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風俗習慣作文八篇

來源:文萃谷 2.2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風俗習慣作文八篇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滿族進入遼、沈以前,具有精於騎射的特長。7歲左右的兒童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執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的服飾,男子剃去周圍頭髮,束辮和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便於騎射。女子在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寬大的直統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趨於一致。曾有一個時期各地婦女穿旗袍甚為流行。滿族的住房,過去一般院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杆”。住房一般有兩間正房,門向南開,外屋有灶,裏屋北、西、南3面有炕。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平時見長輩行“打千”禮,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婦女雙手扶膝下蹲。平輩親友相見,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滿族以西為上,室內西炕不得隨便坐人和堆放雜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殺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製品;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據説主是因為狗在滿族先人的長期漁獵生活中起到了幫手作用,人們不忍食其肉、用其皮,於是形成這個習俗。

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於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彙)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滿族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民族,為發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貢獻。白族的風俗習慣作文好習慣作文我改掉了一個壞習慣作文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茂名,我們茂名有一個獨特的節日——年例。顧名思義,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來由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的地方誌就有記載,光緒《茂名縣誌·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也就是説,在年例那一天要進行遊神,用於驅鬼。

“遊神”就是把神像抬起來,繞着村子走一圈,據説這樣做可以驅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體健康,五穀豐登。説起遊神,這裏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説在光緒時期,有一個地方出現罕見的大旱災,當地的縣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便開倉救人。誰知縣官因為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員上奏將他斬首示眾。在他行刑前的一個晚上,他夢見了一位神仙,神仙對他説:“你是個好人,你不應該死的,當你重新生活後,要把我抬出來繞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穀豐登。”第二天,他果然沒死,他再三回憶着夢,發現夢中神仙與小廟裏的安濟聖王長得一模一樣。於是這個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遊神這樣一個習俗。當然,每個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樣,我們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觀音菩薩像。

年例不僅要遊神,還要在家中擺上十幾圍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雞、鴨、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趕回家鄉,準備酒席、食物、飲料等東西。年例一定要吃雞、鴨、鵝,這樣可以保佑自家的雞鴨鵝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養越多。

年例是我們家鄉一個獨特的節日,它擁有獨特的習俗,所以我們一直保留着這個節日。

關於風俗習慣的範文3:家鄉的民風民俗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今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舅舅、舅媽、表弟和我齊聚一堂。

我們開始包餃子,外婆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枚硬幣,裹進了一個餃子裏,即將入鍋之前,外婆用手捏出一個記號,爸爸媽媽和我都看見了,只是沒吱聲,煮過餃子的人都知道,除了把餃子煮熟以外,餃子的外形都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時間到了,將鍋蓋掀起,一團熱氣直撲臉頰,果然,我一眼就發現了那個“大錢餃子”,外婆在裝盤時,可以把這只不一樣的餃子放入我的碗中,我感動極了。

在裝完盤後終於上桌了,我嘀咕了一句:“誰給我這麼多餃子啊”,就把餃子挑到了不在席的媽媽碗中,其中就有那枚“錢餃子”接着,我若無其事的繼續吃餃子,媽媽燒完了菜後,我碗裏瞄了一眼,已發現那枚餃子。等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媽媽站起來説:“餃子都粘在一起了,搖一搖吧,”

在搖的過程中,媽媽偷偷的把自己的碗和外婆的碗交換了一下,外婆還矇在鼓裏呢,吃着吃着,只聽哎呦的一聲,外婆吐出了那枚硬幣。“哈哈,奶奶吃到了,奶奶吃到了,”表弟高興的叫了起來。當時外婆還一頭霧水!

今年的春節過得特別温馨。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飲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遼闊的大草原,以畜牧為主要生產方式。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時用的美味佳餚。遼寧遼西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耕生產,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喇嘛糕等。

所謂的全羊湯,就是將新鮮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腸等下水,切成條狀,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後放上各種佐料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很受人們的喜愛,全羊湯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飲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須選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將皮剝去後放入鍋中,放入調料,進行蒸煮,可謂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餚。因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來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飲食是我們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沒有品嚐過的,令我們感到很新奇!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從我能記事起,我就記得每年除夕都要守歲。大概是在立春前後公曆二月份。

關於除夕有一個風俗就是守歲。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一頭怪獸。頭長觸角,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年”常身居於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吞食家畜殘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會攜老幼潛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村裏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幫助了村東頭老婆婆一家驅趕了年獸。人們逃命回來,發現了驅趕年獸的方法,於是從每年的除夕開始,家家户户都會貼上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除夕清早,陽光如同頑皮的小手肆意在我臉上游走,睜開眼,向街上望去,熱鬧非凡。我趕快洗漱完畢。還沒等吃上早飯就慌忙擠入龐大的人潮之中。這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頭。場面無比壯觀,時光飛速流逝,眨眼間便到了日暮時分。人已少了許多,天邊漸白了,橙色的晚霞,街道逐漸人煙稀少,我也趕緊回到家中,爸媽早已打開電視,準備了一桌熱騰騰的團年飯。觀看今年春節聯歡晩會“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到!三百多個日日夜夜不動聲與我們擦肩而過,新春開啟了新的希望。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是那樣的熱鬧喜慶和隆重。

風俗習慣作文 篇6

我對過年的看法是全家人在一起去親親家玩,節前打掃衞生、貼門神、放炮趕年獸、守歲等。

春節的來源是因為有一頭年獸,每到除夕就從海底上來,來到人間殺害百姓。有一年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來到這裏用炮和門神、年神趕走了年獸,從此以後年獸再也沒有出現過。就這樣人們把趕年獸的辦法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後來就成了人類的習俗,這就是年的來源。

我對年獸很好奇,想知道年獸到底有沒有,年獸長什麼樣子,我一定要找出來,於是我在網上查找,有的説有,有的説沒有,我又看了關於年獸的圖片,有的是爬着的,有的.是站着的。不知不覺的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又看了解説,上面説不一定有年獸。我要好好學習來研究這個萬年這迷。

你們想知道嗎?那就和我一起好好學習吧!

風俗習慣作文 篇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題記

這幾天我們上學的路上經常看到有人在賣一些五顏六色的香包,一個個香氣撲鼻迎面而來,非常漂亮!回到家我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媽媽告訴我説:“再有一個星期就是端午節了!在端午節那天,人們要和雄黃酒,要吃粽子、小孩要戴香包、還有龍舟比賽、可熱鬧了!”

有一個趣的傳説。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抱着大石投進了汩羅江,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知道後馬上划船撈救,船隻行到洞庭湖上,也沒打撈到屈原的屍體。那時,正好是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都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人們在江面上打撈了好多天,每年的五月五日的龍舟競賽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為了不讓魚蝦損傷屈原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米包成團,投江祭奠,來紀念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最熱鬧的就是賽龍舟了!今天上午八點,我和爸爸媽媽坐車來到石漫灘水庫旁,觀看舞鋼市第十一屆端午節龍舟賽。我們來到水庫旁時,那裏已是人山人海了,人的喧譁聲、吵鬧聲和議論聲的聲音匯成了一團,真是熱鬧非凡!還可以喝到免費的綠豆湯呢!

我迫不及待的等待着龍舟賽快些開始,乾脆和兩個同班同學往起點跑去,準備就近一睹風采。只聽“嘭”的一聲響,隨着船頭打鼓的助威聲,七條龍舟像一條條猛龍、箭一樣衝出了起點線,飛快地“遊”了起來,它們很快就拉開了距離,我們也在岸上跟着龍舟跑了起來,不一會就氣喘吁吁了,可是我們還沒追上。“龍”有好幾條“腿”,我們才兩條腿,比“龍”慢多了!只見最後面的幾條龍舟雖然落後了,聽到岸上的加油聲船員們還是拼盡全力的划着,我們也早已滿頭大汗了,最後終於到了終點……賽龍舟真是一個有趣的項目啊!要是有少兒龍舟賽的話我一定會參加的!

端午節這天媽媽還做了很多好吃的,香噴噴的粽子,有糯米加紅棗餡的、有雞肉餡的,還煮了雞蛋和大蒜,我大口大口吃得津津有味,味道好極了!我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風俗習慣作文 篇8

大龍的習俗有很多,像什麼“春節去拜祖宗”“發炮”“燒香”“舞獅”等等。

但我覺得大龍除夕的拜祖宗還是最有趣的,因為要磕頭,燒香,燒紙,還放鞭炮,這是在請祖宗回家過年,過了這茬,就可以吃年飯發壓歲錢了,所以每到這時就特別激動。大龍是山區,民宅依着山腳,人煙稀少,所以很多人家就把祖墳建在不遠的山腰上。每年的春節都是如此,今年我提出這次在家燒香,因為我家裏離山上老祖宗的祖墳比較遠,還要爬山,所以有這個念頭,卻給爸爸罵得狗血噴頭,直罵我不尊敬老祖宗,我只好作罷。

下午快5點鐘,等奶奶、大媽、媽媽、嬸嬸把年飯燒好,我們一行男人,爺爺、大伯、爸爸、叔叔還有我們小傢伙一起結伴去拜老祖宗。據爺爺説因為風水的問題,我家的祖宗的墳在一個地勢較險的半山腰,有的地方只能讓一個人側身而過。遠遠望去,像一把椅子坐落在青山中。一路上,爺爺邁着方步,大伯尾隨其後,爸爸手上拎着個籃子,裏頭裝着雞、鴨、魚和肉,啊,色香味俱全,老祖宗肯定樂的合不攏嘴;叔叔手上則拿着幾副鞭炮,等着拿去放給老祖宗聽的;我們小孩嘻嘻哈哈的,一路小跑。爬山了,大人們攙扶這爺爺,我們手腳並用着爬,運氣好的在山邊能撿到幾根樹枝撐着走(因為山太陡,如果沒樹枝,還得爬)。你只能抱怨,一個字:煩!但這話我只能在心裏説,要是給我爸聽見了,還不得把我活活吃了。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你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卻不能休息,唉!終於來到了祖墳,這座墳供奉的是太太公和太公。

祖墳由水泥砌成一個平台,周圍種滿松柏,中間立着一方石碑,石碑正中刻着祖先的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刻滿小輩的名字,當然也有我的名字。站在平台放眼望去,周圍一座座重重疊疊的青山,下面是一塊塊整齊的稻田,祖先們在這塊寧靜祥和的土地長眠也十分愜意。大人們把祭品擺好,就恭恭敬敬地磕頭;我們小孩咚咚咚磕頭,不要奇怪,因為磕的不響,就是對祖宗的不尊敬,就會遭天打雷劈,雖然我覺得是迷信,但我心有餘悸,萬一被劈了,我不就死翹翹了麼,只好從命了。

磕好頭了,第二件事就是燒紙了,大人們虔誠地燒紙,分了幾堆,還嘴裏唸唸有詞,我們幾個小孩子不是燒,而是直接往火堆裏扔,差點把自己的衣服燒着了,七搞八搞,弄完了;還不能走,還有第三件事,就是燒香,大人們畢恭畢敬地燒香還拜一拜,我們幾個小孩燒了幾根,拜了拜老祖宗就像一匹匹餓狼似的逃下山去。大人們就放鞭炮,接祖宗回家過年。

我覺得拜祖宗雖然麻煩,但我私下覺得這是對先人的尊敬,沒有他們怎麼會有我們,飲水思源,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傳統,而且拜祖時可以想想自己一年有沒有進步,對不對得起先人,也是一個鞭策。我覺得大龍除夕最有趣的風俗習慣莫過於此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