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精選6篇)

來源:文萃谷 1.03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難免會出現一些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應急預案。那麼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精選6篇)

  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1

1、目的

為了規範本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實施,建立健全應對突發性食品安全事故的檢驗體系和突發事故的應急運行機制,,規範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切實提高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檢驗能力,最大限度地為政府和食品安全監督行政主管部門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提供高效、快速的技術支持,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安全健康。

2、範圍

適用於本所食品檢驗、抽樣及相關部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體系的建立、運行和具體實施。

3、職責

3.1所長組織成立應急檢驗工作小組,負責統一領導食品安全質量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檢驗工作。

3.2應急檢驗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食品安全質量突發事件的抽樣、檢驗工作的統一指揮、安排、協調工作,並向上級相關部門報送有關檢驗結果信息。

3.3 相關抽樣站(室)、食品檢驗中心、業務辦和行政辦在應急檢驗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協調安排下,負責及時做好所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4、應急檢驗工作控制

4.1工作原則: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人為本、預防為先、準備充分、依法規範、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原則。

4.2 組織管理體系

4.2.1 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檢驗領導小組”),負責應對Ⅰ、Ⅱ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協調。“應急檢驗領導小組”組長由所長擔任,副組長由食品檢驗中心分管副所長擔任,成員由所班子其他成員、食品檢驗中心主任和副主任、業務辦主任、行政辦主任、業務監督檢查室主任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組成。組長負責統一指揮、協調食品安全應急檢驗工作,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檢驗工作的組織、落實、協調和督查。領導小組成員在各自的工作職責範圍內負責做好應急檢驗工作。

4.2.2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

研究決定本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部署和工作意見;

組織、協調、指揮所內相關部門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準備、應急檢驗處置等工作;

與上級主管部門就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情況及檢驗結果進行及時彙報;

組織對檢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離和異常進行研究和正確處置;

組織對應急檢驗數據和檢驗結果的審定和判定;

協調與相關部門的聯繫和工作溝通。

4.3 運行機制

4.3.1 監控與預警

本所食品檢驗中心和業務辦負責食品安全事故和可發生的食品安全風險的日常信息監控與預警信息報告工作。對所抽查或送檢食品安全指標質量狀況,適時進行分析和評價,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彙報,對發現存有嚴重不合格項且存在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的食品樣品,必須首先採取應急措施,在1小時內向市質監局食品科進行彙報和預警。

食品安全預警依據根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範圍等因素,食品安全事件可分為四級: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 對應以上四級食品質量事件發佈的預警,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表示。Ⅳ級以下情形的食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不列入分級。

a)藍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一般(Ⅳ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大。

b)黃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較大(Ⅲ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

c)橙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重大(Ⅱ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

d)紅色預警:預計將要發生特別重大(Ⅰ級)以上突發食品安全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

4.3.2 預警信息的收集按《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控制程序》文件規定執行。

4.4 應急檢驗處置

4.4.1 應急檢驗響應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上報並公佈24小時值班電話,相關檢驗人員須保持24小時手機暢通,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成員通訊錄上報備案並保證與市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訊暢通。聯繫電話變更隨時通報。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接到抽樣檢驗通知時,必須在30分鐘內通知相關人員到達指定位置和檢驗崗位,做好相關技術準備並聽從市局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4.4.2應急檢驗處理

對於不同級別的食品安全事故預警或報告,實行分級響應的原則。總的要求是:加強值班,力求快速反應,準確判明預警級別,迅速啟動相應應急程序,有效組織抽樣檢驗行動。依據四級預警,相應採取四級級響應對策,即Ⅰ級預警實行Ⅰ級響應,Ⅱ級預警實行Ⅱ級響應,Ⅲ級預警實行Ⅲ級響應。

⑴Ⅰ級響應:應急檢驗領導小組組長、小組成員、所內各部門負責人、食品檢驗中心全體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並按職責分工認真開展工作。

⑵Ⅱ級響應: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組長、小組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食品檢驗中心全體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並按各自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⑶Ⅲ級響應: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有關成員,指定區域抽樣部門人員、食品檢驗中心負責人和相關檢驗人員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並按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⑶(Ⅳ級響應:應急檢驗領導小組分管成員、指定區域抽樣部門人員、食品檢驗中心負責人和相關檢驗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並按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4.4.3 應急檢驗指揮與協調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按程序啟動預案後,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根據預案,統一組織、安排抽樣檢驗工作。建立以市局及相關部門、單位和相關地區協同配合的統一指揮系統,具體負責指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

所內後後勤部門負責配合做好車輛調度、試劑耗材供給、水電及相應的環境設施保障工作,確保抽樣檢驗工作有序進行。

所辦和業務辦公室要做好與市局的信息交流和彙報工作,及時在第一時間將檢驗數據結果上報市局。

4.4.4應急檢驗保障

所內各部門須加強對食品快速檢測車和相關機動車輛日常維護和保養,食品快速檢測車應做到每週例行檢查、保養一次,車載電源應每半月檢查和充電一次,確保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應急車輛有效調用和使用。

總工程師須加強對食品檢驗設備使用狀態的日常監管,食品檢驗中心設備管理人員須做好檢驗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工作,對涉及到食品衞生安指標的關鍵儀器設備要進行重點監控,一旦發現有故障,應在24小時內進行修復或調用備用設備,以確保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的需要。

食品檢驗中心相關檢驗人員,應保證食品安全指標檢驗所需的試劑、耗材、標準品和藥品等消耗品的儲備量及有效性,保證應急檢驗的需要。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處置過程中,所辦公室和財務辦要為應急檢驗和抽樣工作提供必備的交通、食宿、物資、經費保障。

4.5 應急檢驗後的處置

4.5.1 檢驗結果的分析和評估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結束後,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應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估、將結果分析報告及時上報市局,以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必要時,可邀請市局分管領導和食品科參加結果的分析評估。

4.5.2 工作小結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在應急檢驗工作全部結束後應及時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分析總結,認真總結經驗,對在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工作中如有玩忽職守、貽誤時機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6 應急檢驗預案演練

應急檢驗領導小組應適時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檢驗演練,檢驗預案的實際效果。按照預案要求,應適時組織不同類型的食品安全事故實戰演練,包括應急機制的演練、指揮協調的演練、應急抽樣的演練、應急檢驗處置過程的演練等。對每次演練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評估並認真總結,提出應急檢驗預案存在的缺陷和整改完善措施、應急檢驗設施的維護與更新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各項應急檢驗工作的實戰能力。

4.7 責任與獎懲

應急檢驗結束後,應及時進行總結、評比、表彰等工作。按照相關規定,對在應急檢驗工作中做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服從指揮、延誤戰機、行動不力而影響工作應當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5、相關文件

5.1 LQTPF/E046/0 《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控制程序》

  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2

方案 為增強學校突發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最大限度的減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加強學校安全管理,保障師生人身、財產安全和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有效處理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確保發生突發事故時能及時、有序、合理地作出相應的反應,使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此項預案。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開展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本着對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按照“先救人,後救物,先控制,後處置”的指導思想,遵循“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確保穩定”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學校領導小組在事故應急救援中的作用,及時、妥善地處置重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預案》的範圍和啟動條件

本《預案》所指的重大安全事故,是指學校發生的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及性質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安全事故。

事故包括:

1、學校的建築物倒塌、通道樓梯擁擠造成學生傷亡的事故。

2、學校發生的重特大火災事故。

3、學校內建設工程發生的安全事故。

4、學校師生髮生的集體急性中毒事故。

5、發生的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6、自然災害引發的安全事故。

7、學校發生暴力或恐怖事件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8、學校突發傳染性疾病等。

《預案》啟動的條件是:

1、學校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或重傷10人以上(含10人)的。

2、急性中毒50人以上(含50人)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含30萬元)。

3、重大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後果有可能繼續擴大的。

4、雖不屬於重大安全事故,但在事故發生過程中,情況發生突然變化,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

5、其他應啟動本預案的。

三、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

學校安全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xx

成 員:xx xx xx xx

職 責:

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初步判斷決策和現場指揮。

1、xx校長為學校安全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應急條件下有關搶救、協調、指揮、聯絡、調度工作。突發事故發生後,xx校長負責向教育組彙報事故的基本情況並指揮全體成員按照各自分工進行指揮搶救和疏散。

2、突發事故發生後,事故源周圍帶隊教師、要將情況第一時間報告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負責撥打110、119、120電話請求支援。

3、領導小組成員第一時間趕往事故地,組織求援工作,切斷危險源,預防和制止破壞擴大併火速通知班主任到位。

4、xx老師、xx老師負責救人,xx校長負責指揮,並將受傷者送往臨近醫院。

5、xx和在場的其他老師要保護現場,組織學生疏散,維護秩序,勸離圍觀人員,保障救護通道暢通。

6、xx和各班主任火速趕到現場進行現場的穩定工作和人員疏散工作,做好學生安撫教育工作,組織學生安全撤離。通報有關情況,穩定師生情緒,保持全校教學秩序正常。

四、預警預防機制

1、學校要在第一時間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自然災害事故)的情況分別報告給教育組

2、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上述部門。

3、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類別、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採取的措施;

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對重大安全事故不得遲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遲報、謊報。

4、同時,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根據重特大事故(自然災害)的具體情況,迅速請公安、消防、衞生監督、環保、建設等相關部門趕赴事故現場,進行事故現場的保護和證據收集。

5、在事故(事件)原因未查清之前,不得對外發布相關信息。

五、應急預案啟動標準和響應程序

及時判明事件性質及危害程度。學校要迅速判明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凡有人員傷亡的應儘快撥打120尋求醫療救護。在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的同時,立即向教育組報告。

1、重特大安全事故(災情)發生後,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啟動實施事故應急預案,並隨時將搶險救援情況及時上報教育組。

2、重特大安全事故(自然災害)發生後,請交通、供水、供電、電信等公用設施管理部門儘快恢復被損壞的道路、水、電、通信等有關設施,確保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開展。

3、請公安、交警加強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衞、治安和交通疏導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好現場。

4、請衞生部門第一時間派出急救隊伍,搶救傷員,並做好事故現場的衞生防疫工作。

5、事故(自然災害)發生後,xx校長組織有效的搶險救援工作,把損失降到最低點。同時要認真做好全體師生的思想穩定工作,穩定全體師生的情緒,引導全體師生積極投入到搶險救援工作中去。

六、後期處置

應急工作結束後,學校工作重點應馬上從應急轉向善後與恢復行動,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做好善後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傷人員的醫療、救助工作。對在事故中死亡人員進行人道主義撫卹和補償或賠償。對受害者家屬進行慰問。對有各種保險的傷亡人員要幫助聯繫保險公司賠付。

2、及時查明事故原因,嚴格信息發佈制度,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穩定校園秩序,疏導師生情緒,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動盪。

3、全面檢查設備、設施安全性能,檢查安全管理漏洞,對安全隱患及時補救、防範和整改,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4、調查與評估。會同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進行調查,認真總結分析應急處理經驗教訓,對事故的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防範和處置建議,完成工作總結報告,報教育組。

5、人員善後與撫卹。根據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情況及相關學校和人員的責任,做好受害人員的善後工作。

6、責任追究。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對玩忽職守、疏於管理,造成學校衞生安全事故者,應報教育行政部門應視情節輕重,給有關責任人以相應處分,觸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7、整改。事件結束後,我校將加強有關預防措施。要加強校內安全保衞生各項設施的安全檢查,杜絕安全隱患,提出整改的意見和措施;加強學生日常防災、避災等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七、應急保障

1、信息保障

學校要建立健全並落實突發公共事件信息收集、傳遞、報送、處理等各環節運行機制,完善信息傳輸渠道,保持信息傳輸設施和通訊設備完好,保持通訊方便快捷,確保信息報送渠道的安全暢通。

2、物資保障

學校應建立處置重大安全事故的物資儲備,保障妥善處置重大安全事故的物資充足。特殊應急物資應由專人保管,保證物資、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物資存放合理,保持通道暢通,物資運輸便利、安全。

3、培訓演練保障

學校積極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隊伍的技能培訓。定期進行應急模擬演練,提高協同作戰和快速反應能力。

八、宣傳教育、培訓和演練

1、經常性地在師生中開展安全知識的`教育,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的演練,提高他們的應變能力、防範能力和自救自護的能力。

2、預案演練: 應急演習包括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通過應急演習,培訓應急隊伍、落實崗位責任制、熟悉應急工作的指揮機制、決策、協調和處置程序,識別資源需求、評價應急準備狀態、檢驗預案的可行性和改進應急預案。要重點進行火災、水災、地震等發生時的人員疏散演習。使學生熟悉緊急情況下逃生的路線,瞭解緊急情況發生時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重要性。

全體教職工堅守崗位,依本辦法執行,保障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使重大安全事故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保障師生的人事安全。

我校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本預案。

  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3

為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增強應對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反應能力,確保對食品安全事故反應迅速、決策正確、措施果斷、運轉高效、處置得當、處理到位,把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新街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如下:

一、總則

(一)目的

建立健全我鎮突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二)原則

1.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預防和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羣眾的食品安全,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

2. 預防為主,常抓不懈。各村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積極開展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

3.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鎮政府統一領導全鎮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各有關單位按照本預案規定和職責分工,認真落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各項應急處置措施。

4. 依靠科學,處置有力。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各村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應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依靠科學,果斷處置,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保持社會穩定。

(三)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在食物(食品)種植、管理、加工、包裝、流通、儲存、消費等過程中發生的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有科學依據證明可能對社會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潛在重大危害,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根據食品安全應急工作需要和形勢需要,設立新街鎮食品安全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5個職能小組。一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成立現場指揮部,負責指揮救援、排險等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的總指揮由到達現場的最高領導擔任,副總指揮由其他相關負責人擔任。

1.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日常事務的開展和5個職能小組的協調安排。

2. 搶救組。主要職責是:組織實施救援、搶救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救援、排險行動;及時向現場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3. 後勤保障組。主要職責是:負責調集排險救援器材、設備、藥品等物資;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人員的後勤保障問題。

4. 醫療救護組。主要職責是:緊急調用各類醫藥物資、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展開搶救工作;準確統計人員傷亡情況;做好事故現場的衞生防疫工作。

5. 善後處理組。主要職責是: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卹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等問題;做好其它善後事宜。

6.事故調查組。主要職責是: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範措施;核實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嚴格控制有害渠道,監督召回有毒有害食品;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三、隱患監測與事故報告

(一)隱患監測

各村、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堅持日常監管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場所,尤其是養殖、生產、加工、包裝、貯藏、經營、消費等環節的食品安全日常監管;收集、掌握食品安全的有關動態信息。

(二)事故報告

1.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單位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按照有關規定立即嚮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彙報。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2. 下級向上級報告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向同級人min政府報告,同時向上一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四、後期處置

(一)善後處置

儘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事故責任單位及有關部門須按有關政策,對事故傷亡人員或家屬給予安撫、補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社會、個人和外國機構向受災人員捐贈資金和物質,統一由政府接受,並加強管理和監督。

(二)事故通報與調查報告

事故處置過程中,事故調查組要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勘查和取證工作,及時掌握事故的有關情況。事故處置完畢後,事故調查組儘快完成事故的調查報告,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

(三)責任追究

對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總結報告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總結分析應急救援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形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

  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4

一、目的: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溺水事故及其危害,最大限度的減少事件對人員造成的傷害,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結合酒店實際情況,特制定酒店泳池溺水事故應急預案。

二、適用範圍

人員溺水、暈迷或外傷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可啟動其應急預案。

三、應急小組組織機構

總指揮:執行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

成員:康樂部總監、前廳部經理、財務部經理、安保部經理

四、應急小組職責:

1) 總指揮:負責應急指揮工作,統籌安排整個應急行動;

2) 副總指揮:以最快速度到達事故現場,協助總指揮負責現場的應急救援,做好應急工作 分配和人員調動。瞭解事故原因、進展情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展開事件調查處理工作。

3)小組成員:以最快速度到達事故現場,第一時間向投保的保險公司報案,同時安排現場 清場工作,將未涉及的人員進行疏散,方便第一時間的施救及現場的保護。聯繫療養院當值醫生對溺水人員進行緊急處理。

4)到達時間:所有小組成員在接到事故通知後,必須在10分鐘內趕往現場。如未能及時達到必須向總指揮請示,同時如總指揮出差或特殊原因無法達到現場,可臨時委託副總指揮做全場調配。

五、人員溺水應急預案

1、應急工作程序 --- 流程圖(解析)

a. 發現事故後,由康樂部第一時間進行人員搶救

b. 根據實際人員實際狀態進行判斷

① 輕微狀態:

1、進行簡單的處理:如包紮、降温等

2、建議客人到醫院進行再次的檢查

3、如客人就醫,大堂副理需跟進結果,及時彙報

4、對此次事件做好記錄

② 嚴重狀態

1、撥打120急救電話

2、疏散無關人員,保護現場

3、通知酒店相關負責人

4、在急救人員未到之前,康樂部員工第一時間對溺水、暈迷或受傷人員進行施救;

5、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施救方法:如CPR(心肺復甦)或緊急救護止血固定等; ?在急救中心人員到來後由急救中心人員接手搶救事宜;

6、將受傷、暈迷或溺水人員送往醫院治療;

7、因情節較為嚴重及時通知應急預案管理小組成員,同時通知受傷人員家屬。

1) 發現人員暈迷無外傷時:

a. 第一時間救助客人上岸,立即將患者體位平卧,頭部放低,輕拍他的肩膀呼喚他的名字;

b. 疏散圍觀人羣,讓傷者呼吸新鮮的空氣

c. 通知部門負責人、當值經理、大堂副理;

d. 在傷者甦醒後,安撫傷者情緒,可以給他喝一些淡鹽水或有機飲料。同時建議其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

e. 做好客人基本資料及後續工作的登記。

2) 發現人員溺水,且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放大,呼吸、心搏消失或出現死亡症狀

a、救助客人上岸,立即撥打二期療養院電話、120急救中心電話。同時向值班大副、本部領導,值班經理或向安保部報告。

b、救助上岸後,將溺水者頭偏向一側,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內的污物,檢查溺水者口中是否有假牙。如有,則應取出,以免假牙堵塞呼吸道。同時保持呼吸道通暢。檢查呼吸,脈搏。

① 救護員立即取半跪姿勢,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大腿上,使頭部下垂,輕壓其背部,使吸入的水從口、鼻流出。這個過程要儘快,不可佔過多時間,以便進行下一步搶救。

②檢查溺水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沒有,應馬上進行人工口對口呼吸,方法是:使溺水者仰卧於硬板上或地面上,一隻手托起其下頜,打開氣道,另一隻手捏住其鼻翼,口對口吹氣,約每分鐘10~12次,每次吹氣均要保證有足夠的氣體進入並使胸廓隆起,每次吹氣時間1秒鐘。

③ 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時,檢查溺水者的脈搏,以判斷心跳是否停止。如心跳停止,則應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將溺水者置於心肺復甦體位,方法是:雙手疊加對溺者心臟部位進行每分鐘80~100次的擠壓。

c、迅速將溺水者送醫院急救,在送醫院途中不要中斷搶救。

d、陪同人員隨時與酒店領導保持聯絡。

a) 大堂副理接到報告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現場狀況,問詢溺水人員情況,及時聯繫療養院、120急救中心;

b) 及時將現場情況彙報給值班經理、安保部及總辦領導,同時聯繫保險公司。

2、安保部

a) 立即趕到現場,保護好現場,控制無關人員進入和圍觀,協助康樂部完成現場人員清場 工作;

b) 迅速展開初步調查,弄清溺水人員情況,瞭解溺水原因及經過,向總經理彙報;

c) 當總經理決定通知公安機關時,應及時與公安機關聯繫,做好協助配合工作。

配合急救中心醫護人員的搶救工作;

d) 如溺水人員已死亡,應保護好現場,按總經理指令,配合公安人員、法醫的調查及取證 工作。

a) 在接到有相關信息後,第一時間趕往出事地點,同時向酒店投保的保險公司進行報案;

a. 總經理在聽取彙報後,根據現場狀況應迅速做出搶救措施,指導、安排及協調相關人員對事件的處理

b. 組織人員及時有效的對溺水者家屬進行情緒安撫工作。

5a. 及時啟動危機公關預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安撫媒體;

b. 在沒有得到總經理的指示前不可隨意答覆媒體。

六、事件總結及相關善後工作

1) 事件結束後,相關部門要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同時對事故原因、經過、損失、事故處置、經驗及教訓方面提出綜合性的總結;

2) 如出現人員死亡情況,安撫客人,後由總指揮指派應急小組中相關人員與家屬協商;

3) 在與家屬協調相關事件時需堅持採取司法途徑解決,以便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解決問題。

七、對泳池溺水事件的防範

1、建立和健全安全防範、檢查、巡視、整改制度,強化員工的安全防範意識;

2、建立泳池救生預案機制,掌握基本救生技巧與知識以及急救聯繫途徑,確保泳客生命安全;

3、完善泳池周邊安全標識、警示及各種泡浴提示:如:在顯眼部位張貼“禁止跳水”、“小心地滑”等安全標識;

  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5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學校衞生工作條例》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科學、規範、有效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學校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預案。

一、 指導思想

為了保障學校師生 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和運行機制,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後處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依據《汝陽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縣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級政府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制定本預案。

在學校食堂、生活飲水等各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對師生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適用本預案。

二、組織領導

(一)食品安全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救急組織

一旦發生疑似或食物中毒,應立即啟動學校食物中毒應急機制,學校相關部門應立即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下列組織應迅速行動,聽從指揮,組織疏散,緊急搶救。

1、報警組:校辦室負責。以最快的速度,正確的方法撥打特種電話,請求緊急救援。

急救:120 中心校:xxx 村衞生所:xxx

2、處置組:教導處負責,指揮年級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迅速對中毒學生進行救護,做好學生的疏導和安撫工作,消除學生的惶恐心理。保持校園安全穩定。

3、急救組:班主任負責。對受傷學生進行搶救、運送,安排車輛急送醫院。並儘快掌握受傷學生的詳細情況,通知家長。

4.應急處理預案

學校本着為師生身體健康負責的目的,在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的同時,加強對食堂食品衞生工作管理,一旦發生師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①報告學校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要立刻通知學校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預案。

②立即將中毒者送村醫務室檢查,學校醫務室無法處理時應及時送往醫院。

③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配合衞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按衞生防疫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④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⑤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更不得進行渲染和誇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⑥事故發生後,要注意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組織人員做好食物中毒人員的思想穩定和心理舒緩工作。

⑦造成事故的直接或間接責任人應等候處理,包括經濟處罰,行政處罰,直接承擔法律責任。

三、後期處置

1.善後處理

配合教育局,衞生部門負責組織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後處置工作,包括人員處置、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儘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儘快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配合保險機構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人員保險理賠工作。並按照有關規定對受害人給予賠償。

2.責任追究

對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配合紀檢和監察等部門依據有關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3.總結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善後處置工作結束後,學校食品安全應急工作組應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報送縣教育局、縣衞生局等相關部門。

  事故安全的應急預案6

為了做好學校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國家安全管理有關規定,本着對學生和教職工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及時有效處理特大事故,力爭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全力組織恢復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保證任何狀態下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進行。

二、總體原則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傷亡事故報告規程》,對我校發生的各種特大事故本着實事求是原則,立即將所發生的特大事故上報州教育局及有關部門,接受調查處理,按上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意見,在限期內依法對負有領導責任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者進行事故追究和處理。

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特大事故處理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特大事故處理領導組,負責領導全局特大事故調查處理搶險工作。

組 長: 米娜瓦爾校長、黨支部書記

副組長:熱依木江副校長、

成員:古麗巴哈爾德育主任

依馬木買買提副德育主任

各組組長:胡海霞

凱麗比努爾

熱比亞

阿斯古力

阿尼克孜

四、有關職責要求

1、發生任何重大事故,第一知情人必須立即向學校領導彙報。領導組成員只要知情或得到通知後,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迅速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搶救工作。

2、上一級行政因外出公幹等特殊情況無法達到現場或不能履行職責,經授權由下一級行政(副組長)代履行職責。

3、班主任、值班人員、保安及有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履行職責,到崗到位,確保各自電話24小時暢通。

4、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的落實。

5、全體師生員工必須服從領導組的指導、調度,積極投身到相關搶救工作中。特殊情況下,無條件徵用教師車輛。

6、無論發生何種事故,都必須將學生放在第一位,先保護、撤離、搶救學生,再搶救其他人。

説明:所有預案中領導小組的組長、副組長、成員的確立,根據相關職位和崗位確立。當人員職位、崗位變動時,相應接替該職位和崗位的人員為當然的負責人和相關組成人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