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重慶的《春節》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7.48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慶的《春節》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重慶的《春節》作文四篇

重慶的《春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重慶,這可真是一個火辣辣的城市。過年,在這個城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重慶,春節的開始一般比較晚,從“小年”臘月二十三開始。這一天,人們要吃“芝麻桿”,那是一種糖,把炒熟的芝麻灑在上面,就做成了。這種糖不甜也不傷胃,很適合吃。

“小年”過後,便開始最忙碌的時候了。臘月二十四道二十九,人們要掃房子,做一切春節的準備工作。

除夕,開始春節的狂歡。這天,人們歡呼雀躍,喜上眉梢。家家都在趕做年菜。這一天大家還要吃魚啊,是為了在新的一年裏“年年有餘”!這一晚還有祭祀的習慣,我們要為逝世的人送去錢財,那縷縷輕煙就是我們的心意啊!

如果除夕是狂歡,那麼七年級就是劇末了。這一天,城裏的人都會到朋友,親人家串門,以示友誼,親情永在。這一天小朋友們還要拜年拿紅包呢,我最喜歡另外,那小小的壓歲包中可有許多驚喜呢!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一個高潮開始了。這一天,人們可以看花燈,猜燈謎,每一個謎底都意想不到喲!(不過現在已經很少了)這一天,人們還要吃熱騰騰,香噴噴的湯圓兒呢,以示團團圓圓,吉祥如意。

元宵節之後,春節差不多落下帷幕了。一聲聲響亮的鞭炮聲送走了去年,一個個紅彤彤的大紅燈籠又迎來了美好的新的一年。“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論是哪兒的春節,都是祝福大家的,在重慶的春節中祝大家吉祥如意吧!

重慶的《春節》作文 篇2

按照重慶的老規矩,春節在臘月末尾才開始。天氣添了幾分寒冷,也添了幾分熱鬧。一年到頭了,大家也並不計較什麼雜七雜八的,反而更加熱情地準備着迎春過年。儘管,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臘月十二那天,家家都陸陸續續準備起了年夜菜。年夜飯是在一家人團聚時吃的一頓飯,不管是外出打工的,還是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都要及時趕回家裏。

這頓飯仔細一琢磨,反倒也是人與人情感的傳遞——飯菜花樣很多,但始終是那幾樣熟悉的材料——各類米,黃瓜、白菜、豬蹄、玉米、土豆……這不是年夜飯,而是農民對收成自傲的,得意的表現,也是家人之間濃濃的親情。

十二這天還要包紅包。把兩百元大鈔塞進紅包裏,封好,藏起來,大年七年級時再拿給孩於們。到了年末,人人都歡天喜地,老人們再把年前包好的紅包變戲法似的拿出來給孩子們,大家都樂開了花。在重慶,春節當天,必需給“壓歲錢”。

臘月十二開始,鋪子都加快換上了年貨,把店裏打扮的煥然一新,掛上紅燈籠,貼上窗花、福字,一片紅紅火火,萬象更新的`樣子。老街也多了不少擺攤子的——賣糖人兒的、賣果餞的、賣泥人兒的、賣麻花兒的、賣江米糖的等等。孩子們都喜得快要發瘋了,這些都讓他們笑得更歡。

巷子裏,來來往往的貨郎挑着擔子,吆喝聲,叫賣聲比平時更多,更響亮,包括那些僅在這幾天出沒的,例如賣年畫的、賣米糕、賣紅點饅頭的等等。

大人們也沒閒着,他們必需加緊準備好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至初八的飯菜,為的是迎接客人。也還要忙着挑衣服,挑鞋子,以表現出煥然一新,“新年新氣象”的樣子。

孩子們也興高采烈地要來零花錢,奔上街。第一件事兒就是買玩意兒。插在架子上的麪塑,站在櫃上的泥人,會發光的瓷豬,樣樣都被染得五光十色,紅、黃、藍、綠、紫,糊糊塗塗地混在一起抹上,也不知道好看否。反正,至少孩子們眼裏,這些新奇且花花綠綠的小兒,是美的。第二件事就是買吃的了,這個花樣可就多了——白生生,軟糯的餈粑裹上一層厚厚的砂糖,甚是甜;中間空心,外邊是各種奇怪姿態的糖人,也吃起來甜甜的,但想一會兒就舔完,那可得費些神。鹹黃瓜、糖葫蘆、餅乾…這也是不二之選。第三件事,恐怕才是拉着父母跑去遊樂園了。

鍋碗的“哐哐咣咣”聲,人們的“哇”“新年好”聲不絕。一不留神,除夕就到了。

家家户户取出陳放已久的對聯和福宇,貼好。老一輩在鍋中煮着豬蹄,小孩子們像猴兒似的這裏抓一把瓜子,那裏一把糖果,但大人們也不多説什麼,都沉浸在過年的喜悦中呢!況且,一年都到頭了,還計較什麼呢?而且這一夜大家夥兒都不睡覺,小孩子們也沒什麼睡意,都要“守歲”。鞭炮聲更是提起精神!

七年級就風光多了:孩於們絲毫沒有因為熬了夜而減少了辭舊迎新的喜悦,這天,全家人都一齊出動,姨娘家,表姑家,舅父家,每一個都要去。提着大紅包裝的禮物,揣着幾個紅包,就這樣跨進了親戚家。人們也毫不拘束,互相推搡着,並揪着紅包一個勁兒的往對方口袋裏塞,另外一個人又不好意思,説着説着也掏出兩百元往對方手裏放,對方見他不收,便又推辭起來他要給錢。實再不行,便一扭身笑眯眯地把紅包和一把糖捧給一旁的小朋友。另外一個人一看,也乘機把錢塞進那人的手裏。

大家都忙着彼此賀年,這樣的事時常發生。孩子們也特別熱心去看大人們互相推搡,雖然不知道在幹什麼,但是樂一樂,是有必要的。

所有的鋪户都拉下了鐵簾門,擊鼓跳舞唱歌的紅衣大媽倒是活躍起來,把鼓包上一層大紅花布,跟着節奏左扭扭,又扭扭,有模有樣的,手畫着圈圈,重重地打着鼓,臉上洋溢着笑。一曲終,一曲又來,大媽們的腳步似乎沒有停歇。她們似乎並不求什麼,只是單純的為了開心。

八年級、九年級,一部分鋪户開了門,但大部分仍緊閉着。人們仍忙於互相拜年,但不再全家出動了,閒着的人便上街東逛逛西逛逛,孩於們也很熱心去玩。在一片藍天,抹抹淡雲,終日明亮的紅花燈下,仍不失熱鬧。初四開始,掛花燈的就多了。北街還開了一個燈會,處處張燈結綵,絢爛奪目。有些染成紅色、黃色……等純色,有些圖繪各式好看的大字;有的都是由木頭雕刻成的,有的清一色紗燈,也有的把各類燈都掛上了,看起來更加火熾明亮。

孩子們買回各式花炮,“甩炮”“滿地紅”,跑到自家的壩子裏,用火點着,一扔,“嘭!”孩子們出了滿意的笑容。後來,大人們也會加入進來,“啪!”“嘭!”“嗵!”一條街全都充赤着響亮的鞭炮聲。這確實是美好的日子啊!春節就要風風火火的,熱熱鬧鬧的。

初六,店鋪都開張了。清早,全城的鞭炮聲不絕。但店裏夥計們都不太忙,也都結伴出去逛逛商場。

初十以後,春節味兒便淡了。大人們開始照常上班,孩子們開始照常做作業,老人們也開始照常燒飯。臘月和正月,正是大家最悠閒的一段時光。元宵以後,也就是出節以後,春節也就正式結束了。天氣逐漸暖和。

重慶是一座直轄市,雖是城市,但也保留了“過春節”這個悠久的習俗。農村過年,它也過!並且十分有趣,熱鬧。

重慶的《春節》作文 篇3

重慶是一座火辣辣的城市,有着火辣辣的天氣,有着火辣辣的人民,就連過春節,也是火辣辣的呢!

過年前幾天,大街小巷到處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把重慶打扮得如同天上的街市。霓虹燈閃爍着,就像那天上的繁星,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濱江路上掛滿了彩燈,彷彿一條長龍在江邊穿梭。除夕那天一大早,家家都貼上了對聯和窗花,門上還倒貼着一個“福”字,意味着“福到了”。傍晚,長輩們像變魔術般變出雞鴨魚肉,利落地做起年夜飯來。不一會兒,一桌豐盛的菜餚就呈現在我們面前。

年夜飯吃得越久,這一年的運氣和福氣都會更好。飯桌上,我們頻頻舉杯,對長輩送上最衷心的祝願。他們還要行酒令、猜拳,那豪爽的聲音,幾乎要把窗玻璃震碎。吃完年夜飯,我們便打開電視機,吃着花生、瓜子,看起春節聯歡晚會來。大人們往往會端來牌桌,邊打麻將邊看電視。我們幾個小孩兒,便趁着這個時候下樓買煙花燃放。看着一發發禮花升上天空,又如仙女散花般墜落下來,真是漂亮極了。到了午夜,我們便去給大人磕頭拜年,大人們也會把一張張紅色的百元大鈔塞給我們。別小看壓歲錢,它可有用了!傳説中不僅可以趕走怪獸“祟”,還包含着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一片心意,希望小孩能健康成長。

正月十五之後,這種熱鬧場面也就結束了,火辣辣的春節也就此銷聲匿跡了。

重慶的《春節》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山城重慶,重慶每年的春節都可熱鬧啦!今年的重慶春節有很多新氣象,更令人難忘!

臨近春節,不少農民伯伯殺年豬,不少人家自己動手做臘肉香腸,辦年貨。今年春節爸爸特意買了秀山土雞和城口臘肉作為年貨,他説重慶兩翼地區農民過去比城裏人窮,現在政策好了,湧現了很多萬元户,農民們感謝黨感謝政府,小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紅火。

大年三十,我和哥哥去小區外放鞭炮,已經過了凌晨,還看見小區外交巡警平台附近執勤忙碌着的警察叔叔阿姨們,他們不僅除夕沒有休息,平時也是這樣辛勤的工作,才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

大年七年級,我和媽媽去給外婆拜年,外婆給我發了一個紅包,我給外婆唱了一首紅歌《紅星照我去戰鬥》,外婆誇我唱得好!

外地的叔叔今年春節到重慶,誇獎重慶樹木多綠化好,他説特別喜歡重慶街頭的銀杏樹。爸爸説重慶一年種了十年樹,長江兩岸都披上了綠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