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庭教育作文300字五篇

來源:文萃谷 6.21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家庭教育作文300字五篇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1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對我非常嚴格,每次考試必須考到95分以上,這個給我出了一個難題,我擅長語文和英語,説難聽點我就是一個“數學白痴”所以每到考試的前一天,爸爸就給我找出一大堆的試卷、練習題和複習資料,有時要10點鐘才能上牀睡覺,寫的我手都酸了,結果只能休息五分鐘,休息完了接着寫。

到了第二天考試的時候,試題並沒有讓我失望,都是爸爸讓我複習過的,老師公佈成績的時候,我居然考了一個全班第一,我趕緊回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爸媽媽,沒想到爸爸沒有感到高興,而是一臉嚴肅的説了一句:“嗯。”

我很高興,因為爸爸媽媽給我立下的家規和給我的複習資料有很大的幫助,不管以後有多累,我都會堅持的!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2

小孩子習慣的培養是關係到他今後的行為規範,特別是國小階段,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現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大多數孩子因習慣不良而引起學習較差、常規較差等。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一邊做作業一邊玩東西、要大人陪着做作業、我女兒上學都是她爺爺接送的,上一年級第一學期時,她一時還適應不了放學回家要做作業這個習慣,所以一回家,就像以前上幼兒園回家一樣先看電視。她爺爺也約束不了她,等我們下班回家再叫她做作業,完成都很遲,影響了第二天的精神。於是我們就跟她講:“你放學回家先做作業,爸爸媽媽下班回來給你檢查,然後我們根據情況給你發標志。(因為那時班級是發標志鼓勵孩子的。)”這之後她#from 本文來自大學聯考資源網 end#每天一回家就做作業。這樣不但提高了她獨立學習的能力,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利用寬餘的時間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3

平時,我家爸爸和媽媽經常發生爭執。你瞧,爸爸媽媽今天早晨又發生了“兩伊戰爭”。

俗話説,“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媽媽理直氣壯,而爸爸卻理屈詞窮。媽媽憤怒地説:“你瞧瞧,這飯都煮成什麼了?今天早晨我多睡了一會兒,你……你就把飯做成這樣了!平時我調到400瓦還掀鍋蓋看看呢,你調到600瓦就不管了,飯都糊了。”爸爸“委屈”地小聲説:“哼,還不是兒子不讓我去。”這聲音雖小,但還是讓我聽見了。我立即反駁:“那你不會調到400瓦啊。”媽媽得理不人,“吃飯了,筷子怎麼沒拿過來?”爸爸把這當作耳旁風,根本不理會。這可把媽媽惹惱了,狠狠地數落了爸爸一頓。爸爸只好連連求饒,方才把媽媽的火消了。

吃完飯,剛才的戰爭也煙消雲散。媽媽和爸爸好像忘了剛才的不愉快,又説又笑。唉,這就是我的爸爸媽媽。

爸爸雖有些懶,但有學識;媽媽雖刀子嘴,但卻是豆腐心。他們都是我的最愛。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4

母蟹對小蟹説:“孩子,您怎麼老是橫着爬,為什麼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着您的樣子走的呀。”這是説,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麼地方,請不要把我同貴族、名流、富豪們葬在一起,請把我埋在普通的猶太工人、老百姓中間,讓我的墓碑能夠點綴周圍普通的石碑,也讓他們裝飾我的墓碑。”這遺囑出自俄國籍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汗姆的手筆。與這份遺囑一起留給後世的,還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尖酸刻薄、謾罵詛咒的語言。例如:“吃——讓蛆蟲把您吃掉!”“叫——讓您牙疼得叫起來!”“縫——讓縫衣針扎死您!”……

原來,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親,父親給他娶了個心腸毒、脾氣壞的繼母。繼母經常用惡毒的語言謾罵他。肖洛姆從不頂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繼母嘴巴里“吐”出的詞語,記錄在筆記本上。後來,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許多咒罵與尖酸刻薄的詞語,都是從繼母那裏“借”來的。

事實證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着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篇5

正當網友還在熱議“最催淚作文”《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晚飯》時,重慶一名國小生的“最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機》在網上熱傳,“我的爸爸很愛看手機,每次有空他都會拿出手機來看。有一次,我叫爸爸進來跟我一起看書、玩、畫畫,可我叫完後,爸爸沒聽見,還是沒有進來,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終於把爸爸叫進來了,爸爸進來的時候還拿着手機……”

孩子對“看手機家長”的真實刻畫,戳中了很多爸爸媽媽的心,據悉,有教師就此做課堂調查,超過1/3的孩子舉手表示家長常常玩手機忽視他們,讓人很心酸。更有小朋友在被問到“你知道爸媽做什麼工作嗎”,脱口而出的是“爸爸是用手機查資料的”。種種現實,不僅令人淚奔,更引發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微言大義:手機再智能,終究只是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駕馭它,人就會淪為其奴隸。當一個又一個孩子,用稚嫩的筆寫下他們的困惑與控訴時,每一位成年人的內心,都應該有一些刺痛、尷尬與檢省。沒有人可以從你手裏強制地奪下手機,除了自己對於愛的渴望。

適用話題:愛的渴望;反思與警示;呼喚親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