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裏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2.1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在裏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在裏作文四篇

春節在裏作文 篇1

春節是一年裏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春節全家人可以歡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包餃子,孩子能穿新衣服,放鞭炮……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放鞭炮了。

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我和媽媽來到了買鞭炮的大街上,彷彿置身在鞭炮的海洋裏。鞭炮的形狀各不相同,有長的、短的、大的、小的、粗的、細的……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小小的蝴蝶雷。我和媽媽買好了鞭炮,等待着夜幕降臨。吃完年夜飯,我就要迫不及待地下樓放鞭炮,可媽媽説要等到十二點辭舊迎新的時刻才可以放鞭炮。好不容易熬到了十二點,全家人都穿上大衣,戴上手套,拿着鞭炮,歡歡喜喜地來到院子裏。院子裏陸陸續續響起了噼裏啪啦、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我捂着耳朵,仰望着天空五彩繽紛的煙火,

它們有的像盛開的牡丹,有的像閃爍的繁星,還有的像皎潔的月亮……漂亮極了。我再也等不及了,壯起膽,拿起一個蝴蝶雷,點上火,使勁扔了出去,只聽“碰”得一聲,天空中隱隱約約地出現了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像一位位少女在空中飛舞。媽媽也拿出了一個蝴蝶雷,點上火,拋向空中,一個個蝴蝶又飛舞着,我彷彿置身在仙境中,我是一位漂亮的蝴蝶仙子,身邊有無數只蝴蝶向我翩翩起舞,我歡快地旋轉着,爆竹的聲聲隆響,煙火的斑斑光點,在我們身邊沸騰。這時,爸爸提着一長串鞭炮,點上了火,一個個鞭炮在火光中歡蹦着,吶喊着,好像在為我們歡慶,全家人都歡笑着,沉浸在節日的歡快氣氛中。

春節是熱鬧的,春節是歡快的,春節裏放鞭炮,更是最令我難忘的。

春節在裏作文 篇2

我曾經是多麼的盼望春節啊,但是它如今是那麼的遙遠。

20xx的春節來了,又是忙碌的一天,爸爸媽媽7點就把我從牀上揪了出來,我們一大早就出去拜年了,我就想不通為什麼要這麼早啊?在雪地中穿行,望着白雪一股莫名的憂愁湧上了心頭。來到伯伯家,我們敲了好幾次門,但是沒人來開門。就説不要來這麼早啊?我心裏本來就不愉快,被拒之門外就更讓我惱火了。

爸爸説,等他們起來拜了年在走,不然不就白來了嗎?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説:“就不能把禮物放在門前嗎?”媽媽白了我一眼:“那不就白來了嗎?”“只要心意在就行了。”我很不滿,同時也不理解什麼“白來了”“你不懂啊,我們送了禮,但是你沒收到壓歲錢啊。”原來是這樣,千等萬等就等個壓歲錢。“我們要一直等下去?”我難過的説,“聽説今年春節有很多人都去旅遊嘍,平時伯伯過年起來的都很早,今年都快8點了還沒起來,可能也去旅遊了吧”爸爸媽媽見這樣等也不是方法,就拿着禮物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又望見那白雪,猛然發現還是隻有我們的腳印,他們是那樣的孤單、寂寞,不耐煩。爸爸叫我先去鄰家奶奶家拜年,他們去別的親戚家,並分兩路會快些。我去拜年的時候忘了帶禮,結果就形成了一場尷尬。

鄰家奶奶早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了,我很清楚的看到——本來她臉上滿是笑容,但是看到我兩手空空,臉色頓時變了,但是馬上又笑了起來,這時我才發現我沒帶禮物,窘迫萬分,到了總不能在回去吧,我也只好帶着尷尬的笑容向他拜年。她也殷勤的請我到屋裏坐坐。時間在流逝,現場僵持住了。她老人家總是保持着同一個笑容,就像是被固定住了,使人覺得她似乎在説:“咱有的是時間,你不交貨我也不給錢。”正在我不知所措時,爸爸帶了禮物來幫我解圍了,不一會兒,我就壓歲錢到手了。

我很疑惑,為什麼有些親戚要給我壓歲錢,有些就不用。媽媽説,因為他們家也有孩子,他們要送我壓歲錢,而媽媽也要送他們的孩子,這樣太麻煩了,錢換錢沒意思。

我感到15歲的春節與我5歲的春節不同了,從前壓歲錢都是我的,而現在都要上交,一分都拿不到,我不明白壓歲錢到底是誰的。春節在慢慢改變,再也沒有從前的氣氛,以前大家都早早的起牀,互相問候,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最真誠的笑容,那麼美那麼燦爛,無論送禮還是不送禮,他們都會送我壓歲錢,雖然少者十元,多着五十,但是在紅色的壓歲包裏我能看到最真摯的祝福。如今這都成了遙遠的,美好的回憶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美好傳統,在這一天大家都會落葉歸根,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身邊,可是最近幾年,春節外出遊玩的人數越來越多了,還有多少有這份節日的鄉情啊。我的二爺爺,他家有6個孩子,結果除夕一個也沒有回來,老人只好一個人孤孤單單的過年。

我愛春節,他有着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質樸的民風,是祖輩世世代代留下來的珍貴遺產。可如今的他,卻在時光的流逝,年代的更替,風尚的轉變下毀容了。

現在的我已經不想再過春節了,春節沒有了真實的笑容和祝福,只剩下了虛偽,利益,金錢,其中最讓我憤怒的是有人竟然靠春節賺錢,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們眼裏盡是錢,一次我看到一個孩子向一位長輩拜年,他接過壓歲錢就打開了紅包,邊走邊拿出錢來數,因為只有50元。他還小聲的罵了一句:都什麼時代了,還送50元的。

我已感到悲傷,春節春節,你在哪裏啊?你的美麗是否已埋沒在厚厚的白雪裏了?你的真誠是否已消失在紅色的火焰裏了?你的笑容是否已坐化在隆隆的爆竹裏了?你的祝願是否已長辭在遙遠的旅途裏了?回來吧,春節。

春節在裏作文 篇3

在春節期間,對我們來説最有趣的遊戲是什麼?不用説,當然是放鞭炮了!

當時,表姐和我買了很多鞭炮,擦槍;扔槍;土開花;有的鞭炮我連名字都説不出來,琳琅滿目,什麼都有。但是隻有一種鞭炮能起到鞭炮的作用,那就是槍。因為槍不僅小,而且不會傷害人,也不需要點火。他們不用擔心,衣服會被燒成一個小洞。

我們有幾個夥伴,在我們分開小組後,我們決定戰鬥。第一戰:地雷戰。在石板上的一塊碎片上放着鞭炮,埋了五把金槍。(投擲槍將在高壓下引爆)。然後一個團隊通過上面,每個人走至少三步。如果你踩爆了,你就輸了,換一個人,拿一分。埋了地雷之後,我們開始行動起來。沒想到,除了我隊友之外的兩個人,所以吸,一個放棄了我們組引爆三,(一腳一腳引爆兩個)我唯一的支柱。我仔細地看了一遍,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在想了很久,兩步是最後一步,那時我手心裏都是汗的額頭。這是小心的一步。我一次又一次地考慮它。讓我們賭一把,然後踩上去。是的!我為我們的孩子們贏得了一分。當女子隊基本上是從石邊走的時候,扔下的槍,幾乎都被埋在中間,所以他們得了兩分,比我們隊高出一分,唉,輸了第一仗!

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最後一次。只要把鞭炮扔到隊友的石板上,然後引爆,隊友就會被淘汰,剩下的隊員也得得分。比賽開始了!我們每個人拿了一盒槍跑到比賽前掩護好的地方。但在無人能想到的時候,我發起了進攻。也就是説,當其他人仍然跑到掩蔽點時,(我們並沒有規定在奔跑過程中不能攻擊),我花了五、六個爆竹互相殘殺。俗話説“怕上帝,怕敵人,就怕豬當隊友,沒多久,我們隊就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打在了一場戰鬥中。”。不一會兒,比賽結果就出來了,我贏了。我們有領帶!

遊戲仍然是激烈的`繼續,噼裏啪啦的笑聲———一個美麗的交響樂!

春節鞭炮大戰是我最喜歡的遊戲!

春節在裏作文 篇4

楊奶奶和佘(she)爺爺是相伴了五十年的老夫妻了。楊奶奶十多歲的時候就嫁給了當時算得上大帥哥的佘爺爺,並尾隨他走了將近半個中國(佘爺爺是核工業幹部,由於在當時是地下工作,所以常常“轉移陣地”),最後終於定居在昆明這個四季如春的美麗城市。如今,佘爺爺已經七十六歲高齡,而當年美貌如花的楊奶奶也已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婦人了。

兩個老人攜手走過了五十多個年華,但似乎關係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中的那樣融洽――楊奶奶是個急性子,而佘爺爺則總是慢着她半拍。再加上03年過年的時候佘爺爺放鞭炮把耳朵炸到半聾,05年的時候又因為中風患上了腦溢血,説話做事總是很唐突,經常把楊奶奶弄得很尷尬。於是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常常會因芝麻大的小事而吵得不可開交。這些時候,佘爺爺會突然吼出一句:“都要死的人了!!”接下來,“戰爭”便會因楊奶奶奔湧而出的淚水宣告結束。

不過,對於春節這個話題,他們可是從來都找不到吵架的理由。兩位老人可是都異常的期待。

在這個四處瀰漫了西方浪漫節日的年代,年輕人們為趕時髦開始極狂熱地追隨“洋人”們的腳步,而日漸把春節進行着格式化。可對於這些出生於19世紀初期的老人們,這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是神聖的,也是最重要的。

從央視提醒大家觀看春晚開始,老兩口就忙活了起來――他們要為自家的“春晚”做準備了。於是家裏的情況開始從吵得不可開交轉變為忙得不可開交,屋裏傳來的叫罵聲也變成了鍋碗瓢盆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響。雖然偶爾的爭吵還是不可避免,但兩位老人誰也沒有再多為自己“狡辯”幾句。“戰爭”結束的標誌逐漸被各忙各事所取代。

就這樣忙到了除夕,兒女們也都趕回了家。門上貼着的對聯紅得歡喜,老兩口的臉上堆滿了笑,似乎連每一條皺紋都跟着一起顫抖。飯桌上擺滿了好吃的,六歲的小孫子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了一個大大的烤鴨腿,鑽到桌子低下樂滋滋地開始品嚐。女婿拎着一串長長的鞭炮到樓下放,頓時劈哩啪啦的爆炸聲響徹樂整個院子,火紅的紙屑舞得滿天都是,大家臉上都炸開樂如開得正旺的紅牡丹般鮮豔燦爛的笑。而這時的佘爺爺和楊奶奶正挨坐在一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