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主題發言稿

來源:文萃谷 1.88W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寫起發言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主題發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主題發言稿

家庭教育主題發言稿1

大家好!我是八(24)班賈雨菡同學的家長。感謝班主任方老師對我的信任,給我這個機會和家長們共同探討孩子成長教育的話題,我感到萬分榮幸,同時也很感謝學校給我提供這個平台。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家長朋友們向班主任方老師和各位任課老師對孩子們的諄諄教導和辛勤栽培表示衷心的感謝!其次,感謝我的女兒生活中懂事體貼,學習上一直勤奮努力,讓我閃耀着優秀學生家長的光環!

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的成長,怎樣正確的教導孩子,與孩子有更好的交流,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教子心得與體會。今天,在這裏我將和大家談談我對孩子淺顯的教育體會。如果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家長批評指正。

第一、家庭

我一直覺得,一個負責任的家長,首先要做到給孩子一個温馨的家庭環境,與孩子較好的溝通和交流也是我們相互瞭解和提升的途徑。我每天都會和孩子聊天,內容會關於家庭成員間、同學朋友間的關係,也會從一些小事中瞭解孩子的內心動向。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我能對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缺點加以改正,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許多的好品質、好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家長的正確的引導和督促。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樹立正確的榜樣。

第二、習慣

都説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息習慣至關重要。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受益匪淺的。家長們都知道一個科學有效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良好的作息時間習慣,一個充足的睡眠保證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也給第二天的活動帶來動力。國小期間我要求孩子上學期間八點半必須去睡覺,節假日適當放寬。進入中學兩年來,基本上都是九點準備休息。她的作業都被她在學校當天基本上合理地OVER掉!

主動學習的習慣,在學習的時候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完成作業;課餘時間培養髮展興趣愛好,陶冶情操。

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學習計劃的制定使孩子的學習有條不紊,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使每個孩子都能跟得上學習進度,學習時間的合理安排使每個孩子不偏科,效率高。

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俗話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讓孩子們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孩子在幼兒園時期,每晚堅持給她講兩個故事,然後她給我講一個,國小時期常常帶她去圖書館、閲覽室,如今閲讀已成為她的一種習慣。

總之,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一生的事。

第三、青春期

常聽家長們説:“自從上了國中,我就發現他逐漸開始‘不聽話’了,什麼事都愛跟我們反着來,而且不愛和我們説話,有時説不了幾句就開始煩。”一位多年關注留守兒童問題的校長説:“這個世界沒有壞孩子,只有缺少愛的孩子。”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家長的理解,在發表自己的看法前,一定要先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慮,只有這樣換位思考,孩子才會認同你,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多關注孩子的'生活和內心。

國中生的家庭教育最大特點是青春期的家庭教育,而青春期教育最重要的原則是理解和尊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認為,就像奠定基礎一樣,國小階段需要更親密也更嚴格的教育;孩子升入國中一個突出的心理變化是成人感,覺得自己長大了,如果沒有理解和尊重,無論什麼教育都可能失敗。

智慧的家長應該將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親子關係和家庭氛圍的建設中,多關注對子女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呵護,才能給孩子健康成長提供正面的能量。作為家長我們要多學習,掌握一點心理學知識非常必要。

第四、目標

孩子們都知道《西遊記》中唐僧每次都這樣介紹自己:“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取經。”這3句話包涵了每人都要問自己的三個問題:1、我是誰? 2、我從哪裏來? 3、我要到哪裏去?清楚自己是誰,(定位)從哪裏來,(不忘本)要到哪裏去!(信念和目標)唐僧從未説過放棄的話,也從未動搖過自己的目標,即使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即使路很漫長!即使是一個人的時候也沒有放棄目標和夢想!最終取得真經!

網絡覆蓋的時代,有人沉淪,有人獲取資源來學習,成長自己。生活中充斥各路明星的富有生活,各路大咖的學識淵博,看起來毫不費力,實際上都離不開背後的學習和努力!王源,TFboys中一個陽光帥氣的男孩,20xx,20xx年兩次參加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青年論壇並英文議程演講,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不得不讓人佩服他背後做出地學習和努力!所以我們大家也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是985,211名牌大學,還是混個國中或高中畢業!

每個孩子的成長牽動着每個家長的心,當看到孩子進步的時候,我們滿心歡喜,神清氣爽。當孩子的成績下降的時候,我們也要給孩子予以鼓勵。每個孩子都不是生就來優秀的,而我們所做的是放下家長的架子,俯身聆聽孩子的心聲。青春期的他們在嘗試着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格,渴望自由的空間,渴望表現自我,得到別人的認可,特別是父母的認可。每一個孩子都有優秀的一面,從某個角度説,我們的孩子都是最優秀的。只要我們能找到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和通道,我們就能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

教育是一件漫長而美麗的事情,希望通過我們、老師和孩子自身的努力,為孩子的將來開闢一片廣闊的天地。

在這裏,我代表所有的家長把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寫給兒子的話送給所有的孩子們: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最後,祝老師們工作順利!家長們身心愉快!更祝孩子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主題發言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家長朋友:

上午好!首先感謝曾子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這次相聚的機會。

我,是高二(三)班的學生xx的家長,也是一個具有雙重身份的人,既是孩子的媽媽,又是一名教師(我在興蒙學校教國小)。昨天下午五點多鐘,孩子的班主任林老師打電話説有事想請我幫忙,我説只要我能做到的就行,當聽説是在今天的家長會上讓我談談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時我就連忙推託,為什麼要推託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我這個人不善於表達,更準確地説是羞於表達,不會表達。雖然是老師,但像在今天這麼大的場合,面對這麼多的人講話我還是很第一次;第二個原因是:我確實也沒什麼好説的,雖然孩子的學習在老師們的幫助教育下進步很快,但是還不能説是很優秀,因為我知道我的孩子並不聰明。我的孩子學文,從高二分科以後,成績穩中有升,上學期第一次考了班內第八名,級內第十一名;第二次考了班內第十一名,級內第十四名,第三次考了班內十四名,級內的名次我忘了;第四次班內第五名,級內第十名。這個學期進行的兩次考試都是班內第五名,級裏分別排在第九名和第六名。這個成績,我認為完全是靠着她的苦學、靠着一股拼勁、靠着對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的執著追求取得的,所以總感覺沒什麼好説的。但是再三推託林老師也不答應,還一直鼓勵我説沒問題,我就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所以,在今天的家長會上,我也就沒什麼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經驗奉獻給各位家長朋友,也就只能藉此機會把我的幾點切身體會,和在座的同仁們互相交流一下,從而使我們能夠對如何更好地培養教育孩子的問題進行更好地切磋,這將會有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會有利於孩子學業成績的提高,也會使我們向合格家長邁進一大步。下面説我今天要説的話題:《加強家校聯繫共育棟樑之才》。

一、我瞭解的曾子學校。

首先我要説我很高興,我們的孩子都能在曾子學校學習。作為家長我們都親眼目睹了學校近兩年來的巨大變化,曾子學校在所有領導、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正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學生學習風氣濃厚,老師教學作風踏實。特別是學校領導都是年富力強,更是讓人讚不絕口,青年老師更是幹勁十足,朝氣蓬勃,虛心學習,密切合作,管理班級。我們有理由也應該相信:強強聯合,我們的曾子學校,會更上一層樓。所以我要説:在如此優秀的學校裏學習,有如此優秀的老師教育,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夠表現的優秀。

二、我教育孩子的幾點體會

1、做孩子心中的好家長

“望子成龍”乃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可是,當父母們為子女“成龍”而不惜一切地付出心血與辛勞的時候,兒女是否都感其誠而心領呢?事實上,不盡然。因此,要使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達到一致,從而促進年輕一代健康成長。其前提是要加深對子女的瞭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最後才能達到找出善解的辦法來。所以,我認為家庭教育這“三解”是連接父母與子女心靈相近、不可缺少的通行證,是保證孩子茁壯成長的重要環節。

説到這個話題,我想問在座的各位朋友幾個問題:

(1)你“瞭解”孩子嗎?

這樣問,有些家長似乎覺得很奇怪:我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怎會不瞭解呢?但是,這裏我所説的瞭解,並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對孩子的表面現象的瞭解。而是對孩子處在動態成長過程中的瞭解,是瞭解孩子所處的社會、學校、家庭組成的大環境對他們有哪些影響;瞭解孩子在接受各種教育時,心靈深處會隱藏着種種為大人所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瞭解他們伴隨着年齡的增長、生理的發育、心理上有哪些變化?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又是終身教師,對上述問題未必都能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下面,請從我平時蒐集的一些學生作文中,聽聽孩子們摯誠的心聲。“記得從我四歲那時開始,爸爸媽媽就讓我學彈琴,學英語。上了國小,又讓我補習數學和作文,幾乎佔去了我所有的課餘時間,曾有多少回,我是含着眼淚在前往補習的路上走着的。”“我知道,父母對我期望很大,但希望你們不要逼得我太緊,不顧我的感受。”“你們不要樣樣都替我作主,請給我一些自由,允許我不成功,使我從中吸取教訓。”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過錯給予原諒,不要責罵不休。”“媽媽,您知道嗎?現在我已經不再是一個不懂世事的小孩子了。小時候,您在我幼小的心中曾是多麼偉大,但現在,我卻覺得您是那麼陌生,和我的思想距離是那麼遙遠。”各位,在聽到這些發自孩子內心的呼喚時,您是否都有所共嗚,或者是感到驚訝、內疚?感到如此的不瞭解他們呢?平時,你是否給他們機會傾訴呢?確實,平日裏,我們大人忙工作,忙於自己的事情,孩子忙學習,很少有和孩子懇切談心的時間,甚至一天中連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的的好時光,對有些家庭來説又成了“家庭法庭”的開庭時間。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還沒等孩子坐下就問考試了嗎?考了多少分考了的幾名?是不是我們大多數家長經常這樣問,我有時候就在自覺不自覺犯着這樣的錯誤。

孩子要接受父母對考分的一次次質問,對壞成績的一次次“聲討”,於是“冷戰”“舌戰”“令人煩惱”的場面一次次地出現。難怪有些父母與孩子的話越來越少,有些乾脆“無話可説”,這難道説與我們做家長的沒有關係嗎?這活生生的事實啟示我們,要想讓孩子成才成人,首先就要了解孩子,如果不瞭解孩子,只憑家長主觀意願去做,或者不管不問,只能給家長帶來一大堆困難、煩惱和焦慮,從而降低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只有經常和學校聯繫,經常和孩子的老師溝通,交流孩子在學校和家裏的表現,才能及時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瞭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幫助。

(2)你“理解”孩子嗎”?

如果説“瞭解”是對孩子的“知其然”,是家庭教育的前提,那麼,理解就是“知其所以然”,是家庭教育的關鍵。理解,在這裏我把它理解為是對子女種種思想和行為的表現進行探究為什麼是這樣?,我認為作為父母必須要經常與孩子進行心理換位。從孩子角度設身處地考慮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為什麼是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只有從理解孩子的言行與心態出發,才能減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主觀性,隨意性,更好地因勢利導,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

當然,理解並不等於無原則的遷就,而是在正當的寬容之下提出嚴格的要求,讓孩子能感其誠,信其道,從而心悦誠服地接受教育與誘導,收到預期的育人效果。因此,我認為對孩子的理解也是家庭教育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對孩子都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嗎?請聽聽一羣孩子的“悄悄話”:“大人做事也有出錯的時候,我們也是人,無論做什麼事,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希望您不要過多地對我加以限制。”“請給予我表揚和鼓勵,您可以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不要責罵我。”“全世界的媽媽們,我懇請你們多給我獨立,少一份羅嗦,多給我一分自由,將來少一分羞愧,充滿自信豪情走向社會。”“請不要把我當作取樂的玩具,我也有思想,有看法。我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主人。”“爸爸媽媽,為什麼讓我學習,你們打牌、看電視?”這一連串的請求,難道不足以啟動我們家長的心扉?再看看下面兩個典型例子:在座的各位不知道是否有人聽説過,1988年南京工學院學生王林在大學聯考落選後,進了自費理工大專班,後來讀書因沒達到父親下達成績的指標“立約”,在絕望中將父母殺害的倫理悲劇!人們不禁痛切地問:為什麼這人間悲劇竟會發生在疼愛子女的父母身上?這不能不使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進行深刻地反思!王林大學聯考落選後,曾經提出學開車,他喜歡學文科,但是都遭到父母的反對,家長把子女升學當作唯一出路,把分數高低作為衡量孩於好壞的唯一標準,甚至以“立約”的形式給兒子施加精神壓力,這種不顧兒子感受,一味期望過高只能給兒子的心理增添了沉重的負擔,為悲劇的產生種下禍根。這不能不説是血的教訓。

我的孩子在上高一分班時成績可以説在班裏倒數,因為那是實驗班,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我和她爸爸的不斷鼓勵,成績也是不斷提高。我是這樣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我的孩子總成績雖然不高,但我作為家長對孩子這個成績是感到滿意的,因為孩子已經夠努力了,她從國小習慣一直不錯,作業按時完成,每天回家都對當天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梳理,有時間還多做一些課外資料,我也給她定了不少刊物,讓她有選擇地閲讀。現在通過努力,各科成績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是個了不起的進步,是她勤奮的結果,我們是感到滿意的。孩子也覺得這確實是對她的成績的公正評價,這比什麼都重要,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猶如一束強勁的光柱,直透射孩子的心靈,激活了孩子的上進心,強化了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這件事也深刻啟發我們:其一,家長對子女的理解,是打開孩於心靈的一把鑰匙,理解可容人所短,容人改錯,他可以引發孩子對父母愛的感化,並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其二,作為家長,只有理解子女,才能達到心靈相通,取得良好的教子效果。其三,父母經常性的理解,最終會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比如,在考試考不好的時候,我就看到她自己不高興,我和她爸爸就鼓勵她説沒關係,一次考不好並不説明問題。有一次我無意發現她寫在日記本上的一段話:“這次考試我又沒考好,可是媽媽你為什麼不批評我還老是鼓勵我,説沒關係,下次一定會考好,這都是連續兩次沒考好了,下次能嗎?後邊加了好幾個問號。説實在的,當時我看了以後鼻子酸酸的,我也很納悶,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這麼用功怎麼就老是停留在這個水平上?後來,我就找機會幫她分析原因,是不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是不是學習效率的問題?是不是心理問題?通過交流,我們娘倆達成了共識:學習時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勤學加會學,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三,老師的話最有用了(咱們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入高三了),按老師的要求做題就行了。老師要求做的題一定要做,按老師佈置的一點一點地做,上課的時候認真聽,不在於熬夜,在於要把握住效率。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要放鬆,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出去走走,出去看看。考試的時候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自己給自己壓力,應該經常調整心態,累的時候聽聽歌,散散步。有這麼多優秀負責的老師教還怕學不好?孩子經常告訴我,説她的xxx同學太用功了,但是他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有自己的另一套做法,上課不注意聽老師講,而是做其它科的作業,結果最後證明效果不好。當然,有極個別的同學確實學習實力強,確實有天賦,確實心態好,他們對老師講的東西已經是滾瓜爛熟了,這樣的同學在不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情況下是可以做點其它東西的。或者乾脆與老師商量好,某些課就不去課堂聽課了,在圖書館或自習室鑽研自己需要鑽的東西就可以了。但這畢竟是少數,對大多數同學來講,聽老師的話,按照老師的佈置去做題。我認為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了這樣的認識,於是她及時調整心態,調整學習方法,該學的時候集中精力學,該玩的時候盡情地玩,原來我限制她看電視,現在也不一個勁得限制了,有的節目只要她願意看就讓她看,我相信她自己會合理安排時間。記得還是上國小的時候,有一次她爸爸告訴我説,子敏説你了,我説説我什麼,他説她寫了一首小詩,我説什麼小詩,他就拿出來給我看。她是這樣寫的:“在我心裏總是有一首詩:有個人,別人睡了,她還沒睡;這個人,別人沒醒,她卻早早醒來了,這個人在做什麼?她正為女兒準備早餐,這個人,就是我的'媽媽,我要以最好的學習成績,報答她我對我的養育之恩。”我真為孩子的懂事而高興。我想這是我理解她關心她的結果。説到這裏大家也許應該知道,在瞭解了女的前提下去理解子女是教好子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3)你“善解”孩子嗎?

如果以上面我説的問題是“知其道”的話,則下面要説的“善解”就是指“得其法”。即善於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偉大的父愛和母愛。“瞭解”和“理解”的落腳點應是善於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

家長要善教孩子,首先要善於更新舊的觀念。一些家長常常自相矛盾,有時會把孩子當大人看,對他們的教育成人化;有時在父母眼中,子女永遠是個孩子,可我們必須知道,兒女永遠比父母小,但卻不會永遠是小孩。所以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應隨着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發展,否則是事倍功半,甚至弄巧成拙。紅燒肉再好吃,明智的母親也不會餵給嬰兒吃,成熟的家長會根據子女成長各個時期生理和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成功的家長對於女的教育要求和具體內容會考慮其接受能力,對教育的方法會考慮其行為能力。家庭教育雖然沒有固定的方法,但不可沒有方法。成功的關鍵在於父母,要善於掌握靈活的教育方法和恰當的教育契機,遵循教育的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才能彈奏出人間和諧協調、悠揚悦耳的教育樂章。

每一位家長都想找到孩子心目中的一位理想家長的答案,我們可以從孩子們對家長的期望信息反饋中去尋找和思考。我這裏為大家提供了一分資料:

廣東省家教研究會曾對六個縣22所中學七年級至高二的872名學生進行對家長的角色期望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你最喜歡怎樣的母親”的心理品質序列是:①心地善良,性格温柔;②勤勞樸素,會做家務;③關心子女思想學習;④教育子女講究方法;⑤言行一致,説到做到;⑤知識豐富,好學上進。相反,“你最不喜歡怎樣的母親”的心理品質序列為:①不關心子女的思想學習;②説話羅嗦,不相信子女;③脾氣暴躁,打罵子女;④對子女溺愛遷就;③知識淺薄,不求上進;⑤只知柴米油鹽,不關心國家大事。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在最喜歡的母親的品質中,中學生的要求是全面的,反映了對母親為人處事教育孩子的整體素質期待。而在最不喜歡的母親的品質中,把“不關心子女思想學習”列為首位,反映了當前母親在子女教育中常見的突出缺陷。

這份調查資料還表明,“你最喜歡怎樣的父親”的品質序列為:①關心子女思想學習;②熱愛工作,辦事公正;③待人熱情,容易接近;④教育子女講究方法;⑤知識豐富,好學上進;⑤言行一致,説到做到;①不隨便發脾氣。相反對“你最不喜歡的父親”的品質序列為:①脾氣暴躁,打罵子女;②抽煙酗酒,愛打麻將;③不關心子女思想工作;④不做家務,指手劃腳;⑤知識淺薄,不求上進;⑤唯我獨尊,家長制十足;①過分於涉子女行為。可以看出,“關心子女思想學習。是青少年對父親最熱烈的期望,要求父親有高尚的品德,完美的人格,對社會有所貢獻,對子女講民主,這充分反映了孩子隨年齡的增長對家長期望的中肯和成熟。

各位家長,我們應從孩子對家長的期望中悟出其中的道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校正自己的角色行為,當一名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長,適應時代的合格父母。

2、正確面對平凡的孩子

這是您肯定感興趣的一個俄羅斯男孩的自述:

我12歲,是六年級的學生,一個最普通的男孩,但這隻有我自己清楚,我的父母、祖父、祖母則是另一種看法,他們説:“季瑪是非常有天賦的孩子,他有遠大前程……”我爸爸是科學家。他酷愛數學,所以我在一所不尋常的學校數學專業中學上學。我的媽媽在青年時代就想成為音樂家,

但是沒有實現。“嗅,沒關係,我有兒子。”媽媽常這麼説。“我也有兒子!”這時候爸爸也不甘示弱地説。現在你明白了吧,為什麼我在專業數學學校求學,而課後還要去音樂學校學習,但是,這還不是全部。

我的祖父夢想成為著名畫家,他已夢想成真。現在你能明白了,為什麼我還要去上圖畫課。如果我沒有非常認真地學習音樂,媽媽就會對爸爸説:“這是你的兒子,你的遺傳基因。”而如果我數學得了2分,爸爸就會對媽媽説:“這是你的遺傳基因。”祖母贊成爸爸和媽媽的説法,但一定會説:“他在體育方面有前途,應該努力參加體育運動。”祖父什麼也不説,保持沉默。他認為在我身上也有他的基因。

我長輩們的愛好,當然我也喜歡,但是我不能同時成為著名的數學家、著名的音樂家、運動健將和畫家。我是一個平凡的孩子……家長朋友,聽了這異國男孩的故事,您不覺得似曾相識嗎?

何止似曾相識,在我們這裏有過之而無不及。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那麼多為人父母者都在熱切地盼望着。在我們的國度裏,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熱潮,正在一浪高過一浪,熱潮匯聚的狂濤巨浪,正殘酷地吞噬着孩子們弱小的心靈乃至生命:可愛的孩子,有的慘死在家長高期望值的瘋狂心態支配的手下,有的禁不住家長高期望值的威壓而小小年紀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孩子在高期望值的重壓下出現嚴重的心理創傷……

“我是一個平凡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有幸還能這樣對您説,您是不是很失望傷心?很對不起您,為了孩子,我要再給各位潑點冷水:大海之中有百魚,不能都成龍,大林之中有百鳥,不能都成鳳。絕大多數孩子的確都是平凡的孩子。您不信?就請聽聽心理科學的聲音。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成才的過程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並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導作用的過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説,中外研究一致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總人口中是服從常態分佈概率規律的,就是説,人的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中常水平。這是為什麼?科學告訴我們,凡是影響因素很多的現象都服從常態分佈,因為這些因素一齊出現和一齊不出現的機會都很少,有些出現有些不出現的機會較多。這是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概率規律決定的。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説,其發展狀況也是由眾多因素制約的,也是服從常態分佈概率規律的。就是説,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數,絕大多數都是一般水平。這樣,智力與非智力兩個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終結果也是服從常態分佈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數,絕大多數是一般情況。因此,所謂成才,最終是成“高才”或“低才”者總是少數,絕大多數是“中才”。

還是那句話: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能是平凡的人。有人説,只要各種條件具備,每個人都可以成長為天才,那只是理論假設;有人説,按照某種方案可以成批地製造神童,那不過是現代神話。理論假設很誘人,現代神話很迷人,可都當不得真,能當真的是: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

“這是讓人多麼泄氣!”您也許這樣想。那您就大錯特錯了。天下凡事“第一”只有一個,這是蓋不住的,也是你我都不得不承認的最基本的事實。就拿我們為人父母的人來説,不錯,我們都有自己奮鬥的足跡,可我們不大多還是芸芸眾生之一嗎?我們過去奮鬥大半生,還要毫不泄氣地奮鬥下去,怎麼能面對孩子的平凡就泄氣呢?

天上只有一個太陽,地上只有一座珠穆朗瑪峯。羣星雖沒有太陽耀眼,同樣熠熠生輝;羣山雖沒有珠峯高大,同樣勃勃向上。我們需要的是以一顆平常心來設定對孩子的期望值,從而滿懷期望地去教孩子成人。只要孩子成長為大寫的“人”,他就擁有了成功的人生。

3、學生考試前的要和不要

學生就要上高三了,離大學聯考的日子越來越近,許多家長開始心急上火了,孩子着急,家長比孩子還着急。於是,考試不再是考學生,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考家長。據説一些家長在孩子考試的時候,心理焦慮表現得相當嚴重。其實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如果家長處理方法不當,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我認為學生考試時家長一定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疏導不要壓制。學生考試很正常,尤其是到了高二、高三考試幾乎就是家常便飯了,我們做家長的往往一聽説考試就對孩子交代這個交代那個,弄的孩子緊張兮兮的。我覺得做家長的要認識到壓力和能力的發揮之間的關係:一點兒壓力沒有就可能不重視學習成績;過分關注,能力又可能發揮不出來。家長要認識到每個孩子的心理素質都有差異,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有的孩子需要施壓,有的需要減壓。家長們對孩子的心理壓力要疏導而不要壓制。例如,有一個學生因過於緊張對自己做的每一道題的結果都抱懷疑的態度,一次他問母親:“1加1為什麼等於2?”結果遭到母親的斥責:“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問這麼幼稚的問題?”結果,這個學生在自責中陷入了更深度的偏執狀態。

(2)要言傳身教不要言而無信。有的家長一聽説考試,就過分干涉。認為這段時間太重要了,孩子要一門心思複習、做功課,不能做其他的事,對孩子的自由進行限制,常常聽有些家長家長對孩子説,又要考試了,不能看電視了,不準做這了,不準做那了,整天把考試掛在嘴邊,時時對孩子説,要抓緊時間複習,左一個複習,右一個複習,其實孩子的心理本來就非常緊張,再加上你這樣無休止地嘮叨,我行我素,自己該看電視地還是看電視,該打牌地還是打牌,該喝酒地還是喝酒,結果是越説孩子越緊張,越説孩子越煩躁,越説孩子越反感,更加影響影響孩子的正常複習和正常發揮。

(3)要正確面考試對不要盲目許願或者威脅。一些家長總想用一些獎賞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比如,“考得好,我給你買個電腦”,“考上北大,我帶你到國外去玩”,這些並不能起到什麼實際的效果。還有一些家長為了給孩子施加壓力,就威脅孩子,“考砸了,我們就不管你了”,“考不好就會家種地去”“考不上大學,你怎麼有臉見人”諸如此類的話語,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不利於孩子複習,不利於孩子正常發揮。

(4)要尊重孩子不要瞎幫忙。對學校複習的程序和內容並不瞭解,認為多複習輔導材料會有效果的,結果是沖淡了老師的複習計劃,只能給孩子增加壓力。還有的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就想給孩子開小灶,盲目報輔導班,請家教,這些做法雖然有時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盲目報輔導班請家教的話,就會分散孩子的精力,沒有把老師叮囑的內容複習全面。結果是撿起了芝麻而丟了西瓜。我覺得孩子要是真有必要輔導,也要和老師商量,和孩子商量,要聽取老師建議,尊重孩子的意願,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孩子的成績。

總之,教育和培養孩子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是嚴愛相濟的過程。家長對子女的關心、愛護、教育、鼓勵應該持之以恆。隨着孩子的成長,勤學上進理想的確立,家長的重要責任是多鼓勵,使其感到自己逐漸成熟了。這樣,孩子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裏,經受磨鍊,成為一個有用之人。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扣心自問:孩子的家庭教育理想嗎?

教育孩子的事是大事。教育孩子的事不光是老師的事,更是我們家長的事,是社會的事。家庭教育要和學校教育同步,要協調,做到學校、社會、家庭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育棟樑之才。曾子學校不定期地召開家長會就是為了和我們家長取得聯繫,就是為了共同研究解決孩子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正因為有了一次次這樣的交流機會,有了各種各樣的這樣的溝通形式,才有了孩子的進步。我想,只要我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一顆渴望上進的心,一種持之以恆的毅力,你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家長,成長的家長,成功的家長。

最後讓我代表家長再次對曾子學校的領導和所有辛勤工作的全體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正是因為你們的辛勤耕耘,不懈追求,曾子學校才有了今天的巨大發展;因為你們的辛勤耕耘,祖國的春天才更加美麗!我堅信:在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持下,讓學校和家庭聯起手來,一定能實現我們共同的美好的願望,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創造明年的輝煌!同時也謹祝在座的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美滿!萬事如意!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