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端午節日記範文6篇

來源:文萃谷 2.67W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端午節日記範文6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

我給你們先説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吧!端午節,又稱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中秋節和農曆新年。

這個節日的由來是古代中國有一位博學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愛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由於一位充滿嫉妒的官吏陷害,從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無法獲得皇帝的重視,屈原在猶豫的情景下投汩羅江自盡。

由於對屈原的愛戴,汩羅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內尋找屈原,並且將米丟入汩羅江中,一平息汩羅江中的蛟龍,即使他們當時並沒有找到屈原,但他們的行為直到今天在端午節的時候,仍然被人們傳頌紀念着。

接着,我再説説我怎麼過的吧!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媽媽,媽媽説,包粽子用蘆葦葉包最好吃,媽媽先拿了山片蘆葦葉包捲了一個筒,接着放了點米,又放了一顆棗,接着又放米,又放了幾顆棗,包滿了以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接着又包了幾十個。最後放在高壓鍋裏煮40分鐘後,放出來後等四個小時入味後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院裏的許多小朋友都出來玩,他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騎賽車,熱鬧極了,就這樣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2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一定會想起端午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喝雄黃酒、吃粽子吧!讓我最開心的是在這一天吃到剛學的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大家知道端午吃粽子的由來嗎?哈哈!還是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在戰國時期有七個國家,在楚國有一位大臣,名字叫屈原,他是個忠臣,而楚王卻是一個昏君。在公元前278年時,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國家被他國吞併,就寫下了名詩“離騷”、“天問”、“九歌”和“懷沙”之後跳入了汩羅江。屈原死後,人們為了懷念他,不想讓魚蝦糟蹋,吃掉他的屍體,紛紛將好吃的米團、雄黃黃酒等食物投入滔滔江水中,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所以端午節也叫詩人節。這簡短端午粽子由來大家還沒聽夠吧,好,那麼就讓大家再聽我講講我親眼所見、親身體會包粽子的有趣情景吧!

看到外婆忙前忙後的準備好製作所需材料粽葉、糥米、紅棗、醬肉、醬油等。只見外婆將粽葉洗淨,在煮開的`滾燙水中浸泡兩小時左右,將糯米洗淨笠幹後倒入乾淨的無孔盆子中,放入適量的醬油(按個人口味鹹淡量自定),攪拌均勻。然後取來泡好後粽葉兩片(小的話三片也行)拿在手中將稍頭部分折成三角狀,抓一把糯米放入當中,鋪平用手按兩三下,再放入我最愛吃的鮮香醬肉(也可以放一些自己喜歡吃的別的餡豆沙啊、蜜棗),放在鋪平的糯米上,再抓上一些糯米鋪平放滿,最後折成三角狀後用麻皮絲或線繩挷住就成了,一個小巧可愛的橫包棕誕生了,整個過程動作熟練麻利,兩三分鐘就搞定了。我看了也心癢癢的,躍躍欲試,跟着外婆照模照樣的學了起來,結果是包是包成了,但是可愛的粽子在我手上變成了一個“歪瓜劣棗”,外婆看了哈哈大笑,我心不服氣,下一個一定會更好。就這樣,我跟着外婆學包粽子,一個又一個,煮了滿滿一鍋。

熟了,咬一口,粽香四溢,真是太好吃了。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在這一天大家都帶上香包,插上艾葉來“壓午”。

今天早上我媽媽給我準備的早餐就是香甜的粽子。我吃到了玫瑰餡兒和紅豆餡兒,粽子糯軟鮮香,吃到嘴裏香甜可口,我一下吃了兩個大粽子。

因為我要在家複習功課,所以沒有出去觀看賽龍舟的活動。所以吃完飯後我翻開媽媽給我買的中國傳統節日系列書的“端午節來歷”一書,瞭解到端午節的詳細來歷。原來,按照老年間的説法,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午時,是三“五”相重,所以又叫:“重五之日”。這是魔鬼的時辰,這個時候所有的妖魔鬼怪、毒蟲毒獸都會跑出來活動。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將毒物懼怕的雄黃塗在身上,佩戴藥包、香包來避邪。在古代,龍的力量非常強大,人們就在這一天通過賽龍舟的儀式,祈求龍王保佑大家不受毒魔的侵害。所以,端午節也叫“祭龍日”、“五毒日”,是一個祛邪的節日。

雖然今天沒有出去玩耍,但是我沉浸在書本的海洋,瞭解了有關於端午節的相關知識,我非常的開心,我收穫了許多知識。

端午節日記 篇4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奶奶要包粽子,奶奶先買來一袋糯米和豌豆,再買來粽葉和蜜棗。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包的可真好啊,看着奶奶包的粽子,我也很想包,可是我照着奶奶的樣子包,只能包出難看的粽子。

包好粽子,奶奶把粽子放進鍋裏。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發現我包的難看的粽子被奶奶扔了,我的心裏好難過啊。

端午節日記 篇5

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端午。

端午的習俗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我們客家人的習俗有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和拜祭祖先。傳説包粽子的原因是人們想讓江河裏的魚蝦吃老百姓扔下去的粽子,不去吃屈原的身體。

端午的由來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愛國愛民,為國家捐軀的故事。他因為看到敵人要侵佔自己的祖國,心如刀絞,於農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跳到汨羅江裏自盡。

我外婆在每年的端午都會包粽子,現在我也知道怎樣包粽子:1、先把棕葉摺疊成漏斗型;2、放入少量的糯米;3、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肉、豆子或豆沙;4、在餡料上蓋一層糯米;5、用力把粽子綁緊。客家粽子有包成三角形和五角形的。

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的歷史是很悠久的,也是我們三千年歷史的精華,我們要好好地繼承下來。我們要讓自己的祖國更強大,不能讓其他國家欺負。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學習包粽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裏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後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等會還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後我們往裏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粽子包上再繫上。經過這番忙活後我們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繫緊不能太鬆,太鬆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鬆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麼鬆,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後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粽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彷彿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