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實習報告模板彙編六篇

來源:文萃谷 1.4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城市實習報告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城市實習報告模板彙編六篇

城市實習報告 篇1

第一章:實習目的

1、通過參觀實際建築,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閲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通過畢業生產實習,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瞭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4、通過畢業生產實習,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為今後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5、鞏固、深化、拓寬所學過的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提高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獨立進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鍛鍊自己識圖能力;

6、掌握普通住宅樓的施工程序以及概預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即內部施工的延續性、施工組織的合理性;

7、在熟悉資料的同時鍛鍊自己蒐集有效資料的能力;瞭解我國有關的建設方針和政策,正確使用本專業的有關技術規範和規定,熟悉想應的預算軟件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8、熟悉目前建設工程預算定額單位估價表及當地的取費標準,掌握標誌施工組織設計和編制施工圖預算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

9、將學習運用到實際中來,瞭解住房就等於瞭解了當今的經濟,也就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速度,以便確定將來怎樣我們的住房條件和品位,為住房發展建立最基本的信息。為以後工作奠定紮實基礎

第二章:邵陽學院專家樓25樓簡介及工程概況

工程概況:邵陽學院專家樓25#樓由湖南現代建築公司承建,全樓佔地面積536。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678。23平方米,建築總高度為20。21米,全樓工6層,屬於二類多層建築,該樓主體結構實際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築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裂度為六度。

結構類型:磚混結構

設計標高:本集資住宅工程為6層磚混結構建築,建築物佔地面積536。5m2,本工程相對標高±0。000=261。400m。室外標高低於架空層地面0。15米,衞生間樓面低於室內樓地面30mm各層標註均為建築完成標高屋面標高為結構標高。衞生間,陽台均在內牆下部樓板處澆200高c15素砼,並做15厚聚氨脂塗膜防水層沒牆反起400高,應進行閉水試驗。

屋面: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按兩道防水設防進行設計採用保温隔熱,屋面均採用100pvc白色塑料雨水管有組織排水。

所有預埋件預留孔均須按圖所注部位進行預留,不應後鑿。

第三章:實習內容及心得

一:熟悉工地

本工程25#樓坐落在邵陽學院七裏坪校區,流動人員較多,要保證安全施工與文明施工;工程毗鄰207國道,交通方便。

二:熟悉圖紙

在實習第一天,指導老師林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施工圖紙的基本識圖方法,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的畢業設計就是這棟樓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預算,再加上我們隨身攜帶03g101-1圖集在手上,因此對施工圖紙並不是很困難,在實習過程當中發現一個我們不懂的標註:jql-1:表示基礎圈樑1號。

三:現場施工

測量工程

採用水準儀、經緯儀和鋼尺。具體操作:

1)、主控制軸線的測量

根據工程特點,當±0。000以上主體施工時,先將基礎軸線引測至±0。000地面建築物周圍的自然地面,為方便施工及達到精確控制的目的,擬定建築物橫向五條主控制及縱向兩條主控制線,在主控制線兩端延長線的地面上彈好墨線並用紅色油漆作好標記,在施工階段應對墨線和紅色油漆標記保護完好,發現油漆脱落或墨線不清時應重新彈好並複核。們在14層樓面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把下面的標準控制線引上來。具體操作:(1)、沿下兩層控制線吊線上來在樓層兩側各打一點,再連接,面積較小因此縱橫各一條;(2)、以這兩條線為標準,向兩邊放開,橫向軸線離最近樑距離為500。(3)、木工根據軸線裝置模板。發現問題:樑位置偏移問題,在施工中由於測量員的疏忽加上模板安裝上面的配合出現不協調,導致相鄰兩層樓框架柱之間出現偏移的現象在小高層建築以及高層建築中是比較常見的。在青城國際的3#樓實習中就與這個問題,在b部分的8-10樓就發生向外偏出6釐米的情況再到上面有人工調整強扭近來6釐米,然而到15層樓面時候ll12(2a)號樑的懸挑部分中軸線於發生了4釐米的歪曲。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視,現在施工雖然講究效率,那麼質量應該放在首位才對,我們的測量員與模板安裝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圖紙施工,保證工程質量。

城市實習報告 篇2

我們城市規劃專業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學科,能夠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社會實踐,將對所學理論知識有很大程度的幫助,併為我們以後學習提供實踐經驗。

一、實習時間地點

我們鄭州**學院03級城市規劃專業7月6日——7月13日在蘇州市和上海市進行城市認識實習。

二、實習內容、目的

根據實習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本次實習選擇江南水鄉之都蘇州市和

國際都市上海市內進行,此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有:

1、蘇州園林為代表的江南私家園林在建築形式、造園佈局、植物材料應用上的地方特點,其主要功能、主要服務內容及對全城人口的活動影響。

2、蘇州市以及上海市城市規劃展覽館的規模、位置和主要服務半徑,從中瞭解各市整體的規劃歷程。並瞭解蘇州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在處理新城開發與舊城保護時所採取的成功手法。

3、蘇州工業園區的區位選址、開發建設和規劃佈局,園區內建築的規模、形式、風格,以及、與舊城的關係。

目的:對蘇州和上海的城市建設與規劃產生一個初步的印象與框架,並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

三、實習意義: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瞭解了蘇州傳統造園中假山佈置“瘦、透、露、皺”的四字精髓,同時體會了中國古典園林中所藴涵的濃濃的文人情思(園林文學)以及古建中的牌匾、對聯中詩文、書法對環境氛圍的烘托、點睛的作用(如蘇州拙政園“與誰同坐軒”的意境體會);也使我們瞭解了走在中國前沿的上海市的城市建設和規劃。

四、實習結果及報告

1、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XX餘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藴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在199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將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緻優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

走進蘇州園林,你就走進了一幅畫卷,不論在哪個角度,哪個方位,你的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可謂是沒有一處不用心,沒有一處不盡美。下面我就重點講下我們所去的拙政園。

(1)拙政園簡介:

位於蘇州市城內東北街,佔地5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它不僅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之一,而且還是全國四大古典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之一,實為蘇州園林之冠。

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拙政園造景山水並重,水面佔全園的五分之三,總體佈局也以水池為中心,各類建築皆臨水而立,亭樹樓閣倒映水中,相互映襯。拙政園分東、西、中3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一直沿用拙政園名。拙政園,內有遠香堂、香洲、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州六鴛鴦館、留聽閣。該園以水景取勝,平淡簡遠,樸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園林疏朗典雅的古樸風格。(如圖1)

(2)拙政園特色: 圖1(拙政園一角)

進入園中,首先映我們眼簾的是一灣池水,岸線曲折,一株株梧桐、古柏扶岸而立。池水上一架木橋橫跨,站在橋上四面望去,園中景緻盡收眼底。東南面即為假山屏嶂,假山東面有起伏的雲牆,西南面是一條迴廊,沿廊望去,曲橋修閣,高亭遠樹,景物幽遠,層次重疊,縱深感很強。

遠香堂:中園是全園精華所在,遠香堂為園中的主建築,是一座結構精巧的四面廳,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可觀覽周圍景色,堂內陳設精雅。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巒迭翠。

總結起來,拙政園所獨具的特點有:①因地制宜,以水見長②庭院錯落,曲折變化。③園林景觀,花木取勝。

2、蘇州城市規劃展示館

蘇州市展示館曾作為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的會址,迎來送往過許多國內外嘉賓,今天她以精緻的結構、精彩的主題展示着古城歷史的記憶、城建的智慧。(如圖2)

(1) 展示館總用地3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868平方米,其中仿古建築3427平方米,人防地下室5112平方米,綠化率50%。展廳總面積6650平方米,會議室2155平方米,茶歇區150平方米。

(2) 功能定位:展示館功能主要有四個方面,即展覽公示、諮詢交流、宣傳教育和休閒旅遊。 這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市民以及遊客可以更直接更快捷地瞭解蘇州。

3、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位於人民廣場市府大廈東側,北靠人民公園,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 20670平方米,建築高度43.3米,從底層大廳至四層展廳可供展示的面積為7000平方米,並擁有一百餘米長的市民休閒街。它是展示上海城市規劃與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它集展覽、旅遊、灑會、商務、休閒於一體。規劃館既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人民廣場地區最新的都市旅遊亮點。

(1)展館外部

展館大樓主體造型從中國傳統的城門形態中獲得設計靈感,以中心對稱的結構圖式巧妙地呼應着中國傳統的美學思維,與現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築上體現出和諧美感,頂部寓意着盛開的上海市花——白玉蘭,網絡狀的結構讓建築與藍天、白雲融為一體(如圖3)。

(2)展館內部

規劃館的展示主題是“城市、人、環境、發展”。館內大量採用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上海至20xx年的城市未來藍圖,整個規劃館極具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融歷史和未來為一體,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一樓的“序廳”,通透明亮。中央的“藝術模型”,集上海新老標誌性建築於一體,象徵上海的歷史、文明延續發展;位於夾層的 圖3(上海城市展覽館外觀)

“昨天”, 歷史文化名城廳,集中展示了上海的濃縮了上海近七百年的發展歷史,側重於上海開埠至1949年的城市形態演變的歷史;二層的規劃成就建設廳,張張精美的圖片講述着上海50年的規劃與成就。廳內另有“虛擬城市景觀”系統,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大上海的變遷;三、四層的總體規劃廳,展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規劃專業模型,採用先進的聲、光、電技術讓人暢遊上海美好的“明天”。

這個巨大的上海市模型展示了內環線裏主要的建築和道路。我和另一位同學沿着看台俯瞰模型,不禁發出由衷的感歎。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沒想到,我們置身其中的城市竟然如此龐大。以前,我們都説上海是個特大城市,但這只是一個概念,沒有親身的感受。看到這個模型,我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特大城市。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作為上海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向上海人民仍至世人展示了上海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成就,讓市民知曉城市規劃,參與城市規劃,架起了市政府與市民間的溝通橋樑,也為世人展現了上海風采。

4、蘇州工業園區

(1)園區概況

蘇州工業園區,自1994年中新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後啟動實施。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60平方公里,下轄四個鎮,總人口23萬。其中,中新合作開發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園區的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大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2)園區特點

在園區內以發展工業為基礎,再結合本地便利的交通網絡和高標準的基礎設施以及優越的生活環境,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園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注重中新合作區與周邊鄉鎮的聯動發展。創造了“清淤—治水—取土—增地”相結合的土地集約化利用開發模式,有效解決了土源供應和生態保護問題。

鄰里中心是蘇州工業園區在第三產業和公益事業及其經營管理方面借鑑新加坡經驗而興建的一種新穎的社區服務形式。它涵蓋了所有商業服務、社會服務設施,集商業、文教和社區服務於一體,為周邊居民提供綜合性、全方位、多功能的生活服務。其特點是有序、規範、配套。這種新型的社區服務設施共有19個,每個標準鄰里中心承擔的服務半徑約0.5平方公里左右,可為1萬多户居民提供服務。這種佈局形式,一方面大大方便了居民,保證了居住區域的整潔有序,保障了商業服務、社會服務設施經營者的效益;另一方面變傳統的商業設施“線狀分佈”為“點狀分佈”,從根本上保證了城市道路的通暢。

五、實習結語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真正體會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的真諦。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的主題——規劃使城市更加美麗。這句話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城市規劃的魅力。的確,規劃改變未來!在以後的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爭取做一名合格城市規劃人員,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

城市實習報告 篇3

實習題目:

學習規劃設計單位實際工作項目設計過程

實習目的:

運用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了解城市規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加深對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繫於實踐,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成功走向社會做準備。於是,本學期我們進入了實習階段:

1、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較全面、深入的瞭解城市規劃相關工作的意義,熟悉現行業單位方案設計方法和規劃實務操作技能,使學生對城市規劃相關工作實踐有較全面的感性認識。

2、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進一步消化和掌握已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檢查我們對學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也檢查了我們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應變能力。

3、通過這次實習,培養了我們實踐中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和計算機繪圖技能,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為今後較為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4、通過此次實習,不僅提高我們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還培養了我們事實求是的工作作風和踏實、謹慎、認真的工作態度,給幫助我們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組織紀律觀念。

實習的部門或崗位:規劃設計部規劃實習生

實習的內容和過程:

一、實習概述:

對於學習了差不多四年城市規劃的我們,可以説對城市規劃設計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所有有關城市規劃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我們基本也都有所涉獵。但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做些實際項目,那我們也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

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規劃設計理論知識紮實較強,計算機繪圖能力比較熟練,設計也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蘆葫畫瓢準沒錯,規劃設計時可以借鑑一些成功的案例,那麼,當一名合格的城市規劃設計人員應該沒問題了。現在才發現,城市規劃設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與實際緊密結合性和可操作性。離開現場實際情況,其它一切都為零,設計不只是一味的繪圖,更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

自從20xx年2月開始,我在北京先後進入兩家公司進行工作,均是在規劃設計部以實習生的職位在崗工作。在瞭解城市規劃設計的基礎工作後,對城市規劃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接觸,也使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

其實剛出去實習的心態是浮躁的。過完年第一次到北京,也是我第一次出去找工作過獨立的生活。或許是因為自己簡歷準備充足,工作找起來並不麻煩,第一家面試就可以直接工作。但是“得到的不知道珍貴,失去了才知道其價值”。我只是想多面試幾家公司看看待遇和公司情況,這樣就和幾個差不多的公司失之交臂。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中聯城建築規劃設計事務所開始的。面試的時候,我們BOSS親自面試,問了很多關於專業的問題後,開始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兩小時快題設計。其實手繪是自己的弱項,這個我也很清楚,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表達不好,我就儘量用語言來説服他。規劃設計,其實並不完全在於你是否會手繪,好的設計思路也是一個亮點,但是需要的是能夠表達出來並且讓對方接受這才是一個不錯的方案。否則,也只有自己的水平,跟着BOSS也只能繪圖頂崗實習報告(手繪和語言表達都不怎麼樣的)。

週三上午,我提前到達面試地點,但是由於公司沒有到上班時間,我就一個人在工作單位所在的哪個社區——三里屯SOHO轉了一圈,熟悉了一下環境。而我所做的快題設計題目則正是一個綜合社區的設計。於是,比葫蘆畫瓢,我就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三里屯SOHO社區中的地上地下設計模式,借鑑了其中可取之處,不到一個小時,就畫出了草圖方案。我並沒有太過深化細部,只是表達了設計圖紙的基本信息和所設計建築的體塊與造型。然後找到BOSS説出了自己的設計構思以及借鑑本社區的一些精華之處,也許借鑑這才是真正的亮點。善於觀察和借鑑已有的成功案例,對設計專業工作人員是必須的能力,也是我們在以後工作中經常採用的方法。

工作一開始,或許是浮躁,感覺自己學不到想要學習的東西,整天接觸的只不過是一些沒人乾的雜務工,整天沒有老闆和總工安排任務,只是從其他地方要過來一些案例和PPT,整天的瀏覽,然後看看網頁。工作的心是焦急的,耐性也是經不起考驗的。情急之下,就再次的開始了尋找工作的歷程,到第二家公司——北京創成新領域建築規劃設計諮詢有限公司工作。通過找工作,換工作,接觸實際工作,我認為“放低姿態,放平心態,提高要求”,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崗位上持之以恆,幹出成就。

城市實習報告 篇4

一、前言:

為更好地把前四年所學的規劃及建築知識更好地與實際相結合,使自己能全面熟悉規劃業務流程,特意有本學期的實習實習。

二、實習單位簡介:

①Xx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成立於1953年,是全國領先、Xx地區規模最大的規劃勘測設計高新技術單位,致力於向政府、社會和公眾提供工程建設全過程的技術服務。服務範圍涵蓋城市規劃、測量與地理信息工程、建築設計、市政規劃與設計、巖土工程、工程諮詢、工程監理、工程代建、工程總承包等領域,具有10項甲級資質。

本人實習所在部門為規劃一所,主攻總體規劃。

②Xx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是Xx省建設廳直屬事業單位,具有城市規劃、工程設計、工程諮詢、工程監理、招標代理五個甲級資質和市政工程設計乙級資質。作為建設部批准的擁有城市規劃甲級、工程設計甲級、工程諮詢甲級、消防設計甲級和市政乙級資質的設計研究機構,Xx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在改革開放之初——1983年在Xx成立了分院,併成為最早進入特區的規劃設計院之一。

本人實習所在部門為Xx分院一所,主攻舊改及控規。

③Xx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成立於1952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大型綜合性工程勘察、設計、研發、諮詢單位之一,具有國家頒發的城鄉規劃編制、工程勘察、建築工程設計、市政公用工程設計、工程諮詢、建築裝飾設計與施工、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工程建設監理(包括招標代理)、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等甲級資質以及地下鐵道建築設計資質。規劃設計研究所是一個業務和技術全面、綜合型與研究型的規劃設計部門,主要從事規劃與設計工作,包括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村鎮規劃、旅遊景觀規劃、環衞專項規劃等。

本人實習所在部門即為規劃分院,主攻西部及粵西總規及控規。

三、實習基本情況簡介:

①市院包午飯,晚上加班包晚飯,車費自理,實習工資至今未能獲取。

②省院包吃包住,三十元一天工資,需要打卡,偶爾加班,並有組織活動參加。

③建院車費午餐自理,六百元一個月,一週上六天班,加班很少,並有組織活動參加。

四、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務:

①市院:Xx村鎮規劃;XxXxXx城市設計;XxXx工業園控規

②省院:XxXx產業規劃;XxXx新區公建布點規劃

③建院:XxXxXx鎮控規

五、實習中專業理論的實習:

①市院XxXx工業園控規:

負責內容:在已給定的圖框下完成地塊編號,道路座標點,道路橫截面及剖面,轉彎處禁止開口範圍,道路紅線,建築後退線,綠地控制線,水體保護線等等cad線形繪製,並把地塊公建示意標註並統計分類。一共出三處地塊若干張圖。

體會:控規是城市規劃裏面一項重要的內容,其地位與總規一樣獲得法律的認可。近似法規的控規文本cad圖製作,需要嚴肅認真的態度,不能有操之過急的心。

②XxXx區產業規劃

負責內容:根據各街道資料,在Xx區範圍內,把區內出口百強,納税百強,民營百強按三種顏色標出,並標上排名號,旁邊附上列表顯示。

體會:產業規劃與人口經濟密切掛鈎,其空間性不如數據體現得十分明顯,更需要用嚴謹的邏輯分析手段進行,並且對資料篩選的要求比空間類的規劃更高。

③XxXxXx鎮控規

負責內容:先在建築現狀圖上勾出各地塊用地性質,再在鎮區建設用地範圍內算出各地塊容積率,在圖上標出並用顏色加以區分。

體會:對於西部等相對落後的鎮區,資料匱乏是可以預見的事情,例如規劃現狀圖的缺失便是一種考驗,同時更需要規劃師負責的態度,不要隨便勾勒。

六、收穫與不足及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認識

通過實習,可以看到真是項目與在學校做的設計作業的距離。在實際項目中,出錯了是需要負責任的。實際項目不能容忍隨意的犯錯。實際項目的嚴謹性與複雜性也是一個實習生或者一個畢業生所最難掌控的。

通過這次在幾個設計研究院的實習,使我對城市設計、基於城市規劃概念的項目策劃、發展策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相關的規劃設計工程,有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接受課堂上的知識,使學習和實習相結合。

半年以來,我用到了幾乎所有我在學生生涯中學習過的電腦軟件作為開展工作的工具,甚至一些我還沒有學過和接觸過的電腦軟件,都有機會讓我碰上了。在這實習期間,從專業水平、方案設計能力到為人處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發現自己大學五年學的知識太少太少了,專業性的知識只接觸個皮毛。在設計院這段時間,充分的讓自己瞭解的更多,更全面。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發展到了一個關鍵的階段,珠三角招工難的新聞已經在提醒我們,舊有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到了被商業社會淘汰的考驗階段,在城市規劃上,應該對相應的人口,交通,產業進行重新的審視和考慮;各地治水排污調水工程頻頻報道,城市的環境承載力也是到了需要再次評估的時候;“土地流轉”的政策頒佈,與城市相關的產業結構,“三農”問題,資源調配等問題的處理也迫在眉睫。由此也可以遇見,社會對城市規劃工作者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對我們學習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來説,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們應當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加強實習和設計能力,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優勢,使自己在城市規劃的領域裏有所作為。

七、實習期間學習的專業書籍或參考資料

建築設計資料集,規劃設計資料集,控制性詳細規劃,Xx市城市用地分類

城市實習報告 篇5

  引言

人與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築、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藴涵着在諸多功能性設施及硬質景觀相伴下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從外在的視覺影像來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結構、天際輪廓、各色建築、街市設施、區域地標、開放的空間、植栽園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構成,然而這些都是城市人在選擇和被選擇的行為方式下形成的物質形態,其間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則、社會心理、人文情感及歷史滄桑。

20世紀著名的城市學和建築學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發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麼為城市的發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擴大的權力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的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當我們漫步於城市中時卻可發現這種現象是無初步在的,周圍的建築物彷彿能夠講話、能夠行動,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樣;而且通過城市的物質結構,過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決定、久已形成的價值觀念等,都繼續存活下來並且散發着影響。”

正是為了充分認識到城市環境與在建構城市環境的過程中人的作用,作為城市生態學的學習者,我們於20xx年4月5日進行了一次位於北京西北郊的實習。

  一、實習概況

我們於早晨8:00從北大逸夫二樓前出發,經過光華樓、圖書館、燕南園、李大釗銅像、蔡元培銅像,到達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魚,出北大西門,穿過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柳浪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到達頤和園南如意門,觀看門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後從頤和園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到達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達萬壽山和東宮門,結束實習。沿途就綠化、建築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做了一定的調查,獲得了一定的資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結論。

  二、實習內容及分析

1、關於一條有爭議的路

走進北大東門,可以看到的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作為北大少有的幾條寬闊筆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條爭議頗多的路,路邊整齊的人工保養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全新的北大。這條路周圍集聚着北京大學比較現代化的建築羣——理科一號樓、二號樓、逸夫一樓、逸夫二樓、逸夫苑、理科教學樓等等。而在這條路的盡頭又是富有傳統韻味的仿古式樓羣。

很多人認為,路面的寬闊與筆直與周圍建築的仿古式屋頂不大協調。除了整齊的人工草坪,路的兩面是栽種得整齊得近乎過分的小樹,而路的盡頭則是生長多年的高大而遮蔭的大樹,不協調的感受更加強烈。

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謂的“視覺適應性”。在很多時候,我們很少考慮特定的環境,只是單純地去套用一種種看上去很好很先進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環境對建築等人為設施的特殊要求。

也許這也是規劃中的一個問題。就如同北大校園中隨處可見的新式建築與老式建築的交相輝映,也許不能算是完美的選擇。

2、校園裏的世外桃源——燕南園

燕南園是北京大學燕園眾多園林中較小的一個,園中只錯落着十幾幢精緻經典哦雅潔的二層小樓和平房小院,這裏是北大教授一個住宅區。

城市實習報告 篇6

參觀上海市人民廣場,上海市博物館,上市規劃展示館,上海市美術館,南京路步行街,外灘,同濟大學老校區,上海體育場,上海體育館,徐家彙商業區,靜安寺廣場,靜安寺公園,上海金茂大廈,東方明珠,上海科技館。

實習目的

1、 瞭解城市設計,博覽建築特點,步行街景觀設計;

2、 瞭解校園規劃特點,教育建築特點,體育建築特點,分析其功能分區,平面組合特點,體型組合及結構方案;

3、 分析商業建築特點;

4、 瞭解城市交通換乘系統設計、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及共享空間;

5、 歸納分析超高層建築特點,城市大型商業廣場佈局及平面組成特點。

實習意義

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們瞭解了城市體系在現有體制下規劃和管理開發區達到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使我們對城市和區域規劃有了初步的瞭解。結合城市現狀,對城市總體佈局和總體規劃有了深刻的認識。並瞭解到不同類型建築在發展戰略和實際開發所考慮因素的眾多不同,瞭解了不同的規劃特點,建築特點。更深刻的人了建築的功能分區,平面組合,體型組合等因素對建築的功能,美感和使用的重要性。

實習結果與分析

上海市國際化的大都市,它的城市規劃,建築結構在上海的宏觀規劃和其文化中都佔有重要地位。瞭解上海自身建築的特點,規劃方案以及與周邊環境城市的關係,對於我們今後的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1、 校園規劃特點及教育建築特點

通過對同濟大學的各建築教學樓的參觀與分析,總結出,對於教育建築的功能分區主要在於其佛那個能使用的要求,並根據他們之間的密切程度按區段加以劃分,同時還對主與此。內與外,鬧與靜等方面的關係合理安排。教學部分居於主要部分,置於主要地位也是有利地位,辦公室次之,輔助部分再次之,三者在功能區分,有明確的劃分,以防止干擾。但這三部分之間,還保持一定聯繫,而這種關係,在按功能區分明確的基礎上加以考慮。在建築體型組合上多為立方體與長方體等簡單幾何體的組合,內部空間在一定的次序中靈活多變。體型簡潔,外形質樸而內部佈局自由又不失嚴整。建築功能和交通流線明確。平面採用分隔性的空間組合形式。

2、 體育建築特點

在上海蔘觀的主要體育類建築為上海體育館和上海體育場。從這兩幢建築的外觀上對體育類建築的造型有了初步的認識,主要是以圓形,橢圓形,方形等平面為基本形體向外擴張,給人壯觀、嚴肅、朝氣、活力、蓬勃向上的積極感受。體育館的席位,常沿着比賽四周佈置,有利於羣周沿觀眾廳周圍疏散。而規模較大的體育肩周,常常設有分區入場、分區疏散、集中或分區設置出入口的方式、在體育建築這種需要重視人流疏散問題的建築,常採用平面或立面兩種方式的體系組織疏散。體育建築,有的平面採用綜合大廳組合形式,擺脱建築空間的封閉性和建築空間的開放性,具有環境開敞通透,使用機動靈活,空間利用緊湊,流動方形自然等特色。有才蠶蛹觀演性的空間組合方式,以大型空間為主,穿插組合輔助空間。

3、 商業建築特點

商業建築在造型上活潑多變,富有創造性和娛樂性,色彩鮮明,造型優美,在空間的組合上覆雜多變,內部空間緊湊合理,注重交通空間與商業空間的穿插和隔離;功能分區上主次關係明確、合理並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商業建築的空間裏更能體現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聯繫與分割的對立統一的觀念。現代商業建築外觀的審美從外裝修材料、立面形勢、比例、色彩等都有所體現,比較強調人蔘與意識。

4、 超高層建築特點

高層公共建築的空間組合反映在交通組織上,是以垂直交通系統為主為整個佈局的關鍵。同時高層公共建築具備一定抵抗水平推力的剛度、高層建築常用類型有板式和塔式兩種。高層建築在造型上比較簡潔大方,體型組合多為簡單的方體。整體造型上給人壓迫感和莊嚴感,比較有氣勢。在較高層建築裏,多分為兩部上下電梯,有利於縮短人們上下樓的時間。

5、 上海城市設計

上海的中心城區空間佈局結構為“中心、開放”。規則按照現狀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佈以對資源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調整分區佈局。

⑴公共綠地系統

① 公共綠地系統在佈局上主要是由三個層次組成:一縱兩橫:一縱----黃浦江沿岸;兩橫----延安路,蘇州河沿線;三環----外水環。通過這幾條城市重要道路河道沿線形成的綠化構成中心的城市綠化主軸。

② 綠色廊道,綠色網絡,依託城市主要道路,水系等沿線的綠化,聯繫和溝通中心城各類型的點狀、綠狀綠化以及土型片林,建立起中心綠化網絡系統。

規劃這三個層次的綠化系統形成“一縱兩橫三環”為骨架,一一“多片多園”為基礎,一“綠色廊道”為網絡,互為交融,有機聯繫了中心城綠地佈局結構。

⑵城市設計

上海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有機的、多彩宜人的、有吸引力的空間環境,具有豐富的生活特徵:

① 重視城市空間的整體性和藝術性;

② 重視連貫性,新老並存,漸進發展;

③ 重視人的尺度,長早舒適,親切宜人的不行空間,並且注重空間的比例;

④ 易識別性,重視城市標誌、信號,這是聯繫人與空間的媒介;

⑤ 適用性,即建築和城市空間的功能,適應市民生活不斷的需要。

通過對上海城市的實習,瞭解到城市設計使以長早一個有沒的城市形態提高城市空間環境質量為目的,其研究重點在於構成城市空間的基本要素的組合 ----即對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環境、建築環境、人們行為、空間視覺的研究。城市設計滲透在城市規劃的每個階段,使多學科,多專業的三維空間的整體規劃。

實習心得與總結

實習結束了,但我並沒有就此而鬆懈下來,恰恰相反,這次的實習時我意識到了自己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強大的挑戰。作為一名大學生,想要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現代化的社會裏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就要刻苦努力學習,將自己 理論知識應用的實踐過程中,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產業能夠為一名真正的現代社會科技型人才。實習,為我們打開了通往社會的大門,也為我們鋪就了踏上社會的路,給我們提供了將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機會,讓我們更深刻的瞭解的只懂理論的比頓和理論與實踐的不可分割性。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展望世界展望未來的窗,給了我們責任與希望。這種責任與希望,促使我更加的努力學習,努力的充實自己,用科學知識武裝子,以求儘快的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