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營養不良的早期信號

來源:文萃谷 3.83K

預示寶寶營養不良的早期信號:

寶寶營養不良的早期信號

寶寶憂心忡忡、膽小驚恐、睡時驚哭,口角發炎,表明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

你該這麼做:給寶寶特別補充一些豆製品、雞鴨肝、核桃仁、綠葉蔬菜、麥片、土豆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

寶寶反應遲鈍、表情麻木,面色蒼白,提示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質。

你該這麼做:多給寶寶吃海產品、瘦肉、奶製品、雞鴨血、蛋黃等高鐵、高蛋白質的食品。

寶寶行為與年齡不相稱,較同齡寶寶幼稚可笑,表明體內氨基酸不足。

你該這麼做:在寶寶的食譜中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豬牛肉、雞鴨、豆類、奶、蛋等。

寶寶夜間磨牙、枕後脱髮、易驚醒、盜汗,常是缺乏鈣質的信號。

你該這麼做:及時給寶寶增加綠色蔬菜、奶製品、魚肉鬆、蝦皮等。

寶寶喜歡吃紙屑、泥土等異物,稱為“異食癖”。多與缺乏鐵、鋅、錳等微量元素有關。

你該這麼做:海帶、花生、木耳、蘑菇等含鋅較多,禽肉及海產品中鋅、錳含量高,可適度給寶寶補充。

寶寶臉上出現“蟲斑”,這種以表淺性乾燥鱗屑性淺色斑為特徵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皮膚病,稱為“單純糠疹”,源於微量元素、維生素缺乏,同樣是營養不良的早期表現。

你該這麼做:給寶寶補充蔬菜、堅果類、蘋果、柑橘、獼猴桃、葡萄等。

過度肥胖的寶寶也屬於營養不良,起因於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某些“微量營養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6、B12、尼克酸以及鋅、鐵等元素)攝入不足所致。

你該這麼做:糾正寶寶挑食及偏食的習慣,適度增加運動。

寶寶營養不良的幾個指標

Ⅰ度營養不良:體重減少15%~25%,腹部皮下脂肪減少,厚度0.4~0.8cm,肌肉鬆弛,面色正常或稍發白,一般情況好。

Ⅱ度營養不良:體重減少26%~40%,腹部皮下脂肪近消失,厚度<0.4cm,皮膚彈性差,面色蒼白,抑鬱不安,食慾下降。

Ⅲ度營養不良:體重減少>40%,肌肉明顯鬆弛,腹部皮下脂肪消失。肌肉消瘦或萎縮,精神萎靡,反應低下,煩躁不安,晚期高度抑制,拒食。

寶寶營養不良的早期症狀如下

1、情緒變化:兒童變得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現麻木—缺乏蛋白質與鐵,兒童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情緒多變,愛發脾氣—這與甜食過多有關,兒童固執任性,膽小怕事—維生素A、B、C與鈣質攝取不足。

2、行為反常:孩子不愛交往,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可能缺乏維生素C,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常是缺乏鈣質的一種信號。

3、過度肥胖:部分肥胖孩子是起因於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某些“微量營養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6、B12、尼克酸等以及鋅、鐵等元素攝入不足所致。

4、面部“蟲斑”:孩子臉上出現“蟲斑”是肚子裏有蛔蟲寄生的標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以表淺性乾燥鱗屑性淺色斑為特徵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皮膚病,謂之“單純糠疹”,源於維生素缺乏,同樣是營養不良的早期表現。

5、其它:早期營養不良症狀還有噁心、嘔吐、厭食、便祕、腹瀉、睡眠減少、口脣乾裂、口腔炎、皮炎、手腳抽搐、共濟失調、舞蹈樣動作、肌無力等。

嬰兒營養不良表現如下:

營養不良患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皮膚毛髮無光澤,黏膜蒼白,體重不增加甚至減少。臨牀上還將營養不良病人分為消瘦型和水腫型。

消瘦型:皮膚鬆弛,皮下脂肪減少,變薄無彈性,頭髮枯黃,大便頻而量少有粘液。患兒的智能及動作均有不同程度遲緩,體温低於正常,脈搏慢,血壓偏低。

水腫型:輕者僅有皮下水腫,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顏部凹陷性水腫(壓之有凹陷),少數患兒可有胸腹腔積水,少數人還可出現皮膚紫瘢。本型患兒以體重突然增加為水腫的可靠標誌。

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患兒還可以出現各種併發症,如佝僂病、各種感染、腹瀉、中耳炎、腎盂腎炎等等。化驗檢查可發現患兒有貧血徵象。

嬰兒營養不良的誘因

1、長期餵養不當,熱量不足:出生無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選擇主食,而以米湯、米糊等低蛋白低熱量食品作為主食;或添加輔食不及時,到了8—9個月以菜湯拌稀飯。

2、驟然斷奶:不能有計劃有步驟為小兒斷奶,而是突然斷奶,從流汁直接到固體;或原一日六餐減到一日三餐,使小兒腸胃不能適應,民間俗稱“奶癆”。

3、腸胃疾病:長期腹瀉,先天性畸形如脣裂、愕裂、幽門狹窄、賁門鬆弛,過敏性結腸炎,頻繁嘔吐等,影響食品的消化與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腎炎、肺結核、肺炎、肺膿瘍、麻疹、百日咳、敗血症。因長期發熱,食慾不振,消耗增加而致營養不良。

5、體弱兒:低體重兒、雙胎、多胎或因難產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體弱兒容易得營養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瀉、嬰兒濕疹:由於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長期不吃雞蛋、魚、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因濕疹而斷奶,改用米糊之類。

其實以上6個誘因歸根到底源自於生活中某些因素,這些因素會影響兒童的營養和健康狀況,它們包括:

1、寄生蟲。寄生蟲會把孩子需要的營養奪走,造成營養不良。預防寄生蟲最重要的是注意飲食衞生。平時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餐具要經常消毒,生吃的瓜果要洗淨削皮等。

2、偏食和挑食。偏食和挑食會使孩子得不到豐富和均衡的`營養,造成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糾正的方法在於家長的正確引導。

3、不良情緒。不只是孩子本人的情緒不好會影響營養與健康,家長的情緒不好也會間接地影響孩子。因為不良的情緒會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從而使營養受損。家長應注意在吃飯前後不要訓斥孩子,為進餐創造一個良好的情緒氛圍。

4、不良生活習慣。包括起居、進餐無規律、不定時,暴飲暴食等。糾正的重點在於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影響孩子,其次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這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寶寶營養不良的症狀表現還是有很多的,需要家長朋友對寶寶的變化多加重視,留意寶寶的變化也能夠更早的發現寶寶的營養不良症狀,從而更早的進行營養補充也能夠更好的確保寶寶健康生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