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範文三篇

來源:文萃谷 1.35W

引導語:反思是最好的進步,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反思範文三篇

  反思之1:學生質疑把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

朱熹曰:學貴有疑。而引導學生主動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我直認為學生成績差一般不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過去的教學中也確是如此,但這節課我不得不為我低估了學生的能力而感到慚愧。

在前面學生已提了關於文章主人公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討論也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質疑的同學還真不少,特別是這樣兩個問題確是説到了點子上。

我正在對小説的人物形象進行小結時,柯萌萌同學突然舉起了手,我示意讓她站起來。她説:“我有一個疑惑,我認為于勒並沒有在海外發財,如果發了財,她應該把錢寄回來彌補過去給我一家帶來的損失,他在信中不是流露了這一想法嗎?至於于勒寫信説他發了財,那只是他對兄弟的一種安慰,是個美麗的謊言。”

此言一出,馬上就有同學站了起來,潘詩婭説,小説中不是通過艦長話來説明於勒在那邊闊綽過一人時期,他之所以又破產了,那是因為于勒無法改變他那“花花公子”的秉性。

柯萌萌同學又站起來説,我不同意這種説法,于勒在信中説希望能夠賠償我父親的損失,説明於勒已有悔改之意,他後來又説要去南美作長期的旅行,這本身又是一個“謊言”,證明他並沒有發財,不然發了財正好回家炫耀一番,還跑去旅遊幹什麼?

接着又有同學站起來了,我並沒有阻止之意,就讓他們這樣無拘無束地説,這樣的機會太少,我還需要做什麼,甘願在教室裏當起了聽眾。

後來又有學生提到,菲得普夫婦這樣做已做到仁至義,他們並沒有錯。這涉及到小説的主題,也正是這篇課文難點,於是我進一步引導他們再在小組內討論,形成了統一意見再回答。

  反思之2:小説主題的再拓展

在過去對這篇小説進行教學時,學生能體會到這篇小説的主題提示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我的教學也就到此為止。但從新課標要求來看,小説的主題挖掘到此,對學生沒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新課標要求要更多關注人性美,對學生進行健康的情感滲透。

我先讓學生體會菲得普夫婦,讓學生尋找他們身上的人性美。一句話就把學生看問題的角度完全顛倒過來了,學生在討論後,就有人説,在私有制社會裏,菲得普夫婦對於勒是寬容的,不然不會讓于勒佔有自己應得的家產,為了讓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們還把于勒送到海外淘金,他們盡到作為兄長的責任。

另外這篇小説選取的不是我們成人的視點,而是一個與我們學生年齡相仿的少年人的視點,一個少年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觀察和感受我人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小説的我的叔叔過去是不是“花花公子”,是不是“無賴、流氓”,對於“我”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當下這個“人”,這個人與“我”的關係,這是一種生來的本能,是自然流露的同情心,這也是人性的美麗之所在。

對於金錢的認識也是這篇課文與現代社會的一個切合點,擁有什麼樣的金錢觀,對於青少年的`成長也到頭重要,金錢雖然不是至為重要的,但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離不開金錢,只要我們通過正當的勞動獲得金錢,都是對我們勞動的一種肯定。

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儘量為學生設置一種寬鬆自由的環境,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質疑和釋疑,在參與討論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反思之3:誰是小説中的主人公?

在引導學生弄清人物之間的關係時,有的同學就問:誰是小説的主角,全班同學形成了兩派,一派認為于勒是小説的主人公;一派認為菲得普夫婦是小説的主人公。

説于勒是小説的主人公的同學認為,小説人物之間的聯繫是圍繞于勒是否有錢展開的。于勒有錢時,菲得普夫婦盼于勒歸來,對於勒讚不絕口,分文不值的于勒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于勒沒錢時,菲得普夫婦躲于勒,怕于勒歸來,罵他是個賊是個流氓。于勒是否有錢決定着菲得普夫婦對他的態度,而態度的變化正是揭示了小説的主題,親兄弟之間也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説菲得普夫婦是小説主公的同學認為,小説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夫婦倆的語言、神情、心理,通過他們的言行的變化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們複雜的內心世界,更能凸現夫婦倆自私、見利忘義、冷漠、愛慕虛榮的性格特點,這些性格特徵正是反映的主題。

課堂上喬景龍、張攀、袁園等五六個同學都參與了這場討論,他們發表看法時有理有據,這個問題是我意料之外的,教參中並沒有提到,我只是從參考資料中偶爾看到過説菲得普夫婦是主人公,可在課堂作業中説到于勒是小説的主人公,我還真一時難以下決定。然後,既然無法找到正確答案就不告訴學生唯一答案,讓讓他們在課堂中留下遺憾,説不定更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最後我只是作為了一個小結:小説的題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可於勒卻是作為暗線,略寫和虛寫他的過去和未來,而集中筆墨表現菲得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變化上,從而刻人物的性格特徵。對於名著,作為賞析者,由於角度不同,觀點也就不同,不是説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嗎?同學們可以保留自已的觀點。課後還有的同學來問我這個問題,就證明了這一懸念引起了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