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方法

來源:文萃谷 5.44K

創新意識是人類意識活動中一種最積極的、最富有成果性的意識形態,是人們從事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和內驅力,是創新能力的前提。我從以下幾點淺談一下對幼兒創新意識培養的一些思考和體會。

正確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方法

  一、觀念上

(1)樹立主體性教育觀念

創新教育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主體性教育,所以,幼兒教師首先應該將幼兒看做一個獨立、完整、主動的個體,有自己的需要和尊嚴。教師與幼兒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等的、互動的關係--主體間性,即幼兒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的工作也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調動幼兒的主動性,通過幼兒的主動學習來培養興趣和發展創新潛能。教師應站在幼兒的立場上,帶着一顆童心看待幼兒的行為、需要、興趣、好奇、冒險、自信是典型的創新能力的體現,教師要理解和保護幼兒的創新表現,使之成為幼兒穩定的心理品質,教師不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保護、激發幼兒創新的支持者。

(2)樹立尊重每個幼兒的教育觀

幼兒是一個活生生的富有豐富個性的個體,是生命的主人。作為幼兒羣體,他們有着該年齡段的一般身心特徵;作為新時代兒童,他們有着許多新的心理色彩;作為幼兒個體,又具有獨一無二的個性心理特徵。創新能力的發展和表現是有個別差異的,這種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如創新能力表現的早晚、創新水平的高低、創新能力的類型及創新能力的性別差異等。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兒在各自水平上獲得生動活潑的發展。

 二、實踐中

(1) 改革課程目標體系

幼兒創新教育應該是一種滲透教育,因此,在為各科制定目標和選擇教育內容時,都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一些創新教育的要求,如續編故事、編謎語;聽音樂編動作;自由作畫、自制玩具等。

(2) 營造輕鬆民主的教育氣氛

這裏的教育氣氛主要是指創設有利於發展兒童創新能力的條件、情境、場所等。物質方面,要為兒童提供充裕的時空和材料,保證他們有自由活動、自由操作的條件;精神方面,要形成一種寬鬆自由愉快的心理氣氛,使兒童能自由思索、想象,選擇和作出決定,形成積極的自我形象。其中家園共育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多向家長宣傳創新教育的知識,家園互相配合,為孩子發展其創新能力提供一致的適宜的環境。具體來説,可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如何在一日生活中營造寬鬆的環境,注重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A、解放眼睛。孩子具有一雙明亮、好奇的眼睛,我們要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分析。在圖書角擺放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兒童讀物,並定期更換,讓孩子們自由選擇 、自由閲讀、自由講述;利用園內的種植角、動物園,引導幼兒觀察動、植物的四季變化特徵;利用社區建設、農貿市場、商店、郵局等,帶領幼兒去開闊眼界、認識社會等。積累了一定感性經驗,豐富了有關表象,幼兒才有可能去創新、發揮。

[page_break]

B、解放頭腦。大腦是人的總司令,它起着指揮一切的作用,動腦思考是個關鍵,創新教育是動腦的良好手段,是發展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良好方法。例如,運用 “圖形組合法”,向幼兒提供各種形狀的集合圖形拼板,要求他們拼出不同的圖形並説出名稱;運用“用途聯想法”,讓幼兒説出石、水、紙等各有什麼用途;運用 “符號推理法”,讓幼兒對一些抽象的圖形、線條説出自己的想象等。

C、解放雙手。雙手好比兩員大將,要從小幹些力所能及的事,“讀死書”、“溺愛”都會使孩子有一雙手卻不會利用。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幼兒從自己的事自己做起小班就學着自己洗手、進餐、喝水、脱穿衣物;中班輪流值日、發碗筷、擦桌子、掃地、拖地;大班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活動室的動手角、建築角、科學發現角,讓孩子在自由活動時間裏去探索學習、動手操作。

D、解放嘴。為了解放嘴巴,首先要孩子學會運用語言。為了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為孩子提供各種圖片,用以講述、描繪、續編故事;組織晨間談話,“故事大王”比賽等。強調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交往,交往就主要靠語言去完成。鼓勵孩子發問是很重要的,讓幼兒有“問”的.自由,願意説,勇於發表見解,才能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

E、解放空間。孩子不應該僅僅侷限於自己活動的小天地中。小班的幼兒可以去參觀中大班哥哥姐姐的活動,中大班的幼兒也可以到小班表演節目,幫助弟弟妹妹熟悉環境,這樣,孩子們就擴大了生活空間、增進了瞭解。幼兒園內開設的美工活動室、音樂室、科學發現室以及大型玩具場地、沙地、水池,讓幼兒能在自由活動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區去玩。家長也可帶幼兒去接觸大自然,看家鄉的變化,走向社會,拓寬視野。

F、解放時間。在一天的活動中,有集體活動時間,更有個別自由活動時間,同時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增強活動密度,讓幼兒有充裕的時間幹自己喜歡乾的事。

(3)完善評價體系

評價直接會影響到活動的過程和活動效果,教師的評價不能僅僅侷限於最後的結果,而是要注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主體性發揮的程度,同時評價也要考慮到個別差異,更要允許幼兒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

(4)倡導教師創新工作

在幼兒園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將教師的教育目標轉換為幼兒的發展目標,對此,提出“彈性計劃”(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生成課程”):把課程設計看作是教師、幼兒、家長以及社會共同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具有高度動態性、靈活性、開放性的過程,教師並不是盲目的追隨計劃,而是靈活、有目的的追隨幼兒。任何計劃應該有“彈性”,允許教師根據具體實際情況加以靈活激動的改變、創新。當然變動要有據可依,要有利於幼兒的學習與發展,這樣教師的勞動才稱得上是一種創新勞動。

總而言之,觀念層面的東西要轉化到實際行動中,往往有很長一段路。在現實的幼兒教育中,還存在忽視幼兒主體地位、壓制幼兒創新行為的現象,許多幼教工作者習慣於用循規蹈矩的教育目標去一直甚至放棄幼兒生氣勃勃的發展目標。可以説,創新教育是必須的,也是任重而道遠的,仍需要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觀念切切實實的轉化為行動,而它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我們的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