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作文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2.56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端午節作文集錦15篇

描寫端午節作文1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的。其實他還有其它的稱呼如:端陽,重五……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裏活動身骨,然後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的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捲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麼用處,但是聽爺爺奶奶説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的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户户上掛着的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着這種清香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的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我們可以吃鴨蛋了。

你別認為鴨蛋沒什麼,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

沒錯,端午的鴨蛋是很特別的。

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説的藥草煮出來的,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的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為藥草的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着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然後用一個個裝在裏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裏的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裏面的蛋黃蛋白後,便用清水洗淨。晚上一到,便鑽進竹林中,抓幾隻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裏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的端午吧!

描寫端午節作文2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佳節

——端午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賽龍舟、包粽子、飲雄黃酒、放紙鳶……但是,最有趣的是包粽子。

包粽子先要準備餡,蛋黃肉粽餡先要將鹹鴨蛋打在一個過濾勺,過濾掉蛋清,留下蛋黃備用,一個個放在大碗裏像一個個小金蛋。肉餡就是把五花肉切長約5釐米寬、高約2釐米的肉條,裏面加入醬油、鹽、糖,把它們醃起來,當然最後還要準備拌了醬油的糯米。鹹餡調好了,現在咱們準備甜餡。甜餡很簡單,只要準備烏溜溜的蜜棗和拌紅糖的糯米就可以了。

洗淨晾乾粽葉,我們就可以包粽子來了。先包肉粽子,先把長長的粽葉兩手卷變成一個三角形。再把糯米抓一半少一點放在三角形粽葉裏,再把蛋黃放進去,接着再把糯米放進去,直到填滿為止,最後把粽葉蓋上繫好花繩,一個三稜錐的肉粽子誕生啦!

再包一個甜蜜蜜的小甜粽,先把混合了紅糖的糯米放進那個重疊的三角形裏,加上一個烏溜溜的蜜棗,加上糯米,蓋上粽葉,綁好花繩,可愛的小甜蜜粽子就包好了!

蒸粽子了,先底層放一些筷子,再鋪上粽葉,把包好的粽子放在粽葉上。加點水,要沒過粽子,水燒開了還需要再加一些涼水,

大火燒大概20分鐘,再燜5分鐘。一鍋香噴噴粽子就蒸好了!

糯糯小小精緻的粽子等你來吃哦!

描寫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那天清早,我和媽媽到菜市場去買回了包粽子的材料。

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就開始包粽子。我先把粽葉彎折成一個尖頭朝下的圓椎體,接着用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倒進去,再把中部掏空,並放進兩塊肉和紅豆餡,上邊埋上糯米,然後把它粽葉包成個金字塔形,最後用買回來的棉繩捆紮好。這時,一個色澤碧綠,形態美觀的粽子就做好了。我和媽媽不停地包粽子,沒多久,就包好了十來個。我連忙叫媽媽拿到廚房裏蒸煮。半小時過去了,香氣誘人的粽子蒸熟了。

媽媽把蒸熟的粽子擺上飯桌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開心的吃了起來。大家都誇我能幹,包出的粽子好看又好吃。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中午的時候,媽媽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撈了出來,濾幹水,撒一點食用純鹼,拌均勻。然後,媽媽把兩片粽葉捲成陀螺一樣的形狀,往裏面裝滿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葉蓋上。最後,用繩子困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由於媽媽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媽媽包的粽子怪模怪樣的,有的像手榴彈,有的像槍,還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粽子包好後,放在高壓鍋裏煮半個小時,粽子就熟了。打開粽子,黃黃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紅紅的花生米,多麼好看呀!咬一口,特別香。

描寫端午節作文4

今年端午節到了,但比往年不同是,今年傳統節日也放假了,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整天讀書學生,但在這放假期間,更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知識。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到親戚家去吃晚飯,這一去還真學到了不少呢!

在吃飯前,姑姑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鴨蛋;吃飯時,大人放棄了自己喜愛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黃酒;吃完飯,姑姑還給我們小孩每人一個粽子。我拿了一個赤豆粽,那香甜糯米紅紅赤豆再加上雪白砂糖,真是讓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問題:為什麼再多按誤解要做這麼多事兒?怎麼會有端午節呢?我想去問大人,可看他們聊得熱火朝天,也沒去打擾他們,心裏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説幹就幹!

我首先打開電腦,搜索問題。啊哈,終於找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屈原。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那天投進江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河而死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遺體。

我還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粽子與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與佩戴五顏六色香囊。

我們邊吃粽子變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啊,這真是個五彩繽紛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作文5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説説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之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描寫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姥姥將鄉下帶來的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姥姥,姥姥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淨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和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的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姥姥:“今天又不是過年怎麼吃粽子呀?”姥姥笑着説,“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和黃魚。據説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裏面的米能餵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這是人們對屈原的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坐在一邊的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後,人們捨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後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的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的美好願望。”

啊!端午節的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説,端午節的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描寫端午節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描寫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老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老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老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老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着老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老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老媽拿起一隻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老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老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是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説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作文9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其實他還有其它稱呼如:端陽,重五……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裏活動身骨,然後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捲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麼用處,但是聽爺爺奶奶説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

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户户上掛着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着這種清香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我們可以吃鴨蛋了。

你別認為鴨蛋沒什麼,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

沒錯,端午鴨蛋是很特別。

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説藥草煮出來,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為藥草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着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然後用一個個裝在裏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裏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裏面蛋黃蛋白後,便用清水洗淨。晚上一到,便鑽進竹林中,抓幾隻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裏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端午吧!

描寫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和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和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隻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説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作文11

提起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中華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有悠久燦爛的文化,連外國人也驚歎不已也!就説説豐富多彩的端午節吧。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彷彿過春節一樣,早早的起了牀,便做起了美味可口的粽子來吃,而且下午還要去江邊觀看每年一次的賽龍舟比賽呢!

中午,我匆匆忙忙的吃過豐盛的午餐,便飛一樣的跑到江邊。哇塞!江邊早已是裏三層外三層的人了,真的是人山人海的呢!有的揹着小孩;有的端着凳子;有的拿着小的五星紅旗;有的手中拿着無數的氣球;有的;我深怕自己看不見,就擠到了最前面。江邊早以停着九條漂亮精緻的龍船,每艘龍船上面都坐着身着鮮豔服裝的賽手和鑼鼓手,他們有快樂隊,有前進隊,有小康隊,突然,一聲槍響,大家開始了激烈的龍舟比賽。你看:快樂隊和前進隊都並駕齊驅的劃在了最前面,不一會兒,小康隊像箭一樣的衝了上來,他們的手法整齊,指揮有序,們的掌聲。加油聲。吶喊聲。尖叫聲響遍了整個河岸,傳向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使全國人民都在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歡呼!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小康隊取得了第一名,人們歡呼的叫了起來,高興的跳了起來,五彩繽紛的氣球飄向了的藍藍的天空!

啊!這真是美好快樂的一天,更是豐富多彩的一天!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塞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傳統習俗,傳説是為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的哦!

描寫端午節作文12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們一家人早早便洗漱完畢了,走出家門。大家肯定很好奇,我們行色匆匆的去幹什麼,那是因為我們的小區要舉辦端午慶祝活動,為了讓鄰里之間更加親近而舉辦了一次鄰里節的活動。

我們剛到會場時,那裏早已人山人海,有老人,有小孩,也有大人,一片歡聲笑語在這裏交織着,形成了歡樂的海洋。只見大家的臉上都掛滿了笑臉,孩子們有的在拿着水槍掃射,有的在和新交的好朋友説話,還有的便四處玩耍,看來這次鄰里節十分成功,不一會兒,表演便開始了。

表演開始了,只見剛出場的是一個可愛的小丑,他穿着一件滑稽的衣服,一個紅鼻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只見他表演了一連串撞牆的動作,讓我們都大笑起來。之後便是各種各樣的表演,瑜伽、太極、跆拳道……一個節目比一個節目精彩,可帥了。可還有一個更熱鬧的地方,就是包粽子比賽的會場了。

我的奶奶自然也在裏面,只見她的手一會兒就把粽葉變成了菱形,然後把糯米放進去,左轉騰挪,一個漂漂亮亮的大粽子就完成了,我不由得向奶奶豎起了大拇指。隨後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中,感受節日濃濃的氛圍。

歡樂的時光非常短暫,而他讓我明白了,節日就是要和大家一起快快樂樂,也讓我明白了,端午節是和家人歡樂的日子,我十分開心。

描寫端午節作文13

今天端午節,外公一大早就已經開始忙綠了。外公把從田埂那割回來的艾枝插在了門頭上。外婆在泡下午包粽子用的糯米。我和姐姐還有小弟在院子裏玩。

這時,我90多歲的太婆聽到了我們的聲音,滿臉慈祥的從房間裏走出來。手裏拿了幾個早就準備好了的漂亮香包,給我們小孩戴在了胸前。我低頭聞了一下香包,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太婆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事。轉身走進了房間裏,拿出了一支毛筆和一個杯子。來到了我們面前。太婆在我們小孩子的額頭上用毛筆,蘸了一下雄黃寫了一個“王”字。可愛的太婆一邊寫,一邊嘴裏還唸叨着“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轉眼間,到了吃午飯時間了。我的“大廚外婆”。做了好多好吃的。有肥而不膩的紅燒肉、鮮美無比的油燜大蝦、香酥味鮮的炸小黃魚清脆可口的拌黃瓜、香氣撲鼻的臘肉燒黃鱔、還有一小盤黃澄澄的鹹蛋黃。看着一桌豐富的菜餚,我可真是垂涎三尺呀!我數了一下問媽媽:“不是説要吃五黃嗎?怎麼只有四黃呢”媽媽偷笑着説:“還有一黃在這呀!手裏拿着一小瓶雄黃酒”。我們大家都笑了。

吃完午飯後,太婆和外婆都已經開始在包粽子了。只見她們一手拿着挽好型的粽葉,一手抓起一把糯米,就左纏右繞的,一個個精巧玲瓏的粽子呈現在了我們面前。精彩極了!太婆還和説了屈原的故事。讓我知道了粽子的由來。

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讓我瞭解到了很多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及傳統文化知識。真可以説是收穫滿滿。

描寫端午節作文14

每年的五月初五,每家每户都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賽龍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廚房裏包粽子。爸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鬥地主。而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廚房裏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裏也心得挺開心。我和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緻,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夠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乾淨,洗過了粽葉,接着再將糯米清洗,洗乾淨了之後,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着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接着再將糯米輔在肉上,最後再將“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接着將多餘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紮緊。我和奶奶就這樣一個接着一個地包着愛心粽。

終於,我們包完了,我數了數我的,又數了數奶奶的,發現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説:“孩子,比賽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夠驕傲,只有沉着冷靜的人,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裏,令我受益匪淺。

描寫端午節作文15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粽子,划龍舟。但就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就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就是怎樣來的嗎?

“端午”。“端”就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到了唐代,因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就是八月五日,為了避用“五”字,就用迴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為什麼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為“端午”呢?民間流傳着很多種説法。此時其中最流行的説法,就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就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採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於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明白後,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鼈,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餵魚。從此,划龍舟,此時包粽子就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