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工商聯商會建設調研報告

來源:文萃谷 2.85W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縣工商聯商會建設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縣工商聯商會建設調研報告

XX縣商會建設組織隊伍日益壯大,功能日趨完善,影響逐漸擴大,已成為推動南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級各類商會組織在不斷髮展的同時,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需要各級黨政、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採取有效措施,共同推動商會建設工作健康發展。

一、縣商會建設基本狀況

(一)黨政高度重視商會建設。XX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商會建設,提出發展商會經濟的要求,並對行業商會、異地商會建設給予大力支持。每成立一個商會,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都派出領導出席祝賀;舉行重大經貿活動,邀請行業商會、異地商會參加;每年春節,召開民營企業家新春懇談會,聽取商會及會員企業意見建議。近年來,各級各類商會遵循市場經濟客觀規律,逐步發展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團結和引導會員企業科學發展,推動南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商會組織快速發展壯大。改革開放以來,XX縣商會組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商會結構呈多元化發展,形成了行業商會、異地商會、鄉鎮商會等各類商會組織共同發展的格局。截止20xx年4月,全縣共組建各級各類商會18個,其中行業商會1個(印刷業);異地商會4個(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南江商會);鄉鎮商會13個(南江鎮、沙河鎮、東榆鎮、下兩鎮、正直鎮、大河鎮、趕場鎮、長赤鎮、上兩鄉、楊壩鎮、貴民鄉、樂壩鎮、光霧山鎮)。全縣工商聯繫統會員總數1200餘個。

(三)商會自主辦會模式初步形成。各類民間商會按照“自願入會、自選領導、自聘人員、自籌經費、自理會務”的原則進行組建,依靠民營企業家自主辦會,初步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協調、自我約束、自我教育”的辦會目標,顯示了民間商會的生機與活力。目前,全市各級各類商會組織18個,有專職祕書長(工作人員)的商會7個,佔38.9%;有獨立辦公場所的商會8個,佔44.4%。大部分商會建立健全了商會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會員大會、常務理事會、會長辦公會能夠按照規定召開,會務工作正常開展。部分異地商會、行業商會聘請機關退休幹部擔任商會祕書長、監事長、專職顧問,確保了商會工作的規範化運作。

(四)商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全縣各級各類商會上下聯動,齊心協力,不斷開拓創新,發揮了商會組織的獨特作用,在促進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和非公經濟健康發展中作出了貢獻,樹立了商會的良好形象,商會凝聚力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大多商會規範發展,在宣傳政策、提供服務、反映訴求、維護權益、加強自律及項目推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黨政部門及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

二、商會在促進“兩個健康”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一)堅持團結服務與引導教育兩手抓,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健康成長。實踐表明,各級各類商會組織作為工商聯工作的重要依託,在團結、服務、引導、教育會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把宣傳政策作為服務會員的重要內容,以多種形式組織會員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提高會員的政治素質。引導會員企業加強自律,通過宣傳法律法規,制定會員公約,增強經營者依法納税、誠信經營意識,維護市場競爭秩序。通過發揮協調優勢,協同工會、勞動部門,推進工資集體協商,深入開展和諧企業創建工作,引導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積極開展黨建工作,引導會員企業組建黨組織,推動會員企業健康發展。引導會員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致富知恩、貢獻回報、敬德利他、和諧共贏的理念,不斷增強會員的社會責任感。20xx年重慶南江商會愛心助學回報家鄉,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1名,每年5000元,連續資助4年,社會反響良好。

(二)引導會員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推進非公經濟科學發展。商會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深入企業調研、組織外出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非公有制企業抓住經濟結構調整的機遇,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和發展實際,集中力量把企業做專、做精、做強、做穩、做大,切實在調整產業產品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上有新突破。

(三)積極反映訴求,促進改善非公經濟發展環境。商會組織與廣大非公企業、企業家聯繫最直接、最密切。各類商會以服務會員為宗旨,堅持深入企業認真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密切關注民營企業發展情況,及時反映意見建議。隨着宏觀經濟環境不斷變化,全縣工商聯、商會組織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及時掌握外部環境對民營企業發展的影響,分析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參政議政渠道將調研情況轉化為提案、議案或呈閲件,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努力促進解決非公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改善非公經濟發展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四)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服務招商引資和對外經濟交流。一是發揮商會資源優勢,以商引商。充分發揮商會的人脈、資金等社會資源優勢,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積極牽線搭橋,“請進來、走出去”,積極參與經貿、投資洽談活動,在激活民資、招商引資、促進項目生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xx年2月,XX縣委政府專門舉行南江(北京)商會回鄉創業投資洽談會,南江(北京)商會20餘名企業家參會並對南江包裝推出的項目進行考察,共有2個項目簽訂了合作協議。二是利用商會平台,促進對外經濟交流合作。利用商會平台,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空間,加強與縣外商會團體的友好往來,促進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密切了南江與外地的交流,為促進經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發展友好商會關係,建立良好合作平台。發揮商會民間性優勢,“引進來、走出去”,加強與兄弟縣區工商聯、商會組織的友好往來,促進相互交流與合作。近年來,XX縣工商聯、總商會先後與市內外20多個縣區級商會協會團體建立了友好關係,相互之間經常保持聯繫溝通,互通信息,互相走訪,互相學習,促進共同發展。

(五)整合商會資源,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參與產業項目建設。商會組織凝聚了一大批有實力的企業,在激活民資、開拓市場中具有先天的優勢。通過集聚商會資金、人才、管理等資源,聯手聯合投資,積極參與產業項目建設。比如,XX縣工商聯、總商會順勢而為,引導會員企業紅葉集團變“危”為“機”,投資10億元人民幣建設紅葉廣場商業綜合體項目,打造全省一流的民營企業總部經濟。目前,南江各地商會組織以項目為抓手,大打“商會經濟”牌,逐步成為吸引民間投資、搞活民間招商的重要力量。南江百草藥業二期工程、四川蜀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鐵皮石斛項目、重慶環永公司蔬菜基地及深加工項目等優質項目正緊鑼密鼓順利推進。

三、商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加強商會建設的認識不足。商會組織還沒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視,不少領導幹部對商會的性質、職能、作用缺乏認識,不瞭解商會經濟這一新生事物對地方經濟帶來的重要影響。同時,也未得到企業的普遍認可,因為商會還沒有明確的權利和義務,還缺乏為企業解決問題的手段,企業的重要決策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依賴於政府,不少企業將商會看作一般的民間組織,認為商會可有可無。

(二)拓展商會職能的政策機制有待完善。服務是商會的宗旨,如何在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中承接相關服務職能,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如政府向行業商會協會、異地商會等經濟類社團轉移服務職能,政府向行業商會協會、異地商會等經濟社團購買公共服務,社會中介組織的財務、人事、職稱、培訓等政策都亟需儘快建立完善。

(三)商會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領軍人物少。有的行業因缺少有實力、有熱心、有影響力的商會帶頭人,制約了一些行業商會成立。二是發展不平衡。有的商會生機勃勃,個別商會長期不開展活動,名存實亡。三是管理不規範。一些商會會長缺乏管理經驗,班子不團結,凝聚力不強。四是作用難發揮。缺乏商會管理專業人才,一些商會服務能力較差,方法較少,在政治和社會事務中缺乏影響力。

(四)商會法人登記參差不齊。全縣商會組織在民政部門履行社團法人登記的僅佔三分之一。在外異地商會部分無法登記,主要受社團登記政策影響,一些地方對商會登記備案限制太多,靈活性不夠。

(五)商會組織黨建工作相對薄弱。各級各類商會組織黨建工作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新領域,也是一個薄弱環節。由於非公企業流動人員多、黨員數量少,再加上管理體制不順,造成商會組織黨建工作難以開展。

四、加強特色商會組織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把握方向,積極培育和發展特色商會組織。在指導思想上,確保商會發展始終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對黨負責和對會員負責有機統一起來,把貫徹黨的主張和反映會員利益訴求充分結合起來。在工作任務上,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積極探索推動商會組織黨建工作,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引導和幫助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團、工會等組織,促進企業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推動企業科學發展。

(二)解放思想,大力營造良好的商會發展環境。民間商會的作用發揮如何,是一個地區市場經濟發達與否的重要標誌。有經濟學家認為,商會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第三推動力(第一是“政府力”,第二是“企業力”)。目前,不少人對商會工作仍存在偏見和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商會可有可無,無關緊要,這同樣也是影響商會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因此,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促進商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應該儘快制定行業商會、協會專門性政策規定,對商會、協會的地位、職能、權力和義務等予以明確,使商會、協會工作有章可循。要爭取有關部門,對符合產業政策的行業商會給予財政及税收上的支持和優惠,支持行業商會開展商會專職人才培訓,建立信息諮詢等行業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商會規範化發展。要進一步擴大商會的信息知情渠道。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印發的有關文件、信息,直接下發到行業商會,涉及有關經濟工作的會議,建議通知相關行業商會、企業參加,讓行業商會及廣大非公有制企業及時瞭解把握有關經濟政策信息。

(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構建政府與商會的新型關係。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政府職能精簡高效,約束政府對微觀領域的干預。轉變政府職能,必然要求政府賦予商會必要的職能並以法規的形式加以明確,將政府管不過來又管不好的職能分流給商會管理。如政府把適宜行業商會協會承擔的相關職能委託商會行使,支持行業商會開展行業統計、行業調查、價格協調和公信證明等工作;又如政府需要行業商會提供調研、統計、標準、規劃等,應採取購買服務或資金補助的方式。通過積極穩妥、有步驟地將適宜轉移給行業商會、協會的職能從政府剝離出來,並推動行業商會有效行使這部分職能,不斷提升商會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從而構建政府與商會之間相互獨立、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相互監督的新型關係。

(四)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商會管理體制。探索改革現行業務主管與登記管理並行的雙重管理模式。推動政府加快行業協會商會改革,放開准入門檻,活躍商會發展,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在運行機制上,必須堅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完備以《章程》為核心的規章制度,健全商會內部運行機制,加強商會領導班子建設和專職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確保商會依照法律法規和《章程》開展活動。建立健全會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促進商會的規範運行。加快推動我國商會立法進程,明確規定商會的法律地位、設立原則、組織形式、內部治理結構、行為規範、財務制度等問題,促進商會發展的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要不斷健全研究諮詢、職業培訓、市場開拓、籌資融資、項目推薦、投資引導、行業整合、仲裁調解、維護權益、對外聯絡和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等服務職能,在促進會員發展的同時引導會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形成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五)充分發揮工商聯在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級工商聯要幫助和支持行業商會貫徹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反映企業呼聲、做好協調工作、維護企業權益等,使其真正成為黨和政府聯繫企業的橋樑和紐帶。要進一步加強商會領導班子建設,推選出政治可靠、作風民主、在行業內有影響力、熱心商會事業的企業家當會長,努力打造一支勤勉務實、勇於開拓、甘於奉獻的祕書長隊伍。要不斷建立健全商會內部管理制度,樹立商會良好形象,促進各類商會健康快速發展。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工商聯工作的領導和支持,把發揮工商聯、商會作用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真正解決工商聯人員、經費嚴重不足等實際問題,為工商聯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