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調研報告

來源:文萃谷 1.37W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員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人員調研報告

人員調研報告1

一、項目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更好地使我們會計專業學生了解將來就業的情況,瞭解小企業會計崗位的人才需求情況,本研究小組展開一項關於小企業財務人員配置的調研項目。通過調研和走訪,我們對小企業會計崗位及人才需求有了一個較為實際的認識,為未來的就業提供了思路,指明瞭今後的學習目標和方向,有計劃地安排學習,並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二、現場調查

本課題組首先根據網上搜集的資料,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小企業的財務人員配置、人員需求等情況。然後,走訪了下沙30餘家小企業,進行現場問卷調查和訪談。

三、統計分析

根據走訪所得到的資料,我們對於小企業人員的配置情況、人才需求情況等數據加以整理和分析,歸納了小企業的財務人員配置及需求情況。

(一)人員數量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小企業聘請了2名會計人員,佔受調查對象的57%;29%的小企業聘請代理記賬機構;3名及以上會計人員的企業僅佔14%。可見,目前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數量配置普遍較低。

(二)學歷情況

從上表可見,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學歷普遍不是太高。大專以上學歷的會計僅佔受訪對象的44%。

(三)職稱情況

從上表可見,職稱普遍不高。僅有從業資格的佔比68%。具備中級以上職稱的僅佔11%。

(四)人才需求

從上表可見,受訪小企業還需招聘1名-2名會計人員的佔55%。可見,目前小企業對於會計人員的需求還是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四、結論

(一)小企業財務人員配置普遍不太完善

很多小企業的會計機構設置分工不明確,層次不清晰,有些企業甚至不設置會計機構。一些小企業僅設有兼職會計人員,會計人員的學歷、職稱都不高,很多都是大專以下的學歷,初級職稱。在調研的企業中,很多沒有專職的會計。經常看到一個會計兼管倉庫保管或者出納等工作。這些屬於相沖突的崗位,一人兼職不利於內部制約和內部監督,與會計法的要求也是相違背的。

(二)一部分小企業聘請代理記賬機構代帳

在我們調查的企業中,大約30%的小企業聘請代理記賬公司進行賬務代理。會計師事務所1家,税務師事務所3家,會計財務諮詢(服務)公司9家

代理記賬有利於控制小企業成本支出。有利於小企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但目前代理記賬行業管理較為混亂,對代理記賬機構的監管很不到位,代理記賬機構和小企業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很不明確。此外,目前存在大量的會計從業羣體,有些是屬於個體的會計兼職人員,有些是屬於未辦理營業執照和代理記賬許可證的機構,他們沒有正規的營業場所,政府有關部門很難對他們加以監管。一旦出了問題,小企業也很難有效地保障自身利益和權益。

(三)會計核算和監督不規範

會計核算監督機制不完善。大部分小企業沒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內審人員,內部控制制度普遍不完善。很多中小企業仍然採用家族式管理,在財會人員的任用上任人唯親,內控制度形同虛設,導致內部職責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明,缺乏相互約束與相互制衡。

(四)缺乏有效的會計電算化操作

不少小企業還停留於手工帳,沒有使用財務軟件做賬。手工帳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會計電算化對於會計人員的要求較高。小企業由於實力不足,工作發展空間不夠,往往吸引不到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雖然有些中小企業會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但是效果並不理想,而且當會計人員取得會計電算化上崗證後就不再培訓,使得這些會計人員的素質不能得以提高。

五、對於小企業的對策建議

(一)小企業應進一步加強財務人員的配備和內部控制

小企業應重視財務人員的配置,招聘有經驗的財務人員完善自身的會計核算和監督體系。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以會計控制為核心,逐步健全多目標、多層次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在企業實際操作過程中,可採取分步走的策略。小企業應明確崗位職責、完善內部牽制制度,做到財產管理制度健全、會計信息真實,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內部控制框架。

(二)小企業在代理記賬中的建議

對於聘請代理記賬公司的小企業,應簽好合同,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另外,還應該在企業內部聘請有經驗的人員擔任出納工作。

(三)手工記賬的企業逐步向電算化過渡

小企業要努力向會計電算化過渡,逐步取消手工記賬方式,用財務軟件替代,逐步將工資管理、物資採購管理、銷售管理等會計核算業務實現電算化。

六、對於同學們的建議

(一)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

隨着國家鼓勵創業的政策落實,小企業的數量近年來正在不斷增加。相應地,小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量將會逐漸增加,小企業就業前景比較廣闊。但是,小企業對於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不會降低。由於小企業經常要“一人多崗”,對於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並不會比大公司低。因此,要想真正到小企業就業,還要把專業知識學紮實。

(二)找工作要端正好心態

目前,很多同學找工作還是瞄準大公司。但實際上,很多小企業為剛畢業的同學們提供了很好的實踐鍛鍊的平台。建議同學們在找工作時端正心態,把很多小企業作為自己的目標,與這些小企業一起鍛鍊成長。

人員調研報告2

“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調研報告

政治生活待遇情況報告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村幹部和?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在新牧區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是促進各項工作開展的前提和保障。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和新牧區建設的日益推進,村幹部的待遇問題,特別是?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待遇問題成為基層組織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江茸鄉黨委按縣委工作安排,對全鄉2個行政村的?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政治生活待遇問題進行了認真調查。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羣眾、電話等方式,廣泛聽取了解了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基本現狀

(一)落實了生活補助待遇的人員

江茸鄉目前按照省、州關於?三老?人員的界定原則,共有?三老?人員5人,其中老村幹2人,老積極分子3人;根據省、州關於離任村幹部的認定標準,符合政策的離任村幹部5人,其中村支部書記1名,村委會主任2名,會計1名,婦聯主任1名。50—60歲的3人,60歲以上的2人。

(二)未落實生活補助待遇的人員

由於之前統計遺漏,我鄉還有部分離任村幹未能享受到國家生活補助,據統計共15人離職後未享受國家生活補助,其中累計任職年限達到12年以上的2人、6—12年的4人,6年以下的9人。這部分村幹由於沒有相關政策支持,離職後只能依靠子女或自已參加勞動來維持生活,鄉黨委政府只能對少數較貧困的,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在政策上和經濟上給予少量的傾斜,逢年過節時為他們送去一點慰問品和慰問金。目前我鄉大部分離職村幹部生活都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他們大多數離任後雖然年事已高,但依要參加勞動來獲取收入,維持最根本的生活。

二、待遇及生活水平狀況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國家、省、州、縣各項惠民政策的出台,全縣農村?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和改善。一是在生活補助方面。?三老?人員從20xx年起,由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按180元/月/人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目前全鄉共有5人享受生活補助;離任村幹部從20xx年開始,由州財政按50元/月/人的標準解決生活補助;20xx年,我縣在全州率先將補助標準提高到150元/月/人,其中50元由州財政解決,100元由縣財政解決;到20xx年,全州統一

執行150元/月/人標準,州、縣兩級財政按4:6比例負擔,目前全鄉共有5名離任村幹部享受生活補助。二是在生活水平方面。目前,有1名離任村幹部納入大骨節病生活補助範圍,享受每月67元的生活補助金。

?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以居家養老為主,其中完全靠子女供養、照顧的有10人,佔100%。同時,國家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後,10名?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中,符合條件領取每月55元的基礎農村養老保險金的有7人,佔70%。四是醫療保障狀況。在?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人羣中,健康和醫療保障重點突出在三個方面:一是健康方面。全縣農村?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普遍出生於上世紀三、四十以及五十年代,步入老齡階段後,大多身患各類老年疾病,其中大骨節病患者1人,健康狀況良好的有8人,佔80%。二是醫療保障方面。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10人,佔100%。三是醫療費用支付方面。老年人的醫療費用子女支付的佔100%。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養老問題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收入普遍偏低。10名?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中喪失勞動力或基本喪失勞動力的0人。除了享受生活補助、大骨節病生活補助以外,基本無收入來源,其人均純收入與全鄉年人均純收入比相差近3倍,與在職村?兩委?負責人年人均純收入比相差近6倍,生活大都比較困難。

(二)就醫問題較為突出。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雖已全面啟動,但保障水平較低,仍不能完全解決貧困?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日常醫療費用問題。大病醫療救助額度(最高10萬)有限且對他們尚無特殊照顧政策,?小病拖、大病扛?的現象普遍存在。同時,紅原特殊的地理環境,醫療網點少,覆蓋面低,從醫人員醫療水平不夠高的現象仍然存在。

(三)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村養老保險目前還處於初步階段,政策、機制正在陸續實施中逐步完善和改進。困難?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的五保供養、最低生活保障機制尚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高齡、病殘、貧困、孤寡等老年特殊羣體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四)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從藏區的民主改革,到改革開放以來,?三老?人員和離任村幹部在不同時段為黨和國家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時至今日,他們卻在羣眾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大多數羣眾不願與他們談心交流做朋友,使他們倍感孤獨;同時,因缺乏村級老年活動室,組織他們開展文娛活動不多,現有的文化體育健身設施尚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平時大多靠看電視、轉經等打發時間,精神生活比較貧乏、單調。

(五)在任村幹部由於考慮後顧之憂,積極性難調動。在任村幹部工資水平普遍較低,除大三職幹部外,支部副書記、副村長只有每月200元基本生活補助,小三職幹部也只有每月150元生活補助。根本無法解決生活問題,特別是他們離職後,養老沒有保障,如今不得不考慮他們以後的養老問題,大多數幹部只有趁年輕的時候多賺一點錢,自己退下來後生活才有保證。加之,平時在開展工作時,由於村公務經費的短缺,部分開支還需要從家庭收入中拿出作為工作補貼。因此,他們為了生計,大多數在職幹部只是勉強完成鄉黨委政府交辦的工作,維持着正常工作的開展,沒有創意,開拓性不強,積極性調動不起來。

(六)村幹部年齡老化,後備幹部不足、培養難度大。由於在職村幹部待遇較低,離職後生活沒有保障,大多數能力較強的農村黨員和年輕人均外出創業,不願意留在家鄉擔任村組幹部,給村級後備幹部的培養帶來很大的難度。

人員調研報告3

農業作為全區的基礎產業,在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促進其他各業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農業生產的發展關鍵之一,就是要發揮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對此,本人就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和有效發揮科技人員作用,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其主要情況如下:

一、我區農業科技隊伍的現狀

我區的農業科技隊伍在農業的發展、改革和創新,以及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為農服務體系上,以區農業科技、農技推廣中心為龍頭,形成了區、鎮兩級服務體系,涵蓋了農業科技推廣的各個方面。在為農服務上,參與制定和組織農業科技推廣計劃,確定推廣農業技術的試驗和示範點。分工、協調、有序深入基層農業技術服務工作,並精心指導。在農業增收上,積極服務農業結構調整,逐步調整糧經比例,發展高效農業,促進農業增效,為增加農民收入以及社會各項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這支隊伍的主流是好的。

二、當前農業科技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當前,我區農業科技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從數據上分析

一是農村專業人員比例偏低,人員分佈不協調。區、鎮兩級農業部門實有人數566人,共有各類農業科技人員412人(其中,區一級農業科技人員佔52%,鎮一級農業科技人員佔48%)。在鎮一級農業科技人員密度較低,各鎮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實有人數255人(其中,在崗不在編的有26人,佔10%;在編不在崗的有33人,佔13%)。區一級農業部門事業單位編制數372人,實有人數32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有21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有26人,佔8%;中級職稱的有66人,佔20%;初級職稱的有120人,佔37%)。

二是第一線科技人員職稱比例偏低,學歷層次不高,人員結構不合理。高級人才偏少,在鎮一級農業科技人員中,大學本科的有17人,佔6%;大專的有47人,佔18%;中專以下的有191人,佔75%;高級技術職稱的有1人,中級技術職稱的有40人,佔15%。隨着種植業結構調整,目前科技人員結構不適應現有種植技術需要,原來從事糧、棉、油、麥栽培和植保,現種植結構調整為蔬、果、瓜,使原來從事糧棉油的科技人員閒置,而蔬果瓜的技術人員較缺乏。

三是年齡普遍偏大。鎮一級50歲以上接近退休人員的有133人,佔52%;41歲至50歲的有78人,佔31%;31歲至40歲的有41人,佔16%;30歲以下只有3人,佔1%。

四是農技人員使用不夠充分。一方面,有許多大中專畢業生無法到專業對口的單位就業;另一方面,大批的非專業人員拼命地湧向一些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單位,甚至還出現了農業科技中心“在崗不在編、在編不在崗”現象,致使學非所用、無學而用的現象同時存在,造成了人才資源的隱性浪費。

(二)從原因上分析

一是用人體制不夠健全,機制不靈活。存在這一原因,主要有兩大因素,即機構設置和產業發展不適應。沒有按產業建設需要對口設置機構;還有管理體制不順。鎮農技推廣機構以鎮管理為主,上級業務部門沒有選人用人的自主權。一方面,大量非專業人員擠佔專業編制和專業崗位,造成專業技術部門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目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的人員定編都是1993年後確定的。十幾年來,機構和人員都發生了變化,年齡也隨之老化,知識陳舊,但對機構沒有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落實,致使一些農技中心人員“在編不在崗、在崗不在編”,形成農技隊伍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雖然,區委、區政府大力提倡重視科技人才,但少數單位領導對農業科技人員仍重視不夠,更談不上採取激勵措施,甚至出現對科技成果的評定中斷時間長達五年,嚴重挫傷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在人才的使用上,採取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忽視了科研成果產生的時間性和科技工作的艱苦性。同時,對系統內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上,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加上近年由於放鬆了對科技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少數科技人員無私奉獻精神逐漸淡化。

人員調研報告4

為全面瞭解掌握刑釋解教人員的基本情況、安置幫教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採取相應的對策,更好地推動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開展,近期,筆者就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談幾點粗淺的認真,供領導決策和參考。

一、__縣安置幫教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__縣安置幫教工作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和各級安置幫教組織的共同努力下,在預防和減少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安置幫教工作組織建設情況。__縣各級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重要性,狠抓組織和工作責任的落實,成立了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司法局。成員單位由縣直機關工委、工會、婦聯、團委和公安、工商、税務、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組成,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和辦公室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在全縣22個鎮(鄉、街道)也成立了相應機構,具體日常工作由司法所負責,基本實現了每名刑釋解教人員迴歸後都有人管,有人幫,有人教。

(二)安置幫教對接機制建設情況。 過去,由於監所和司法局銜接機制不完善,部分刑釋人員出監後就流入社會、去向不明,成為社會管理的盲區,對社會治安構成潛在威脅。為此,從__年8月份起,__縣在司法局設立了無縫對接辦公室,配備了工作人員。認真落實刑釋人員安置幫教“無縫對接”機制,對刑釋解教人員“必接必送”, 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責任到人,將刑釋解教人員的接回率納入鎮(鄉、街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評的重要內容。社區矯正股及時與監所保持聯繫溝通,確保不遺漏、不脱節。嚴把經費發放關,每月25號之前由司法所長攜帶交接單、釋放證明等相關資料到縣無縫對接辦公室申報工作經費,按照“據實統計、嚴格把關、認真核實”的要求發放工作經費,打入司法所的專項賬户內,按時發放到刑釋解教人員手中,並及時做好經費發放的登記工作,做到月清、季核、年結,定期與不定期進行督促檢查。由此,“無縫對接”率達到100%,接送費和生活補助費發放率達到100%,有效地解了刑釋解教人員的燃眉之急,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從而減少了我縣的重新犯罪率。

(三)安置幫教工作措施落實情況。在縣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依靠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__縣採取有效措施對刑滿釋放5年以內和解除勞教3年以內的人員進行了有效引導、扶助、教育和管理。我縣__—__年上半年共接收刑釋解教人員428人,其中刑滿釋放人員379人,佔總人數的88.6%,解除勞教人員49人,佔總人數的11.4%;農村籍的刑釋解教人員401人,佔全縣總數的93.7%,城鎮籍刑釋解教人員27人,佔6.3%。刑釋解教人員接回後,逐一建立個人檔案,簽訂安置幫教協議,落實幫教責任,跟蹤管理,幫教率達98%以上。在日常管理中開展“一幫一”活動,幫助刑釋解教人員排憂解難,解決他們生活、工作、家庭中的具體問題,使其體會到社會、組織的温暖;堅持定期走訪談話,及時瞭解、掌握刑釋解教人員的思想動態,抓好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防止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目前,我縣農村的刑釋解教人員基本上落實了責任田或外出務工,在城鎮的刑釋解教人員,通過幫助聯繫工作單位、自主擇業等方式進行了安置,刑釋解教人員安置率達到92%以上,企業每安置一名就業滿一年的“兩無”刑釋解教人員,補助工作經費1萬元。對符合低保條件的,協調相關部門為其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基本上做到了應保盡保。

二、__縣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儘管採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進一步豐富了幫教形式,拓展了安置渠道,積極預防和減少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安置幫教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不足。少數基層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重視不夠,對這項工作的長期性和艱鉅性也認識不足。各級綜治部門雖然把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納入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的內容,但所佔的分值不多,比例不大。管理上政出多門,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管人管事的又不管錢,還沒有形成一個好的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銜接與齊抓共管機制。社會各界普遍對刑釋解教人員存在着歧視和偏見,一些單位和企業不願接納刑釋解教人員就業。

(二)司法力量不足。雖然明確了基層司法所為縣司法局與鎮(鄉、街道)雙重管理的副科級單位,但由於多種原因,只是公開選拔了司法所所長,但是司法所工作人員遲遲沒有收編到位,都還是由鎮(鄉、街道)幹部兼任,除了安置幫教工作外,還要承擔鎮(鄉、街道)的綜治、信訪、計生、土管等其它工作任務。而__縣每年接送的刑釋解教人員都在 200人左右,安置幫教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人力明顯不足,直接影響到安置幫教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工作經費不足。雖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文件規定,將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但這些文件均是原則性要求,缺少具體可操作的剛性標準,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經費難以保障。目前,鎮(鄉、街道)安置幫教工作經費與地方財力和當地領導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往往得不到落實,有限的安幫工作專項經費,只不過是杯水車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深入開展,尤其是對外出打工的刑釋解教人員不能及時掌握到他們的動態。

(四)自身素質不足。大多數刑釋解教人員迴歸社會後能奉公守法,誠實勞動,但也存在少數人錯誤思想根源還沒有根本矯正,在物慾的驅使和誘惑下重操舊業。有的自以為有一定違法犯罪經驗而再度挺而走險,有的由於家庭變故,經濟糾紛或受社會歧視轉而產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還有極少數人格扭曲,對社會、對政府存有報復心理,存在反政府、反社會意識。少數刑釋解教人員長期與社會隔離,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專業技能,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思想觀念陳舊、落後,不積極謀求就業,一味等待政府的救濟、安置。

三、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對策

切實做到了“放出有人接、接回有人管、無業有人幫、創業有人扶”,使他們順利迴歸社會,必須強化四重保障。

(一) 強化安置幫教組織領導保障。要進一步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必須完善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各界和人民羣眾廣泛參與的安置幫教工作長效機制。把安置幫教工作納入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與平安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到同規劃、同部署、同考評、同獎懲。要加強對各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安置幫教工作的檢查和監督,細化、量化考核目標,明確工作責任,建立目標責任制,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

(二)強化安置幫教工作力量保障。基層司法所是安置幫教工作的具體實施機關,只有把司法所建設好,才能更好實施好安置幫教工作。要儘快理清基層司法所的管理體制,做好基層司法所的收編工作,進一步充實基層司法所人員,徹底改變基層司法所機構不穩、體制不順的狀況,使安置幫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幹。同時,要加大對從事安置幫教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使他們瞭解安置幫教基本知識,以扭轉應付檢查式的工作模式,為搞好安置幫教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強化安置幫教工作經費保障。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將安置幫教工作經費、刑釋解教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經費、安置幫教志願者工作經費等,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切實予以保障,以確保安置幫教工作落到實處。建議出台剛性的安置幫教工作經費保障文件,按區域人口或刑釋解教人員數預算安置幫教工作經費,並隨着經濟的增長而逐年有所增加。

(四)強化安置幫教工作政策保障。認真做好安置幫教對象的就業促進工作,要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把刑釋解教人員納入政府就業培訓工作的整體規劃中,統籌安排,適時培訓。加大就業推薦工作,適當預留一些公益性崗位,安排少數經多次推薦難以就業的人員落實就業,支持刑釋解教人員自謀創業。要按照市場化、社會化安置原則,創新信貸、財政、税收等優惠政策,調動社會企業積極性,積極吸納刑釋解教人員就業。

人員調研報告5

在家庭教育的實際工作中,我們感到在監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是近年來逐漸衍生和正在成為一個需要關注的特殊羣體。為創建“和諧__”、“平安__”的需要。對當前__區範圍內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現狀作了調查。希望通過調查,摸清情況,找出問題,採取措施解決,以便讓這部分未成年孩子能與普通未成年人一樣,沐浴在黨的陽光下健康成長,同時也讓那些在監服刑人員解除後顧之憂,安心接受改造,早日獲得新生,為努力打造全國最美麗城區貢獻力量。現將調研情況綜述如下:

一、基本情況

__區近三年來,仍在服刑的有90餘人,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員共21人(户),共有未成年子女23人。其中雙浦鎮8户10人,文新街道7户7人,轉塘街道和靈隱街道各2户2人,西溪街道和__鎮各1户1人。23個未成年子女中,男11人,女12人。按年齡段分,6歲以下女4人,男2人共6人;7—13歲女4人,男7人共11人;14—18歲女4人,男2人共6人。7歲以上孩子全部在校讀書,沒有輟學情況。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極少數未成年人的撫養和生活存在困難。__區因經濟比較發達,無論城與郊,居民生活條件一般都較好。但一旦有人服刑,家庭勢必受到經濟收入的影響,在孩子的撫養和生活上出現相對困難。以上未成年孩子當前的撫養與生活狀況,大致分以下幾種情況:

(1)父母一方服刑,而另一方因學歷高、單位好,收入穩定,一方服刑對生活雖有影響,但不會發生撫養和生活困難。這樣的情況共5户,不到四分之一。

(2)住在城郊結合部,原先生活水平和對生活要求並不高,經濟條件也還可以,父母一方服刑後,另一方基本能承擔子女的撫養,應當説生活上雖有困難,但問題不大。這樣的情況有10户,約佔一半。

(3)另有5户中,父母一方服刑,另一方撫養子女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他們將孩子放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其中有兩家的祖輩原先經濟條件尚可,對孩子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另三家祖輩本身經濟條件並不好,無可奈何地承擔起孫輩的撫養,勉強維持生活。

(4)真正困難的僅1户,女孩聶某父親服刑後,母親帶着她回安徽老家發生車禍,母親受傷住院,這一重大變故,使聶某生活發生很大困難,連住房都沒有(原在杭居住的房子因其父涉及經濟案件被法院查封抵押),現與母親暫時在安徽老家生活學習。

2、對這些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極需加強。目前,__區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呈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由父母另一方負責教育和管理,但由於要工作和生活,他們往往缺少時間和精力來管教孩子,有的因文化低、無水平、無能力管教孩子,這和那些父母雙方共同管教孩子相比,效果要差得多。二是雖由父母另一方來管教孩子,但實際上這一方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來管教,自己不問事,而爺爺奶奶往往只管孩子的生活,而對孩子的思想和文化學習管得較少。三是父母一方服刑後,父母又離異,負責對孩子監護的一方無心事管教孩子。四是父母一方服刑,另一方遭車禍負傷,無能力管教孩子。如女孩聶某,今年7歲,其父服刑後,其母回安徽老家又遇車禍住院,現無能力照顧聶某的生活和對她的管教。以上説明,這些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問題應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弄得不好,會產生社會問題。

3、這些未成年人極需心理疏導。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是一個特殊羣體,也是一個弱勢的羣體。這羣孩子本來應該是陽光少年,但他們的心靈因父母一方被判刑,被迫罩上了陰影。他們中,有的因看到別人的異樣眼光而深深受到刺激,有的因父母一方被判刑而在同伴中抬不起頭,他們在心靈上受到沉重打擊。這些未成年人與其他未成年孩子一樣需要父母和社會的關愛。在我們調查瞭解過程中,感到一般情況下,這些孩子都需要心理關愛,而初高中階段的學生,更有待心理疏導。在校高一學生白某,八年級前較開朗,自其父因盜竊入獄後,情緒明顯低沉下去,同學間相處也趨低調。今年高一入學後,在班級裏很難聽到他的聲音,老師説他是“聽話”、“不違紀也不聲響”,這顯然有着較為嚴重的自閉心理。另一職高一年級女生袁某,父親入獄後,父母離異,判給母親撫養,國中畢業後直升職高。她感到父親已如此,母親也不愛她,周圍的人不關心她,她很渴望別人能給她以關愛的眼光。這些學生,大多存在自卑、自閉或自尊心過強的心理,在性格上表現出敏感、多疑等特徵。調查中發現,這些未成年孩子一般不願意暴露家庭情況,以至不少班主任根本不知道這些孩子的身世。説明他們都已在精神上造成了心理壓力,所以表現出不願與同學、老師溝通,不願接受別人幫助等自閉心理,從而產生人際交往的障礙。這種情況尤以九年級與高中在讀的學生為甚。所以,要關注這一羣體孩子的心理問題,正確地加以引導,特別要把重點放在初高中這些學生身上。

4、對這些未成年人教育和關愛的重要性的認識有待提高。據我們調查發現,人們對解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問題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具體表現為三種情況:

(1)認為__區經濟較發達,這類孩子的生活基本上不成問題,九年制義務教育早已實施,教育也不成問題,所以不會構成社會問題。

(2)認為在城市裏鄰居相互間不瞭解,即是有的孩子父母服刑,連鄰居都不一定了解,這就不可能給這類孩子有歧視行為,因而他們也不會產生心理壓力。

(3)對這類孩子的幫扶、教育和管理至今未提到有關方面的議事日程上來。

目前關注這類孩子的有司法、民政、共青團、婦聯和關工委,他們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調查摸底和幫扶工作。但由於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和職責分工,沒有相關的政策和法律依據,也沒有相應的工作機制,上述部門基本上也屬於“隨帶做做”而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監護、心理、教育、管理等問題。

三、對策與思考

1、提高認識,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關心這一羣體孩子的成長。__區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沒有像經濟欠發達地區那樣處於生活困難、無人撫養、流落街頭、輟學嚴重,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境地,但這不等於沒有問題。再説,我們的調查僅僅是把觸角開始觸到這個羣體,深入下去,一定會有更多的問題。這一羣體的孩子應當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地生活、學習、發展、成長,這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事。應當繼續加強調查研究,關心、幫扶這些孩子的成長,這也能促使服刑人員加速改造、重新做人。

2、社會各方聯動,營造幫扶良好環境。在當前責任主體和職責分工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婦聯組織可以牽頭做些調研,同時司法、教育、民政等有關部門和共青團、婦聯、關工委等應當聯動,尤其是村民委員會和社區居民委員會要動起來,形成一個良好的關愛、幫扶的社會環境。學校更要關注這些學生,從學習、生活上關心他們,心理上給予正確疏導,讓他們有良好的教育,謹防“罪惡遺傳”。

3、搞好家庭教育,使孩子不因失去一方關愛而失去應有的家的温暖。一般説,這樣的家庭在一方服刑後,另一方不太願意接受外界的援助,尤其是母親的一方。如果為這些家庭舉辦家庭教育之類的學習班,會很少有人蔘加。所以需要深入到這類家庭中去,做細緻的調查和耐心的關注、幫助,以消除他們的顧慮,為他們傳授家庭教育方面的有關知識、做法,提高他們教育子女的能力,以使孩子在温暖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幫助消除孩子的陰暗心理,不因失去一方的關愛而有所失落。

在所有未成年人中,服刑人員未成年人子女只是其中極小一部分,往往容易被人忽視,但是關心他們的成長,是做好整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深入細緻地做好工作,幫助他們解除生活困難、消除心理陰影,與所有未成年人一樣,學習、生活在社會主義和諧大家庭中,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人員調研報告6

調研範圍:

我行各級管理人員、一線網點員工、新入行員工、45歲及以上員工、特困員工、違規違紀員工

調查方法:

將支行員工劃分為30歲以上員工、30歲以下青年員工兩個羣體,支行行長、支行團委書記分別利用空餘時間對這兩個羣體談心,瞭解其思想動態動向。

基本情況:

對建行前景看法:支行絕大多數對我行經營情況表示滿意,對我行的未來信心十足。

對經營形式和目標看法:支行員工對支行的經營形式和目標表示信心十足,表示能夠積極參與我行經營。但是對各種競爭加激,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擔憂,總體來説,對於經營和目標都表示會盡全力完成支行給個人下達的指標。

對總體經營策略看法:基本上所有的員工對我行的經營策略持肯定態度,但就目前經營境況看,還需要加強優勢產品的開發,降低費率,擴大市場份額。

對薪酬分配的看法:目前,“以崗定薪,按績取酬” 的分配原則已為廣大員工所接受,客户經理制和員工績效掛鈎考核機制的建立健全,對激勵員工投身市場開拓業務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存在問題:

一是惰性心理:一些年齡偏大、工齡偏長的老職工,認為自己接近內退和退休的界限,以至於產生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業務上中庸守舊,在知識技能上抱殘守缺。

二是厭倦心理:有的員工長期從事櫃面一線工作,年復一年,天天與數字打交道,感到工作和生活枯燥無味,產生厭倦感。另外,上級行的各種檢查與競賽活動太多,且任務完成起來確有難度,員工因難以應付,也感到厭倦。再則,處罰多而獎勵少、獎罰不平衡,也使職工產生厭倦思想。

三是逆反心理:部分員工對分配製度產生逆反心理。認為效益一天天增長,收入與其他行業相比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付出的努力多,收入回報少。同時,考核指標及業務計價缺乏科學性、連續性,缺乏科學長效的考核機制,一些績酬掛鈎的階段性任務過頻、過重,員工有反感,存有聽之任之的想法。另外,對不同地域、不同規模的單位,一概地統一指標、統一計價,造成分配差距過大,員工也感到不公,既不利於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也不利於各行因地制宜,發揮地域特點和自身優勢。

解決對策:

1.加強教育,樹立精神支柱。

激發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發員工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他們愛行敬業情感。二要加強形勢教育,要對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進行客觀分析。

2.強化培訓,提高競爭能力。

當前,員工素質不高, 既是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抓好教育培訓工作迫在眉睫。必須把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對他們的綜合素質的培訓結合起來,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使他們由弱勢羣體向強勢羣體轉化,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技能,做到立足崗位“精一業” 、面對競爭“會兩手” 。鼓勵他們“邊幹邊學” 、“邊學邊提高” ,在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上全面提高,以適應新形勢、新機制、新業務、新任務。

3、加深溝通,增強員工自信。

市場經濟的發展,難以避免地使員工隊伍中產生許多新思想、新觀念,不同價值觀念的激盪與碰撞,在給員工隊伍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新情況、新問題,導致了員工道德觀念、行為規範、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的聯動變化。因此,對員工的個性化需要給予關注、引導和適度的規範十分必要。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重視溝通渠道的健全與暢通問題,盡力消除信息不對稱等影響員工安全感和歸屬感的因素。同時,必須切實貼近員工、貼近基層、貼近一線,並建立起領導幹部深入基層一線的溝通制度。

4.關心體貼,善待員工。

各級領導要時刻把職工的困難和冷暖掛在心頭,瞭解他們的處境,傾聽他們的呼聲,關心他們的生活,體會他們的心情。誠心誠意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從而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戰鬥力。

一是在工資分配上,既要以效定酬,也要按勞取酬。要按地區環境不同,實行不同的工資分配辦法,增加因歷史原因而發展相對滯後行基層網點員工的收入,不僅要保證其生活必需,更要發揮工資分配的激勵作用,激發員工的工作活力。

二是上級行要體恤下級行、幹部要體恤員工,要注意在精神上、物質上關心員工。如在節假日進行慰問,注意增加、提高一些福利待遇等。三是加大機關與基層的交流力度,不能歧視貧困地區行及其員工。

5、完善用人機制,激發員工活力。各級行要儘快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公正、公開” 的競爭機制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的用人機制,使一大批富有才華的員工不僅看到銀行美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也看到自身的價值,增強為銀行事業發展奮鬥的信心和活力,推動基層行各項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人員調研報告7

為切實做好務工人員工傷認定處理工作,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我縣和諧社會建設與經濟穩定發展,我局對全縣20xx年工傷認定處理工作進行了詳細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工傷保險參保情況

20xx年,全縣共有各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約15653家,職工約53431人,參保單位1520家,參保人數46255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單位1520家,佔企業總數的9.7%;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5686人,佔總參保人數48%;有52%未參加工傷保險,主要集中在工業製造、勞動密集型行業。

(二)工傷收案情況

20xx年,全縣發生工傷人數約為237人,受理工傷認定案件237件,進行工傷認定237件,其中農民工工傷認定約為225件,佔所有工傷認定的95%。

(三)案件特點情況

一是以生產性事故為主,主要發生在工業企業,服務業中農民工的工傷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二是用人單位重視對管理層的安全教育,忽視普通職工安全教育,安全措施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工傷預防措施。

(四)工傷補償情況

20xx年,我局建立健全了職工參保、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鑑定、工傷待遇支付、仲裁等高速通道,制定了立案、裁決,快速受理等具體措施,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落實工傷待遇,全縣共計賠付職工工傷待遇184人次,保險金366萬元,切實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利益。

二、存在問題

(一)部分企業工傷保險參保意識不足

部分企業負責人往往注重經濟效益,不重視職工的合法權益,用工不辦理錄用手續,不與職工簽定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等現象還普遍存在。認為自己的企業發生工傷事故的可能性小,參加工傷保險不划算,參保積極性不高,即使勉強參保,中途斷保現象也十分嚴重。二是職工缺乏維權意識,認為打工不固定,不願參保。三是職工文化水平不高,對政策瞭解不夠,加之就業不容易,不敢也不願向單位提出繳納工傷保險的要求。

(二)部門協調聯動執行力度不足

一是制約措施不力。儘管《勞動法》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早已明確規定,對不按規定參保或履行繳費義務的單位和責任人可處罰款,但在實踐中,可操作空間太小,處罰措施難以完全落實到位。二是部門聯動有待加強。工傷保險擴面工作應是全社會的義務,但在實際上,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缺乏有機配合,整體聯動難度大。

(三)是工傷認定較難

由於務工人員文化程度偏低,勞動保障權益意識不強,缺乏必要的工傷認定證明,比如事實勞動關係等;用人單位態度不積極,有的阻撓工傷調查取證,有的甚至提供虛假證詞,給工傷認定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

三、對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傷認定製度

為進一步加強工傷認定工作的管理,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工傷認定製度,完善工傷認定流程,簡化辦案程序,對於案情簡單,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明確的案件,爭取在三十日內結案。二是工傷認定工作日趨完善,建立了工傷案件登記制度,規範上報程序,嚴格按照規定範圍審核申請人提交的材料,結合現場調查取證情況,認真進行工傷立案認定、當即錄取筆錄。三是立案後,在認定過程中加入調解機制,和仲裁部門結合,進行邊認定邊調解,使雙方當事人及時瞭解處理程序及政策規定,促使雙方在認定過程中化解矛盾達成一致意見。

(二)以工傷保險為重點,做好擴面工作

要進一步加強和有側重地推進工傷保險擴面,要把我縣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築行業、製造業、服務業和鄉鎮村企業職工作為擴面的重點,及時將新招的職工納入工傷保險範圍。對高風險行業和使用農民工較集中的用人單位參保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通過行政手段強制參加工傷保險。

(三)加強勞動監察力度,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督促參保機制,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功能,嚴格按照《勞動法》、《工傷保險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社會保險徵繳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將用人單位,尤其是高風險行業職工辦理工傷保險作為勞動保障監察重中之重。主動加強與地税、安全生產監管、建設、工會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全面推進“兩檢”即深入企業執法檢查,地税部門每年税務清算時,對未全員參保企業進行重點檢查,確保擴面工作全面推進。

(四)加強宣傳交流信息

要通過電視台、青田僑報、網絡平台,免費發放工傷保險宣傳資料等方式,廣泛宣傳推進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的意義和相關政策,幫助職工全面瞭解工傷保險政策,自覺維護自身工傷保險權益。要總結工傷保險擴面工作實施過程中好的經驗和辦法,及時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要積極探索和開展工傷預防工作,從源頭上減少工傷事故。要加大媒體監督力度,對責任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制約,建立了工傷保險宣傳專欄,把案例作為宣傳重點,進一步提高工傷預防認知度。

人員調研報告8

近年來,****新區經濟高速發展,外資企業紛紛落户,本地私企蓬勃興起,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不斷湧入,這些特殊羣體的居住環境相對較差,大多為簡陋的集體宿舍,且消防安全素質較低,火災防範能力較弱。近期,新區大隊對轄區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樓消防安全狀況集中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將抽樣調查結果分析並就如何採取針對性管理措施供大家探討。

一、抽樣調查數據統計

此次調研活動調查了新區3個鎮、4個街道共37處較大規模的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並就宿舍建築面積、住宿人數、建築層數、建築產權性質、消防安全狀況等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瞭解。

二、抽樣調查數據分析

(一)建築面積:37處集體宿舍中有23處建築面積超過1000m2,佔62.2%,其中面積最大的達到40000 m2。

(二)住宿人數:37處集體宿舍中住宿人數超過100人的有22處佔59.5%,其中住宿人數最多是新區春豐打工樓,住宿人數達到4500人,但大多數集體宿舍的住宿人數為300至500人。

(三)建築層數:3層及3層以上的集體宿舍有24處佔64.9%,最高的有六層。

(四)建築性質:37處集體宿舍中有20處為企業自建,供本企業員工居住,政府、企業出資建造的有11處,廠房改建的有6處,調查中沒有發現建築性質為居民住宅的集體宿舍。

(五)消防安全狀況:消防安全狀況調查內容分為審核、驗收手續、防火分區、疏散設施、滅火器設置、室內消火栓、自動設施、人員安全意識、管理力量、管理台帳9個子項目。調查發現37處集體宿舍中僅有4處(佔10.8%)全部符合上述所有項目,其餘的集體宿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消防手續不齊全、消防設施不完善。統計表明:審核、驗收手續、疏散設施、室內消火栓這三個子項目的合格率尚不到60%(審核、驗收手續合格率為48.6%、疏散設施合格率為59.5%、室內消火栓合格率為45.9%),防火分區、滅火器設置的合格率也只有66.7%和64.9%。由此可見,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狀況令人堪憂。

三、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難點

(一)羣體特徵:流動性大,人員具體情況難以掌握。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數處於“動態”流動之中,所以只能通過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羣體分析來進行宏觀管理。外來務工人員的情況複雜,分佈範圍廣,行蹤不確定,給具體的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個體狀況:文化和收入水平偏低,整體消防意識淡薄。外來務工人員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文化水平整體偏低,據20xx年底進行外來人口統計情況表明,農民工1417565人,佔外地來錫人員總數的74.5%。另外一項對新區4100餘名外來務工人員的抽樣調查顯示,大學以上文化僅佔2.2%、高中文化佔8.5%、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89.3%。文化水平偏低往往導致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不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低收入就直接決定了其生活狀況較差。生活狀況差往往決定其對自身的消防安全狀況關注較少,主動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連火災報警電話都不知道,火災防範意識和自救逃生能力也較差。

(三)居住情況:居住環境複雜,火災隱患較為突出。外來務工人員居住處有幾種形式:旅店、民居、單位、工地、租賃房。20xx年12月底,**218萬名外來務工人員中,居住在旅店的佔1.45%;居住在居民家中的佔7.87%;居住在單位內部的佔13.03%;居住在工地現場的佔6.90%;租賃房屋的佔57.60%;其他佔13.16%。與此同時,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區的建築比較複雜,且主要為集體宿舍,其中有29.7%的`集體宿舍為政府、企業出資建造,企業自籌資金建的佔54.1%,廠房改建出租的佔16.2%。一些集體宿舍大都分佈在離廠較近的區域,便於員工上下班,然而在有限的周邊區域裏,相對來説集體宿舍的可用建築佔地面積較少,少數員工集體宿舍甚至設置在人員密集的居民區內,整體建築較為擁擠,防火間距,消防道路狹窄,一旦發生火災,影響消防隊火災撲救和人員安全疏散。

(四)社會管理:消防知識和技能培訓少,消防安全關注度低。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分佈凌散、管理難度大,一些地區政府部門在對其管理中雖已納入消防安全內容,但由於職責不夠明確,缺少專門管理力量,平時指導缺乏針對性,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公安消防部門和派出所人手緊、任務重,對外來流動人員的生產生活場所難以實施經常性的消防監督管理。此外,專門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較少,消防知識普及率較低,以及社會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關注較少,增加了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難度。

四、加強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討

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的消防管理工作已經是迫在眉睫,我們要把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火災防範能力、減少火災侵害作為關愛“新**人”的實際行動。就如何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我們進行了以下一些探討:

(一)將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納入網格化管理模式。近年來,公安派出所三級管理工作機制的推行,將**消防的基礎控制和社會安全管理導

向了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我們可以將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納入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內容,進一步明確基層政府和公安、民政等各政府部門的職責。將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工作以目標責任考核的形式納入政府的管理內容之中,或通過制定規範性文件等形式建立健全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推動流動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管理規範化、法制化,最終形成一個“以政府為主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實行綜合治理”的外來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格局。

(二)將外來務工人員列為消防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現狀,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可以從基礎着手,並採取以下幾種模式。一是充分發揮宣傳媒體的作用。聯合有關部門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畫冊等各種媒體開展消防知識宣傳,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外來務工人員直觀地瞭解並掌握消防常識,及時發現身邊的火災隱患,採取有效措施,把火災遏制在萌芽狀態。二是充分發揮社區宣傳作用。聯合轄區內各居委會開展多種外來務工人員喜聞樂見的消防文藝匯演,定期組織外來務工人員觀看消防錄像帶,開展消防知識競賽,在社區設立消防宣傳欄張貼消防安全圖片,在人員密集區域張貼防火標誌,出動流動宣傳車,利用小喇叭和巡邏晚呼等傳統形式進行宣傳。三是充分發揮學校宣傳作用。聯合轄區學校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發放大隊消防宣傳資料,定期組織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到大隊進行參觀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消防安全知識,達到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的目的,從而提高整個羣體的消防安全意識,進一步調動外來務工人員參與大隊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四是充分發揮用工企業作用。督促企業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嚴格執行有關消防安全制度,定期指導企業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學習和培訓,指導企業內部開展黑板報展評、廣播宣講、舉辦消防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高員工學習消防知識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五是充分發揮消防宣傳部門教育主力軍作用。消防部門應主動走進企業和外來人員集中住宿地,開展消防安全常識宣傳,使外來務工人員學會基本的自防自救方法,並掌握常見火災的撲救方法及內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領,學會如何發現和整改工作崗位和住宿環境中的火災隱患,從而不斷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火災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預防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

(三)積極改善外來務工人員居住地的消防安全環境。目前,新區外來務工人員已有73萬餘人,集中居住點250多處且相對集中在坊前、梅村、旺莊等地,其中上規模的聚居地有20餘處。改善此類場所的消防安全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抓源頭管理。有關職能部門明確此類建築投入使用前必須辦理申報登記手續,在業主辦理申報登記手續過程中,對有關消防安全狀況進行把關。二是抓過程監督。消防部門和公安派出所及其他有關職能部門應將此類場所列入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加強監督和指導,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三是抓隱患整改。對防火分區、耐火等級、安全疏散、消防設施等存在不安全隱患的單位,有關職能部門應積極協調政府和相關業主,提出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資金和責任人員,及時予以整改。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要以政府名義掛牌督辦。

(四)將消防安全技能的培訓納入外來務工人員就業上崗培訓內容。近年來,外來務工人員已經成為**職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到20xx年4月,已有106.6萬外來務工人員加入了工會組織,並通過工會這一基層組織形式,落實和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不失為探索消防安全強制教育的一個新途徑和新方法。此外,消防安全培訓教育也已有所突破,目前**市外來務工人員培訓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之中,該中心將承擔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各方面職業培訓工作,其中將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列入其中也正在商榷之中,使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技能成為外來務工人員上崗就業的基本要求,**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素質必將得到很大提高。

這次消防安全調查是在**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外來務工人口大量流入並帶來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突出問題這一大背景下進行的一次全面的調查,是相當及時和必要的一次專項檢查,其對新區消防安全工作的順利展開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我們必須對此次專項調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深層次分析產生突出問題的原因。提請政府協調有關部門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消防部門要積極主動擔當主力軍,組織、協調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將外來務工人員集體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抓緊抓好。

人員調研報告9

一、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需求的宏觀背景

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是由社會發展大環境決定的,我國的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並將繼續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

目前,我國計算機市場的主體仍然是行業應用市場。在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行業應用市場總體上保持穩定增長,但行業間需求不一, 增長各異。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涉及到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是目前和今後採購、應用計算機產品的主流需求。這些用人單位需要高校培養 大批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總量在計算機行業屬於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約需求100萬各種類型的畢業生,高職院校畢業生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行業的基礎工作,特別優秀的可以從事一些開發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

二、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

1.在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我省企業信息化也在全面進行,急需企業信息化專業人才。

目前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所從事工作的性質來劃分,大致上可以將計算機人才分為以下三類:

(1)從事研究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在攻讀更高學位後)從事計算機基礎理論、新一代計算機及其軟件核心技術與產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對他們的基本要求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從事工程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的工程性開發和實現工作。對他們的主要要求是技術原理的熟練應用(包括創造性應用)、在性能等諸因素和代價之間的權衡、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等。

(3)從事應用型(信息化類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企業與政府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運行、維護的技術工作,以及在計算機與軟件企業中從 事系統集成或售前售後服務的技術工作。對他們的要求是熟悉多種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夠從技術上實施信息化系統的構成和配置。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目前我省高校計算機專業對第(1)、(2)類人才的培養已有一定的基礎,而對於第(3)類人才的專門培養則是非常薄弱 的。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結構。例如,教育部關於緊缺人才的報告稱,到20xx年,我國需要高級計算機人才6萬人,中級計算機人才28萬人,初 級計算機人才46萬人。但是,目前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的結構呈橄欖型,高級計算機人才和初級計算機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從事計算機行業應用型工作的專門 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應情況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

人員調研報告10

一、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1.調查目的

企業的發展本質上是人的發展,企業的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做好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有利於公司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進步。職工培訓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組成部分和關鍵職能,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重視職工培訓。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職工個人的發展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要從觀念、內容、方式以及授課者的選擇等方面創新職工培訓工作。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討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意義深遠重大。

2.調查意義

對員工的培訓,不僅通過員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使企業受益,而且增強員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使員工受益。培訓是管理的前提,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員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員工的幹勁和熱情。

(一)調查對象概況

1.調查對象全稱

xx市推客網絡有限公司

2.調查對象地址

xx市五一東路7號淡村商貿城4棟6樓

3.調查證明人

(二)調查時間

(三)調查方式

訪談;培訓部經理1人;負責培訓老師2人

訪談對象的選擇原則是:

1.培訓部經理是負責各個部門的新人員的入職培訓安排

2.培訓老師是負責給各個員工講解公司的情況和當前社會的各種情況

資料蒐集,蒐集資料概況:

1.資料名稱:20xx年公司員工各種培訓安排計劃表,資料來源:培訓經理;

2.資料名稱:20xx年公司員工職位培訓情況表,資料來源:培訓經理;

二、公司的基本情況

1、公司基本簡介

xx推客網絡有限公司是一家運營門户網站及提供電子商務技術服務的網絡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門户網站(推客聯盟網)運營、淘寶店面推廣、網站建設等。公司分行政部、技術部、業務部,共3個部門,從業人員近1000名。

依託公司創始人豐富的互聯網運作經驗、成熟的技術和先進的運作模式,旗下門户網站(推客聯盟網)運營得有聲有色,成為中國時尚導購第一門户網站,同時迅速的搶佔淘寶推廣業務市場,獲得了可喜的成績。

2、員工培訓目的

公司現階段的培訓主要還是在崗前培訓,一般情況下,一線新員工被錄用後,只是對其進行很簡單的崗位知識介紹及一些基礎的崗位技能培訓,且培訓時間過短,有些員工雖然在培訓時學得很好,但到了實際崗位上,又會有一些新的問題出現。

現在隨着時代在進步,一些技術也隨之在發展,而公司卻忽視了對一線老員工的在職培訓,一些員工認為,他們已經在此崗位上工作幾年了,對一些技能已經掌握得很熟了,沒有培訓的必要,而公司的領導也沒有注意到在職培訓的重要性,這樣就造成了時代在變,技術在變,公司的培訓理念不變。

3、員工培訓情況

(一)公司制度和業務培訓

公司的培訓老師定期對公司所有員工進行對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業務知識培訓,更好的讓員工瞭解公司的制度和在工作主要各項業務開發技巧,讓員工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二)公司企業文化培訓

公司會對每位員工進公司前進行本公司的企業文化服務理念培訓,使每位新員工都能瞭解公司的現狀。以企業文化渲染,使新入職人員瞭解企業、認同企業、提升企業認同感為主要目的。同時幫助新員工儘快的適應公司環境、進入工作角色。

(三)交叉培訓

每年的1月和7月公司會安排一部門到另一部門進行互相交流培訓,讓部門與部門之間跟好的瞭解情況,似的個部門的工作能夠跟好的完成。

(四)技術培訓

公司會定期對技術部人員進行一對一的技術培訓,使得他們更好的瞭解各項技能的運用和開發。

三、培訓存在的問題

1、培訓內容只限於員工缺乏高層領導培訓

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員工的知識技能、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部分現場員工各部分管理人員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訓,缺乏"苦練內功、培養後勁"的意識和行動,長期以往只會導致企業管理水平和高效業務開發水平的下降。

2、培訓工作尚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

培訓工作仍停留在簡單的業務培訓上,且多以舊的培訓方式為主,培訓效果不理想。

3、沒有調動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目前培訓工作被動參加的多,主動學習的少,應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於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企業需求和員工個人發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結合起來,再加上培訓工作沒有結合企業生存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因而難以充分調動員工培訓的積極性。

4、培訓效果反饋不夠健全

人多量大,時間緊,給出題、考核、閲卷帶來許多困難,培訓部門對培訓後的效果不能進行全面、及時的分析和評價,因而無法對後來進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訓安排,從而不能保證培訓效果和質量的提高。

四、培訓問題原因

1、培訓方法簡單,培訓過程不連續

一線崗位的新員工只接受到基本的崗位培訓,時間一般為一週左右。然後就自己開始獨立工作。而且公司只有基本的崗位培訓,沒有連續的培訓方案,進入公司後完全依靠個人的自覺性學習。夠及時解決。便於部門之間以及領導和職工之間的的相互瞭解和協調。

2、僅強調培訓計劃,不強調培訓結果

實施培訓關鍵是看培訓後的效果。服務中心雖重視培訓工作,但是對於培訓結果如何卻不太關心,這種培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效果卻不好。一些員工在培訓時確實有很好的成績,但在工作中的績效卻遠遠不如一些刻苦工作卻沒有好成績的員工。這樣一來,經過培訓的員工反而沒有給公司帶來多大的利益,反而浪費了時間和人力。

3、只培訓少數成員,高管人員不需培訓

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其中有兩個誤區:其一是有的領導認為培訓一線管理人員應該重點培訓那些經過挑選,有發展潛力的一線人員。每次不管培訓什麼內容都讓他們參加,從而忽視了所有一線管理人員的培訓。其二是認為公司的現時工作最主要。因此,只讓那些沒什麼事的工作人員參加培訓,於是培訓就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造成了"閒人培訓,忙人沒時間培訓,急需人員不培訓"的結果。這樣的培訓沒有任何效果。

五、解決問題的對策

加強對員工和高層領導的培訓,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相互配合的工作環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的激發一線員工工作的熱情和鬥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將自然地傾瀉出來,自覺與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儘可能好。讓高層管理人員更好的瞭解管理的內容和一線員工的心聲,以更好的管理一個團隊。一個公司應有明確的培訓政策,並有公司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訓政策不僅要表明公司政策是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能力,而且要使員工對各種培訓方案非常清楚。否則,培訓就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另外,公司還要向員工解釋培訓的真正意義,讓員工感到培訓是一個提高自己知識和能力的寶貴機會,從而創造出一種氣氛,讓員工感到培訓機會來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訓機會。

人員調研報告11

近年來,隨着監獄轉型發展的需要,勞動改造模式,已經逐漸由室外向室內組織,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密集型的勞動改造,雖然有利於監獄管理的管控,但也暴露出教育改造工作如何轉變,並與之相適應的問題,特別是在密集型關押管理環境下,如何在勞動改造中提升教育改造質量,做好教育改造工作,還有待於我們深入研究和探索。

今年以來,隨着司法部部署的“教育質量年”活動開展的不斷深入,監獄系統教育改造工作出現轉型發展,我們應抓住契機,積極主動的做好新時期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的研究,完善教育改造理念,初步實現科學的教育改造體系設計,積極探索出實施教育改造的有效舉措,從而落實“首要標準”,服務於法制中國,平安中國建設,下面我從當前監獄服刑人員的實際改造狀況入手,對教育改造工作的發展,進行一些膚淺的探討:

一、當前監獄服刑人員存在的改造現象

當前監獄服刑人員,存在的改造現象主要表現為三“喜好”:

一是喜好“簡單”,服刑人員之間的言行以簡單為主,缺乏感情交流和溝通技巧,直來直去的言行雖然看上去節約了時間,但也堆積了大量的勞動改造、生活、學習及衞生矛盾和問題,乃至於很多服刑人員習慣於用暴力解決問題,所以打架鬥毆,對抗管教,嚴重的違規違紀問題出現較為普遍和突出。

二是喜好“以自我為中心”,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勞動改造過程中,很多服刑人員(特別是有特定技能犯)非常喜好以自我為中心,過於自念和自私,自私和自唸的言行,不僅導致服刑人員之間缺乏合作和配合,窩裏鬥、相互拆台過多,影響勞動改造的有序開展,還導致改造風氣不正,互監互控制度落實不到位,易出現監管事故隱患。

三是喜好“一根筋”,雖然當前服刑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以前有較大進步,但服刑人員容易認死理,不易轉彎的情況出現增多,他們認識的狹隘性和偏執性,導致他們喜好“一根筋”的思維模式,不能進行自我心態調節,跳出固定思維的能力較弱,民警對服刑人員開展説教工作的阻力較之以前有所增大。

二、導致監獄服刑人員改造現象形成的原因

萬事皆有因才有果。上述三種現象存在的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三個“缺乏”:

一是缺乏科學嚴格的服刑人員系統教育,一方面新犯行為規範整訓沒有與時俱進,源頭性教育還有待改進和調整,入監教育缺乏必要的力度和針對性,導致不少新投改的服刑人員,對於服刑的規範學習不到位,對於改造的權利和義務學習不全面,特別是近期大量投送監獄改造的短刑犯,有不少表現出身份意識淡薄,勞動熱情缺乏,改造動機不純,為誰改造的意識不明現象,對良好的改造風氣具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缺乏較為科學的技術教育思路和設計,缺少科學系統,具有前瞻性的培訓教育目的調研,也缺乏系統的技術骨幹階段性的過程培訓設計,技術教育基本還停留在基層監區自行安排組織的層面,流於形式的培訓效果是差強人意,既資源浪費,又造成基層單位普遍技術儲備不足,不僅導致質量問題,設備維護問題較為突出,更為關鍵的是影響勞動改造成效,使得勞動改造發展不能與教育改造發展相匹配。

二是缺乏高水平的專業教育團隊,監獄雖然一直在組織教育改造工作,但教育內容的更新及時性,教育手段的新穎性和技術性,教育課程設計的科學性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雖然教育課程是開設了,但上課的老師水平卻難以讓人滿意,課程效果還不理想,缺少一支高水平的專業教育團隊,把課程開好,能吸引住廣大服刑人員的興趣,能在潛移默化中引起廣大服刑人員思考,教育性和影響性還有待加強。

三是缺乏具有正能量的文化引導,在當前監獄服刑人員羣體中,由於缺乏健康、積極的羣體亞文化引導,導致不少基層監區服刑人員自我調節能力普遍較弱,而現象產生的根源,在我看來,主要是服刑人員長期缺少自己的時間,缺少自我心靈淨化,他們缺少閲讀,特別是有益於心靈洗禮的書報,更是鮮有看者,我觀察了一下,我目前所在的監區服刑人員來看,參加自學考試的只有八名,佔總人數的1。69%,訂閲各類報刊雜誌共計76份,訂閲率只有16。1%,而《讀者》、《雜文》、《文摘》等有益人生思考的報刊,更是鮮有人訂閲,只有8份,佔總人數的1。69%,佔總訂閲數的10。5%,大部分訂閲者訂的是《健美》、《知音》、《健康與生活》、《男人裝》等書刊,缺乏人生哲理的啟迪和引導,導致服刑人員缺乏思考,喜好簡單的想問題,處理問題,不僅增大了民警的教育難度,還佔用基層民警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影響基層監區、分監區領導對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學謀劃和積極實施。

三、對當前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的幾點建議

1、重塑教育理念,推崇教育改造出效益。

一是應建立“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理念,要重視服刑人員入監教育工作,嚴格新犯入門教育,通過源頭性的教育整訓,幫助服刑人員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強化服刑人員的身份意識和勞動改造意識,要解決當前服刑人員中普遍存在的為誰改造,為誰勞動的問題?變要我改造,為我要改造;

二是進行必要的罪犯改造發展動態教育探索,對於一些想改造、真改造的服刑人員,我們應考慮開展具有素質和技術提升性質的中途教育和繼續教育,此舉,不僅可引導服刑人員繼續積極改造,還能形成改造示範效應,引導其他服刑人員也積極改造,踏實改造,更為關鍵地是,可提高好素質服刑人員的比例,提高我們的勞動改造成效,進而促進勞動改造的模式與教育改造發展要求相匹配,讓教育質量年活動,得到真正的開展和取得較好的實效;

三是積極探索出監適應教育,勞動改造和教育改造的目的是一致的,即為“首要標準”服務,當服刑人員改造到刑期的尾期時,我們應進行一些與社會接軌地適應教育,一方面可以播放一些社會打工人員的就業現狀調查紀錄片,另一方面可進行必要的生產模擬和就業模擬教育,讓即將刑滿的服刑人員,對當前社會創業和就業有較為客觀的認識,儘量減少服刑人員出獄後的心裏落差,儘可能的減少自暴自棄行為的出現。

2、強化文化建設,藉助文化教育促正氣。

一是鼓勵文化學習,特別是在目前施行“5+1+1”教育改造模式下,我們應大力倡導文化學習,鼓勵服刑人員多看好書、好報,鼓勵他們參加自學考試(通過一門可外加3分的獎勵對服刑人員誘惑非常大),雖然這些學習看上去佔用了服刑人員的一些業餘時間,但其增強服刑人員自我調節能力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還有我們還可把參加自學考試,同服刑人員的改造表現相掛鈎,只有表現好的,才能報名,如有違規可以限制報名,引導服刑人員踏實改造,真誠改造;

二是加強基層監區的文化建設,當前我們不少基層監區,由於硬件條件的短板,從環境上就缺乏文化的氣息,勞動改造環境和監舍顏色的單調,壓抑服刑人員的心理,鮮有的文藝演出和娛樂條件設施,導致服刑人員的業餘生活缺乏調劑,我們應該鼓勵有書畫和文藝才能的服刑人員利用休息時間,多進行文藝匯演和創作,形成改造正氣,通過加強監區文化建設,豐富服刑人員的業餘生活,多方面的引導服刑人員平穩改造。

3、創新教育內容,形成教育改造的正能量。

除了日常開展的文化教育、形勢教育及技術教育以外,我們還應積極開展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娛樂和生活教育,一是可組織觀看具有正能量的電影和文藝晚會,如電影《中國合夥人》和每年一度的《感動中國》頒獎晚會,激發廣大服刑人員內心的至善,鼓舞起他們的生活熱情;二是還可有選擇的看去年開始出現的《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等健康向上的娛樂節目,教育廣大服刑人員,社會成功的渠道已具有多樣化,對於他們來説,努力可以造就成功,只要踏實改造,積極勞動改造,將來也有機會去贏得社會成功;

4、重視隱患化解,抓好個別教育穩秩序。

個別教育是我們監獄管理者一種最簡單、最實用的教育改造手段,可惜的是,隨着監獄管理的不斷轉型,個別教育工作在基層單位有弱化的趨勢,但近年來的一些獄情隱患化解與個別教育工作的適時開展不無關係,如近期出現的一些要自殺、抗改等苗頭性獄情,就是由於個別教育工作到位,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從而及時化解,穩定了改造秩序,確保了監管安全,因此,我們不能弱化個別教育工作,還應有所創新,要引入必要的技術信息手段,加強個別教育的技術含量,提升個別教育的質量,通過個別教育工作的實在開展,鼓勵民警多發現監管安全隱患,並及時採取措施予以化解,確保監管秩序的穩定,實現監獄安全。

教育改造是個出成績慢的工作,我們的廣大監獄民警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胸襟和心懷,積極的投身於“教育質量年”活動中去,踏實地抓好教育改造工作,主動探索,積極實踐,豐富和創新教育改造的手段及內容,只要我們用先進模式做範本,用科學理念引導人,用正能量激勵人,全力踐行“首要標準”,監獄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必將會有新的成效,法制中國,平安中國就會與我們漸行漸近!

人員調研報告12

社區圖書館一般只藏有印刷型文獻,電子文獻幾乎沒有;圖書的類型較單一,多數是文學、生活類圖書。因缺少購書經費,也存在購買盜版書的現象,圖書更新速度緩慢。因此,門庭冷落,少人問津。

4、服務管理效能低

社區圖書館缺乏具有管理知識和運作能力的專業人員,基本只能承擔簡單的圖書借還工作,服務類型單一,影響圖書館效能的發揮。

三、社區圖書館運作模式

長期以來,社區圖書館的管理體制還是遵循計劃經濟下“一地一館”、千“區”一面的模式。在藏書量、館舍面積、管理規範、設施標準等方面都無法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因此,急需更新舊的管理理念,積極參與社會大循環,充分整合現有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率,應努力尋求建設特色館的模式。除了政府投入辦館外,能否嘗試其它的幾種辦館方式。一是將城市的公共圖書館與一個或若干個社區圖書館聯合起來,形成一種總館與分館的關係。由社區提供場所,文獻資料由公共圖書館提供,並配備專業管理人員負責管理。這樣,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閒置的文獻資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又有了經濟效益;而另一方面,社區居民又可以在身邊享受到與公共圖書館同等質量的服務,使社會利益最大化。位於賽罕區的學府花園圖書館正是這種模式的嘗試者。該館是內蒙古圖書館的分館,是自治區第一家社區圖書館。八千多居民擁有二萬冊藏書,借閲方便,居民滿意。二是社區與附近高校圖書館聯合辦館,實行一館兩用。高校歷來代表着當代的最高學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合作辦館將會提升社區圖書館的素養。三是社區圖書館與企業共建。社區內一般都駐有一些企業和單位,社區可主動與之聯姻,由這些企業和單位出資、社區出面聯合辦館,服務面向社區居民和企事業職工。四是個人辦館。鼓勵熱心公益事業的實業家以個人名義出資建館,由出資者全權運作,在不影響公益服務的前提下,使投資者獲取合理的經濟利益。社區居民只是圖書館的受益者,兩相得益,各取所需。五是居民集資辦館,自建自用。一般由居委會倡導,由社區居民捐資、捐物、捐報刊、捐書籍等來籌建,管理人員由居委會工作人員擔任。

四、社區圖書館服務措施

建設社區圖書館是一項系統工程,由於諸多原因,目前還存在許多困難,但幾方面都應積極作出努力使社區圖書館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一是加大政府服務行為的力度。在社區建設中,往往偏重於社區形象,而忽視社區理念形象和社區行為形象的塑造。要充分認識社區圖書館對推動社區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是利在千秋的事業。二是建議從日常收取的物業管理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社區圖書館建設,達到共建、共享。三是積極主動地瞭解居民現在和潛在的閲讀需求。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圖書館的知名度,增強居民利用圖書館的意識。要考慮老年人、殘疾人、少年兒童、家庭婦女等各類羣體的特殊需要,文獻信息力求有普及性、新穎性、娛樂性和休閒性,吸引讀者到圖書館來,真正把圖書館建成居民的“第二居室”。四是送書籍下鄉。有條件的城市鄉鎮圖書館應定期下鄉,在農村建立文化站,拓展服務項目,延伸業務範圍。賽罕區圖書館在送書籍下鄉活動中自身也得到壯大和發展。五是各社區圖書館之間定期進行館藏交流,既提高了藏書的利用率,又解決了社區圖書館的書源難題。通過統一安排規劃,減少了重複建設,使館藏分佈逐步趨於合理。

總之,社區的文化發展建設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都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標誌着社區文明程度的社區圖書館建設應本着追求最佳效果,實現最大價值為宗旨,不能流於形式,簡單化。應適時更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最終達到社區圖書館建設的終極目標——不斷提升居民整體素質,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人員調研報告13

“一別家鄉十數年,家鄉盛景在眼前。今日返鄉有一願,激情創業寫新篇。”這是XX縣李恆鎮外出務工人員繆繼高返鄉後寫的一首小詩。20xx年6月,在該縣李恆鎮工業集裏區,一個佔地面積10畝、10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這就是繆繼高返鄉後投資1500萬元興建的吉高汽車配件廠。像繆繼高這樣,近年來,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逐年增多,創業帶動就業促進農民致富已成為XX市的新亮點,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一、“築巢引鳳”,返鄉創業得到大力鼓勵和扶持

本世紀初,XX市農村勞動力轉移成為各級黨委政府致富農民、富裕農村、為地方培養產業工人的重要舉措擺上議事日程,勞務輸出工作得到突飛猛進發展,到 20xx年,全市農村勞動力異地轉移人數達109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53%。20xx年以來,隨着全市全民創業戰略的大力實施,昔日的外出務工人員自帶資金、技術、項目、信息、市場和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一批接一批地回到了家鄉,創辦企業、興建市場,湧現出一大批“創業之星”,返鄉創業成為潮流。至 20xx年末,全市鄉村勞動力214萬人,在外務工65萬人,返鄉創業1.37萬人,投入固定資產51.6億元,年產值540億元,上繳税金21億元。

(一)強化政策扶持,返鄉創業激勵機制形成。XX市委、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在市場準入、證照辦理、創業場地、信貸支持、用水用電、税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創業培訓、子女就學等方面實施政策傾斜,給予獎勵和扶持,降低創業成本,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並促進其成功創業。XX縣青伊湖鎮農民武榮,20xx年12月返鄉後創立菁伊湖木業,20xx年4月投產,租用土地50畝,鎮政府按每畝200元給予土地租金補貼,20xx年企業貸款800萬元,上交税收70餘萬元,政府以獎勵的形式,給予貸款補貼30萬元,鎮財政出資8萬元為企業無償架設了變壓器,縣財政還給予研發經費5萬元。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企業迅速發展壯大,20xx年產值已達8000萬元,帶動當地勞動力220人就業,人均月工資3300元。

(二)強化宣傳引導,返鄉創業輿論氛圍濃厚。各地採取外出慰問、回鄉懇談、信函聯絡、典型引導等多種方式,經常與外出務工人員敍鄉情、聯友情、增親情,介紹當地創業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同時,各新聞媒體、網絡平台、服務機構加大返鄉創業宣傳力度,通過典型引導、創業信息發佈、創業政策宣傳等形式,營造深厚的返鄉創業輿論環境。20xx年春節期間,全市以“春風行動”為契機,開展了《致返鄉創業人員一封信》、創業成果展和創業成功人員巡迴演講等活動,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XX縣在所有鄉鎮懸掛、張貼、印製宣傳返鄉創業標語,在縣廣播電台開設“全民創業書記談”、“創業富民大家談”、 “創業之路”等專欄,介紹返鄉創業經驗,交流返鄉創業體會。春節前夕,該縣專門組織人員到蘇南務工人員集裏地開展返鄉創業宣傳活動,發佈家鄉創業政策及信息;XX縣組織返鄉創業成果展覽6場、創業宣傳活動10次,參與人數20餘萬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風行動”期間,全市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2101 人,帶動就業18673人。

(三)強化載體建設,返鄉創業服務質量提高。近年來,XX市不斷加強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市、縣(區)都建立了創業指導服務裏心、鄉鎮(街道)有創業服務所、村(社區)建立了創業服務站,切實為返鄉創業者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培訓、專家指導、項目推介、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小額貸款、全程跟蹤” 等多層次的指導與服務。全面實施“四證一體”“一站式”創業服務模式,實行“一窗受理,分別審批”制度,即申請人將所需材料交由政府服務裏心一個窗口後,由窗口人員負責向有關部門傳遞審批,再由窗口人員統一收集,申請人只需到這個窗口就可以拿齊所有創業所需的證照。切實加強創業能力培訓,不斷提高創業培訓成功率。20xx年,全市經過認定的創業定點培訓機構達16家,擁有創業培訓資質的教師75人,全年共開展返鄉創業培訓8166人次,培訓後創業成功率達到62%。XX縣每個鄉鎮都建立了5個以上創業現場教學點,一對一開展創業培訓。該縣還組建了40多人的創業講師團,定期送服務到村、到組、到農户家門。

二、“百花盛開”,返鄉創業形式多樣各領風騷

(一)獨資式。據統計,XX市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後獨資創辦企業數量佔所有返鄉創業總量的75%以上,佔居返鄉創業大半江山。XX縣莊圩鄉女青年鄭紅梅,1983 年到上海服裝廠、織布廠等企業務工,20xx年5月,她回鄉後用掙來的15萬元投資辦起了自行車條帽廠,用工30多人,當年創產值10餘萬元,創社會效益 7萬元。在宿遷,像鄭紅梅這樣返鄉後靠自己的雙手獨資辦企業的還有很多。

(二)合資式。相對於獨資來説,合資更是許多返鄉創業人員最初創業的最佳選擇。因為辦一個企業需要很多資金,一下子拿那麼多錢畢竟不容易。XX縣錢集鎮效佐村陳莊組唐海軍20xx年返鄉後,和XX市淮安區車橋鎮倪震一起,共同投資20萬元,創辦了沭陽龍睿油脂加工有限公司,如今,他們二人創辦的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個固定資產達20xx萬元以上、利税2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

(三)聯營式。聯營式創業是指創業者通過務工期間和企業建立的良好關係,返鄉後專門為該企業加工配套產品或我生產你銷售等方式創辦的企業。XX區大興鎮集東居委會第一居民小組的徐宏衞,1995年到常州務工,由於他工作勤奮,老總把他從分廠調到深圳電子元件廠負責管理工作,不久又升任副廠長。一天,他對廠長説,能不能把你的電子原材料給我發過去,我在宿遷老家為你搞加工?老闆考慮不久,就同意了他的請求。20xx年,徐宏衞回鄉在宿遷辦起了電子元件廠。從此,雙方配合非常默契。這種為外地搞來料加工創辦的企業,負擔不是很重,效益也可觀,比較深受本錢不多的創業者歡迎。

(四)股份制。受傳統經營理念影響,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後以股份制形式創業並不多,有的也只是在土地流轉後,一些公司大户以土地帶人入股的形式出現。XX區龍河鎮朱大興村蔡蘇圩,20xx年返鄉後成立了“XX市將軍令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7位農户入股經營,採取的是“合作社+基地+農户”經營模式,苗木種植面積近100畝,資產價值超過100萬元,户均年收益在10萬元以上。

三、“引領潮流”,返鄉創業對當地經濟社會影響深遠

創造歷史,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僅是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亮點,而且對提高農民素質,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取得了巨大推動作用,也為加快城鄉統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XX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703元,比上年增長12.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1%,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5809元,增長13.3%,對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6.6%。

(一)拉動了農村就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直接為當地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加快他農民就地就近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XX縣紮下鎮曹沛,20xx年回鄉後創辦了沭陽樂紡服飾有限公司,擁有10條服裝生產流水線,解決了當地25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XX縣王集鎮武集村劉銀春,1998年到蘭州務工,20xx年底返鄉創業,開辦了泗陽江南樂坊音樂主題餐吧,帶動就業127人,充分體現了就業倍增效應。XX縣龍集鎮龍集村六組張靜,20xx年初返鄉,在龍集鎮工業集裏區創辦了XX市創新塑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箱包、紡織袋、手提袋,帶動農村大齡勞動力150人就業,其裏貧困勞動力94人,使部分不能離家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

(二)增加了農民收入。返鄉創業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徑,據測算,返鄉創業帶動就業人均月工資在2300元左右。XX區羅圩鄉武圩村陸汽啟,返鄉後創辦了雙洋帽業,吸納羅圩鄉40個勞動力,人均月收入2500多元;該區龍河鎮龍集居新東組陳建堂20xx年返鄉創業,承包村裏130畝土地栽種葡萄,本村農民在忙完自己農活後都可以幫他栽種葡萄,每人每天收入在60元左右,農忙農閒都有錢賺。

(三)促進了結構調整。多年來,XX市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結合本地優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拉長了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建市之初的47.7:30.8:21.5,到20xx年調整為13.8: 47.8:38.4,一產比重降低33.9個百分點,二產和三產比重分別提高17個和16.9個百分點,由傳統的“一二三”結構調整為“二三一”結構。XX縣萬匹鄉丁蔣村丁書良返鄉後從事反季節大棚蔬菜種植,受他的影響,該村從事蔬菜大棚種植家庭逐年增加,全村8成以上土地不再種植傳統農作物。XX區順河鎮陸槽坊村農民姜繼武返鄉後承包300多畝土地從事泥鰍、蓮藕、茭白和水蛭生產,年純收入100餘萬元,當地村民看到實惠後紛紛效仿,同村沈軍、胡為月、劉殿才等村民也都加入到水產養殖行列裏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基本形成。該區返鄉人員石良辰,在宿豫商貿城創辦了網上商城和速購快遞公司,形成網購與物流一體化,帶動了宿豫整個物流業飛速發展。

(四)豐富了人民生活。一方面,返鄉創業豐富了農村物質生活。返鄉創業農民利用外出務工時學到的技術和手頭積累的資金返鄉後,有的承包荒山種植水果,有的利用河堤飼養家禽、牛羊;有的投資農村客貨運輸、開辦建材商場;有的辦起小超市、小餐館;有的種植藥材、反季節蔬菜、發展高效農業……補充和豐富了城鄉人民生活。XX縣半城鎮返鄉創業農民李磊在縣、鎮兩級政府支持下,創辦了春蕾採摘園,主要種植桃子、棗子、無花果、西瓜等果蔬,形成城鄉旅遊、採摘、休閒一體的服務產業。另一方面,返鄉創業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外出打工農民多數都是受過一定文化教育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他們在城市打工的過程裏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接受了城市文明的薰陶,而返鄉創業恰恰是其裏一部分優秀者又回到了農村,同時也帶回了都市文明和現代生活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人力資本有了新的提高,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農民的精神文明和生存質量逐步得到改變。

(五)形成了一批典型。近年來,XX市許多農民工返鄉創業逐漸由小變大、由弱到強,在當地影響較大,已成為農村致富的領頭雁。XX縣每季度都要評選一批“十大創業明星”、每年評選“十大創業先鋒”,並把這些報效家鄉創業者的巨幅照片掛在縣政務服務裏心,讓前來辦事的人都能看到;XX縣的魏琴、孫衞軍、王維、謝衞國、朱凌瑞等10人被評為該縣20xx年度“十佳激情創業之星”,返鄉創業有功得到標榜和激勵。返鄉創業農民不僅自己富裕,還不忘帶領羣眾共同致富,得到了羣眾的充分肯定,有的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有的被作為村級後備幹部,還有的被授予多項榮譽。XX縣八集鄉大石渡村韋莊組韋紅,20xx年到無錫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務工,20xx年回鄉,在八集鄉工業園區創辦了江蘇東傑環保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佔地33500平方米,有員工380人,從 20xx年起,她先後被評為“XX縣鳳還巢明星企業代表”、“十佳創業之星”、縣“三八紅旗手”、“十大傑出青年”,20xx年入選市人大代表。

(六)擔當了社會責任。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僅為農民致富提供了渠道,還主動為鄉村架橋鋪路,捐資扶弱濟貧,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20xx 年,全市返鄉創業企業為公益及社會事業支出達5.6億元,全市人均96元。XX縣錢集鎮效佐村唐海軍返鄉辦廠賺錢後,每年都要為全村農民繳納100元/人的醫療保險費,村裏路燈用電費用全部由他支付。XX縣朱湖鎮黃圩村三組返鄉創業人員陳軍,返鄉後創辦了XX市羽鼎火鍋爐具有限公司,20xx年,他個人出資18萬元為村裏修建了一條寬3米、長270米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該縣上塘鎮返鄉人員周光君,20xx年返鄉創辦了華晶工貿有限公司後,年年都向上塘鎮養老院、上塘裏心國小捐贈物資,全額資助10名生活困難的學生學費和生活費,20xx年教師節,他還向上塘鎮裏心國小捐贈10000元,用於獎勵品嚐兼優的學生和優秀的基層教師。

(七)加快了城鎮建設。返鄉創業人員大多將創業地點選在交通便利、經濟活動比較集裏的小城鎮或工業集裏區,因此,一大批返鄉創業人員在小城鎮購買了房子,在小城鎮安了家落了户,加快了農民向小城鎮集裏的進程,實現了一種最低成本的城鎮化擴張,從而帶動了小城鎮建設向新的、更高層次發展。XX縣華衝鎮返鄉創業 136人,其裏在小城鎮創業的佔55%,在本村創業的佔40%;XX區返鄉創業隊伍裏,在小城鎮及市區創業的農民佔79.8%。XX縣斐圩鎮農民莊巍,在鎮工業園興建4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創辦了XX縣莊巍食品廠,目前,莊巍全家已經到鎮上居住,有了自己的商品房和車子。XX市XX區屠園鄉農民伏美紅,20xx年春節期間返鄉後創辦了XX區屠園鄉騰飛電器廠,她全家也從農村般到了鎮上。

分頁閲讀第1頁:一、“築巢引鳳”,返鄉創業得到大力鼓勵和扶持第2頁:四、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四、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返鄉創業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層次較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從統計情況來看,XX市返鄉創業平均固定資產投入僅37.66萬元,可以看出,初始創辦的基本都是小微企業,以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為主,生產崗位和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層次較低,市場競爭能力較弱。

(二)融資成為制約創業的首要因素。外出務工人員靠務工積累起來的資金不會太多,對於創辦企業、搞生產性經營所需資金額來説,往往在創業初始階段就已耗盡,有的只能通過向親友借貸。許多人寧願向社會高利息籌集資金,也不願意去銀行貸款,因為銀行貸款手續繁瑣,時間較長,而且擔保人難找。資金缺乏,貸款困難,已成為制約返鄉創業的瓶頸。

(三)創業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扶持政策應有盡有,力度也很大,但是由於宣傳不到位,有的創業者還不知道政策;有的雖然知道政策,但由於缺乏具體操作辦法,導致創業者不知道找哪個部門、需要提供什麼材料才能享受到政策;另外,部門之間踢皮球的現象還依然存在。

(四)基礎設施建設不適應創業發展需要。農民工回鄉創業一般都在集鎮或工業園區,但是由於一些地方經濟薄弱,小城鎮建設滯後,導致返鄉人員創業成本增加,如建設廠房、架橋鋪路、輸電引水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時間和精力。同時小城鎮的通信、交通、金融、能源等配套設施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也給返鄉創業和發展帶來了不少麻煩。

五、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建議及對策

(一)主動把政策送到返鄉創業者手裏。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各級創業服務機構,要全面掌握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情況,並根據他們不同創業階段發展和需求,及時將各項扶持政策送到他們手裏,給予場租、税費、用水用電減免,發放創業帶動就業獎勵資金,降低創業成本,扶持創業成功。

(二)下大力氣解決創業融資難題。推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不斷提高他們創業的規模和層次,關鍵在資金。在今年的亞洲博鰲論壇上,眾多人士提到,裏國小微企業佔企業總數的60%以上,但50%以上的小微企業都存在融資問題。因此,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後創辦的小企業,要根據其初始創業和創業發展階段的具體情況,分別給予不同的財政與信貸支持。要將小額擔保貸款擴大到所有創業者,提高貸款額度,降低門檻和環節,減少手續和時間。要研究解決創業融資難題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緩解創業者對資金的實際渴求。

(三)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把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納入小城鎮建設規劃,切實抓好小城鎮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工業集裏區和市場建設,使之承載創業項目的能力不斷增強,減輕創業者輔助投資的壓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農民工創業園,給予各項優惠政策,不斷提高政府對返鄉創業的政策與信息導向性和創業成功率。

(四)切實做好創業各項服務工作。要經常徵集、評選、發佈適合返鄉人員創業的項目,從項目支持上為返鄉創業人員興辦企業或經濟實體創造條件。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入駐基地的返鄉人員創業提供各種條件和便利。有針對性地強化創業能力培訓,提高返鄉人員創業能力和水平。加強各級創業服務機構建設,組建一批服務創業的專家志願團,一對一的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全程服務。

(五)營造有利於返鄉創業的輿論環境。要通過發放返鄉創業宣傳材料、手機短信、到外出務工人員集裏地慰問座談、返鄉創業典型介紹等形式,啟發他們返鄉創業意識,鼓勵和引導他們返鄉創業。各級新聞媒體、網絡、服務機構要加大返鄉創業宣傳力度,公開兑現創業扶持政策和承諾服務內容,大力營造崇尚創業、褒獎成功、寬容失敗的和諧創業環境與氛圍。

人員調研報告14

一、基本情況

新世紀以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無錫市外來務工人員數量不斷擴大,其隨帶子女入學需求同步大幅增長。調研顯示,截止XX年12月份,我市外來人口總數已達291.98萬,其中義務教育適齡入學兒童少年171828人,佔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37.57%(其中國小階段131959人,佔全市國小學生總數的41.31%;國中階段39869人,佔全市初中學生總數的28.91%)。面對日益增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需求,我市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國家、省關於保障外來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各項要求,堅持“以流入地政府負責為主、以公辦學校接納為主”原則,按照“政府負責、齊抓共管、公辦為主、依法規範”思路,積極採取有力措施統籌安排,較好地解決了數量龐大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

1. 黨委政府積極履行工作責任。XX年,市政府專門制定出台《關於無錫市區進城務工就業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若干意見》(錫政辦發〔〕117號),明確了“按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原則,由流入地政府負責,以全日制公辦學校接納為主”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的工作要求。XX年7月,市政府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無錫市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錫政辦發〔〕171號),明確“流入地政府負責,以全日制公辦中國小接納為主”的原則,進一步推動落實各區人民政府切實履行好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義務教育的工作責任。各地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市政府文件精神,把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作為履行政府管理服務責任、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內容,制定出台政策文件,落實鄉鎮、部門工作責任,健全相關工作機制,不斷增加教育投入,積極拓展教育資源,切實維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受教育權利。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居住證、暫住證持有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對符合入學條件的做到公辦學校應收盡收,不符合入學條件的儘量安排接收,形成了公辦為主、民辦補充,就近公辦學校、定點公辦學校以及民辦學校相結合的有序接納格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錫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得到了良好保障。

2.公辦學校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各地充分挖掘公辦學校資源,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放,對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做到公辦學校應收盡收。截止XX年12月,全市365所中國小100%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放,共有158018名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在公辦中國小就讀,公辦學校接納率達到了91.96%,其中,江陰市、崇安區、濱湖區、新區公辦學校接納率達到100%。各地不斷探索和完善公辦學校接納機制,在就近公辦學校儘可能吸納的同時,還統籌安排教育資源,建立了入學定點學校制度,集中接納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入學。隨着各地加快學校佈局調整,進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逐年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今後公辦學校接納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

3.民工子弟學校解決部分入學需求。面對日益增長的入學壓力,各地在加強民辦民工子弟學校規範管理、嚴格相關准入條件、依法取締無證辦學的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民工子弟學校,加大資金、師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開展公辦學校與民工子弟學校結對幫扶,組織公辦學校向民工子弟學校捐贈教育設施設備,選派公辦學校校長、會計到民工子弟學校任職,並通過制定民工子弟學校建設標準、把民工子弟學校納入督導評估等辦法,推動民工子弟學校提升管理水平,全市民工子弟學校辦學面貌得到較大改善。如南長區清和學校近年來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扶持下,規範健康發展,成為全市支持民工子弟學校辦學的一個較好示範。目前,全市共有9所民辦民工子弟學校,接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2310人,承擔了全市7.16%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任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公辦學校壓力,也滿足了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集中就讀的需求。

4.管理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優化。各地不斷優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管理,認真執行市政府居住證管理規定和本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條件規定,加強入學資格證明審核,規範入學申請程序,確保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員子女應收盡收。在江陰市、錫山區率先探索的基礎上,在全市推廣實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預報名登記制度,明確預報名期限、申請學位、審核公佈等要求,進一步優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服務。同時,全市各地努力拓展外來務工人員教育服務範圍,在解決好義務教育就學問題的同時,將外來務工人員教育服務向兩端延伸,全市幼兒園全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放,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實行外地學生與本地學生“同分錄取、同等收費”政策,有效滿足了部分外地學生在錫接受幼兒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

二、矛盾問題

我市在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方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特別是XX年市政府文件出台後,各地認真執行政策精神,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受教育的相關投訴明顯下降,平等接受教育日趨得到良好保障。但在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城市化加快推進、外來務工人員羣體進一步擴大的背景下,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面臨的矛盾凸顯,壓力很大,思路需要不斷拓寬。

1.教育資源供需矛盾突出,規劃建設相對滯後。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斷放緩,義務教育適齡生源逐步下降,有了一定的教育資源富餘,各地依靠這部分資源較好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近十年來,我市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外來務工人員及其隨帶子女總數不斷增長。據統計,全市接納外來人口義務教育適齡學生XX年僅為5萬,XX年12月已超過17萬,十年間增長340%,教育資源利用基本飽和,公辦學校辦學能力挖掘已達極限,義務教育資源供給與入學需求之間的矛盾突出。從地區情況看,受區域功能佈局、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居住成本等影響,部分地區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工業發達鎮(街道),外來務工人員集聚規模大,入學矛盾仍比較突出。從學段情況看,全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生中國中學生佔總數的23.20%,國小學生佔總數的76.80%,國小階段入學矛盾更為突出。值得重視的是,隨着我市經濟進一步加快發展,加上目前產業結構總體仍然偏重,全市外來務工人員增長趨勢還在加快,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需求普遍超出各地預計情況,今後一個時期內,教育資源供需矛盾仍將進一步加劇。

與迅速增長的入學需求相比,義務教育資源規劃建設相對滯後。一是教育事業規劃與人口基數不匹配。市政府XX年《關於無錫市區進城務工就業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各地應將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納入當地義務教育規劃予以保障。市政府XX年7月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無錫市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又調整明確要以常住人口為基數進行將於事業佈局規劃。但由於對外來人口增長趨勢預計不足,目前一些地方仍以户籍人口基數為標準進行義務教育事業規劃。二是學校配套建設不能及時到位。各地針對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入學問題,加快了學校佈局調整和學校新建、改擴建步伐,但是從學校規劃、建設到投入使用需要較長週期,跟不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增長速度;同時,部分地區因新城開發、商務功能區開發、商品房建設加快,在教育設施配套上責任不明、進度遲緩,特別是拆遷安置房的教育配套問題尤為突出,一些片區義務教育管理保障、學區劃分責任未得到明確和落實,與入住羣眾教育需求不相匹配。三是學校撤併與建設銜接不到位。各地在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撤併了部分不達標的民工子弟學校、村小,使優質教育資源相對集中,但個別地區在新建公辦學校未啟用的情況下,先行撤消民工子弟學校,在教育資源減量與增量上不能保持同步,安置分流壓力陡增,加上新增的入學需求,造成局部性入學矛盾激化。

2.民辦學校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公辦學校吸納壓力突出。充分發揮民辦民工子弟學校的重要補充作用,是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一個重要的現實途徑。調研發現,目前各地普遍存在民辦民工子弟學校數量偏少、水平不高、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的問題。一是部分地區對民辦民工子弟學校缺乏應有的重視。調研顯示,部分地區或對民工子弟學校功能作用不太重視,或對民工子弟學校管理存在畏難心理,個別地區甚至一所民辦民工子弟學校都沒有,把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完全定位在公辦學校上。近幾年,各地出於多種考慮,相繼撤銷、關停了一批民辦民工子弟學校,全市民工子弟學校總數目前只有9所,民工子弟學校規模不斷縮小,承擔的義務教育任務越來越弱,公辦學校接納壓力更為突出。二是民辦民工子弟學校辦學水平普遍較低。一些地區未將民工子弟學校發展納入教育整體規劃,對民辦民工子弟學校鼓勵支持不夠,缺少相應的扶持政策,一些民工子弟學校處於無序發展狀況,僅僅依靠收費維持學校勉強運轉,校舍擁擠、環境髒亂差、設施簡陋、師資水平低、管理不規範,達不到基本辦學標準。學校辦學質量和管理、安全狀況令人擔憂,與我市公辦學校辦學水平極不協調,應有的補充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調研中,公辦學校普遍反映接納大批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後,資源明顯不足,教育教學壓力加重,辦學水平有所下降。一是校舍緊張,班額超標。部分公辦學校為完成接納任務,不得不改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音樂美術教室等專用教室為普通教室,影響了相關課程開齊開足,並造成學校生均佔地面積、生均建築面積等指標倒退,達不到現代化學校辦學標準。一些地方還出現班額超標現象。二是教師缺額較多。許多接納任務較重的學校教師數量存在較大不足,不得不增加聘用教師數量。三是教育教學管理困難。一些外來人員子女學業基礎和學習習慣都存在一定不足,跟不上學校實際教學進度,與本地學生相處存在一定障礙,給學校教學與管理帶來較大困難。同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大量進入後,我市公辦優質教育資源一定程度被稀釋,教育質量提高難。全市28.5%的公辦學校出現本地學生與外地學生數量倒掛,本地市民對學區學校環境氛圍、教育質量不滿意,一定程度上造成學區內生源流失,部分地區的擇校問題因此加劇。

3.招生入學條件不盡統一,協同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市政府XX年7月《關於進一步做好無錫市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我市取得暫住證半年以上,與我市用人單位簽訂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或取得工商營業執照,按規定在我市繳納社會保險,其子女在户籍所在地沒有監護條件且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可申請進入居住地公辦學校就讀。各地在政策執行中,根據實際情況相繼出台實施辦法,對入學條件作出了具體規定。部分地區同時還提高了相關條件標準:如規定監護人在居住地暫住要滿一年以上,要求提供兒童預防接種證和流出地出具的外出借讀證明,要求工作地與居住地相同等。由於地區之間執行政策不盡統一,造成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哪裏條件低就往哪裏去,增添了區域間的接納矛盾;也造成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因工作地與居住地不同而子女無法入學,反響較為強烈。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與流動人口管理密切相關,必須加強部門配合,建立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目前,我市流動人口管理體制正在不斷完善,一些地區教育部門和相關學校得不到外來人員隨帶適齡兒童少年數據,無法全面、及時、準確掌握入學需求,不少學校處於被動接納局面,也給教育事業科學規劃帶來較大困難;暫住登記辦法有的不夠嚴密,房屋租賃監管也存在一定缺位,新區出現租賃房屋“一房住多户”現象;勞動用工監管有待加強,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又長期在錫居住和務工,到上學季又有強烈的入學需求,入學資格條件難以嚴格和規範執行。

三、對策思路

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就學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就學問題既有複雜性,又有長期性。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需要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順應外來人口增長趨勢,認真落實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無錫市區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堅持“政府負責、統籌規劃,公辦為主、民辦補充,規模適度、應收盡收,規範管理、優化服務”的思路,進一步健全政策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在錫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1.進一步認清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的重要性。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關係到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合法權益的保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創新無錫幸福無錫的重要內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責任,是教育科學發展、人民滿意的必然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和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堅持“以流入地政府負責為主、以公辦學校接納為主”原則,切實承擔轄區內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法定職責,把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列入重要工作目標,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切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2.加快教育事業科學佈局規劃和學校建設。堅持把外來務工人員隨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人口綜合管理體系,納入義務教育發展整體規劃。要根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數量、分佈及其變化趨勢等情況,按照學校數量適當、區域佈局合理、辦學規模適度的要求,以常住人口為基準合理規劃學校佈局,按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的標準建設學校。接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較多、現有教育資源不足的地區,要加大教育資源統籌力度,滿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需求。實施學區調整、撤點並校的,要堅持先建後撤、平穩過渡,先行落實分流措施,確保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正常入學不受影響。

3.積極扶持發展民辦民工子弟學校。鼓勵社會力量出資捐資興辦符合基本辦學條件、質量標準和安全管理要求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各區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的扶持力度,通過多種途徑,在辦學資金、設備、師資、管理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幫助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質量。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辦學行為、質量、收費、安全、衞生等規範管理,堅決依法整治或取締不具備辦學條件、存在安全隱患和非法設立的辦學機構。對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設立、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規範實施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給予適當補助或獎勵。

4.着力優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服務。建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預報名制度,推動各地根據外來務工人員從業、居住等情況,組織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人口計生、公安等部門於當年五、六月份提前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預報名工作,查驗相關材料,受理預報名申請,全面掌握入學需求情況,合理制定接納工作方案。強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招生統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申請就讀居住地公辦學校,如不完全符合規定條件,由居住地政府職能部門或學校受理登記後,統一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統籌安排。推動各地結合實際,明確就近公辦學校或定點公辦學校的接納標準,同時可採用入學條件評分等辦法,根據學額情況有序接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嚴格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收費管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按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安排進入公辦學校就讀,實行與本地學生同等收費政策,免收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作業本,不得收取借讀費、捐資助學費等費用。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關愛指導,堅持教育公平和育人為本,建立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溝通聯繫制度,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的關愛指導,促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健康成長。

5.加快完善外來務工女人員子女教育協同管理機制。堅持政府統籌、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切實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教育部門要承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主要管理職責,及時制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方案,指導和督促學校做好接收工作。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範圍,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公安和人口計生部門要完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加強流動人口信息登記和居住管理,協助配合教育部門及時掌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人數變化情況。發展改革部門要將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列入城市發展建設事業規劃。財政部門要按照有關政策、標準合理安排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經費。編制部門要根據公辦學校實際在校生數,合理核定學校的教職工編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就業管理,提供就業備案和參加社會保險的信息證明。物價部門要會同教育部門等加強對有關收費情況的管理和檢查。

人員調研報告15

為加強我市公辦幼兒園人員編制管理,促進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市委編辦聯合市教育局對我市公辦幼兒園人員編制有關情況進行了調研。具體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公辦幼兒園基本情況。截止20xx年9月,我市分佈在各主要城區的公辦幼兒園共有11所,均由市教育局統一管理,經費形式為財政部分補助,承擔着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學前教育服務等職能,對我市的學前教育起到了引導和示範作用。

2.教職工編制及使用情況。全市11所公辦幼兒園共核定教職工事業編制231名,平均每所幼兒園21名,實有在編人員共113人,平均每所幼兒園10人。

3.人員配備情況。全市11所公辦幼兒園共有教職工448名,在編人員共113名,主要為管理人員和教師,其中,園長、副園長23人,財會、人事29人,教師、保育員、衞生保健員61人;聘用人員共335名,主要為教師和後勤人員,其中,教師、保育員、衞生保健員235人,後勤100人。

4.人員工資情況。在編教職工按照事業單位工資標準,由市財政統一撥付。聘用人員工資根據具體情況由雙方協商確定,各幼兒園經費的主要來源為按照統一標準收取的托兒費,其中20%上交市財政統籌,其餘部分用於聘用教師工資保險、幼兒飲食等費用,目前,各幼兒園聘用人員工資平均為每月20xx元左右,不到在編教職工工資的一半。

5.適齡兒童情況。11所公辦幼兒園轄區內適齡幼兒數約3817人,在園幼兒數2418人,其中,大、中、小、託分別為562、650、614、592人,入園率為63.3%。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在編教師比例偏低。我市11所公辦幼兒園事業編制231名,在編制教職工113名,編制使用率為48.9%。11所公辦幼兒園共有教職工448人,其中教師、保育員、衞生保健員為296人,在編教師、保育員、衞生保健員僅為61人,佔20.6%;聘用教師、保育員、衞生保健員為235人,佔79.4%,聘用教師流動性較大且水平參差不齊,學前教育教師缺口嚴重,嚴重影響了幼兒教育教學的接續性和辦園水平。

二是聘用制教師待遇低隊伍不穩定。聘用制幼兒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低,收入少,平均工資只有20xx多元,與幼兒園在編教師相比,工資待遇差距大。在相同單位和相當工作量的情況下不能做到同工同酬,造成聘用制幼兒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思想不平衡、流動大,教師隊伍不穩定。

三是幼兒教育投入不足。公辦幼兒園主要通過收取保教費來解決幼兒園的正常運轉,財政和教育行政部門對這類幼兒園投入有限。幼兒園除去教師工資福利支出和其他日常支出外,基本無額外經費對辦學條件進行改善,因而教育質量和發展受到制約。由於財力及未納入義務教育等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公辦幼兒園財政投入不足,影響了幼兒園的正常運行和發展。

四是公辦幼兒園不能保證適齡兒童全部入園。我市現有的11所公辦幼兒園,由於受財力等客觀因素限制,主要對我市的幼兒教育起到引導和示範作用,目前,轄區內適齡兒童入園率僅為63.3%,還不能保證適齡兒童全部入園。

三、幾點建議

一是合理規劃補充教師,提高編制使用效率。目前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使用率較低,建議教育部門要合理規劃,切實做好幼兒教師公開招聘工作,每年充實一定數量的幼兒教師,做好教師的梯隊建設。在抓好優秀師範畢業生招錄的同時,為穩定現有優秀骨幹幼兒教師隊伍,在使用編制上要有一定比例用於在崗非在編幼兒教師,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聘用符合幼兒教師任職基本條件,有學前教育工作經驗的在崗非在編教師。

二是提高教育系統教師流動性,充實幼兒教師隊伍。針對目前中國小生源逐年下降、中國小富餘的教師過多的實際,建議教育部門協調人社、財政等相關部門,在保持原有中國小教師身份不變的前提下,將部分富餘的國小教師轉崗到幼兒園任教,充實幼兒教師力量。

三是加大財政投入,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幼兒教師隊伍。建議財政部門積極創造條件,完善經費投入機制,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同時將上收統籌的20%托兒費全部返還給幼兒園,補充各幼兒園經費不足,提高在崗非在編幼兒教師待遇,逐步縮小差距,使優秀在崗非在編教師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險、進修培訓、專業技術資格評聘、表彰評比等方面,享有與在編教師同等權利,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幼兒教師隊伍。

四是鼓勵非公辦幼兒園發展,提高適齡兒童入園率。為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建議教育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配合,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措並舉,大力發展非公辦幼兒園,補充公辦幼兒園的不足,解決學前教育“入園難”和教育不均衡問題。

四、工作成效

為進一步加強公辦幼兒園編制管理,促進我市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市委編辦結合我市11所公辦幼兒園的實際,按照《黑龍江省幼兒園機構編制管理實施辦法》關於“幼兒園事業編制按照教職工與幼兒1∶6的比例核定”的規定,重新核定了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11所公辦幼兒園共核定事業編制231名,另核定227名編制作為控制數管理,用於政府購買服務使用,進一步推動了政府購買服務工作,實行在編管理與政府購買相結合的方式,實行同工同酬,進一步提高聘用教師待遇,穩定聘用教師隊伍,優化教師年齡結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