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風俗習慣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2.79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風俗習慣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風俗習慣作文四篇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別具一格的風俗,處處彰顯着中華文化的魅力,而我家鄉的風俗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天色未亮,一切都還在被晨霧籠罩,父母起的很早,因為今天是除夕。在這一天,春運的人還是很多。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大約兩個小時後,我的老家雲夢就到了。路過集市看見旁邊有的孩子們玩鞭炮這些鞭炮還有響亮好聽的名字,比如孔雀開屏,五光十色小金魚。鞭炮的款式也是讓人應接不暇,父親停車下,買了許多。有些是拿來討好小孩子的。還有一些則是除夕晚上才能放的,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在這一天我們也要祭祖。並以年糕三牲飯,還有三茶五酒祭祖希望祖宗回家過年,爺爺拿來一個鍋底生鏽,但鍋內完好的一口鐵鍋。爺爺身穿灰色棉襖,下着卡其色棉褲,他把鐵鍋放在了右門的門後,再拿了一些紙錢,然後和海綿墊子之類的就緒,開始祭祖了。這些是由大伯父,二伯父和父親(按照長幼的順序),再次輪到,哥哥姐姐和我,就開始祭祖了,而且燒紙的過程中,還得唸叨着説出自己的願望,希望祖宗保佑我們能實現

等祭完祖就要吃團年飯了,我們一家共有16口人,所以坐在了大圓桌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換上了新衣,穿上新鞋。每年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排骨藕湯。吃完飯後要在客廳放炮竹告訴別人家已經吃完了,到了晚上,爺爺會帶我還有哥哥姐姐上街,我們那裏的小商鋪是不會關門的,大街上人來人往,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們感受到了十足的年味兒。

回家以後大家整齊劃一地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可小孩子們卻總是也閒不住。在村裏四處亂跑,到處串門兒,給人家拜年要壓歲錢。晚上12點就會有一場舞獅子,大多數孩子都跑去湊熱鬧,那獅子跳來跳去眨一下眼睛活靈活現,時不時還做一些有趣的動作,小孩子看了十分喜愛,拍手叫好。

這就是我家鄉有趣的風俗,這些風俗傳遞着中華文化的魅力。那麼你的家鄉的風俗是什麼樣的?有機會一起來分享吧。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寫風俗習慣的作文。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裏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説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着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徵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户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裏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着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崇明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重大節日,它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一個節日,故特別被人們看重。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本縣的獨特地域,因此各地的春節習俗略有不同。現採集一些過去歲月春節前後的場景、鏡頭與讀者諸君一起融身於濃濃的鄉情中同醉。

廿四夜

從農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為過好春節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農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統稱為"廿四夜"。相傳這一天為灶君上天之日,民間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習俗。百姓在這一夜用"卷銀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燒熟後作餡,再用百葉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飯作祭食,點上香燭,祭供灶君,並備紙錢,扎彩橋,磕頭禮拜,然後鳴放鞭炮,在將灶君像與前簾(俗稱"喜串")燒化前,户主對着君像自言自語地説些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話祈禱。此俗現已除,但吃赤豆飯、卷銀包的古風猶存。過了廿四夜後,家家户户越發忙碌了,裏裏外外大掃除,俗稱撣檐塵,各家忙於洗滌被褥帳子,釀酒、炒花生和蠶豆,並採購吃的用的東西。海島城鄉百姓普遍都要磨粉蒸糕,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因"糕"和"高"是諧音,人們圖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本縣各地制糕的方法各不相同,上沙以蒸鬆糕為主,中部地區蒸的是粘糕,下沙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窮苦人家則用高梁粉、白玉米作為蒸糕的主要原料,國小生作文《寫風俗習慣的作文》。此外人們還要備些錫箔、紙錢、香燭、元寶、茶食果品之類的東西作祭品以此敬神。除夕前幾天,人們還要貼上新春聯,掛尊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的牆上,擺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點上香燭,讓後輩瞻仰。除夕前人們還進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裝在麻袋裏,往地上打印,企盼來年糧谷滿倉。這些活動現已不見。有的'農户還將市內的垃圾及無用的雜務和雜草堆放到外場,點火焚燒,以求來年吉祥,平安無事。

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是除夕,俗稱大年夜。在這一天,把過年的一切陳設都佈置定當,如寫春聯、貼門神等。晚上全家老少圍在一起吃年夜飯,菜餚遠比平時豐盛,主要的一道菜用菜心、豆腐等燒成後用百葉捲裹,被稱之為卷錢捆,以示來年財源滾滾而來。這一夜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日子,因為父母、長輩送上壓歲錢。在舊社會,沒錢的人在這一天是難熬的,按舊規,當年債務要當年清,年底討不到債,到年七年級就不能強討了,直到二月初落燈後才能討債,所以債主在大年夜差人四處討債,還不起債的人只好四處躲避,有家不能歸,到年七年級才能回家。所以往日有"年關糧户好過,沒錢難過"的俗語。

春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為春節,俗稱過年。年處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稱"開門炮",其原意是驅邪,後來就含有開門大吉、高升發財的意思。過年了,大人小孩換上新衣帽,穿戴整潔,全家圍桌而坐,共進豐盛的早餐,以素食為主,再加上湯圓(圓子)、糖年糕、以示全家團圓,年年高,並將去年廿四夜的一碗赤豆飯拌入早飯內,俗稱"陳年飯",意為隔年有餘的好口採。早飯後,孩子們向鄰居、親友長輩們一一尊稱問好。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忌諱頗多,不能動刀具,不能潑水,不能去水橋淘米,不能掃地,不能開後門,不能搬動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動手打人,不能睡得太晚等等。連煮飯燒菜的柴草要用芝麻桿,黃豆杆等放在爐堂裏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火越旺,越吉利,預告今年萬事興旺,節節高.另外,年九年級和年初五早晨家家都要燒早飯,飯前要點燃香燭,企求全家興旺平安.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大龍的習俗有很多,像什麼“春節去拜祖宗”“發炮”“燒香”“舞獅”等等。

但我覺得大龍除夕的拜祖宗還是最有趣的,因為要磕頭,燒香,燒紙,還放鞭炮,這是在請祖宗回家過年,過了這茬,就可以吃年飯發壓歲錢了,所以每到這時就特別激動。大龍是山區,民宅依着山腳,人煙稀少,所以很多人家就把祖墳建在不遠的山腰上。每年的春節都是如此,今年我提出這次在家燒香,因為我家裏離山上老祖宗的祖墳比較遠,還要爬山,所以有這個念頭,卻給爸爸罵得狗血噴頭,直罵我不尊敬老祖宗,我只好作罷。

下午快5點鐘,等奶奶、大媽、媽媽、嬸嬸把年飯燒好,我們一行男人,爺爺、大伯、爸爸、叔叔還有我們小傢伙一起結伴去拜老祖宗。據爺爺説因為風水的問題,我家的祖宗的墳在一個地勢較險的半山腰,有的地方只能讓一個人側身而過。遠遠望去,像一把椅子坐落在青山中。一路上,爺爺邁着方步,大伯尾隨其後,爸爸手上拎着個籃子,裏頭裝着雞、鴨、魚和肉,啊,色香味俱全,老祖宗肯定樂的合不攏嘴;叔叔手上則拿着幾副鞭炮,等着拿去放給老祖宗聽的;我們小孩嘻嘻哈哈的,一路小跑。爬山了,大人們攙扶這爺爺,我們手腳並用着爬,運氣好的在山邊能撿到幾根樹枝撐着走(因為山太陡,如果沒樹枝,還得爬)。你只能抱怨,一個字:煩!但這話我只能在心裏説,要是給我爸聽見了,還不得把我活活吃了。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你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卻不能休息,唉!終於來到了祖墳,這座墳供奉的是太太公和太公。

祖墳由水泥砌成一個平台,周圍種滿松柏,中間立着一方石碑,石碑正中刻着祖先的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刻滿小輩的名字,當然也有我的名字。站在平台放眼望去,周圍一座座重重疊疊的青山,下面是一塊塊整齊的稻田,祖先們在這塊寧靜祥和的土地長眠也十分愜意。大人們把祭品擺好,就恭恭敬敬地磕頭;我們小孩咚咚咚磕頭,不要奇怪,因為磕的不響,就是對祖宗的不尊敬,就會遭天打雷劈,雖然我覺得是迷信,但我心有餘悸,萬一被劈了,我不就死翹翹了麼,只好從命了。

磕好頭了,第二件事就是燒紙了,大人們虔誠地燒紙,分了幾堆,還嘴裏唸唸有詞,我們幾個小孩子不是燒,而是直接往火堆裏扔,差點把自己的衣服燒着了,七搞八搞,弄完了;還不能走,還有第三件事,就是燒香,大人們畢恭畢敬地燒香還拜一拜,我們幾個小孩燒了幾根,拜了拜老祖宗就像一匹匹餓狼似的逃下山去。大人們就放鞭炮,接祖宗回家過年。

我覺得拜祖宗雖然麻煩,但我私下覺得這是對先人的尊敬,沒有他們怎麼會有我們,飲水思源,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傳統,而且拜祖時可以想想自己一年有沒有進步,對不對得起先人,也是一個鞭策。我覺得大龍除夕最有趣的風俗習慣莫過於此了。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着藏族人民,他們以從事畜牧業為主,兼農業。

藏族人民最喜愛白色,這與他們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有着密切的關係。天祝草原四周為白茫茫的雪山環繞,看上去一片銀白;地上的羊羣和犛牛,三五成羣地聚集在一起,遠遠望去,像一張白毛毯;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襖、戴的氈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區人民喜愛白色,並視白色為吉祥、勝利的象徵。

酥油茶你知道嗎?這可是藏族人民最愛喝的飲料呢!它具有極高的熱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頓爽。甜甜鹹鹹的,有濃濃的奶香味,是美味可口的飲料。有趣的是,喝酥油茶還有個規矩呢!一般是邊喝邊添,不一口氣喝完,但對客人的茶杯總要添滿;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動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裏的茶添滿,客人就擺着,告辭時再一飲而盡。這就是藏族的喝茶規矩,你也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西藏的酥油茶的確好喝,因此你可別忘記它的原產地——犛牛啊!犛牛是一種渾身是寶的牛類,它的“臉皮”可厚了!聽説連子彈都打不進去呢!話説這個頭較粗重,額寬平,面稍凹,眼圓有神,嘴方大,脣薄的大傢伙,還是藏族人民的“寵物”呢!別看笨拙的樣子,它還有識路的本領,也難怪西藏族人民總是牽着它去草原上散步。

這就是藏族,一個暗藏着寶貝的少數民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