不要忘了在古箏上蓋一塊布,防止灰塵落在樂器上。如果環境雜亂,最好把古箏放回盒中,以免碰壞。

3.長途運輸時,一定要把箏碼拆下,防止樂器受到猛烈撞擊時,受壓力大的碼子容易折斷。

4.面板髒了,用乾布擦拭,避免弦生鏽。

5.經常使用,可保證樂器處於良好的振動狀態,使音色日趨完美。

古箏起源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説:“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衞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甕而就症衞,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歷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甕、叩缶”與“鄭衞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甕而就鄭衞,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衞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衞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甕”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據説此樂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嬴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甕高雅一些。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紂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一些。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説法,一説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説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説:“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説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説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説也正好説明這些説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説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説。説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繫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説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説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説不可信,那麼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麼箏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絃,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絃,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説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説:“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

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説:“今清樂箏並十有二絃,他樂肯十有三絃。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餘,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絃、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説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準。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説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併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説,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説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亦有説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説。

應邵《風俗通》説,箏乃“五絃、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説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釐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説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假如真的瑟、築、箏的樣式雷同,那麼我們只能認定箏與瑟的差別除了音色有別而外,外在的差別主要在於弦數,即:瑟有二十五與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箏僅為十二絃與十三絃,當時的築也發展成為十二絃與十三絃,那麼築與箏之間的區別又在何處呢?《通雅》在箏下注明“踏步箏用骨爪,是、長寸餘,以代指”;而在注築時引《釋名》的説法:“築,以竹鼓之也”。如此看來,其實、差別主要在於箏是彈撥樂器而已。當然,《通雅》還在築下注明:“似箏,細項”,這“細項”便成了築與箏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原來初試的築,是要以左手握住頸部而用右手擊奏的,故而“細項”,唐代已長四尺餘,顯然無法握持,這細項看來乃是保存了舊有體制而已。《通雅》在箏這一條目下還註上了“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餘,以代指”的説明。這一註釋在於説明CHOU(手部謅去言)與軋箏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稱的差異僅僅是一為彈奏、一為拉奏而已。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箏乃傳自外國。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就提出了箏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日本的另一學者林謙三則認為田邊尚雄的論據不足。

從以上討論可知,無論是箏似築還是築似箏,箏的初試形態至今並未弄清楚。因此,箏的起源至今依然還是個謎,還需要我們繼續探求。關於箏的起源的探求,顯然是無法從文獻中尋求根據的,看來必須求助於考古的新發現。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絃或少於五絃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

箏、築、瑟的關係,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絃竹製箏演變為十二絃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根弦,絃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調絃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561235612356i235)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F調,D調或C調很少使用。

客家箏和潮州箏長期在一個地區共處,自然會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它們有不少曲目都是相同的,所用箏的形制也一樣。至於不同之處,例如,客家箏用的是工尺譜,潮州箏用的是二四譜;演奏時,客家箏多用中指,潮州箏則相對多用食指,而且,前者滑音的音程和起伏多大於後者,使箏聲餘音繚繞。在風格上,客家箏悠揚深長,古樸典雅,潮洲箏則流麗柔美。

廣東漢樂的古箏演奏有久遠的歷史,它是以《漢皋舊譜》(即漢調音樂)為主要依據,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成了文靜含蓄的風格。客家箏曲是由客家音樂中“絲絃音樂”的合奏形式(由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組合的小合奏),經過歷代客家箏人的豐富、充實、發展、提煉而逐漸形成的獨奏曲。

客家箏曲目繁多,有“大調”、“串調”之分。大調嚴格為六十八板,這是和河南的板頭曲一致的,其餘為串調。

客家箏曲以古樸優美、典雅大方見長,《出水蓮》可以説是這一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串調板無定數,具有戲曲音樂的特點。為了便於樂曲調性的掌握、技法的運用以及樂曲內容的發揮,又將樂曲分類為“軟套”、“硬套”和“反線”。傳統的手抄工尺譜及印行本,大多記旋律骨幹音的“調骨”,奏時由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和對客家音樂的修養而編配指法和“變奏”、“加花”。

浙江箏:即武林箏,又稱杭箏,流行於浙江、江蘇一帶。據傳在東晉時箏已傳入建康(南京)了,至唐,則更多見諸於詩詞文字。

伽倻琴,朝鮮族撥絃樂器,形似箏,相傳公元6世紀時已流傳於朝鮮新羅南方的伽倻國。

伽倻琴流行於朝鮮和中國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河北等地的朝鮮族居住區,相傳系公元6世紀朝鮮伽倻國嘉悉王仿中國箏所制。其形似箏,有12、13或15根絲絃,弦下設柱,可移動調音,五聲音階定弦。原有雅樂伽倻琴和俗樂伽倻琴之分,前者比後者寬、長。演奏時,琴身較大者置於桌上;琴身較小者,左端置於琴架,右端置於奏者右腿。演奏方法與箏相近。

伽倻琴常用於女聲彈唱和獨奏。中國朝鮮族的伽倻琴,於19世紀末由朝鮮傳入。20世紀60年代後出現了改革伽倻琴,擴大音箱,增加弦數,並按七聲音階定弦。

古箏十大名曲

《漁舟唱晚》

《出水蓮》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古箏名曲。曲意解釋不同,一説讚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託物言志,表現高尚的情操和純潔的感情。一説是就套曲的表演程序而言。據錢熱儲《清樂調譜選》題解:“蓋以紅蓮出水,喻樂之初奏,象徵其豔嫩也。”音樂含蓄柔美,清新舒展,韻味無窮。 《高山流水》

此曲藉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廣泛流傳於民間。今人彈奏的多為《天聞閣琴譜》所載版本,分起承轉合四大部分。音樂渾厚深沈,清澈流暢,形象地描繪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曲義為展示古箏的特長,提供了充分的天地。從低音到高音,從高音到低音的滾奏手法,惟妙惟肖地託顯出涓涓細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響,使人彷彿置身於壯麗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林沖夜奔》

《平湖秋月》

《漢宮秋月》

《寒鴉戲水》

廣東潮州民間箏曲,全曲由慢板、拷拍和中板三個段落組成,屬典型的板式變奏曲體。慢板部分優雅抒情,亦莊亦諧,表現春江水暖,寒鴉在水中游弋,悠閒自如的情趣,拷拍部分具有連續跳躍的切分奏特點。中板是全曲的骨架,旋律流暢,活潑輕快,描繪一羣寒鴨在水中追逐嬉戲的情景。樂曲充分展現了潮樂的旋律色彩和調性變化特點,在重按滑音的潤飾下,顯得柔媚動人,別有韻味。

《東海漁歌》

《香山射鼓》

《戰颱風》

古箏主要流派

傳統的箏樂早期被分成南北兩派,比較代表的為“浙江、山東、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現代,流派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幾乎每個大家都兼具各家之長。 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説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傳統的箏樂被分成南北兩派,現一般分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古箏的保養

任何樂器,如保管和使用不當,均會使樂器受到損害。經常使用樂器,使樂器處於良好的振動狀態,有利樂器各結構之間進一步調合,所謂“琴靠人養”。古箏使用的場合最佳温度為20℃,最佳濕度為50%。一般情況下,温度保持在16-28℃、濕度在50~70%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樂器振動和發音都較有利。

古箏在使用時應輕拿輕放,避免碰撞或劇烈震動。

古箏應置於乾燥、陰涼通風處,避免潮濕、雨淋和陽光直接曝曬(北方地區冬季不能靠近散熱的暖氣片,以免曝烈或變形),不要放在廚房內或容易接觸油煙的地方,油煙的吸附會直接影響樂器音色。

古箏使用後可用幹軟布拭抹去琴絃上的汗漬等,以防琴絃生鏽。不用時最好用箏罩罩上,以減少灰塵、光線或潮濕空氣等對古箏侵蝕。

古箏應經常使用,有利於琴絃張力的穩定,琴體經常震動,能促進音色日趨完美。

古箏的音準受温度、濕度及震動等條件的影響。一旦發現琴的聲音不準應及時調音,否則會影響演奏效果。

定期對古箏進行護理,可用軟毛刷或幹軟布等清理擦拭琴體,切不可用水淋洗。特殊情況可向廠方或當地經銷商諮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