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風俗習慣作文合集8篇

來源:文萃谷 1.1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風俗習慣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風俗習慣作文合集8篇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區。藏民族有一些獨特的風俗習慣,進藏遊客應尊重。獻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種禮節。當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獻哈達時,客人應躬腰接受;走進普通藏民的家,切記不可用腳踩門檻;要稱呼人名時,一般在名字後面加“啦”字,以示對對方的敬重、親切。主人如請就坐,可盤腿而坐,切勿伸直雙腿,腳底向人。此外,不能隨便用手去撫摸藏族人的頭頂。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會客時最主要的一種禮節。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為這樣:客人先用右手無名指沾點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彈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寶),然後小喝一口,主人會把杯子倒滿,再喝一口,主人又會把杯子倒滿,這樣喝完三次,最後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在西藏,馬肉、驢肉和狗肉是從來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連魚肉都不吃。因為藏族人認為狗和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驢被視為一種很不乾淨的東西,也不會食用。所以,在西藏千萬不能提起吃驢肉、狗肉等事情。

西藏主要的旅遊景點是寺廟。目前,西藏對遊客開放的很多寺廟都是藏傳佛教寺廟,藏民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所以,在轉經時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時針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轉經的時候,身後會跟着一些掛着紅綢子的羊,這種羊被稱做“放生羊”,不可對這些羊進行騷擾。同時,在寺廟佛殿之內,不可大聲喧譁和隨意觸摸佛像,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更不能在佛殿內錄像、照相等。

藏族人伸舌頭是一種謙遜和尊重對方的行為,而不是對他人不敬。雙手合十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江門,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傢俱、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徵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後,男的必新理髮,女的必“挽面”。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裏還會吃團圓飯。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夠熄滅,這樣才能夠年年好運氣。

農曆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為表示灶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户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麼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説桃花能夠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着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新年好啊!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伴隨着愉悦的歌聲,我們不知不覺來到了新的一年。

過年的習俗有很多,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但是我最喜歡貼春聯和放鞭炮。()今年,我就和媽媽一起貼春聯,和爸爸一起放鞭炮,過年真好!

我先是和媽媽貼春聯,我們一點一點的把上面的小紙摳下來,使圖案變得好看。在貼到合適的位置就大功告成了!接着,我和爸爸又去放炮了。爸爸讓我來點火,我就渾身發抖,因為我的膽子很小,所以我只好讓爸爸點火。着了!那炮噼裏啪啦的聲音嚇的我連連退後,過了一會兒,炮終於停了,我的心也踏實了。

放完炮,我們吃着餃子喝着湯,嗑着瓜子看着春晚,過了一個圓滿的羊年!在這裏,我祝願大家新年快樂!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中秋節的過法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廣東潮汕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説: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春節是中國最重大的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倒過來貼,“福”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是怎麼來的?”媽媽説:“相傳,古代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非常兇猛。每到除夕,”年“就會吞食生畜,傷人性命。因此,人們只好逃往深山。

一天,村裏來了一位老人,他在這兒住了一晚。”年“來了,老人讓村民點燃爆竹,”年“嚇得狼狽逃竄。原來,”年“怕紅色、光、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貼春聯、放爆竹。這一天就成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我們全家準備吃團圓飯。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在桌邊,桌上有鴨、蝦……餐桌上必有的兩樣東西一樣是魚,一樣是火鍋。火鍋熱氣騰騰的,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是甜品,代表家人甜甜蜜蜜。吃完了年夜飯,我們就來到前門放鞭炮。

開始放鞭炮,“砰——砰——”,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鞭炮飛上了天空,“噼哩啪啦”好響的聲音,多麼美: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綻開的花朵,還有的像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這時,天空就成了百花園。“爆竹聲中一歲除”,就這樣,除夕過去了,新年又來到了。

中華民族的節日多姿多彩,而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風俗習慣作文 篇6

我們家鄉清明的習俗也以祭祖掃墓為主,與蒼城相比也有不同。

時間一定是清明前後。又多數是在清明前三天完成,不會過清明後三天,如果清明前老是下雨就是例外另當別論了。

雜居在村裏的獨姓人家,祭祖顯得清靜,大户人家或是大家族人家的祭祖就熱鬧了。特別值得書寫的就是做清明酒。

我們胡姓人家在村裏人口算多的,20多年前胡姓人口在村裏第一多,現在鋭減可能是第三多了,劉姓李姓追了上來。人丁興旺,清明擺酒很有面子。

做清明酒席,是要湊份子錢,有點像現在人的AA制。不過有些人做生意,願多出點錢,顯得有氣派,別人也高興多些錢辦得會體面些。

三十年前,大約我讀高一,我村的胡姓人家和六公里外的胡姓人家共同祭祖,那裏是我們的遠祖,我們擁有共同的祖先。那一年我們共同祭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安排好去山上掃墓的人員,我村有人去他村,他們村有人來

我們村,其樂融融,一片興旺團結的景象。下午三點左右,去山上各處掃墓的人都陸續回來,留在家裏廚飯做飯的人也準備好了。祠堂大廳裏擺了十幾張八仙桌,司儀把首席二座等重要位置安排好,家族中的小字輩就隨意落座。上菜是吃完一個再上一個,不是擺好八九個一桌吃。有專門幾個走堂提着酒壺來添酒,吃到第五碗菜是方磚肉,有肥有瘦,肥肉炒得出了油,醬油紅辣椒的顏色全上到了肉的表面,過了春節大魚大肉的日子也有那麼久了,肚裏是可以承受油脂了。有的酒席男人多,酒量大,主人又給多幾瓶,於是有人提議打通關,有人提議划拳,猜點數。猜點數現在喝酒時已經很少有人玩了。兩人手裏最多總共8粒瓜子或花生等豆類。猜對方手裏出幾粒加上自己要出的猜中了沒酒喝,沒猜中的罰喝酒。

我們家族很多年沒有擺清明酒了。

自己一個小家庭清明祭祖,小有小的好,簡單清靜。 帶上祭祖的用品:鞭炮香紙豬肉酒水餈粑,還有掃墓用的鋤頭鐮刀等等。

祭祖的豬肉和酒水要温熱,雖然有時去到山上已經凍,但也不用計較了,因為已經温過了,如果想到反正到山上酒肉會冰冷,乾脆不煮,那是不行的,最重要的對神心中要有敬意,不能怠慢了祖先。豬肉是取些象徵意義,

有一斤就夠了,要有皮的,切有些講究,切成一個正方體,實際上是一磚豬肉。前年我一個在開平工作的同鄉,回鄉祭祖,他向他的哥哥説去燒一頭豬來拜祭,即刻招到他哥哥的強烈反對,“千萬不能這樣做,我們的祖先承受不起。我們錢不夠別人多,官不夠別人大,不要出洋相。”可見人人都要遵守風俗,敗壞風俗會引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提上東西,老老少少,浩浩蕩蕩的隊伍去山上掃墓。經常是“雨紛紛”的天氣,穿過田野,走進山裏,會看見東一叢西一束的紅杜鵑。有的把杜鵑花叫成映山紅,真是名不虛傳。那怒放的杜鵑,張揚出耀眼的紅色。摘一朵紅花,去掉花蕊,送入口中,嚼一嚼,體會到了一股淡淡的甘甜。

來到了一處先人的墳前,過了一年又一個清明來到,墳頭墳前周圍都長滿了各種植物,有一些還枯黃的雜草,有一些茅柴多數是20釐米高,有一些一米多高的雜樹。大家開始動手,拿着鐮刀上去墳頭割草、砍柴。有人拿着鐮刮鏟除墳前的雜草,鏟墳前雜草還是一個技術活,要剷平,坑坑窪窪積水會引起墳堂崩塌,要剷平,等下襬酒肉酒杯餈粑等祭品。過去還在墳上插上三根棍像個三角架一樣的,在頂端包上幾張紙錢,小時不明白這樣做的含意,現在人們掃墓去鋪頭買上幾支塑料花,插在墳頭,等到第二年塑料花還光鮮亮麗,真是萬古常青啊。

可以開始祭拜了,先點燃香,九根香分成三柱每柱三根一字擺開,擺上祭品酒和餈粑,然後分成一輩一輩先後來拜,三鞠躬,同時許願,可以説出來,也可以心裏默默的説。這作揖許願很有意義,千萬不能簡單粗暴地説成是迷信。這是人們祈求先人保佑,這也是人們在祖先的靈前,立下誓言, “保佑我今年考上重點大學 ”,“保佑我媳婦生個男孩”,“保佑我做成和肖老闆的那檔大生意”,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些許願,這些祈福,表明了人們的理想和願望。彷彿是要讓山川作證我就要發憤圖強了,所以勤奮的人許下的心願多會實現,傳開來又説哪個人家的祖宗管事風水好。

完成掃墓了大家有説有笑回家去。喜歡吃野菜的,大自然有慷慨地饋贈----蕨,路邊有,樹叢中有。不過墳周圍長的蕨菜要注意了,那是苦的,我舅舅的解釋是:“他們吸收了鞭炮香紙的元素。”

清明祭祖也是親人們的一次團聚,從前年開始國家規定清明放假一天,這更為團聚提供了時間保證。掃墓歸來大家喝酒吃肉,無比開心。

風俗習慣作文 篇7

春節裏,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習俗比如。

壓歲錢:春節,大人都要給小孩壓歲錢。這不是沒有由來的。相傳,古時候的中國曾經有個怪獸叫“祟”,這個怪物經常在除夕夜到小孩家裏吃小孩。於是家裏的大人都把錢裝在紅色的包裏,夜晚悄悄地放在小孩的枕邊。等“祟”來到牀邊時,紅色的包就會發出耀眼的光芒,將“祟”嚇跑。因為“歲”與“祟”同音,後來,長輩就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送給小孩,這樣小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了。到了現在,壓歲錢已經變成了在新年的第一天,晚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會拿出壓歲錢給晚輩。

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原本寫在桃花木上,桃花木是紅色的,有驅邪避難的寓意,所以選擇桃花木為春聯的選材。現在的春聯不再用桃花木了,而是用紙來代替桃花木。並且模仿桃花木的紅色。演變成了現在的春聯。

貼倒福:曾經有户人家,有個奴才不識字,春節把“福”字貼倒了,主人火冒三丈。但一個奴才急中生智,説:“我常聽人説,這家的福到(倒)了!這不是意味着您家的福氣大了、到了嗎!”主人一聽,轉怒為喜。重重的獎賞了不識字的僕人和急中生智的那個僕人。後來,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家家都貼倒福。

中國的習俗真多!中國有趣的習俗真多!

風俗習慣作文 篇8

滿族進入遼、沈以前,具有精於騎射的特長。7歲左右的兒童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執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的服飾,男子剃去周圍頭髮,束辮和垂於腦後,穿馬蹄袖袍褂,兩側開叉,腰中束帶,便於騎射。女子在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寬大的直統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趨於一致。曾有一個時期各地婦女穿旗袍甚為流行。滿族的住房,過去一般院內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羅杆”。住房一般有兩間正房,門向南開,外屋有灶,裏屋北、西、南3面有炕。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平時見長輩行“打千”禮,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婦女雙手扶膝下蹲。平輩親友相見,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禮。滿族以西為上,室內西炕不得隨便坐人和堆放雜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殺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製品;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據説主是因為狗在滿族先人的長期漁獵生活中起到了幫手作用,人們不忍食其肉、用其皮,於是形成這個習俗。

清代以來的300多年間,滿、漢長期雜居共處,滿族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居於關外各地的滿族人民,只是在滿族聚居的偏僻鄉村中,仍有一部分滿族居民使用滿語,保持滿族的一些習俗。同時,從漢族習俗(包括漢語詞彙)中也可找出一些滿族習俗的成份。滿族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民族,為發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貢獻。白族的風俗習慣作文好習慣作文我改掉了一個壞習慣作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