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日記範文集錦8篇

來源:文萃谷 7.87K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日記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春節日記範文集錦8篇

春節日記 篇1

分歲“祭祖”是中華民族過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

快要過年了,外公打算在家裏做“分歲祭祖”。外公拿出電蠟燭、酒盅,外婆把燒好的飯菜端上餐桌,我也不閒着,我拿起黃酒,在每個酒盅裏倒上了酒。當我倒好了酒,外公讓我們一家人輪流在電蠟燭前拜一拜,我好奇地問外公:“為什麼要拜呀?”外公耐心地回答我:“因為要向祖先行禮呀!”過了好一會兒,外公讓我再往酒盅裏倒一點兒酒,因為我們要向祖先表示客氣。然後,外公叫我到門外去,只見門外有一個用不鏽鋼製成的鐵盆子。外公從袋子取出一些用錫箔紙折成的“銀元寶”,把它們倒進鐵盆子裏,用打火機將“銀元寶”點燃。不一會兒,鐵盆子就冒出了一大串火,外公向着火恭恭敬敬地拜了幾下,我也學着外公拜了幾下,表示尊敬。回到家,外公讓我把酒倒回酒瓶子裏。然後又換上了一桌新菜,準備迎接下一批“客人”—祖先。我們再次“點燃”電蠟燭,倒好酒,拜一拜。當外公再次叫我去門外的時候,我發現外公手上拿的'不是用錫箔紙折的銀元寶,而是兩隻用紙折的桶!我問外公:“這個桶是用來幹什麼的?”“這是‘米桶’,你想,我們吃的米飯是要用一個桶來盛的呀!”外公説。外公將兩個“米桶”放入鐵盆子,在每個“米桶”上都點燃了一簇火,火馬上就是大了起來。接着,我和外公不約而同地拜了拜,又走進了家裏。

分歲“祭祖”真有意思!

春節日記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到了,我非常開心。因為我最喜歡春節,只要一到春節,就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讓我最開心的,應該是今天了。

我和媽媽到了紫陽公園。和往常一樣,我和媽媽一起開碰碰車。可是,遊戲很快就結束了。這時,我想:我都已經十歲了,可不可以自己來開一次碰碰車呢?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媽媽,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隨着“叮”的一聲,遊戲開始了。我踩着油門,控制着方向盤。車子像我的小狗一樣,乖乖地聽我的`話,像飛似地跑着。我正飛快地開着車,突然,“咚”的一聲,我撞上了一輛紅色的車。當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咚”的一聲,我也被一輛車子撞了。

這時,我“生氣”了,開動車子,轉了一個彎,向剛才撞我的那輛車“跑”去。那輛車的“車主”看見我“生氣”了,趕緊飛快地開着車。我沒有放棄,仍然“追”着那輛車。時間來得真及時啊,我剛撞上了那輛車,遊戲就結束了。

我心滿意足地下了車,對媽媽説:“第一次自己開碰碰車真開心呀!以後我還要自己開碰碰車!”媽媽聽了,臉上頓時現出了甜蜜的微笑。

春節日記 篇3

正月八年級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孃家拜年。

姥娘姥爺看到我們都來,特別高興,大舅大舅媽忙着給我們炒菜做好吃的,一家人別提多熱鬧。吃飯的時候,媽媽和姨媽笑着對錶弟楊世豪説:“今天你得給我們磕頭,要不就不能給壓歲錢。”豪豪二話不説,回頭就去拿蒲團,衝着姨媽和媽媽就跪下去,一邊磕頭一邊説:“兩位姑姑過年好。”我們都樂得哈哈大笑,豪豪心滿意足地接過姨媽和媽媽遞過去的`兩張一百元。接着,姥娘、大舅和姨媽也都給我壓歲錢,不過他們沒有叫我給他們磕頭。

春節日記 篇4

新年降臨啦,人們都喜氣洋洋的,樂得合不攏嘴,瞧!一大清早,媽媽就已經忙的不可開交啦。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你在幹什麼呀?“過年啦,要除塵迎新嘛。”我説:“除塵迎新,這詞真有趣!”原來,還有一個除塵迎新的習俗啊!

到啦新年的晚上,爸爸急急忙忙的打開啦電視,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帶來的節目,正在吃飯的爺爺、奶奶、媽媽和姑姑都把頭向後轉去,對着電視機。我家春節必做的事,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説:春節聯歡晚會代表着國家的強大,所以必看。

除啦以上習俗外,我還知道一個繞口令:七年級的湯圓,八年級的面,九年級的.餃子。初四之後的初五、初六、初七什麼都可以隨便吃。我們重慶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習俗,就是七年級不準花錢,至於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想要發財吧!

其實,要説過年的習俗,我家鄉還有個習俗還有七年級不能掃地和倒垃圾,八年級開始要在親戚家輪流拜年等等。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到啦元宵節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湯圓,寓意團圓。

上面的三大習俗,都是重慶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你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上三大習俗。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着春節結束啦,人們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春節日記 篇5

中國的傳統節日猶如傳統文化中的一顆顆閃亮的明珠,特別有意思,其中有端午節,中秋節,春節……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春節了。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的節日,它是一年的`開頭。每當到了春節,家家户户都要進行大掃除來辭舊迎新,在家門口掛上春聯。我們小朋友也很開心,因為可以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到了晚上還可以放煙花,真是太熱鬧了,處處是一片歡騰。

春節日記 篇6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裏有着自己獨特的風俗,春節非常熱鬧!

除夕的前一兩天,大人們就開始忙活着:買雞、買魚、買鴨……。家家户户還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屋裏屋外打掃的乾乾淨淨的,貼對聯,掛燈籠……到處瀰漫着濃濃的年味兒。

除夕夜,大家圍着桌子品嚐美味可口的`團圓飯,一整夜,鞭炮聲連綿不斷,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家都不想睡覺,都要守歲,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來到。

過啦除夕夜,正月七年級就悄悄的從我們的身邊來臨啦。大人們説:這一天不能掃地,應該把掃帚藏起來,讓垃圾積下來,不讓財富掃走。到啦晚上,小輩們要給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要給小輩們發年錢——就是“壓歲錢”,意味着新的一年富富裕裕。

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歡樂的成都廟會上處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這裏有龍燈、鳳燈、魚燈、鼠燈、八卦神燈……還有各種特色小吃“三大炮”、烤羊肉串、畫糖人等等,廟會上還有許多名不虛傳的珍奇物品,有玩的、用的、欣賞的。這些各具特色、各式各樣的物品,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一眨眼,春節就悄悄的過去啦,我們在這歡樂祥和的日子裏又迎來啦嶄新的一年!

春節日記 篇7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

冬至前後,人們便把雞、鴨和鵝用籠子關起來,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餵養。到過年時,家禽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台打掃乾淨,殺雞宰鴨來祭“灶神”。

臘月二十五日前後,人們選擇吉日把家裏打掃的一塵不染,乾乾淨淨迎新年。這時,千家萬户都忙碌起來,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吶!家家户户趕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和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七年級是春節的最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們壓歲錢。從七年級到十五,人們都不許講不吉利的話。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湧上街頭。同時,各種慶祝活動也相繼舉行,舞獅、籃球賽、唱歌、跳舞、下、射擊……內容可豐富。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羣在逛街,有的圍在慶典活動旁邊觀看,耳邊不時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正月八年級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

九年級,大家一大早就起牀,開門掃地,把掃成堆的鞭炮紙燒掉。

“人日”、“人勝節”和“七元日”都指這天——正月初七,傳説這天是女媧造人的日子。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有張燈結綵、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着新的一年快樂吉祥。過這天,春節也就過完。農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忙碌的生活。

春節日記 篇8

我的家鄉在陝西寶雞,在那裏,臘月剛到便到處是年的氣息。寶雞的冬天非常寒冷,街上的人一個個都穿着棉襖,戴着棉帽和圍巾。有些水管滴水,過一會兒就結成了冰柱。照奶奶的説法,除夕不吃餃子,是要凍掉耳朵的。所以,我們在除夕前十幾天,就潑好辣子放着,到了除夕再打開,味道就變得更加麻辣。

除此之外,在臘月初旬還要刺好面魚和麪金元寶,在除夕夜掛到門上,希望能在新的一年裏家道興旺,幸福平安。

在春節期間,小孩子們的唯一任務就是玩。帶上爆竹和鐵鏟,上到土山上燒些乾草,挖個陷井這類事情,自然就不在話下。大人們也不閒着,他們去買來甜飯、麪皮,把房間收拾得一塵不染,還要堆好金石塔,不讓舊年的氣息遺留下來。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不僅僅是傳統的“小年”,還是廚房裏灶王爺的生日。這一天已有許多人放炮,但氣勢還是遠不及除夕夜。據説,這灶王爺喜歡在生日這天上天庭説這户人家媳婦的閒話,所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去街上買來許多糖瓜去供給灶王爺。一來讓灶王爺吃了自己的東西,不好意思説自己家的'閒話,二來因為糖瓜非常黏,可以把灶王爺的嘴粘住,自然也説不出話來了。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家家户户都擺好飯菜,下好餃子,取出晾好的辣子,享用起了豐盛的年夜飯。人們貼好對聯、年畫和“福”字,穿好新衣,顯出了萬象更新的氣象。年夜飯的美味就不用説了,十二點之後,寶雞的街道上便出現了舞龍隊。他們舞着十幾米長的龍,走街串巷,不一會兒便有許多人跟着舞龍隊,變得聲勢浩大。人們邊走邊向天空發射煙花,整個寶雞燈火通明,人們常常這樣鬧一個通宵。

七年級早上,大部分人都在何處,到了下午,人們才會拎着禮物,去朋友家拜年。許多戲班子架台唱秦腔,經常是引得二三百人一起去看。小孩子們也喜歡去看戲,是因為有時候戲班子會發零食和點心,孩子們最喜歡。

元宵上市,春節又掀起了新一輪的高潮。到了晚上,人們成羣結隊地走上街頭,手提着燈籠,放着爆竹,這熱鬧的感覺,幾乎可以比上春節晚上的舞龍隊了。秦腔戲班子也不上舞台了,在街上一邊走,一邊表演着各種故事。還有許多踩高蹺的人,戴着面具,又給十五添上了幾分喜慶的色彩

在寶雞,所有人都把年過得非常喜慶,非常有意義,而且還過得十分熱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