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如何平衡大學與專業選擇

來源:文萃谷 7.82K

每年在填報志願時,不少考生和家長們都會面臨一個困惑——如何平衡大學與專業之間的關係?也就是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選好的學校,可能要捨棄好專業;報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學校選擇就要受限制。但這又是每一個高三考生和家長必須要做出的抉擇。

解析如何平衡大學與專業選擇

填報志願到底是以學校為主,還是以專業為主呢?這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也沒有標準答案。考生自身實際和人生規劃方向才是尋找答案的出發點。在填報志願時全面的考慮應該是:從興趣出發,以分數做支持,同時兼顧大學與專業。

瞭解是前提

所謂的填報大學聯考志願,就是為考生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瞭解大學和專業就是“知彼”的過程。如果考生和家長對學校、專業一無所知,既不知道學什麼,也不知道將來工作以後幹什麼,盲目上陣、倉促填報,一旦出錯必將懊悔終生。所以,全面瞭解院校和專業,把握整體情況,對二者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再做出正確的選擇。

截至2011年4月,我國經教育部批准設置備案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共有2429所。這些院校辦學體制不同、院校層次不同、設備和教學水平不同、規模和師資力量不同、培養目標及就業面向不同,從而形成了各校不同的辦學特色。如何來了解判斷這些院校的“含金量”呢?考生家長大致可從學校的研究類型、隸屬關係、科研規模、辦學層次等幾方面加以瞭解。另外,院校的重點學科、師資配置、實驗室建設、畢業生質量等也是可以作為參考因素。

有了瞭解高校的思路,再來看看怎樣瞭解專業。從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中,考生和家長可以初步瞭解到,目前我國各高校的專業是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專業”三個層次來設置的,基本包括在12個學科門類,共400多個本科專業。這400多個專業分佈在不同層次、不同地域、不同規模的院校之中。要想選擇理想的專業,除了要了解各專業的具體內涵、所學課程、重點學科、專業優勢、不同層次院校的培養方向等信息外,還需要知道,各個專業錄取的具體要求、專業近三年的錄取分數、就業情況,以及未來有多大發展空間等一些實際情況。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所院校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重點院校在師資配置、科研課題、深造就業、國際交流等方面都佔有優勢,這些因素,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每一所大學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專業,一些普通大學的品牌專業,也可以跟重點大學的相同專業媲美。選擇大學不是簡單地看分數和排名,選擇專業更不應該單純追逐冷熱,要根據考生自身的實力、條件、興趣,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院校和專業。

應把握的幾個尺度

1.把握興趣尺度。很多家長一問孩子:“你想學什麼專業,將來想幹什麼?”孩子的答覆經常是:“不知道!”或者“隨便!”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引導孩子去發現自己的興趣。俗話説,興趣是入門最好的老師,只有選擇了感興趣的專業,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如果考生對自己所選的專業完全不感興趣,那麼在日後的學習中後果是很可怕的,入校換專業、考試掛科、甚至退學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考慮興趣的同時,尊重個性也是影響專業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專業性質不同,對於個性的要求也不同,數學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工程學、天文學、建築學需要空間想象力;公關人員需要親和力和溝通能力。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可以選擇工科;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強的可以選擇新聞、法律管理等專業。

因此,如果考生對自己未來發展還不清楚,也沒有相應的職業規劃,可以優選大學,選擇一些綜合性院校的大類招生的專業,待入校後經過就讀再判斷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具體的專業。

2.把握分數尺度。填報志願的過程實際上是考生依據自己的理想、興趣、特長以及未來的職業傾向,在大學聯考成績、學校以及專業之間尋求平衡的過程。但是,支撐這個平衡點的關鍵還是要看考生最後取得的分數,大學聯考成績是考生競爭的核心,所以,分數就成了考生選擇院校和專業的重要支撐。一般來説,成績越好、排名越靠前、分數越高的考生選報院校和專業的自由度越大。反之,分數優勢不明顯的考生則小一些。

要以分數為參考,這就要求考生給自己做好定位,找到自己大概的分數範圍、排名及批次位置。對於考前填報志願的考生來説,可依據平時成績、期末成績和一、二模成績,找出自己在全區考生中的位置及所屬批次;對於考後估分的考生來説,合理地為自己估計一個分數範圍;考後知分填報志願的考生可直接用大學聯考成績。

《解析如何平衡大學與專業選擇》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