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大學聯考藝術概論複習講義

來源:文萃谷 2.41W

要想在成考藝術考試會考出好成績,首先要複習好藝術概論。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藝術概論複習講義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藝術概論複習講義,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藝術概論複習講義

  成人大學聯考藝術概論複習講義

繪畫

(1)繪畫是一門使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運用線條、色彩和塊面等語言,通過構圖、造型和調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間(平面)裏創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或情境的藝術。繪畫在造型藝術中處於基礎地位。

繪畫藝術的種類,根據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肖像畫、風俗畫、風景畫、靜物畫、歷史畫等;根據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宣傳畫、漫畫等。

(2)繪畫藝術的基本特徵

①形式的變幻;②瞬間的凝固;③豐富的意味。

雕塑

(1)雕塑是一門直接利用物質材料,運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體的空間(三度空間)中創造出具有實體形象藝術品的藝術。

雕塑可分為圓雕和浮雕。

(2)雕塑藝術的基本特徵

①物質與技藝的統一;

②造型性與表現性的融合。

書法

(1)書法是以線條組合、變化來表現文字之美的藝術形式,它主要通過用筆、用墨、結構章法、線條組合等方式進行造型和表現主體的審美情操。書法主要有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

(2)書法藝術的基本特徵

①線條與組合;

②具象與抽象;

③情感與象徵。

攝影

(1)攝影是指採用攝影手段塑造可視的畫面來反映生活、表現主體審美情感的藝術。攝影特別注重紀實性,畫面構圖、光線和影調是它的獨特的造型手段。

攝影藝術包括新聞攝影、人像攝影、建築攝影、風光攝影、靜物攝影、生活攝影、舞台攝影等。

(2)攝影藝術的基本特徵

①高度的紀實性;

主題的創造性;

③光與影的結合。

建築

(1)建築是一種實用與審美相結合,以形體、線條、色彩、質感、裝飾、空間組合等為藝術語言,建構成實體形象的造型與空間藝術。

(2)建築根據社會需要可分為民用建築、公共建築;根據人們的審美需要可分為園林建築、紀念性建築等。

(3)建築的基本特徵

①造型的形式美追求;

②環境的人格化體現洞多重的象徵性意味。

園林

(1)園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創造的景觀,它利用技術和藝術,憑藉山水、花木、建築等組合成為實體形象。園林在廣義上是建築藝術的一種類型。

園林藝術的類型,從世界範圍看主要有三種,即歐洲園林、阿拉伯園林和東方園林。東方園林以中國園林為代表。

(2)園林的基本特徵

①濃縮的自然;

②綜合的形式;

③意境的追求。

  成考藝術創作知識點

一、藝術創作主要體一藝術家

(一)藝術家的概念

藝術家是專門從事藝術生產的創造者的總稱。他們是藝術創作的主體。藝術家是人類審美活動的體驗者和實踐者,也是審美精神產品的創造者和生產者。他們通常具有獨立的人格和豐富的情感,掌握專門的藝術技能與技巧,具有良好的修養和突出的審美能力。他們的生命在於創造。同時,藝術家又是具體的和社會的人。他們的生命在於創造,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滿足人類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審美需要。

藝術世界是由藝術家、藝術作品和觀眾三者共同構成的一個整體,沒有藝術家,藝術作品就無從產生,也就沒有觀眾的藝術欣賞活動。因此,瞭解藝術家及藝術家的藝術創造活動是認識藝術世界的重要方面。

藝術家首先是審美活動的體驗者和實踐者。藝術來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創造活動都是以對現實生活的審美體驗為基礎的,沒有審美體驗和實踐,就不可能成為藝術家。然而,只有審美體驗和實踐,還不能成為藝術家,藝術家必須是審美精神產品的創造者和生產者。也就是説,藝術家還必須具備藝術創造的天賦、才能,掌握專門的藝術技能和技巧,根據他們的審美體驗和實踐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藝術家們通常是有獨立的人格和豐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養和突出的審美能力。因此藝術品要滿足人們不斷變化着又千差萬別的審美需要,每類每件藝術品本身必須是有特色的,與眾不同,不應重複的。這種藝術的創作就需要藝術創作者有着特別的審美眼光,而這種獨特性,要求藝術家首先要有獨立的人格。馬克思曾經説過:“風格就是人。”“形式是我的精神個性。”藝術家有了獨立的人格,才能創造有獨特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其次是藝術品又都是情感的結晶。創作者必須有豐富的情感才能創造出以情動人的藝術產品,否則藝術就失去了應有的光澤。再次是要有良好的修養,尤其是藝術修養,因為藝術品本身又是藝術家修養的集結和體現,藝術家的修養如何,直接關係到藝術作品的藝術性的高低。藝術家雖然有諸多以上的必要條件,但是這些條件都是在社會生活中實踐的結果。他並不比平常人有什麼神祕的東西,甚至與生俱來的先天條件,藝術家同樣是具體的和社會中的人。他不過要具備創造藝術的各種條件而已。而藝術家的生命就在於不斷地創造藝術,直到生命完結。

(二)藝術家的特性

依照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社會實踐活動進程的分析,人類的生產活動可分為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兩大部分,而精神生產始終是以物質生產為前提和基礎的,是物質生產的豐富與否、水平高低制約和決定着精神生產的性質,同時精神生產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並且體現出與物質生產不同的特殊性。而藝術在精神產品中又有其特殊性,即藝術是一種具有審美性質的精神產品,藝術家正是這種從事審美精神生產的人。由於藝術生產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作為藝術生產創造者的藝術家內部有多種多樣的分工,例如,在戲劇、電影、電視、舞劇、交響樂等這樣一些集體創作的藝術形式中,整個作品的藝術形象是由許多藝術家們組成的創作集體來共同完成的。比如,每一部影片的拍攝,都需要經過編、導、演、攝、美、錄、音、道、服等各個部門藝術工作的共同努力,才能攝製成功。一般來講,作為多次性藝術生產的表演藝術,除了需要進行一度創作(或稱作初度創作)的'藝術家如作曲、作詞、編舞、編劇之外,還需要進行二度創作(或稱作再度創作)的藝術家,如歌唱演員、器樂演員、指揮家、舞蹈演員等等。這些進行二度創作或再度創作的,同樣是藝術生產的創造者,同樣屬於藝術家的範圍。對於同一個藝術作品,不同的表演藝術家往往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和表演效果。同樣一出京劇《霸王別姬》,著名旦角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和尚小云的演出就各不相同。同樣一部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悲愴交響曲》,由卡拉揚指揮的樂隊和由伯恩斯坦指揮的樂隊可以演奏出迥然不同的風格。

  成考藝術複習筆記

第一,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的起源、性質和特點。

首先,從藝術的起源來看,藝術生產本身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才從物質生產中分化出來的。人類最初的藝術品常常同生產勞動實踐有着直接的聯繫,它們或者是勞動工具如精緻的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勞動成果如用來作為裝飾品的獸皮、獸牙、羽毛等。只是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藝術生產才逐漸獨立出來,這些勞動產品也逐漸從滿足人的物質需要變為滿足人的精神需要。藝術的起源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原因,但歸根結底,以勞動為前提,以巫術為中介,藝術的起源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

其次,從藝術的性質和特點來看,藝術生產理論告訴我們,藝術作為審美主客體關係的最高形式,藝術美包含着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藝術是對客觀社會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藝術又凝聚着作家藝術家主觀的審美理想和情感願望。也就是説,藝術美既有客觀的因素,又有主觀的因素,這兩方面通過作家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互相滲透、彼此融合,並通過物態化形成具有藝術形象的藝術作品。因而,藝術的審美價值必然是主客體的有機統一。藝術生產的突出特點,是把創作主體(作家藝術家)強烈的主觀因素滲透到整個藝術創作過程,並融匯到藝術作品之中。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當然就更是一種自由自覺的創造性勞動了。藝術生產固然離不開客觀現實,社會現實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和基礎,但藝術生產同樣不能離開主觀創造,只有當藝術家調動他強烈的和豐富的想象來從事創作時,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從這種意義上講,藝術必然是心與物的結合、主觀與客觀的結合,再現與表現的結合。

第二,藝術生產理論闡明瞭兩種生產的“不平衡關係”。

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的發展不能脱離一定時代的物質生產條件。一定時代藝術的發展,從最終原因上講總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19世紀的俄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第三,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系統的奧祕。

藝術生產理論把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鑑賞這三個相互聯繫的環節,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研究。藝術創作可以説是藝術的“生產階段”,它是創作主體(作家、藝術家)對創作客體( 社會生活) 能動反映的過程。藝術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藝術生產的“產品”。藝術鑑賞則可以被看作是藝術的“消費階段”,它是欣賞主體(讀者、觀眾、聽眾)和欣賞客體(藝術品)之間相互作用並得到藝術享受的過程。這樣,對整個藝術系統來説,藝術生產理論揭示出藝術品與欣賞者、對象與主體、生產與消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在藝術生產的全過程中,生產作為起點,具有支配作用,消費作為需要,又直接規定着生產。藝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是為了供人們閲讀或欣賞,如果沒人欣賞,它就還只是潛在的作品。因而,藝術生產適應着欣賞者的消費需要來進行藝術創作。同時,藝術欣賞反過來又成為刺激藝術生產的動力,推動着藝術生產的發展。可以説,整個藝術系統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和它們自身的獨特規律,正是我們藝術學研究的核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