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範文(通用12篇)

來源:文萃谷 1.06W

現如今,接觸並使用講話稿的人越來越多,絕大多數的講話稿都是敍事議論相結合的論述體應用文。寫起講話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範文(通用12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範文(通用12篇)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喜迎端午節,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18日。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珍惜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們學習的機會。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最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取得理想的成績,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早上好!(鞠躬)

“五月五日,是端陽,門上滿艾,香滿。吃餃子,撒糖,賽龍舟,開心。”節日是人生的禮物,因為等待的過程充滿驚喜,一切準備都是甜蜜的。端午節前幾天,最有氣氛。勤勞的人們異常忙碌開朗,空氣中瀰漫着粽子葉的香味。這是幸福的生活。

端午節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了這個時期,年輕的橈手精神奕奕,在初升的太陽光中熠熠生輝。鼓聲響起,

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堅實的肌肉隨着動作一起落下,額頭滿是汗水,與太陽的光芒相映成趣。龍舟就像離弦的箭,在平靜的池塘河中無波地飛來飛去。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想到:戰國時期楚王偏愛奸臣,屈原直言不諱,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藉此機會攻打楚國,楚國領土被破壞。看到國家的覆滅,人民的流離失所,屈原想報效國家,無法歸天。悲憤之下,他把一塊巨石扔進了汨羅江。當地人聽説屈原被扔進了河裏,就來幫忙。他們順流而下,一路追到洞庭湖,卻找不到屈原的屍體。大大小小的小船在湖上穿梭,數百人爭相游泳,蔚為壯觀。這一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這一天,人們在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也把粽子放進水裏,只是為了餵魚龍、蝦蟹,防止屈原的身體被吞噬。

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了浪漫主義詩歌,開創了楚辭的風格,“與天地同命,與日月同光”;發明了“只有草木落,美人怕死”的香草美人傳統。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窮無盡的才華,就像河流匯成大海,浩瀚無邊。中國文學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是他一生的作品。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國主義,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日月爭光”的人格。作為一個改革家,由於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屈原的政治理念和改革預期都是失敗的。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作家,他成功了。“天下渾我獨,天下醉我獨”是他的氣節,“路漫漫修遠忙,我上下尋”是他的大力氣。他優雅如菊,聖潔如蓮,他強大的精神力量頌揚後人,激勵無數中國兒女前進!屈原的偉大不僅僅是他那令人難忘的詩篇,更是他那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不與姦夫賊子同流合污的崇高氣節。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人民疾苦,受到人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看龍舟比賽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互相鼓勵,為中國的崛起而學習,做一個能努力工作,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的人,為我們的未來鋪路,做一個百花齊放的人,回報關心自己的父母老師,對得起中國人民。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再過幾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屈原的節日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解除職務趕出都城。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集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屈原死了已有2000多年了,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明亮的教室,學會珍惜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這都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我們的祖輩秉持愛國的理念,懷揣着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嚮往,掃淨了自鴉片戰爭之後瀰漫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陰霾,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來的。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二年級的某某,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故事。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剛剛過去。説到端午節,大家可別光顧着吃粽子。我聽外婆説端午節還有一個很感人的故事呢!我來跟你們簡單地講一下吧!戰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泊羅江中。當地百姓聽到消息後去划船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也沒有撈到。百姓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往泊羅江裏投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每逢端午,各地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祭拜屈原和弘揚屈原精神。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本週四是農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所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隨想。相傳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時候,悲憤交加,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就這樣,端午節這天人們通過包粽子、賽龍舟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他熱愛祖國,疾惡如仇、追求真理,用死展示了忠貞愛國的高尚情操。他成了中華民族愛國憂民的千古榜樣。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那麼,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該怎樣過好這個端午節呢?

這一天,我們要好好陪陪父母,努力為他們做點什麼。我們得永遠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謝他們愛我們勝過愛他們自己,感謝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感謝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起,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要多為別人着想,理解別人,寬容別人,幫助別人。試想,如果屈原只想着自己,他可以舒舒服服地過他的貴族生活,不用去管其他老百姓的生活。當然,他也不會這樣被千古傳頌;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起,我們更要學會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開始,我們要做的還很多很多,但歸根到底,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中天學子。

今天,九年級的同學迎來二模,馬上又將奔赴會考考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前途美好而充滿艱辛,希望我們彼此勉勵,發揚上下求索的精神,為自己的美麗人生去拼搏,回報呵護自己成長的父母和師長。藉此機會,我想送給畢業班所有同學一副對聯:三載磨劍今日策馬闖雄關,今朝試鋒七月揚眉奏凱歌。祝願我們九年級的同學在今年會考再創輝煌!也祝願七年級、八年級的同學在期末調研測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的人。我的講話結束了,謝謝大家!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曆史。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見國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後來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端午節是衞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期。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蟲子,淨化空氣。端午這一天,成年人還要喝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避邪、祈福健康平安的願望。

第三,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羣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渡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為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我們瞭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們能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積極學習和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讓古老的華夏文明煥發新的風采!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7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而今年,端午節就在5月30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是為了紀念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同時它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些都是被人熟知的關於端午節的俗語,生動地體現了端午節的習俗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心目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吃粽子,賽龍舟,這些都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活動,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作為中學生,我們更重要的是知道並擁有它所代表的精神。一是為了弘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二是體現於龍舟比賽的團結向上、勇於進取的精神,端午節更是一箇中華民族文化的展現。

同時,端午節也是一個增進親情,密切人際關係的機會。鄰里之間互相送粽子,與家人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龍舟競渡,都是一些平常享受不到的事情。

在此,我希望大家能重視端午節,重視這個中國傳統節日。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8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25日。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愛國主義者——屈原。

屈原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所在的時代是一個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時代。屈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裏,他對當前的形勢有着清醒的認識,於是在國內倡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舊貴族遭到了詆譭攻擊。

面對壓力,屈原秉持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思想,最後投汨羅江自盡。在與保守勢力的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高尚節操,赤誠的愛國之心。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知道自己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學會珍惜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我們的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稱號。最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取得理想的成績,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畢!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9

老師和學生: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有人

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楚國。他誠實、博學、有才華,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堅持要對抗秦國的侵略,被攻擊拒絕,被楚王趕出朝廷。屈原在流放期間義憤填膺,寫了很多充滿愛國主義的詩,如《離騷》,《天問》,《九歌》等等。後來,秦軍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失千里,屍橫遍野。屈原的心被刀子絞着,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國家毀滅的慘狀。農曆五月初五,他寫完鉅著《懷沙》後,投河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樂章。

人們喜愛屈原。聽到屈原自殺的消息後,他們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但沒有找到。他們怕河裏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裝進竹筒裏,扔進水裏。他們想用糯米餵魚蝦來保護屈原的身體。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自發地來到河邊悼念屈原,也在洶湧的波濤中划船,象徵着人們爭相打撈屈原的屍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賽龍舟的習俗就形成了。

屈原已經去世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讓我們懷着對偉大愛國者的尊重和珍惜來看待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保留着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謝謝大家耐心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你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10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紀念屈原,慶祝端午節。

眾所周知,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麼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

?端午節也叫端午。“端午”的意思和“吳楚”的意思一樣。叫‘端午’就像叫‘吳楚’。《端午》中“五”字與“午”相通。按照地支的順序,五月是“正午”的月份。還有,因為中午是‘陳陽’,端午也叫‘端陽’。5月5日,月,日都是五天,所以我們稱五天,也稱中午。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季節、玉蘭節、女兒節、中秋節、圖拉節、詩人節等。

端午節有這麼多別稱,間接説明了端午節習俗起源的分歧。事實完全一樣。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至少有四五種説法,如:紀念屈原;吳越的民族圖騰祭祀理論;從夏至節三代開始;月不順,日不順,等等。迄今為止,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最有影響的觀點是紀念屈原的學説。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人把賽龍舟和賽龍舟作為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代楚國的人,因不忍向河水跪拜而死,很多人划着船去追救。他們衝到洞庭湖,消失了。之後每年5月5日划龍舟紀念。划龍舟驅散河裏的魚,免得吃了屈原的屍體。跨族習慣盛行於吳越楚三國。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另一個傳統習俗。粽子,又叫‘郊書’,又叫‘同宗’。歷史悠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人家家户户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做粽子,粽子的顏色多種多樣。從餡料上看,北京大棗餃子有許多北方的小紅棗;在南方,有許多餡料,如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其中,浙江嘉興粽子是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播到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為了繼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天天向上。謝謝大家。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1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是5月x。再過x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一提到端午節,我好像有話要説。我今天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端午節的隨想。端午節讓我想起愛國詩人屈原。我懷想,滔滔汨羅水,悠悠數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動地情。我彷彿看到: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臣,屈原仗義直言,卻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有心報國,無力迴天。悲憤之下,他抱着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聽説屈原投江了,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湖面上大小船隻往來穿梭,百舸爭遊,蔚為壯觀。這一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水中,只為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體不被吞噬。

也許,這古老的傳説已經無法讓21世紀的現代人感動。但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有一篇報道讓中國人震驚了!2004年5月6日《人民日報》報道,遼寧大學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學教授烏丙安給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發送一份急件,説據可靠消息,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同學們,你們不覺得這是天大的笑話嗎?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年後中國人想要划龍舟、吃粽子、過端午節,需要向別的國家提出申請,你一定會説:開什麼國際玩笑!中國人過了幾千年的端午節成了人家的文化遺產,這還了得?一場保衞端午節的論戰在民間悄悄發起。有人説: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堅決捍衞這一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有人説:我對端午節一直情有獨鍾,每年這天都要吃棕子看賽龍舟。如果端午節真被別國搶去了,我會覺得特別彆扭。還有人説:我們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陽等傳統節日本來就在聖誕節、情人節等洋節的大舉進攻下漸顯頹勢,如果連端午節今後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對祖宗啊。後來經過查證,韓國申報的是他們本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祭(祭奠的祭),並不是想搶我們的傳統節日。不過,韓國的申報,可以説是從外部刺激了我們的神經。也可以説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韓國保護江陵端午祭的經過至少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對本土文化態度的轉變有多麼可貴。因此,這也是一種激勵,激勵我們去保衞祖宗的遺產,去體悟它們的彌足珍貴。

怎樣才能讓民族文化資源融入我們的生活,永遠保持新鮮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內在的驅動力。內在的驅動力從哪裏來?教化。提高國民教育,加強個人的修行。整體的國民教育得到提升,國民就會對本民族的文化資源有一種廣泛的認同。個人的修身齊家到一定層次,民族文化的種子就會在心靈生根發芽。能在個人的心靈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就會鮮活而永恆。

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因為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着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

由端午節想到屈原,想到去年的端午之爭,想到保護民族文化關鍵在於教化。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國旗下的感悟。

感謝大家耐心的傾聽,請接受我對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謝謝。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稿1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三班的葉。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到了。同學們可能知道,端午節需要吃棕籽,划龍舟。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和屈原有關嗎?

屈原是中國第一位愛國詩人。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與壞人勾結。為了喚起楚人的愛國熱枕,他投河自盡,決定用生命警告漢奸。人民相信愛國詩人不會死。所以每年的五月五日,老百姓搖着龍舟,到處找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已經紮根於中國人民的心中。

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國主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向祖國報到

“路很長,修遠很尷尬。我就上上下下。”屈原從未放棄理想,從未改變節操,敢於戰鬥。"雖然他死了九次,沒有留下遺憾,但他的身體沒有變。"也就是説,只要是我熱愛和追求的真理,哪怕死九次,死多次,我也絕不會後悔。即使被剁了,我也不會改變。正是他無悔九死的精神激勵着我們的革命先烈勇往直前。

今天,我們許多國小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就像家裏的小皇帝。他們自大,吃不下一點苦。當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們從困難中退縮,而不是不顧困難前進。因此,他們的學習無法提高。我們應該學習屈原不屈不撓的精神,學好他的真本事,長大後為祖國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