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實習報告模板九篇

來源:文萃谷 7.11K

在當下社會,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程的實習報告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程的實習報告模板九篇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1

這個星期對銑牀進一步瞭解,進一步操作。還要看圖紙。更重要的是要把圖紙的要求給現實的材料進行實質性的裁剪。其實圖紙就是我們大一學過的CAD圖紙,不過我目前接觸的圖紙要比在學校那發動機圖紙簡單太多。

可圖紙是簡單,當我在銑牀上拿材料照圖紙操作的時候才發現那東西太容易出錯啦。最容易錯的還是在材料的尺寸上,還有就是圖紙在實際要求中的差異。這些都是自己不知道的錯誤可以在以後的實踐中慢慢改正。

還有就是(1)擠壓力過大,超過材料的屈服強度。(2)材料的強度和硬度偏低。(3)毛坯材料的硬度過高。(4)坯料體積過大,多餘材料無法排除。(5)材料選擇不當。為了防止材料彎曲和變形,應採用熱硬性較好、抗壓強度較高的高速工具鋼製造材料,淬火回火後硬度在61HRC以上。提高坯料精度,使坯料兩端面平行,並將坯料硬度控制在110HB以上。此外,還應提高模具的導向精度和安裝精度,以保證擠壓時凸凹模同軸。 3 材料折斷、斷裂、裂紋破壞及其預防措施。斷裂是直接影響材料壽命和危害最大的一種破損形式。材料的斷裂常常從一個極微小的切痕或劃痕開始,逐漸擴大形成環狀裂紋,嚴重時出現開裂和突然折斷。引起裂紋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反覆交變應力作用和週期性温度變化的結果。在擠壓過程中,短時間產生大量的熱量,使模具温度升高,每擠一次就是一個熱冷循環。在這種熱冷交替的作用下,模具表面的應力符號也交替變化,因而導致熱疲勞裂紋的產生。這些是師傅告訴我的專業知識,一時半會我還沒理解,以後再慢慢消化。

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操作後,師傅開始叫我自己試着慢慢動手操作,不懂得地方去問他。以前我操作的東西都是師傅調好的,零件固定好,座標調定。我其實就像個馬達,動手就行啦。沒意思。真是有點期待下個星期……

這個星期給我的體會最深刻的就是學過的知識不記得,記憶力差,還是學得不夠精。以後在工作中要注意積累知識,特別是老工人的工作經驗和一些小技巧……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2

時間如流水,一年的見習期一晃即逝,在這過去的將近一年的見習期中,在領導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深刻的體會到了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又反作用於理論的真正含義,尤其是使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現將這段時間的工作作如下總結:一、滻河立交箱涵工程去年11-12月份,領導派我到高陵項目部西安滻河立交工程處見習,此前,我對鐵路工程可以説是瞭解甚微(自己所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為了能儘快的適應工作,我業餘時間積極自學鐵路工程有關方面的知識,購買了相關方面的書籍,讀不懂的地方向領導和同事虛心請教,邊學邊幹,將實踐與所學相結合,儘快讓自己適應的工作崗位。這是我人生中正式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個工程,不管是工作環境還是工作條件,都刺痛着我的心,但領導與同事們熱情的接待、幫助與關心,使我的心很快的平靜了下來,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現將在滻河立交的工作分述如下:

(一)、工程測量在滻河立交,在領導的安排下,主要從事技術性工作,測量當之無愧是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列,它對整個工程的影響可以説是舉足輕重的。在項目副總工(瞿兆遠)的耐心指導下,與其進行着前期未完成的測量工作,工作中,就測量的每一環節,不管是我知道的還是我不知道,他都會耐心的指導我。因在滻河立交是用全站儀放線,放線地點就在隴海線附近,過往車輛及其頻繁,要求操作技術非常熟練,速度很快。自己再從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在工作之餘,我積極向領導和同事學習權轉移的使用方法,熟悉每一個按鍵的使用功能,練習自己的操作速度,很快就瞭解,掌握了全戰役的操作方法。為了讓工程不因為測量而耽誤進程,只要需要測量的地方,不管是在烈日還是寒冷的天氣下,我都會毅然的去完成。特別是在施工中,因不小心,樁位多次被破壞,這無疑給同一道工序帶來了多次麻煩,這就是領導給我們倡導的在兢兢業業做好本質工作的同時,要學會工作管理

(二)、箱涵預製箱涵預製在箱涵頂進施工中至關重要,它關係到頂進工序的成功與否。在預製工作中,工作底板的坡度高低,是影響頂進過程中箱涵是否抬頭的重要因素。底板坡度的設計,應根據基底地質條件、箱身孔徑及埋設深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頂進當中謹慎從事,把箱身口前沿的土方每次都挖盡,並達到需要高程“抬頭”的現象是可以消除的。同時,為了防止扎頭,在預製箱身時也可在箱底前設計船頭坡加固,以便頂進時高出箱底的土壤壓入箱底,增加其承載力,防止扎頭。後背雖是橋涵頂進時的臨時設施,但必須確保安全。頂進前要承受背後填土的水平推力,頂進時,板樁式後背由樁后土的水平抗力承受全部千斤頂的頂力。正確的確定頂進時的頂力,關係着決定頂進設備和後背的規模合理安全可靠。因此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箱涵預製時不發生預製涵身方向偏差、符合設計高程、和頂進步驟扎頭、抬頭現象的避免,我與瞿總每天反覆的複核箱涵標高,以及後背裝的施工工作。

(三)、現場施工前述工作可以説都是為了指導現場施工,都是為該實質性工作作準備,到滻河立交後,當時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説實話,在這樣的天氣、在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場面進行測量工作,我還是第一次,畢竟有些不適應。我負責用全站儀放出箱涵頂板中線。當時,天氣寒冷刺骨,又在線路附近,非常希望迅速結束測量,早點找一個避風的地方,但我在操作的時候還是非常沉穩,支鏡、對中,後視、前視,一步一步來,確保得出每一個數據的誤差都在允許範圍之內,符合設計規範要求。真的,箱涵預製,説粗則粗,説細則細,粗的地方,它不等同於公路工程;細的地方,尤其是各技術參數的控制,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基坑開挖→工作底板的製作/後背樁的製作→箱涵底板預製→箱涵邊牆、頂板的預製→線路加固→箱涵頂進等整個過程的控制就是如此。如:在箱涵地板的混凝土灌注時,振動棒的震搗一定要注意,避免破壞工作底板,在工作底板上震出一個個得混凝土鉚釘,為後來的箱涵頂進造成影響。換句話説,這就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反作用於理論的過程,讓我再一次的意會到了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

(四)、內業在整個過程中,內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資料的整理,在質量上對工程可以説也有深遠的影響,它是工程問題查詢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工程交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滻河立交資料的整理,使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整個竣工圖繪製的同時,讓我擁有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也有了用武之地。除現場外,可以説它也是一個全方位鍛鍊自己的機會,尤其是一次對工藝流程深解的機會。除上述工作外,在滻河立交還協助瞿總(瞿兆遠)編寫過施工方案(曾對一些施工工藝提出過改進意見),填寫過驗工單,對一些需結算的分項工程作過預算以及獨立處理過一些很重要的技術性工作等。總之,在此過程中,我學習了一遍理論知識,讓其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五)、團結協作一項工程,並非一個人能完成,它需要各部門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不管是自己單位、監理單位、業主以及其他單位。但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必須與其處理好協作關係,尤其是工程的各關鍵環節,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這樣做,讓各部門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對工程的進展、對各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數,不會因協調不當出現各種閃失,影響工程進度。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項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短短2個月的工作中,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團結協作對幹好一項工程是多麼的重要,可以説,它是順利幹好一項工程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成熟的“基點”。

(六)、安全在每個工地,尤其是在進入現場的門口,你都會看到醒目的 “安全第一”等字樣的標語。幹工程本就是一項風險性很大工作,這就需要我們在作業的過程中要加倍小心,在作好各項安全工作的同時,力爭每一秒,不能盲目的去搶一秒。否則,事故就在一秒間。在滻河立交,為了增強大家的安全意識,在安檢員的幫助下,我編寫了整個

施工的安全規則,並協助安檢員實施該規則。值得欣喜的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無一安全事故,有這樣的結果,也就意味着為項目部、為單位保住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這只是“遠行”中的一小步,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認認真真的做好安全工作”。總之,在滻河立交,它作為我從學校畢業後,參加工作的第一站,讓我收穫頗豐,尤其是它讓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作了一次充分的結合,使我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當然,在這期間,也曾有過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深信,這一程是我工作中通向成功的一個基點,將會對我今後的工作有着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二、西延擴能北牛村2#、3#橋工程

為了能在實踐中多學習東西,鞏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今年2月初,公司派我到高陵項目部見習,在此之前,雖在實習中接觸過建橋的各種環節,但要在一個完整的過程中作實質性的接觸,這還是第一次。一項工程能從頭幹起,對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説,確實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現將2月份至今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程測量每一項工程,走在前列的還是測量工作,它在地面上的定位精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後續工作的成敗。在這,施工需要,我負責2#橋的測量工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錯誤發生,在每次測量中,我均會反覆複核各種數據,就不可避免的誤差,常運用誤差理論對其進行全方面的誤差分析,力求做到精確。在後來的事實證明,在我所負責的測量工作中,全部滿足現行測量規範的要求。其實,在測量工作中,控制網的佈置極其座標的測設對後續工作有着深遠的影響,為了提高精度,瞿總要求我們就所佈置的控制網作反覆的閉合測量,就每次測量的結果均用平差軟件進行平差,直至誤差遠遠小於允許誤差為此。當然,在這測量成果中也包含着每一位測量人員的辛酸與汗水,記得那些天,真的可以説是早出晚歸,早上草草的吃些早餐,直到晚上才能吃東西。為了工作,我必須這樣做,在測量上,很榮幸的是,距今為此,從未犯過技術性錯誤,我深信這與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是分不開的,這或許就是自己工作上的些許成功,我將會倍加珍惜。

(二)、質量監控當前,在北牛2#橋工程,我除了負責全橋的測量工作外,還全面負責下部結構的質量自檢工作。在目前灌注的12根樁中,因少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質量問題(露筋、混凝土離析等),到底是什麼原因,是讓每一位相關人員須絞盡腦汁和感到頭疼的問題。一個項目,在講安全的同時,講的就是質量,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質量不能保證,何談生存,何談發展?為了查出問題的真正原因,我時常與項目部、施工隊、檢測中心相關人員探討該問題,探討的結果,似乎均有道理,但在相應的解決方案下(加木削以解決有效對中,確保保護層厚度,對離析的混凝土壓、注水泥漿等),卻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這讓大家進一步的陷入沉思當中。我在反覆思考、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再結合前期過程中的自檢情況,仔細分析了水泥的化學成分,在瞿總的指導下,現初步擬訂了一個試行方案(主要以改善水泥的性能為着手點,至於效果,有待進一步論證),以期能順利解決問題。在此,這從另一個角度提醒我自己,在過程控制中,要不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全面的保證質量、全面的鍛鍊自己。

(三)、現場施工一句話,各項技術標準,都是為生產服務,都是為現場施工服務。為了將各項技術標準落到實處,沒有現場這個舞台,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是理論指導實踐,從實踐中體現理論價值之處。在現場,通過自己虛心請教,從現場各施工人員那學到了好多從書本上不能學到的經驗性的東西,從測量→成孔、鋼筋籠加工→灌注→成樁→系樑澆築→墩身澆築→蓋樑澆注→墊石澆築等整個下部結構的施工中,可以説,每個環節都有我的“足跡”。為了給施工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曾多次編寫過場地優劃方案;為了從各工藝流程中提高效率,為了正確的指導施工,曾多次編寫過下部結構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孔樁部分;因施工需要,曾多次編寫過相關協議書等。隨後的事實説明,這些方案都是可行、可取的,總之,這次現場“練兵”,充分證明我有能力做好我的工作。

(四)、內業資料整理從工程開工之日起,陳經理就在職工大會上特別要求,內業資料的整理必須跟上工程進度,因為資料的日積月累,到最後來就是負擔。因技術上人員比較緊張,前段正抓進度之時,整個南岸工地技術上就只有我一人(此時,因人員變動),從測量、質量自檢、現場其他瑣碎工作到內業,均由我一人挑起,這對負責南岸工地的我,無疑是超負荷的,我記得在來項目部一個多月的時間,自己體重從66.5kg減少到57.5kg,當時我只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誇了,就在這前夕,書記説過:幹這工程就沒有時間概念。其實,在這過程中,有好多東西我真的想逃避,但是我沒有,我憑着我的毅力,我的工作熱情挑戰着每一天,回想起來,真的不容易。現在,我走過來了,這就意味着是一種勝利、一種成功、一種人生的征服。而且就每一份內業資料在我精心的填寫下,現已全部歸檔,順利的完成了我每一天應做的工作。從中,我深刻的體會到,在各項工作中,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哪怕是一分一秒,它都對我影響深遠。

(五)、團結協作古人曰:眾人拾材火焰高,這是古今之理。在當前,我們都為着一個目標:幹好渭河特大橋工程。為了達到此目標,它需要各部門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不管是自己單位、監理單位、業主以及其他單位。但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必須與其處理好協作關係,尤其是工程的各關鍵環節,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這樣做,讓各部門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對工程的進展、對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數,不會因協調不當出現各種閃失,影響工程進度。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項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當然,在這個環節中,或許是我人太年輕,對於正確的東西喜歡固執己見,曾與監理就我認為正確的問題發生過爭吵(後來事實證明我的觀點是正確的),現在想起來真的不應該,凡是客觀存在的東西,總有事實真相,這讓我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向成熟的方向邁進首頁了一大步。

(六)、安全在項目部,雖然我們天天都在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但還是發生了一些不可想象的安全事故。這隻能説明一點,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我們的安全意識並未加強,而且放鬆了警惕,這就告訴我們,安全規則不是編寫出來供大家觀光的,而是需要大家一道來協助執行的,裏面的每一條,可以説,都是用鮮血換來的,都是用血譜寫的,每一條就是一個血的教訓。在工作中,我一直強調在過程中講安全,不應在結果上講安全,將一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這才是我們講安全的關鍵。倘若從每一位民工到我們每一位職工均能做到這一點,我想,即使是突發性安全事故,也能有效的控制。減少一件安全事故,就少了一份經濟損失,多了一份家庭幸福,只要全民操心,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並將其落到實處,我相信就能有效的控制、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就能創造安全、高效、文明工地。

總之,在這一年來的見習中,不管是在寶雞樞紐工程,還是涇未路渭河大橋工程,通過自己在生產“第一線”的辛勤工作,大膽嘗試,深刻的體會到要幹好一項工程的不易,就每一環節,小到分項工程,大到單位工程,它都包含着每一位職工的辛酸。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見習,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在領導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作了一次充分的結合,使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同時進一步的考驗了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工作中,或許也存在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希望能得到領導的諒解。我深信,這次見習,是我工作中,是我人生中通向成功的一個基點,將會對我今後的工作、人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3

時間如流水,一年的見習期一晃即逝,在這過去的將近一年的見習期中,在領導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深刻的體會到了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又反作用於理論的真正含義,尤其是使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現將這段時間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滻河立交箱涵工程

去年11-12月份,領導派我到高陵項目部西安滻河立交工程處見習,此前,我對鐵路工程可以説是瞭解甚微(自己所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為了能儘快的適應工作,我業餘時間積極自學鐵路工程有關方面的知識,購買了相關方面的書籍,讀不懂的地方向領導和同事虛心請教,邊學邊幹,將實踐與所學相結合,儘快讓自己適應的工作崗位。

這是我人生中正式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個工程,不管是工作環境還是工作條件,都刺痛着我的心,但領導與同事們熱情的接待、幫助與關心,使我的心很快的平靜了下來,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現將在滻河立交的工作分述如下:

  (一)、工程測量

在滻河立交,在領導的安排下,主要從事技術性工作,測量當之無愧是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列,它對整個工程的影響可以説是舉足輕重的。在項目副總工(瞿兆遠)的耐心指導下,與其進行着前期未完成的測量工作,工作中,就測量的每一環節,不管是我知道的還是我不知道,他都會耐心的指導我。因在滻河立交是用全站儀放線,放線地點就在隴海線附近,過往車輛及其頻繁,要求操作技術非常熟練,速度很快。自己再從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在工作之餘,我積極向領導和同事學習權轉移的使用方法,熟悉每一個按鍵的使用功能,練習自己的操作速度,很快就瞭解,掌握了全戰役的操作方法。

為了讓工程不因為測量而耽誤進程,只要需要測量的地方,不管是在烈日還是寒冷的天氣下,我都會毅然的去完成。特別是在施工中,因不小心,樁位多次被破壞,這無疑給同一道工序帶來了多次麻煩,這就是領導給我們倡導的在兢兢業業做好本質工作的同時,要學會工作管理。

  (二)、箱涵預製

箱涵預製在箱涵頂進施工中至關重要,它關係到頂進工序的成功與否。在預製工作中,工作底板的坡度高低,是影響頂進過程中箱涵是否抬頭的重要因素。底板坡度的設計,應根據基底地質條件、箱身孔徑及埋設深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頂進當中謹慎從事,把箱身口前沿的土方每次都挖盡,並達到需要高程“抬頭”的現象是可以消除的。同時,為了防止扎頭,在預製箱身時也可在箱底前設計船頭坡加固,以便頂進時高出箱底的土壤壓入箱底,增加其承載力,防止扎頭。後背雖是橋涵頂進時的臨時設施,但必須確保安全。頂進前要承受背後填土的水平推力,頂進時,板樁式後背由樁后土的水平抗力承受全部千斤頂的'頂力。正確的確定頂進時的頂力,關係着決定頂進設備和後背的規模合理安全可靠。因此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箱涵預製時不發生預製涵身方向偏差、符合設計高程、和頂進步驟扎頭、抬頭現象的避免,我與瞿總每天反覆的複核箱涵標高,以及後背裝的施工工作。

  (三)、現場施工

前述工作可以説都是為了指導現場施工,都是為該實質性工作作準備,到滻河立交後,當時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説實話,在這樣的天氣、在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場面進行測量工作,我還是第一次,畢竟有些不適應。我負責用全站儀放出箱涵頂板中線。當時,天氣寒冷刺骨,又在線路附近,非常希望迅速結束測量,早點找一個避風的地方,但我在操作的時候還是非常沉穩,支鏡、對中,後視、前視,一步一步來,確保得出每一個數據的誤差都在允許範圍之內,符合設計規範要求。

真的,箱涵預製,説粗則粗,説細則細,粗的地方,它不等同於公路工程;細的地方,尤其是各技術參數的控制,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基坑開挖→工作底板的製作/後背樁的製作→箱涵底板預製→箱涵邊牆、頂板的預製→線路加固→箱涵頂進等整個過程的控制就是如此。如:在箱涵地板的混凝土灌注時,振動棒的震搗一定要注意,避免破壞工作底板,在工作底板上震出一個個得混凝土鉚釘,為後來的箱涵頂進造成影響。換句話説,這就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反作用於理論的過程,讓我再一次的意會到了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

  (四)、內業

在整個過程中,內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資料的整理,在質量上對工程可以説也有遠的影響,它是工程問題查詢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工程交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滻河立交資料的整理,使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整個竣工圖繪製的同時,讓我擁有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也有了用武之地。除現場外,可以説它也是一個全方位鍛鍊自己的機會,尤其是一次對工藝流程深解的機會。

除上述工作外,在滻河立交還協助瞿總(瞿兆遠)編寫過施工方案(曾對一些施工工藝提出過改進意見),填寫過驗工單,對一些需結算的分項工程作過預算以及獨立處理過一些很重要的技術性工作等。總之,在此過程中,我學習了一遍理論知識,讓其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五)、團結協作

一項工程,並非一個人能完成,它需要各部門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不管是自己單位、監理單位、業主以及其他單位。但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必須與其處理好協作關係,尤其是工程的各關鍵環節,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這樣做,讓各部門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對工程的進展、對各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數,不會因協調不當出現各種閃失,影響工程進度。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項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短短2個月的工作中,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團結協作對幹好一項工程是多麼的重要,可以説,它是順利幹好一項工程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成熟的“基點”。

  (六)、安全

在每個工地,尤其是在進入現場的門口,你都會看到醒目的 “安全第一”等字樣的標語。幹工程本就是一項風險性很大工作,這就需要我們在作業的過程中要加倍小心,在作好各項安全工作的同時,力爭每一秒,不能盲目的去搶一秒。否則,事故就在一秒間。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4

大理-麗江地區·石林景區地質認識實習報告

1. 前言

學院:國土資源工程學院 系 :地球科學系 目錄

1.1實習時間及人員組成情況

1.2實習目的要求

1.3實習路線

1.4實習區地理概況

2. 區域地質概況

2.1區域地層

2.2區域構造

2.3區域巖漿巖

3. 實習區不同成因類型巖石的野外識別

3.1沉積巖

3.2巖漿巖

3.3變質巖

4. 實習區域典型的地質作用

4.1風化作用

4.2河流地質作用

4.3湖泊的地質作用

4.4冰川的地質作用

4.5地面流水與地下水地質作用

4.6構造地質作用

4.7地震地質作用

5. 實習區地質資源

5.1礦產資源

5.2地下水資源

5.3地質旅遊資源

6. 實習區的主要地質災害與防治

6.1崩塌,滑坡,

6.2泥石流

6.3地震

7. 實習後的感想

8. 參考文獻

9. 附錄

 1. 前言

1.1實習時間及人員組成情況

人員組成:帶隊老師有範柱國老師帶隊,周梅老師,吳靜老師,陳忠老師,孔志崗老師,石玉蓮老師。實習班級有資勘A班,資勘B班,資環班全體同學,一共144人,加上老師一共有150人。

1.2實習目的要求

地質認識實習是我們進入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學習的必經之路。這次實習,對於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我們熱愛地質專業,初步瞭解野外地質工作方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 目的

1. 通過對野外地質現象觀察,結合室內理論學習所獲知識,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

合,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普通地質學》課程的理解。

2. 通過野外對地球的外表特徵,物質組成,各種地質作用和地質構造的觀察,一

方面增加我們對地質工作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培養我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們成為“技能型”人才。

3. 加深拓寬我們所學基本理論知識,為後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4. 培養我們瞭解地質工作的科學性,初步掌握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5. 通過對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觀察分析,教育我們認識地質工作在社會經濟建

設中的重要性,加深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解,從而激發我們對即將從事的專業熱情和責任感。

(二) 要求

大理-麗江地區內外動力地質現象極為豐富,通過此次實習我們要掌握一下內容:

1. 常見礦物

石英,方解石、正長石、斜長石、黑雲母、絹雲母、綠泥石、綠簾石、石榴子

石、輝石、角閃石、黃鐵礦、磁鐵礦、褐鐵礦等。

2. 三大類巖石

(1) 巖漿巖:橄欖巖、輝長巖、閃長巖、花崗巖、各種斑巖、玢巖。

(2)沉積巖:角礫巖、礫巖、砂巖、粉砂巖、灰巖、白雲巖及過渡性巖石。

(3)變質巖:板巖、千枚巖、片巖、片麻巖、混合巖、大理巖、石英巖、變粒巖及

過渡性巖石。

3. 各種外動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1) 三大類巖石風化作用的特點。

(2) 西洱河、彌苴河、金沙江等河流地質作用特徵及演化現狀。側重觀察金沙江石

鼓段河流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特徵,包括心灘、河漫灘、河流階地的觀察分

析、長江第一灣的形成原因。下關天生橋的成因及演化。

(3) 蒼山東麓十八溪洪積扇,洪積裙及洪積平原。詳細觀察萬花溪洪積扇的形狀,

坡度、組合與結構、水系特徵、演化過程。分析斷裂活動與現代地貌的關係。

(4) 洱海形狀面積、水深、水質、湖水的補給及排泄狀況、地質作用特徵、成因及

類型、演化特點。側重觀察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洱海東西兩岸地質作用的特點;

②上關彌苴河三角洲;

③喜洲海舌,金稜島,觀音閣侵蝕與沉積特徵、形成原因分析。

(5) 下關塘子鋪温泉,大理蝴蝶泉的出露特徵、水質、成因及類型、可利用的價值。

(6) 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的冰川作用及冰蝕地貌。

(7) 沿途觀察大理-麗江地區夷平面的變化情況

4.各種內動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1) 參觀祿豐恐龍博物館:觀察祿豐恐龍化石產出層狀、巖性特徵。

(2) 向陽(海東區)下奧陶統剖面圖觀察:巖性、古生物化石、巖層產狀、解除關

系、沉積巖原生構造(層理,波痕等)。依據地層層序和巖層產狀分析褶皺特徵。作向陽鄉上莊村下奧陶統第一段信手剖面圖(向陽背斜西南冀)。仔細觀察其中的小斷層特徵:斷層破碎帶特徵,兩盤運動方向等。

(3) 向陽,温泉等地斷層的分析,詳細分析向陽斷層、要求:

①確定向陽斷層存在的證據;

②確定向陽斷層的性質;

③初步掌握描述斷層的方法:斷層產狀、斷層兩盤地層及巖性特徵、斷層破碎帶

特徵等。

④學會畫向陽斷層素描圖。

(4) 各種小構造的觀察。西洱河及石鼓鎮兩地變質巖系中線理、劈理、節理、原始

層理的鑑別和褶皺構造的觀察。詳細觀察江風寺附近片麻巖中的兩組節理。

(5) 上莊村下奧陶統第一段中輝綠巖脈的觀察。輝綠巖脈出露的形態、產出特徵與

圍巖的接觸關係、侵入時代等。

(6) 點蒼山和石鼓鎮變質巖系的巖石類型、變質程度、變質類型及原巖分析,側重

石鼓鎮附近公路旁下泥盆統變質巖剖面的觀察。

(7) 大理三塔寺、麗江古城地震遺蹟的觀察。參觀國家地震局滇西地區地震預報實

驗場。

5.程地質和環境地質

(1) 大保公路西洱河段地質災害及防治工程。邊坡的穩定性分析,邊坡護理方法。

西洱河梯級電站的地質環境及其對洱海環境的影響。

(2) 莫殘溪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規劃,設計的問題。

(3) 引洱入賓工程,大理及虎跳峽自然生態旅遊區開發中環境地質問題。

6.地質工作方法的初步培訓

(1) 地質羅盤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巖層產狀的測定,定向,定點的學習。

(2) 地層層序劃分的基本方法及信手剖面的作法。素描圖的格式、要求。

(3) 標本的採集和整理。

(4) 地質現象的記錄方法和格式。

(5) 野外及室內資料的蒐集整理。

(5) 地質認識實習報告書的編寫。

1.3實習路線

詳細交通路線見下圖(圖1)

實習交通路線圖

圖1

1.4實習區地理概況

大理的地理概況:

這裏氣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大理有“風花雪月”的美稱,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海拔20xx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自治州首府駐大理市下關,距昆明市338公里。自治州總面積達29459平方公里。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83.7%,壩區面積佔16.3%。東西最大橫距達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縱距達270多公里。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南端,地處東經99°58ˊ至100°27ˊ,北緯25°25ˊ至25°58ˊ之間。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市境東西橫距46.3公里,南北縱距59.3公里。大理州地處低緯高原,在低緯度高海拔地理條件綜合影響下,形成了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特點。受氣候的影響,植物垂直分佈變化顯著,適宜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湖濱平壩地帶,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大理州轄1市8縣3自治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全州130個鄉鎮、辦事處(其中民族鄉17個、鎮16個、辦事處2個)、1098個村公所,並設有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一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州政府駐下關。20xx年末全州户籍總人口為347.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9萬人;其中:

農業人口302.16萬人,非農業人口45.3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75.37萬人,佔總人口的50.47%。人口出生率為9.9‰,死亡率為5.71‰,自然增長率為4.19‰。全州年末常住人口為349.3萬人。

麗江的地理概況: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5

為期兩個星期的工程測量學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實習報告(九)。測區是我們重慶市永川區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不過,讓我們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已經步入冬天的時節,在我們測量的時間裏,天氣晴朗,並沒有我們擔心的雨,也就讓我們安安心心的測量,為了能儘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並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繫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裏,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實習報告《實習報告(九)》。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水利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温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工程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6

時間如流水,一年的見習期一晃即逝,在這過去的將近一年的見習期中,在領導和同事們的耐心指導下,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深刻的體會到了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又反作用於理論的真正含義,尤其是使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暑期工程實習報告。現將這段時間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滻河立交箱涵工程

去年11-12月份,領導派我到高陵項目部西安滻河立交工程處見習,此前,我對鐵路工程可以説是瞭解甚微(自己所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為了能儘快的適應工作,我業餘時間積極自學鐵路工程有關方面的知識,購買了相關方面的書籍,讀不懂的地方向領導和同事虛心請教,邊學邊幹,將實踐與所學相結合,儘快讓自己適應的工作崗位。

這是我人生中正式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個工程,不管是工作環境還是工作條件,都刺痛着我的心,但領導與同事們熱情的接待、幫助與關心,使我的心很快的平靜了下來,很快的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現將在滻河立交的工作分述如下:

(一)、工程測量

在滻河立交,在領導的安排下,主要從事技術性工作,測量當之無愧是走在所有工作的前列,它對整個工程的影響可以説是舉足輕重的。在項目副總工(瞿兆遠)的耐心指導下,與其進行着前期未完成的測量工作,工作中,就測量的每一環節,不管是我知道的還是我不知道,他都會耐心的指導我。因在滻河立交是用全站儀放線,放線地點就在隴海線附近,過往車輛及其頻繁,要求操作技術非常熟練,速度很快。自己再從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在工作之餘,我積極向領導和同事學習權轉移的使用方法,熟悉每一個按鍵的使用功能,練習自己的操作速度,很快就瞭解,掌握了全戰役的操作方法。

為了讓工程不因為測量而耽誤進程,只要需要測量的地方,不管是在烈日還是寒冷的天氣下,我都會毅然的去完成。特別是在施工中,因不小心,樁位多次被破壞,這無疑給同一道工序帶來了多次麻煩,這就是領導給我們倡導的在兢兢業業做好本質工作的同時,要學會工作管理。

(二)、箱涵預製

箱涵預製在箱涵頂進施工中至關重要,它關係到頂進工序的成功與否。在預製工作中,工作底板的坡度高低,是影響頂進過程中箱涵是否抬頭的重要因素。底板坡度的設計,應根據基底地質條件、箱身孔徑及埋設深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頂進當中謹慎從事,把箱身口前沿的土方每次都挖盡,並達到需要高程“抬頭”的現象是可以消除的。同時,為了防止扎頭,在預製箱身時也可在箱底前設計船頭坡加固,以便頂進時高出箱底的土壤壓入箱底,增加其承載力,防止扎頭。後背雖是橋涵頂進時的臨時設施,但必須確保安全,實習報告《暑期工程實習報告》。頂進前要承受背後填土的水平推力,頂進時,板樁式後背由樁后土的水平抗力承受全部千斤頂的頂力。正確的確定頂進時的頂力,關係着決定頂進設備和後背的規模合理安全可靠。因此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箱涵預製時不發生預製涵身方向偏差、符合設計高程、和頂進步驟扎頭、抬頭現象的避免,我與瞿總每天反覆的複核箱涵標高,以及後背裝的施工工作。

(三)、現場施工

前述工作可以説都是為了指導現場施工,都是為該實質性工作作準備,到滻河立交後,當時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説實話,在這樣的天氣、在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場面進行測量工作,我還是第一次,畢竟有些不適應。我負責用全站儀放出箱涵頂板中線。當時,天氣寒冷刺骨,又在線路附近,非常希望迅速結束測量,早點找一個避風的地方,但我在操作的時候還是非常沉穩,支鏡、對中,後視、前視,一步一步來,確保得出每一個數據的誤差都在允許範圍之內,符合設計規範要求。

真的,箱涵預製,説粗則粗,説細則細,粗的地方,它不等同於公路工程;細的地方,尤其是各技術參數的控制,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基坑開挖→工作底板的製作/後背樁的製作→箱涵底板預製→箱涵邊牆、頂板的預製→線路加固→箱涵頂進等整個過程的控制就是如此。如:在箱涵地板的混凝土灌注時,振動棒的震搗一定要注意,避免破壞工作底板,在工作底板上震出一個個得混凝土鉚釘,為後來的箱涵頂進造成影響。換句話説,這就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反作用於理論的過程,讓我再一次的意會到了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

(四)、內業

在整個過程中,內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資料的整理,在質量上對工程可以説也有深遠的影響,它是工程問題查詢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工程交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滻河立交資料的整理,使我深刻的體會到,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積累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整個竣工圖繪製的同時,讓我擁有的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也有了用武之地。除現場外,可以説它也是一個全方位鍛鍊自己的機會,尤其是一次對工藝流程深解的機會。

除上述工作外,在滻河立交還協助瞿總(瞿兆遠)編寫過施工方案(曾對一些施工工藝提出過改進意見),填寫過驗工單,對一些需結算的分項工程作過預算以及獨立處理過一些很重要的技術性工作等。總之,在此過程中,我學習了一遍理論知識,讓其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

(五)、團結協作

一項工程,並非一個人能完成,它需要各部門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團結協作,不管是自己單位、監理單位、業主以及其他單位。但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施工環境,必須與其處理好協作關係,尤其是工程的各關鍵環節,否則,將會適得其反。這樣做,讓各部門在相互信賴的基礎上,對工程的進展、對各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均心中有數,不會因協調不當出現各種閃失,影響工程進度。工期就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多一天不必要的工期,也就意味着多了一項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在短短2個月的工作中,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團結協作對幹好一項工程是多麼的重要,可以説,它是順利幹好一項工程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成熟的“基點”。

(六)、安全

在每個工地,尤其是在進入現場的門口,你都會看到醒目的 “安全第一”等字樣的標語。幹工程本就是一項風險性很大工作,這就需要我們在作業的過程中要加倍小心,在作好各項安全工作的同時,力爭每一秒,不能盲目的去搶一秒。否則,事故就在一秒間。

在滻河立交,為了增強大家的安全意識,在安檢員的幫助下,我編寫了整個施工的安全規則,並協助安檢員實施該規則。值得欣喜的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無一安全事故,有這樣的結果,也就意味着為項目部、為單位保住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這只是“遠行”中的一小步,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認認真真的做好安全工作”。

總之,在滻河立交,它作為我從學校畢業後,參加工作的第一站,讓我收穫頗豐,尤其是它讓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作了一次充分的結合,使我的理論知識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當然,在這期間,也曾有過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深信,這一程是我工作中通向成功的一個基點,將會對我今後的工作有着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7

一、前言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必不可少的實踐教學環節,它是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統一。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去了不同的建築工地,深入到建築施工單位,在技術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參觀了工地,瞭解了工地的工作流程、章程、以及一些細節。最後,我們順利完成了一週的實習任務。同時,也為大學畢業後從事建築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實習內容

1、中山圖書館實習

1)中山圖書館簡介

廣州市市立中山圖書館位於文德路。原為廣州學宮舊址。由美洲華僑集資捐款25萬元興建。林克明建築師設計,1929年12月動工,1933年10月建成。該建築佈局緊湊,功能合理。主體建築設在原高地上,四角盡端以小亭屋頂形式處理。四周採用迴廊式,構成一個正方形平面。中央有一個大跨度的八角形大閲覽室。主體建築的周圍以中國式的白色欄杆構成正方形的台階,以紅牆綠瓦襯托,具有民族傳統形式的風格,古樸雅緻,豐富多采。整個工程以崇尚生態、優先節能、力行儉約、富集人文為亮點,充分體現了當代建築現代、自然、人文三大核心價值觀。

2)實習內容:安全質量檢測——結構耐久性測試

1利用回彈儀檢測普通混凝土結構構件抗壓強度的方法簡稱回彈法。回彈法是無損檢測的一種,採用回彈儀操作,可快速測出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測試迅速,以及檢測費用低廉,且不破壞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因此使用最廣泛,在現場直接測定中使用較多,但所得數據偏差較大。

由於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與其表面硬度之間存在某種相關關係,而回彈儀的彈擊錘被一定的彈力打擊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彈值與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關係。因此回彈值反映混凝土表面硬度,根據表面硬度則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影響回彈法準確度的因素有很多,如操作方法、儀器性能、氣候條件等。為此,必須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注意回彈儀的保養和校正。

用回彈法測混凝土強度時,採用抽檢的方法,在測區0.2m×0.2m範圍內測點。所選測區相對平整和清潔,沒有蜂窩和麻面,也沒有裂縫、剝落、層裂等現象。在每個檢測區測取16個回彈值。每一讀數都精確到1。測點間距不小於20mm。在檢測時,回彈儀的軸線始終垂直於被檢測區的測點所在面。

2用酸鹼指示劑測混凝土碳化程度

混凝土內,與其鹼性物質起化學反應後生成碳酸鹽和水,使混凝土鹼度降低的過程稱為混凝土碳化。對於鋼筋混凝土來説,碳化會使混凝土的鹼度降低,同時,增加混凝土孔溶液中氫離子數量,因而會使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減弱,影響建築物的使用。

在有代表性的測區進行碳化深度測定。先在混凝土上打出小孔,加入酸鹼指示劑,觀察顏色的變化,記錄下結果。

3鑽芯取樣是根據芯樣的抗壓強度推定結構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一種局部破損的檢測方法。採用鑽頭鑽入混凝土中,取出樣品,然後在試驗機上進行抗壓試驗。鑽芯取樣法因直觀、可靠、準確而廣泛運用於現場混凝土質量檢測中,但在實際應用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如取樣部位不當,輕則削弱構件承載力,重則損傷主筋或鑽斷主筋。為避免取芯對結構安全造成影響採用鑽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一定要充分注意選擇混凝土結構或構件的檢測部位,並根據粗骨料粒徑和結構配筋率,選取適當的芯樣尺寸。只有做好了這些基礎工作,才能真正發揮鑽芯法的檢測作用。這種方法還會給結構留下缺陷,試驗完後需要修補。

2、麗海雅居工程

1)建築概況

計劃建一幢27層高住宅樓及一幢20層高住宅樓,總建築面積為739157平方米。擁有電梯,消防排煙,消火栓,自動報警,消防水泵,通風系統,給排水管件、泵房,發電機房等。

2)實習內容

由基樁和聯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樁支承于堅硬的(基巖、密實的卵礫石層)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羣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築的全部豎向荷載。

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羣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並確保建築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範圍。憑藉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或羣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禦由於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築的抗傾覆穩定性。

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於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於基巖,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築的穩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

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骨架,依靠握裹力與混凝土結合成整體。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鋼筋可以承受拉力,增加機械強度。

鋼筋加工製作時,結構施工圖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複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鋼筋加工,經加工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鋼筋連接與安裝時,鋼筋表面應潔淨,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鏽使用前必須清理乾淨。

3、好又多超市停車場——工程加固

在工程中,由於維修、改建、擴建、施工質量不達標等原因,常常要對結構構件進行加固處理,其中對柱子的加固比較常見。加固柱子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增大截面法,一種是外包鋼法。前一種適用於磚柱,後一種既適用於磚柱,也適用於鋼筋硅柱。而增大截面法:增大截面法加固磚柱可分為側面加固和四周加固兩種。這裏採用了四周加固的方法。

首先,在柱子底部挖好大小合適的洞,圍着柱子布好鋼筋。挖洞是為了能更方便的佈置鋼筋。

然後,用木板做成柱子的模板,在木板內澆灌混凝土。

最後等混凝土凝結後,拆下木板,就完成了柱子的加固。完工後的柱子橫截面積會增大。

建築結構膠適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補強、工程變更、舊建築物改造修建、橋樑擴建加固、隧道管線固定、建築物混凝土樑、板、柱剪力牆植筋、陽台、露台、雨遮等出挑部分植筋、混凝土路面修復;新建工程未預留鋼筋或安卡時,可作鋼筋植筋及固定安卡。對混凝土不產生擠壓應力,適合邊距、間距空間狹小處使用。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就是裝有噴頭或噴嘴的管網系統。它利用火災發生時產生的光、熱及壓力信號傳感而自動啟動,將水或以水為主的滅火劑噴向着火區域,撲滅火災或控制火災蔓延。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由水源、加壓送水設備、報警閥、管網、噴頭及火災探測系統等組成。這極大加強了停車場的消防水平。

三、總結和感想

首先説實習對我來説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就像是一塊試金石,特別是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係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也是我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對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緊張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段時間裏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穫。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

通過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近距離的觀察了各個工程的的施工過程,學到了很多很實用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知識。

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是受益匪淺的,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為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而努力!將來為實現社會的現代化建設而貢獻力量!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8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繫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瞭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繫。

實習內容: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 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卧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瞭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一)。卧虎山水庫及其概況:

卧虎山水庫 歷城南部山區,山環水繞,名川有三,曰錦繡川、錦陽川、錦雲川。三川風景秀麗,為歷代所稱讚。三條大川經仲宮鎮並渡口村匯入卧虎山、黃花山狹長地帶,稱為玉符河,北注黃河。1958年於卧虎山、黃花山之間,築起一條長985米,高37米的大壩,攔截玉符河水,落成卧虎山水庫。因湖水清亮如鏡,人稱“鏡兒湖”。水面面積270多公頃,蓄水量1。1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魚蝦,珍貴飛禽天鵝也落户於此。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藍。卧虎山水庫 這裏,景色綺麗。山坡除天然山花叢林之外,還植有蘋果、柿子、梨樹等,秋季一片金黃。周圍羣山連綿,葱蘢疊翠,山村炊煙,若隱若現,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畫圖。水庫北為卧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翹首東望。清人鍾廷瑛在《詠卧虎山》詩中描寫道:“山上白鳥盤空煙,山下陰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萬古蛟龍淵。”水庫大壩南首西側,為黃花山。因山上多產野黃菊,故名。山姿奇偉,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黃花洞”,坐東朝西,深約7米,寬3米餘,高4米。洞壁上,鐫刻佛像、羅漢等造像25尊,題記19則,其中一則年代為金承安二年(1197年)。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記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異,雕刻精細,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東北側,有清代觀音堂一座,以石築成,券門四角攢尖,內有壁畫,保存尚好。觀音堂北又有方形鐘樓一座。

黃花山南側相鄰一山,名“瓢兒峯”,俗稱“瓢葫蘆峯”。相傳,唐堯時期隱士許由曾於此避水,將瓢忘在這裏,故名。石巖上留有金明昌年間鐫刻的釋迦、羅漢像。卧虎山西北,為石固寨山。此山形勢險峻,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末,劉裕率師北伐,與在這裏屯有重兵的南燕慕容德相戰,至今山上廢壘猶存。

(二)羅盤的使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學到了如何運用羅盤儀測量巖層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藉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等。因此必須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

1。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後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巖層之走向。

2。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恆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着層面並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巖層傾角的測定:將儀器上蓋開啟到極限位置,並用羅盤側邊緊靠地質界面且垂直於界面走向線,讓長水準泡居於下方,旋動測角旋鈕,調長水準氣泡居中,此時傾角指示盤在下刻度盤指示的數值即為該地質界面的傾角。在實際測量時,如果傾角較大,則可只用測傾向和傾角,如果傾角較小,為了提高精度,則要首先測走向且標記走向線,然後再測傾向和傾角。

在此處我們主要是學了一下羅盤的使用。

(三)斷層及其形成原因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着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釐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巖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

實習總結:

一天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欣賞卧虎山水庫美麗環境的同時,看到因修水庫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滑坡是我認識到了工程前期論證的重要性,而後期對滑坡的修治雖然存在瑕疵但整體上還是成功的。

一天的實習最重要的是使我進一步學習和掌握了地質羅盤儀的使用和對巖層走向、傾向及傾角的測量工作,是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瞭如何對滑坡和邊坡進行治理,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此次實習還培養和鍛鍊了我們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以後的實際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心得體會 :

為期一天的地質實習,雖然很短,讓我充分的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地質環境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於,它結合了理論,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為今後的理論學習劃上一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工程的實習報告 篇9

一 實習目的和任務

1、目的:

(1) 掌握和熟練運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知識。

(2) 掌握對各種施工圖的識圖能力。

(3) 通過學習,瞭解工程量清單計算流程和注意的細節等。

(4) 理論聯繫實際,鞏固和深入理解已學的理論知識。

(5) 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

(6) 在分工合作中培養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

2、任務:

(1). 通過對建築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的工程量清單計算,瞭解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各個具體流程和技巧。加強識別設計圖紙的能力、培養對設計圖紙的細節的獨立分析能力。為今後解決工程量清單計價問題打下基礎。

(2). 在實習中將自己的課程中所學的理論和實際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倡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善於發現問題,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素質。

(3). 針對在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解決,在整個過程中學習真正的實戰水平。

(4). 培養不怕吃苦的精神和踏實的工作態度,擁有這種能力是自己將來在社會上立足的基礎。

二 實習內容

1、小組成員:

2、實習過程:

首先我們先將小組成員分成兩組,兩組成員分別各自計算每一塊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內容。然後對每一塊算出來的數據進行對比,差異太大説明存在問題,找出問題重新計算在重新對照數據直至兩組數據基本相同。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通過對照總結髮現了一下幾個問題:

1、計算前要仔細看清楚總説明,裏面有計算規則的一些具體説明,如柱子是否有馬牙槎,有的話柱規格要加0.03M計算,牆要減0.03計算。

2、計算樑時要數清楚根數,區分不同規格,當樑之間有搭接時算清楚重疊部分,避免計算重複。

3、計算水泥砂漿樓地面時要扣除牆的厚度和計算樓板時要扣除樑的厚度,此處容易混淆要注意區分

4、每層柱子和牆的標高不統一,要分步計算。

5、

6、

7、

其次對數據進行整體的驗算整合,將所得的最終數據錄入表格。 最後總結實習經驗,完成實習報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