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隨筆(精選58篇)

來源:文萃谷 2.06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隨筆(精選58篇)

端午節隨筆 篇1

每年到端午節來臨,網上和微信中一片“粽情”飄香的味道,南方有水的地方,更是早早地就預備下划龍舟比賽的物件,緊鑼密鼓地加強訓練划龍舟比賽的“戰鬥”隊伍。而在我們北方大部分地區,端午節則是以包粽子、結花繩、做荷包、圖吉利的民間活動為主。由於缺水,村民們不敢奢望在大江大河中祭奠、舉辦划龍舟活動,因此也就不知道紀念屈原和伍子胥的故事。我知道端午節紀念屈原,那還是在上了國小以後的事。

過去,我們那裏鄉下根本買不到糯米,所以每到過端午只能吃幹榆樹錢做的粑粑,最有錢的人家也只能是從集市上買回二斤幹棗,過端午用水泡醒了蒸棗山吃。常記得我們家門前那棵老榆樹,春天,當那上面結滿一串串鵝黃色香味甜綿厚實的榆錢時,就是我們最喜歡的時候。這榆錢自古就有被食用的習慣,農村的小孩根本就不懂講衞生這一説辭,只要是看見榆錢,就爬上樹去先美美地捋着生嚼着吃上幾口,解解饞。然後再揀粗大肉厚的折幾支帶回家晾乾存起來,等到過端午節時讓媽媽和着粗麪蒸粑粑吃。

記得那時侯還有個順口溜:“東家女 ,西家娃,採回榆錢過家家,一串串,一把把,交給媽媽做粑粑。”。假如那一年的雨水多,村頭那棵老榆樹和着春風、映着綠色,金黃的榆錢綴滿枝頭。每到這個季節,母親都會帶領我們一羣小孩子採摘很多的榆錢來,做着各種榆錢飯,還把剩餘的榆樹錢晾乾存起來,以備過端午給我們蒸榆錢粑粑吃。也許是我們嘴饞、也許是童年記憶深刻的緣故,現在想起來那種榆錢粑粑的味道,那種嚼在口裏那麼香甜,那麼可口,百吃不厭的情景時,比現在吃肉的味道還香。現在母親已經不在人世,每每想起這些事來,心裏總是酸楚楚的……

過端午還有一件事,那就是盼着媽媽給我們戴花線繩繩,女孩子則盼着媽媽給她們“包指甲”。10歲以下的小孩子最希望戴花繩繩和包指甲。媽媽拿來五色線,挽起褲腿,用兩隻手靈巧地在她自己的光腿上將兩股五色線合二為一,搓成一條條花線繩,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分別給我們系在脖子裏和兩隻手腕及兩隻腳腕上,並囑咐我們在洗臉時不要粘上水。直到農曆六月六才能解除,這一個月不能下河戲水,否則花線繩遇水掉色就不靈驗了。小孩家不懂啥叫不靈驗於是問媽媽,媽媽説,子孫娘娘不保佑你平安了唄!我們一聽這話,嚇得一吐舌頭説:“還有這事?”媽媽一臉嚴肅説:“不信你就試試看!”説是那樣説,畢竟是小孩嘛,大人一唬就乖乖聽話了,連晚上睡覺做夢都不敢馬虎。

女孩子包指甲那更是受罪啦。前一天晚上媽媽將和了白礬的鳳仙花在碗裏搗碎,放在妹妹的指甲蓋上,用南瓜葉包一層,再用白布條包一層,最後用白線扎住,並囑咐晚上睡覺要小心,不可蹭掉。還説不可以放屁,説一放屁包的指甲就不紅了。嚇得妹妹哭鼻子,媽説誰怕誰就不要包了。兩個妹妹搖搖頭,立馬止住哭,乖乖地讓媽媽給她們把十個手指頭都包上。眼瞅着媽媽的耐心細緻,我們幾個男孩子眼睛裏都並射出羨慕的光亮。五天後,當媽媽一個一個地打開妹妹的手指時,我們驚呆了:妹妹們的`手指甲就像變魔術似的,紅紅地染上了一層顏色,拿水洗都洗不掉。

倆妹妹高興地一跳多高跨出門檻,在院子裏大聲嚷嚷:“我的指甲變紅了!”我們幾個男孩子羨慕地直咽口水,纏着媽媽也要包指甲。媽媽説,男孩子不能包,包了紅指甲以後説娶不上媳婦!

如今媽媽離我們而去十年了,媽媽不給妹妹們包指甲也已經幾十年了,曾經的場景僅能定格在童年的記憶裏。作為我們仍然相守的這些古老節日往事和温馨回憶,伴隨着包粽子,插艾草這些古老傳統習俗,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種美好的回望和駐足,維繫着人間的親情。

盼望着,盼望着時光靜淌,歲月温暖!

端午節隨筆 篇2

又到了飄滿粽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特別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粽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説“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隨筆 篇3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因為過端午節要吃粽子,戴香囊。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大人們會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記得去年端午節那天,我興高采烈地和媽媽去買粽葉。

回家後,我仔細觀察媽媽做粽子。只見她首先把糯米淘洗乾淨,接着把粽葉捲成錐形並把糯米放了進去,還在糯米中央塞了一個大紅棗。然後,她又用另一片粽葉把它包起來。最後,媽媽用一根結實的繩子把包好的粽子紮起來。我也學着媽媽那樣包了幾個,和媽媽包的'粽子一起被煮進了鍋裏。

終於煮熟了,可是打開鍋蓋後,我嚇了一跳:我包的粽子裏面的糯米從葉縫裏流出來了,這粽子變成了稀飯,媽媽只好又包了一鍋。煮完了粽子,媽媽又把“長命縷”系在我的手腕上和脖頸上,又在門窗上插了“五端”。

這天的端午節既充滿神祕色彩又含有技術含量,我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隨筆 篇4

小時候,端午這天家家户户都會有特定的食物—粽兒,出現在家家户户的飯桌上。粽兒吃起來吧!有種苦澀的味道。一般為了去掉此種苦味,飯桌上都會擺着白糖,這是最初的去苦澀的方法,後續,逐漸可以用肉、棗、紅豆、來去除苦澀的味道,當時粽兒一般以黃色的六邊形,亮相於餐桌上。如今不管是顏色,還是形狀,都是千變萬化,形態各異的。

為何只有端午粽兒,才會出現在餐桌之上。大們的回覆是:“後人為紀念投身汨羅的屈原”。

屈原是誰呀!翻開歷史的篇章,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國丹陽,湖北省宜昌市,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年少時,可謂意氣風化,不單是高官,還深受楚當權者的信任,有能力也有平台,借改革達富國強兵之舉。精忠報國之心,顯露無疑。正當一切順風順水之時,張儀出現了,張儀運用捭闔縱橫之術,深受楚當權者信任,慢慢的就和屈原疏遠了。屈原逐漸從楚國的政權中心,流落外地。發出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無奈。可歎他,滿腹經綸敵不過,豐功偉績少人提。就在張儀的計劃步步實施時,楚國也必將滅亡。楚國子弟多才俊,屍橫遍野在郢城之後,無力迴天,愛國情懷熱血紅,全赴汨羅江水中。

楚已是國破家亡,瞬間楚人輪為亡國之奴。如果當初當權者信屈原,不信張儀,或許又是另一翻景像。

屈原一躍,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古代智慧,我輩只能望洋興歎了。為了能讓屈原從形式當中吃到粽子,可謂是展萬家之所長。

飯糰和粽子原材料均為米,飯糰沒有任何包裹為魚蝦所食,粽兒多了粽葉的包裹最終為屈原所食,兩者本為白米,多了粽葉之後,色澤上卻能有着天差地別之感,飯糰遇水立即分化,粽兒遇水,緊緊相依。剛出爐的粽兒,拔開瞬間,熱氣騰騰,咬一口還有種苦澀的'味道在其中,飯糰放久一點,就會變質,而粽兒放久一點,除味道有所差別,質卻沒有變。粽兒代表的人物——屈原,和月餅所代表的人物——嫦娥,已流傳世界,不朽的中華民族。雖是雲裏霧裏的典故,典故必會源源流長。

如今,端午已成法定節假日,粽兒已進千家萬户,端午和中秋,逐漸變成團圓的象徵。

粽兒味雖苦澀,我輩不能忘。端午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我輩絕不能忘,屈原精忠報國之心,我輩更不能忘。

端午節隨筆 篇5

端午節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過。

上午,我們去買來艾草,把艾草分別插在窗户上、陽台上、門口、花瓶裏。每家每户還把艾草晾曬在院子裏,房前屋後。整個小區都好像綁上了一條條綠絲帶,都好像沉浸在濃濃的艾草香裏。艾草代表着驅蚊除蟲,驅災避難。

中午,大家們都給小孩繫上五彩繩。五彩繩由青、白、紅、黑、黃五種顏色織成,分別代表着水、金、火、木、土。五彩繩在每個地方都有着許多不同的名稱,長命繩,避難繩、快樂繩。五彩繩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腳上,有的系在脖頸上,寓意着人們能夠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下午兩點,大人小孩都要洗一次特殊的澡。洗澡水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成。可以保佑洗了的人來年不長東西。

晚飯,桌上的菜十分豐富,但是有幾種是必備的。魚:寓意着年年有魚。雞鴨:寓意家畜興旺……

吃過晚飯後,去買香包是小孩子們最開心、最期待的事情。大街兩旁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香包。香包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心形的,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還有許多説不出名來的形狀。香包大的`有臉盤那麼大,小的只有大拇指一般大。香囊裏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裝小巧玲瓏的玩具,有的裝小零食,有的裝芬芳撲鼻的小花草。香包代表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的端午節別具特色,令人難忘。

端午節隨筆 篇6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着粽香、酒香隨風飄來了。

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神往。比賽終於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開始了。青年劃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束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在江上飛駛起來。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起,在江面上迴盪,震耳欲聾。

端午節又怎麼能少得了粽子呢?一過立夏,我就開始期待端午節。那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上豆沙或是棗子的餡,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會加上一些肉做餡,那便是我最愛的肉粽了。那粽子包裹着清香的蘆葉,真是誘人極了!奶奶知道我愛吃粽子,每年端午節都要包上好多。經過奶奶幾天的忙活,那小巧玲瓏的粽子就誕生了。包粽子的蘆葉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香味。一口咬下去,滿嘴充滿了米香、蘆葉香、餡料香,那香味混合着奶奶的愛在嘴裏久久回味,在心裏遲遲不散。

我愛過家鄉的端午節,我愛那激烈的龍舟競賽,我愛那甜香的粽子,讓我最最感動是奶奶那濃濃的愛。

端午節隨筆 篇7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下面,告訴你們我家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吧。

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要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是經過20xx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五月初五作為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為屈原就是在那天跳下汩羅江自殺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人們划着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為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就把竹筒裏的米撒在水裏。他們認為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後來這種活動不斷演化,到現在就成了粽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

今年的端午,我們家掛上艾葉,包好粽子。等待端午節的到來,啊!終於到端午啦!我們家端上一盤盤好菜,把粽子端出來。下面要做什麼呢?當然是開吃啦!你一個,我一個……大家吃的'不亦樂乎。

我家的端午節就是這樣的,你家的呢?

端午節隨筆 篇8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説到端午節,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説,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這是習以為常的説法!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説:“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説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説:“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説:“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説:“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鹹肉粽……”聽着聽着,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瞭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是高興呀!

端午節隨筆 篇9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牀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乾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後就包起來,最後再用乾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説:“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種子呢

媽媽説:“因為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裏,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端午節裏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為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種子我們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裏想:“你快遊啊,快遊啊!”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了。

端午節隨筆 篇10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這裏的節日眾多,我卻最喜歡端午節。

盼呀盼呀!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户户,門窗上掛上菖蒲艾草,散發着淡淡的.藥草香。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在賽龍舟呢!我趕快跑向人羣裏,彎下身子往裏擠。呀!一條條龍舟做得可真傳神威武,龍嘴裏都有一顆龍珠,金光閃閃。啊!要開始了,龍舟上的健兒們身穿綵衣,臂扎彩巾,緊握船槳飛也似地衝向終點。陽光下彷彿幾條巨龍在河面上飛奔。我們的喝彩聲震耳欲聾,連喉嚨都喊啞了。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還響。回家時,奶奶早已包好粽子等着我了。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豆餡的,各種各樣。我最喜歡的就是豆粽了,還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呢。奶奶把粽子一股腦兒倒進大鍋裏蒸,一會兒,整個房間充滿了粽香,棗香。

熟了,熟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豆粽,還滾燙的,我不停地換手呵氣。奶奶見了,連忙笑着説:“小饞猴兒,別急,別急!粽子有的是,讓你吃個夠。”我一口塞進嘴裏,啊,真香呀!

端午節隨筆 篇11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家鄉的端午節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有包粽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但在我的記憶裏,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龍舟水。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就帶着表妹。弟弟。還有我一起去洗龍舟水。我們帶上一些乾淨的衣服去換。拿幾條粽子。幾個熟雞蛋。我們來到洗龍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裏不停地嬉戲。打水仗,我用水潑一下你,你用水潑一下我,大家互相潑水。互相玩樂,彼此之間毫不介意地弄濕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邊非常自傲地説:“你們快來看我學運動員跳水嘢,我學得還差不多吧。媽媽在一邊説:“小心一點。説時遲,那時快,剎那間,我立刻往水裏跳,誰知卻被灌了幾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隨後,媽媽就説:“別玩了,快天黑了,快上來吃個雞蛋吧,吃了個雞蛋就歲歲平安了。

家鄉的風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樣,包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節的那一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粽子映入眼簾,有鹹的。甜的。辣的家鄉的粽子別具風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鄉粽子呀,我到中山吃過粽子,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什麼粽子嘛,哪裏有家鄉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鄉明家鄉的粽子令我回味無窮,久久忘懷。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隨筆 篇12

端午節的風俗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端午節這天,全國最為相同的是吃粽子。關於端午節有許多説法,比如我的家鄉。在農曆五月七年級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説。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迴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説這樣能驅蚊蟲。洗完臉後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把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説。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説但家鄉的'人都很相信。

媽媽説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家鄉的端午節非常隆重。

端午節隨筆 篇13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它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各民族、地區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慶祝端午節。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粽子和插艾葉。端午節前後都可以包粽子。每年端午節,媽媽總是事先準備好粽葉和糯米。開始包粽子了,先把粽葉捲成圓錐體,然後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或花生,一會兒一個綠色的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

包好後,把粽子放進鍋裏煮,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端午節清晨,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來去找艾葉和菖蒲。然後把艾葉和菖蒲用紅毛線捆好,插在屋門上,據説這樣可以辟邪祈福。我們這兒還有一個説法,就是端午節這天,見草都是藥。每逢端午這天,媽媽們總會用艾葉及其它草藥燒一大盆熱水,給孩子泡澡,據説這樣可以讓孩子一年都不生瘡。這其實是艾草等藥材有治療皮膚病的療效。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也喜歡我的家鄉。

端午節隨筆 篇14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民間傳統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相傳兩千多年前楚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自沉,後人為紀念他,把這天定位節日,各地有吃粽子,賽龍舟等風俗。

認識了端午節的來歷,我們就要完成第一個任務“包粽子”。媽媽手把手地告訴、指導我説:“用一片寬大的綠葉用手裹成一個小漏斗,只不過漏縫兒。在輕輕地抓一些黑米放在葉子中裹成五角形。抓米時,注意不要放太多, 因為煮時一顆顆米粒們都要伸開懶腰,如果放米太多的一個個小米粒們都會頑皮地伸開懶腰,把“衣服”撐破。不一會,一鍋完美的稀粥呈現在你的眼前。總之,不要放太多的米,適當加一些紅棗,用線繫緊,一個小粽子就OK了!”

下面再給大家介紹一種天津特有的物品——老虎搭連兒。用一根線把精緻、可愛的小老虎美麗的蝴蝶結、金光閃閃的小元寶、紅辣椒、掃把、簸箕按順序穿在線上用小釦子結尾。寓意着健康、美麗、財富、勤勞…這一串串老虎搭連兒承載着長輩們對下一代的美好祝福、希望。孩子們都把它別在衣物上。

天津的'節日,都能引出一個個故事,表達了人們對事物的憧憬、嚮往。表現了天津人的開朗、闊達。我自豪,我出生在天津,天津一個習俗之鄉,一個繁華之地……我愛天津,我更深愛着這個歷史大寶庫!

端午節隨筆 篇15

端午節又要到了,這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哈,又有清香可口的粽子吃了,想想就心花怒放!

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包粽子的蘆葦葉,翠綠翠綠的,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晚上,奶奶把蘆葦葉放進鍋裏煮,她説這樣包起來的粽子更香更好吃,而且蘆葦葉變得更有韌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睛卻一眨不眨地盯着鍋裏“撲撲”冒出的白霧,蘆葦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

“包粽子啦!”媽媽搬出一大堆東西:有糯米、蜜棗、紅棗、豬肉、紅豆、花生……哇!花樣真多!這下我可樂壞了,“我也要包!我也要包!”我手忙腳亂地拿東拿西,媽媽連忙攔住我:“去去去!一邊玩去,別搗亂!”緊要關頭還是奶奶為我解了圍, “來,奶奶教你包!”我得意地向媽媽揚了揚臉。

奶奶拿起三片蘆葦葉鋪好,兩根手指夾着蘆葉一端輕輕一卷,蘆葦葉便成了一個圓錐形,奶奶小心翼翼地放入適量糯米,再加入一塊醃製好的鮮豬肉,又放入幾粒花生米,然後再把多餘的蘆葉順着圓錐形裹起來,最後奶奶拿了一段剪好的細繩一頭咬在嘴裏,一頭在粽子上繞上兩圈,打個了結,一個精緻的'肉粽問世了。

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可就是怎麼也捲不起來,急得我直冒汗,後來還是在奶奶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看看,彎腰駝背的,還露出白花花的米,真是慘不忍睹啊。

看來包粽子似乎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要想學會一種本領,必須細心、耐心,還要有恆心。

端午節隨筆 篇1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酒白糧。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概括敍述了端午佳節的習俗。

端午,又叫端陽、端五。端是開始的意思,古代“午”與“五”通用,又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有這些名稱,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憂國憂民投汩羅江而死的楚國詩人屈原的遺體。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東漢以後這一風俗逐漸向北方傳播。

端午有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項、手腕上。各家要懸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廣東風俗,端午在庭院擺上木盆,裏面浸着艾、菖蒲、鳳仙花、玉蘭花。近午時分,母親叫小孩跳進盆裏,用花草蘸水,灑在小孩頭上、身上,邊灑邊念:“艾蒲洗身,百病消除。”

南方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就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或塗點在耳孔、鼻孔處;兒童們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裏面裝着芳香藥物,以祛五毒。

端午在夏至前後,這時氣温漸高,需要消滅害蟲和防治疾病。端午節的習俗原先都與驅毒避瘟有關。

端午節的習俗可真多啊!

端午節隨筆 篇17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在我們家,端午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節這天,爸爸都會早早起牀,然後去菜場精挑細選買回一束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葉長得和菊花葉有點像,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菖蒲沒什麼味道,看起來像一把利劍,據説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可以避禍求福。掛好之後,我們就出發去奶奶家過節了。

在奶奶家,我們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裏泡好了,並且準備了很多粽葉泡在水裏,只等我們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選一張又大又長的粽葉,一端折成一個漏斗樣,用一隻手握住不讓它鬆掉,然後往裏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兩顆紅棗,差不多把這個小漏斗裝滿就把粽葉的.另一半折回來把糯米蓋住,再裹嚴,最後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動作很快,三下兩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們的助攻,一個又一個,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裏煮,不一會兒就飄來陣陣香味。“上粽子啦!”爸爸端上一大盤粽子,我拿起一個,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餡兒就露出來了。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來吃到了甜甜的紅棗,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節就好了。

端午節隨筆 篇18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撒白糖……”依稀記得,這是我兒時背的滾瓜爛熟一曲童謠。只是,當時的那個誦着童謠的孩子卻早已不知去向。

小時候的我並不是太喜歡粽子的味道,但是對粽子樸實的外表卻是情有獨鍾……或三角,或四角,外面結結實實的裹着一層層綠得發黑的粽葉,給一條條五顏六色的線牢固的纏住。耐心剝開有些粘手的粽葉,便露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餡兒。大多是白糯米,晶瑩剔透,千百粒糯米渾然一體,中間鑲嵌着一兩顆玲瓏透亮的蜜棗,着實讓人不忍下口。

端陽這天,反而不及放假前兩日繁忙,清晨,閒來無事的我早早起牀,撩開窗簾,趴在窗台上扒着窗户看風景——天氣在此時很美好,冉冉升起的太陽闖過一撞撞的高樓大廈,將自己的光芒照射在柳、楊上,把原本無精打采的樹葉照醒。不算湛藍的天空上為數不多的幾朵雲慵懶的'飄蕩着。枝椏間嬉戲着幾隻小鳥,嘰嘰喳喳,不亦樂乎。

大街上,車來車往,好不熱鬧,卻沒有幾絲的節日氣氛,匆匆的趕去景點,又匆匆的趕回來,大有人在。他們只是想趁着端午三天假,好好的玩一通,卻早已忘記了這個假期的初衷——那個看被永遠傳承其實是早已被人遺忘的傳統節日——端陽。

不知何時,大家開始從冰冷的食物櫃中拿速凍粽子來過“端陽”。也不知何時,全家其樂融融團聚的場景開始漸漸離我們而去。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撒白糖……”不知這童謠能否永久的傳唱下去。

端午節隨筆 篇19

一年有很多節日,包括春節、兒童節、中秋節,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家一早起就忙着做一件事:——餃子。在這一天,做粽子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事情。我和媽媽買了糯米,雞蛋,黃豆,五花肉包餃子。我們把它們都洗乾淨,然後把豆子浸泡幾個小時。首先我看着我媽包的。她技術很好,幾次包了一個。於是,我也學着媽媽做粽子。我先在竹葉上放一塊肉,然後放一些黃豆,再放一堆糯米。我把竹葉合上,包起來,但是很難看,像饅頭一樣,餡很快就漏了出來。於是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終於把粽子包好了。最後,我們要煮粽子。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大鍋裏,再煮6個小時。到那時,街上會充滿粽子的香味。我真的希望人們多吃粽子。

中午的時候,遠處傳來了龍舟的鼓聲,我和爸爸跑到河邊。人山人海,場面很熱鬧。當我終於擠進河裏時,隊員們已經準備好了,比賽即將開始。有三艘龍舟,分為紅、藍、綠三隊。只聽“啪”的一聲,三艘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飛去。三條龍舟都劃得很快。隊員們咬緊牙關使勁劃。此外,還有雷鳴般的鼓聲。現場很熱鬧,大家都在喊加油,加油。豆大頂的汗水滴在隊員頭上,三艘龍舟都不願意落後,我就很緊張,不知道哪個隊會贏。最後紅隊拼盡全力贏得比賽,河岸兩邊響起熱烈的掌聲。

晚上11點,我就躺在牀上想;今天很忙,但我覺得很開心。希望明年端午節快到了。

端午節隨筆 篇20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龍舟節、五月節等。如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古人習慣把五月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在戰國時期有個人叫屈原,他一心為國,忠肝義膽,屈原在楚國主持變法損害了很多貴族的利益,於是這些貴族合起來反對屈原,每時每刻地在楚王面前説屈原的不是,天長日久楚王耳根子也軟了,把屈原趕出京城,削去官職流放到外地,他在流放途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離騷》。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心如刀絞,於五月五日寫下《懷沙》之後投汨羅江自盡。百姓為了紀念屈原,於是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要舉行風俗活動,以此紀念。

古代的詩人寫了許多優美詩篇讚美屈原,如:文秀的“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張耒的'“國亡身隕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等。

端午節也有很多習俗。話説屈原沉江後,汨羅江百姓無不掉下淚珠,漁民們劃小船趕到江上盡全力打撈屈原的屍身,有的人把糧食拋進江中希望江中的魚蛟吃飽了不要糟了屈原的屍身。直到現在,現代人把拋糧食改為吃粽子,把撈屍身改為賽龍舟。我們安康地處秦巴山區,漢水之濱,受楚文化的影響每年也會在端午節舉辦龍舟文化節活動。

屈原那以身報國的品質我們也值得擁有,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

端午節隨筆 篇21

端午節,記憶裏是飄香的粽子和熱鬧的龍舟賽。

五月,温暖的風吹來清新的.粽葉香。伴隨着端午鐘聲敲響,家家户户開始包粽子了。新採來的粽葉,用熱水泡一個晚上後晾乾。在裏面裹上洗好的糯米,或是加上紅棗,或是加上臘肉,然後下鍋蒸。

粽子出鍋了。一家人圍坐桌前,小孩子總是迫不及待地衝上去拿第一個粽子,也總被燙得呲牙咧嘴逗得大家鬨堂大笑。大家剝着粽子,那香味一時間散了滿屋,伴着歡聲笑語一起飄進人的心裏。

吃完粽子,我們就該去看龍舟賽了。

來到梅林祝家村,只見河面被太陽炙烤着,好像下一刻就會燃起大火似的。河上幾艘船在爭先恐後地向終點衝去,河兩邊已是人山人海,都在為各自的船隊高聲吶喊助威。各色的龍舟上,鼓手打着激昂的鼓點,船上的每一個人都配合着鼓點賣力地划着槳。

一艘船上儘管載滿了不同的人,可他們卻都能步調一致,以同樣的節奏在同一時間朝同一方向划槳。他們將各自的力量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引力,牽引着着船隻不斷向前。或許他們每個人都不是大力士,但他們懂得團結,所以他們擁有無窮盡的力量,帶領他們向前……

端午節伴隨着粽香和龍舟歡快地來了,又載着歡聲與笑語緩緩地走了。這中間是歡樂,是團結,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

端午節隨筆 篇22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啦,因為在端午節那天可以吃到香糯美味的粽子,還有一些有趣的節日習俗。

節日的前幾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啦,她準備了新鮮的粽葉,一大盆泡好的糯米,先把糯米鋪在底下一些,然後放中間一個大棗,在放一些葡萄乾,接着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粽葉的尾巴,把粽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粽子就完成啦。爸爸還會給我烤毛蛋,吃毛蛋。就是沒有孵出小雞的雞蛋放在火堆上烤,快烤熟的毛蛋散發着一股糊香味,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不禁舔舔嘴脣。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我記得去年端午節那天一大早,天上下起毛毛細雨,爸爸一大早去附近的小樹林裏拔艾蒿讓我們用艾蒿洗臉,在撿些帶樹葉的樹枝,回到家裏我這個小幫手就該上場啦,我把五顏六色的葫蘆系在樹枝上,然後爸爸抱着我把我舉起來,我把樹枝插在屋檐裏。媽媽還給我的手上繫上了五彩繩,脖子上掛上用艾草做的香荷包,能聞到陣陣沁人心脾的艾草的清香味道。我興高采烈的又蹦又跳,到處顯擺讓大家看看有多漂亮。

這些古老的'習俗已經延續了上千年,預示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祛病平安的美好願望。對了,還有一個端午節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的一個小遊戲,去年我和同學們也一起玩了這個遊戲,就是用煮熟的雞蛋來碰撞,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誰可以笑到最後哈哈!

端午節我最喜愛的節日,在這一天家裏充滿了無盡的歡聲笑語,讓我沉浸在這濃濃的節日氣氛裏,別提有多開心多快樂啦!

端午節隨筆 篇23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一詩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端午》。

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我們學校迎端午的活動就在今天下午舉行。下午,我一來到校園,那撲鼻而來的粽葉味香得不得了。我迫不及待跑到了我們四年一班看,哇——在我們的課桌上早已擺放滿了粽葉,繩子,豬肉,冬菇……包粽子的材料非常豐富啊!

同學們找到自已的小組坐好,我們開始學包粽子了。包粽子是一件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的事情。我看着阿姨們很輕易就把粽子包好。同學一邊看着,學包着。我也拿起了粽葉學包了起來,首先卷粽子時這一關讓我手忙腳亂的,好不容易終於卷出了尖角,倒米又把我難倒了。這是,剛好管老師在我身邊經過,我趕緊叫管老師教我,管老師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在,好不容易,學包了一個粽子出來!哈哈哈……。把我樂翻了,特別的開心。

同學們都在優美地音樂聲,快樂地討論聲,歡快地笑聲和咔嚓地拍照聲下開開心心的學包粽子。沒過多久,我們共同努力和勤勞下成果出來了,粽子堆滿了一大鍋。包好的'粽子有的像春捲,有的像一個金字塔,有的像一個三角體……雖然粽子包得不怎麼好看,但粽子裏面全包着同學們祝福語。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的快,一節課的時間過去了,端午節活動圓滿的結束了。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活動!

端午節隨筆 篇24

當鄰近端午之時,我的心老是會忍不住的出現絲絲的哀愁……

端午既是我人生的出發點,卻也是我人生陰暗的開始,呱呱落地時那就是端午。而且仍是正午的十二點,爸媽離婚時那也是個端午,那天的夕陽顯得格外的妖豔,彷彿滴出血來一般……

也許那時還小,也許從小很少跟媽媽接觸的`緣故,那時我竟沒感覺到什麼。可是跟着時間的流逝,我慢慢的長大了,一些事情我真正的明白了,沒有媽媽是多麼的痛苦!

每當看見其他的孩子在媽媽的笑容中上學,在媽媽的懷裏撒嬌,在媽媽的眼前哭泣,每當這時心中就會泛出一中特別的酸楚。

現在我已經是九年級的學子了,即將會考,回想起這三年間班主任如母親般的呵護,與關懷,想到高中又是孤傲的一人,淚水無緣無端的掉了下來……

我時常想媽媽回來會怎樣,但是腦中那個殘酷的現實始終不會改變:“就算媽媽回來你們也會像目生人一樣,究竟當初的拋棄,五年的蹉跎歲月會磨滅很對的東西,會良多良多……

如今又是一個端午,又是一個生日,可是不一樣的是還有一個別離,國中三年芳華歲月的別離,這連串的打擊讓我那顆脆弱的心不堪重負,似乎找個人好好説説心裏話,可是回顧回頭自己的朋友,幾乎全是牆頭草,唉人生弄人啊!

我的端午既是哀傷的代表,又是歡樂地天地,更多的則是矛盾的黑暗……

端午節隨筆 篇25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啦,有掛艾香、吃五黃、包粽子、吃粽子、掛香包等。

這天,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包粽子了。奶奶先把買來的糯米淘好,浸在水裏,然後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粽葉放在電飯煲里加水煮,奶奶告訴我,煮過的粽葉在彎折時不容易破。粽葉煮過後,水是紅色的,所以棕葉還要清洗幾遍才能用。噢,還差粽子裏需要的`蜜棗,我和奶奶把蜜棗買了回來。

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包粽子啦!奶奶把棕葉向下彎成錐形,先在裏面放一些糯米,再放上一兩顆蜜棗,最後再放上一層糯米,把多出來的粽葉摺好。奶奶扎粽子可熟練了。只見她一手捏着粽子,一手抽出一段線,線一端用嘴咬着,三下兩下地在粽身上纏繞幾圈,然後兩手打個結紮好,一個大粽子就包好啦!我也想包,奶奶同意教我,奶奶手把手教了我很久,我才做出來一個粽子,包粽子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哪!不一會兒,奶奶就包出了很多好看的粽子。奶奶叫我把包好的粽子五個五個地綁在一起,這樣煮的時候容易翻動。煮好的粽子香噴噴的,好吃極了。

吃上幾個粽子,爸爸提議我們去看賽龍舟。到了現場已經是人山人海,比賽開始了,人們喊着:“加油!加油!”條條龍舟咬得緊緊的,時而這條快,時而那條快,龍舟過去了,但人們的加油聲還沒停。

這個端午節,我們掛了艾香、吃了五黃和粽子、看了龍舟賽,過得特別有意義。

端午節隨筆 篇26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元宵節、中秋節、春節、七夕節……但我最喜歡端午節。

傳説端午節的由來是因為屈原,相傳楚國被攻破後,屈原悲痛萬分,跳到了汨羅江裏。當地百姓知道後,馬上划船打撈屈原屍體,一直到洞庭湖,可就是不見屈原的屍體。大家不知道怎麼辦,於是把自家的米團紛紛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要吃掉屈原的屍體。

每當過端午節時,人們都會插艾草,賽龍舟。當然,小朋友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端午那一天,全家人都會圍在桌子旁,拿出粽葉、配料和糯米,開開心心的包粽子。既然説到了粽子,我們就來講一講粽子吧。

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用菰葉包住黍米。晉代的時候,粽子被正式定為了端午節的食品。之後的粽子餡料不斷豐富,形狀也逐漸變成了錐形、菱形。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葉已經從菰葉變為箬葉、蘆葦葉,餡料有豆沙、豬肉、松子仁等。端午節還會賽龍舟。龍舟的形狀就像一條兇猛的龍,上面會有一個人用鼓打節奏,剩下的人都是用槳來划船,看誰最先劃到終點。賽龍舟時,所有人都會圍在河邊,把河堵得水泄不通,很是熱鬧。

去年過端午節,我回到老家去看賽龍舟。我來到河邊時,只見人山人海。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話,還以為裏面沒有河呢!

這就是端午節,是不是很熱鬧?

端午節隨筆 篇27

端午節,是一個人人知曉的傳統節日,可是它的來歷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端午節,是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他的主人見他聰明,於是想讓他當官,去説服別的國家一起對付鄰國,他本來很樂意,因為這是為國而去,可是有一次他路過皇家林子,聽到他們只是來利用自己,於是他不再當官,皇上聽了立馬去叫人抓他,於是屈原走到江邊,一氣之下跳入江中。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魚蟲吃,於是為江中放入粽子和柳葉,讓魚蟲去吃粽子和柳葉,不讓魚去吃屈原的屍體,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一説起我見過的端午,那還是去年的好玩,因為我們班在玩“包”粽子大比賽,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不是真的在包粽子,而是用紙板做粽子的芯,然後用線再一圈一圈纏起來,最後就做好了。我來講一下我的親身經歷:第一次剛繞好第十圈,我正在高興的時候,不小心一拉線頭,線又掉了。第二次我有了恆星,一圈一圈的在慢慢纏,當我以為我可以的時候,他又一次對我開了個玩笑……當我繞了,不知道多少圈,總算弄好了,於是我把“頭”和“腳”弄好,然後大功告成了,我把我“智慧的結晶”放到了觀賞台上,經過很長時間的選舉,於是我成功獲得了第二的`光榮稱號……

在回家的路上,我高興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不,回到家後,我看見粽子好了,於是拿了一個就吃,那真是人間的美味!

端午節是對我來説快樂的,美味的,我只希望明年的端午能“鬧”得更歡!

端午節隨筆 篇28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每次聽到了這首童謠,我就知道端午節到了。

你知道嗎?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説呢!公元前278年,屈原因為愛國,政治抱負沒有實現,而看着平民百姓受到迫害,自己卻無能為力,他就跳到汨羅江而死。人們乘船去打撈他,在江裏扔去粽子,後來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了。為了紀念他,農曆的五月初五也成為了端午節。

前幾天,我們過端午節,我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問媽媽:“包粽子難嗎?”媽媽説:“不難。”媽媽給了我一些材料,有蘆葦葉,糯米,大肉,豆沙,紅棗。我開始包粽子了,可是我一包,糯米就從粽葉裏面漏了,我接連試了幾次,可是都沒有成功,我問媽媽:“你是怎麼包的.?”媽媽説:“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形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材料,用線綁好,就行了。”

我按照媽媽説的,捲成一個圓錐形,放入糯米和大棗,拿出棉線一綁,四角粽子就包好了,過了很久,我才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咬了一口,那米香,葉香,大棗的香一起進去口腔,好吃極了,我自豪地説:“媽媽,我們兩個包的每一個粽子都很好吃。”

我很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吃粽子,還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隨筆 篇29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是端午節,這是個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五月節。這個節日是為了屈原這個偉大的詩人的,他是一個值得讓我們敬佩的人。

端午節,最少不了的就是粽子了。先把粽子包好,再把粽子一個個放進高壓鍋,開小火煮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在等待的時候,我們聽見了從不遠處傳來的賽龍舟聲,便一起去看賽龍舟。

一,二,一,二,一加油!加油這裏人山人海,可見都是來看划龍舟的'。這種一年一度的比賽,是最激動人心的。砰,砰,砰震耳欲聾的鼓聲和我們岸上羣眾的加油激勵了那些隊員們,使整條龍舟快速地向前進。大家的動作整齊一致,在口號聲中體現出了他們的實力。我想,最起勁的,一定就是那個打鼓的了。他的兩隻手一刻不停地打着鼓,看起來非常累。

這時候,我想起粽子應該快好了,就趕緊回家吃粽子了。回到家,奶奶已經把粽子都拿出來了。我當即就拿了一個粽子解開繩,然後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我説道:真是太好吃了!奶奶説:好吃就多拿幾個來吃。我隨即又拿了兩個來吃。

吃晚飯的時候,我們有説有笑,有時討論端午節的習俗,有時討論端午節這個節日的來歷,還有時討論自己對端午節的感受

端午節這一天我過得非常開心,同時在這一天裏我也懂得了許多知識。我想:端午節真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節日啊!

端午節隨筆 篇3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了,小朋友們快樂地唱起歌來。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他的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一日人們便划龍舟,以此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還用柴葉包上米放在河裏給魚吃,那也就是現在的.粽子。每年五月五日,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的品種很多,例如:白米糯、紅豆粽、花生、鹹肉、蛋黃粽等。南方過端午節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過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香囊,傳説中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上是用於點綴裝飾,香囊清香四溢,各種不同形狀,玲瓏可愛。端午節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端午節流行於漢、壯、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的習俗源遠流長,我希望大家在端午這天玩的開心。

端午節隨筆 篇31

端午節快到了,今天,媽媽給我戴上了一種紅黃綠相間的“花繩繩”,我十分不解,便問媽媽説:“媽媽,端午節戴這種繩子有什麼用呢?”媽媽説道:“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我又問媽媽:“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媽媽故作神祕的説:“很多啊,你自己上網查查看吧!”

上網一查,果然沒錯,端午節的習俗可多着呢,賽龍舟、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躲五、送時、驅五毒、飲雄黃酒等等。其中賽龍舟、食粽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看完這些,我覺得我對中國節日習俗的瞭解真是太少了。

原來一個小小的端午節有這麼多的習俗,我以後一定要多查閲資料,瞭解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

端午節隨筆 篇3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馬上又要過端午節了,每到這時我就會早早興奮起來。

因為到端午節就又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了。記得每年到端午節那天,爸爸總是一大早,走了好遠的路,趟着露水採回艾蒿和山桃枝,用紅布條分別紮上插在自家的門框窗框上,説是這樣能夠驅蚊避邪。母親則也早早起來,在我還在睡夢中時將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讓我一直帶着,直到下第一場雨時再摘下,説是這樣也能驅邪去病。我的媽媽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

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用竹子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竹子葉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事先在前一天晚上把糯米放在水裏浸泡一宿。包粽子前再把竹子葉放在水裏泡軟,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粽繩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等粽子包完後,媽媽就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很是香甜,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按捺不住自己的食慾。

我想今年端午節的粽子一定會更香甜吧。

端午節隨筆 篇33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文秀

你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那就是我最喜歡的端午節。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龍舟節……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等等。

端午節的來歷:傳説以前有一個叫屈原的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連齊抗秦,受到打擊和陷害,最後被流放。他不懂世上是這樣忠奸顛倒,拿起筆來,寫下了《天問》等。屈原看到國破家亡後投汨羅江,結束了他的一生。

在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粽子了。粽子有紅棗的、豬肉的、花生的……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紅棗的。紅棗粽子帶着一股竹葉的清香。把竹子葉剝下來,裏面的餡白裏泛紅、油光發亮,讓人不忍下口,但又讓人禁不住咬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端午節的習俗不只有一個。我再給大家説一下賽龍舟。賽龍舟經常會在江邊舉行,我想:應該是很有挑戰的吧。來到江邊,看見四條顏色不同的龍舟,大多數都是紅色的。一條龍舟有一個鼓手、一個隊長、一個鑼手和一個舵手以及二十個劃手。比賽開始了,只見一條條龍舟想離弦的箭一樣劃了出去,而我在心裏暗暗地加油,三分鐘後,比賽結果出來了,三號龍舟贏了。

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將會不斷地傳承下去。我愛端午節,更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端午節隨筆 篇34

去年的端午節給我印象很深。

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買來一袋白白的米,用水泡上,我好奇地問奶奶:“這是什麼米呢?為什麼要用水泡上呀?”奶奶回答説:“這是糯米,也是黏米。端午節要包粽子,米必須要用水泡軟了。”我又看到長長的粽子葉,也用水泡上了,還有一袋蜜棗和一袋紅豆沙。我看到這些好吃的東西,口水要流出來了,恨不得馬上吃到它。

端午節終於到了。早上我還沒有醒來,爸爸就採來了艾蒿,我醒來後看到奶奶煮出來的'一盆雞蛋是綠色的,而且還發出一種特殊的清香味,我好奇地問:“奶奶,這盆雞蛋怎麼是綠色的呢?”奶奶説:“這是用艾蒿煮出來的雞蛋,所以是綠色的。”我還看到奶奶包好的粽子,已經煮出來了,真是遺憾,沒早點起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吃飯了,我先吃了一個蜜棗粽子,米是粘粘的,蜜棗是甜甜的。我又吃了一個紅豆沙粽子,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我高興地説:“奶奶,你真棒!包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完飯,我和爸爸一人拿起一個雞蛋殼了起來,殼了好幾把,都是爸爸輸,我都贏,因為爸爸用的是大頭,我用的是小頭,大頭面積大,容易破,小頭尖,很堅硬。通過這個遊戲,我也學到了知識,我真開心。

去年的端午節真開心,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隨筆 篇35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早上,太陽暖暖地照進我的房間。這時,媽媽推門走了進來:“快來包粽子吧!”“太好啦!我還沒有包過粽子呢!”我連忙走到廚房,只見媽媽拿出粽葉、糯米、紅棗和赤豆,然後把兩片粽葉折成漏斗形,放入糯米等食材,接着用粽葉蓋住,把繩子紮緊,一個三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但這件事看起來沒想象中的簡單,我好不容易才包好了幾個粽子,但形狀各異,自己看得都忍俊不禁。媽媽把粽子放進鍋裏煮熟後,端了出來。我拿出一個,把棕葉撥開,飄出來一股粽葉清香,直鑽我的鼻子。我吃了一口,粘粘的,軟軟的,糯米里麪包着紅棗赤豆,真是太美味了!

中午,奶奶拿出了一個香包,對我説:“端午節還要掛香包哦,可以辟邪,又可以驅蚊蟲,快來掛上。”我接過了香包,香包摸上去很光滑,只見上面繡着一條金龍,龍口中含珠,腳下踏雲,頭上長着犄角,顯得十分威武,真好看!我聞了聞,咦,怎麼聞上去有股中藥的味道?奶奶告訴我:“端午節香包裏面裝着雄黃和艾草等,所以有股中藥味,這味道對人體有益。”我恍然大悟,端午節還真多特別的習俗呢!

原來端午節有這麼多的習俗與文化,這特別的節日真希望能一代代傳承下去。

端午節隨筆 篇3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起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來最熱銷的就是粽子,這些粽子琳琅滿目,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如:有金魚粽,辣椒粽,全家福大肉粽······

味道還不同:有泡椒味,什錦味,紅豆味······端午節主食是粽子,可這粽子的來源還有一個傳説:傳説粽子起源於戰國時期,面臨着亡國之痛的.楚國詩人屈原悲憤投江自殺後,老百姓們自發將自己家的糯米做成了一個團等食物投入了江中,後來人們發現着糯米糰一下水就散開了,這就不能讓魚蝦不損傷偉大詩人屈原的軀體,後來漸漸演變成了用葉子包着糯米的形式。

粽子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屈原愛國情操的紀念。粽子有傳説,粽子也要會做,五花八門的粽子哪一個不讓我們垂簾三尺,快看粽子的做法。現將艾葉洗乾淨,把糯米放入盆中,用水浸泡,泡軟後,把糯米摻進臘肉,紅豆,綠豆等以自己的口味,摻好之後,包進洗乾淨的艾葉裏,再放入蒸籠裏,等蒸好後,就可以起鍋了,這一個個綠色的粽子是多麼可愛,讓人真想立即咬上一口。粽子的吃法也不一樣,有的喜歡拌白糖,有的喜歡拌豆沙,有的喜歡直接吃。端午是我國傳統節日,主食豐富又有趣,還能直接體驗,端午我們一定要過得有意義。

端午節隨筆 篇37

端午,是個特別隆重的日子,也是紀念屈原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別是一般樂趣,與眾不同。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們的袁老師提前給我們過端午節。在今天,袁老師帶着我們做香包,聽到這一消息,我小小的心激動極了。手一直揪着王開平,直到我們上山為止,我和邱天好等八個同學分組在一起做香包,袁老師先是很詳細的介紹各種材料的功效與作用,材料實在是多,有艾草,梔子花,茉莉茶,桂花……

接着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個透明透氣的小布袋和一個錦囊,我拿了一個綠色外衣,畫着竹子的錦囊,因為我認為這個袋子很有古風特點,有一種文化韻味的`感覺。到了德林山上,我坐在一個木凳上,耐心的等待。似乎時間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輪到我們了,看見桌上的材料早已迫不及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使勁往裏塞,先把一大把一大把的艾草往裏塞,讓他有個1/3的樣子,再把驅蚊草往裏塞,最後把茶葉和桂花塞緊,為了不讓它肚子裏的貨倒出來,我就在往上面蓋了一層艾草,一個精美的香包就完成了。

我走到石桌前,打好了包,把它裝在綠袋裏,瞬間,高大上的風格一下體現了,為了更突出香味,我在上面插了一枝鮮活的梔子花。

我的生日每年都在端午前兩天,今年過得特別有意義,有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動手完成的香包,特別有滿足感!

祝所有人端午安康!

端午節隨筆 篇38

説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到那甜甜的粽子,嘴裏也不由得生出一種甜滋滋的感覺。當然,提起端午,人們還會想起屈原,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他的!

屈原這位愛國詩人可與端午節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至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他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但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便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自盡。於是百姓們便在這一天來紀念他,端午節便是這樣來的。

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有着很多的習俗,比如吃粽子、繡香包、掛艾草、賽龍舟、戴五毒繩編織的手環等。這些習俗無疑都是紀念屈原和辟邪的。在這些習俗中,最值得我們一講的是那美味的粽子。相傳,當年是因為人們怕水裏的魚會吃掉屈原的軀體,所以便把米、酒等一些食物投到江中,後來便演變成為了我們今日所吃的粽子。

南北方吃的粽子各不相同。南方人吃鹹肉餡的.粽子,北方人吃甜味的粽子。粽子的餡的種類多得可以説是數不勝數,光甜味的就有豆沙、菠蘿、葡

萄幹、蜜棗等等。粽子的口感和味道也當然是沒的説了!一口咬下去輕糯香甜,別提有多幸福了!

我愛這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更為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悲慘遭遇而憤慨!

端午節隨筆 篇39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五,是端陽,粽葉香,裹五糧,剝個粽子沾點糖。正是因為我愛吃又香又糯的粽子,所以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説屈原得知楚國被秦軍攻破後在五月初五悲憤地抱着石頭自投了汨羅江。百姓們紛紛划船在江上打撈,並將飯糰和雄黃酒扔進汨羅江,希望魚蝦不會吃屈原的屍身。因此吃粽子、喝雄黃酒成為了端午節的習俗。

現在,粽子的形狀、口味各式各樣,我獨愛我們家出產的`鹼水粽子。去年端午,我第一次跟外公學包粽子。首先給粽葉、糯米洗個澡,趁濕潤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狀,然後盛一勺放了食用鹼的糯米,用筷子插一插壓緊,再用粽葉包裹住糯米,別讓它們有空可鑽,最後用繩子繫緊,一個漏斗狀的粽子就包好了。可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學着外公,試着包了好幾個,不是粽葉沒卷好就是整個散了架,恨不得手腳並用才好。好不容易最後包了幾個完整的小粽子寶寶,哦耶!那些大大小小的粽子放在盤子裏,就像一個快樂大本營。

經過漫長的等待,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出鍋了,一陣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剝開粽葉,晶瑩飽滿的粽子們黃黃的,咬上一口尖兒,恩!鮮香軟糯。不知不覺手邊就堆起了一座粽葉山。

一想到這美味可口的鹼水粽子,好盼望趕緊到五月初五的粽子節啊!五月五過端陽,江南江北粽子香,吃口粽子情更長!

端午節隨筆 篇40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母親節、勞動節、端午節、兒童節等。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聽爺爺説:“戰國時期有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叫屈原。當他聽説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投江自盡。當地百姓聽到消息馬上划船撈救,但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又到了,看着媽媽在包粽子,我感到非常好奇,就問媽媽能不能教教我,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我連忙跑出去,拿了兩片粽葉,學着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生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準備走開。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靜下心來按照媽媽説是那樣做,終於第一個粽子包成了。我很高興的笑着説:“我會包粽子了啊。”看着我的樣子媽媽笑了。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頭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

端午節真好,我不光學會了包粽子,還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隨筆 篇41

照中國的傳統,端午節就在農曆的五月初五這一天。我們家鄉的人,家家户户都會煮粽子、吃粽子。

為了過端午節,鄉親們提前幾天就準備包粽子。粽子裏的材料非常豐富:有糯米、綠豆、少許肥豬肉、臘腸、鴨蛋黃……你聽了,是否就饞涎欲滴呢?準確好材料後,就開始包粽子,首先用粽葉將這些美味的食材包起來,包好的.粽子的形狀,就像立體的小山丘一樣。然後,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蒸上幾個小時。粽葉和食材散發出來的清香,使我們更加瀰漫在這節日氣氛當中。吃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我們通常喜歡在粽子表面撒一層白糖,鹹中帶甜,味道好極了!

端午節早上,我們都會帶着前幾天包好的粽子和各種各樣的禮品去外婆家作客,這裏俗稱叫“拜節”這時大家就會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着粽子、品着茶,有説有笑。

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每家每户都忙着拜神,拜神也是很講究的,要有粽子、桃子、香蕉、蘋果等物品,各種物品都有寓意。其中我就知道這三種水果的寓意,桃子就代表給家人帶來大展鴻圖、香蕉代表招財進寶、蘋果就代表平平安安。但其它的我就無法一一道盡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大家就會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着豐盛的菜餚、喝着醇香的美酒,歡快笑語,多麼温馨啊!

你説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很有趣呢?

端午節隨筆 篇42

一年中的節日,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每到端午節,我總是早上起牀,感受一年中最香的早晨。早晨的空氣特別清新,街上有賣香草的農民、推車、負擔……他們帶來了很多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帶來了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街上到處都是這些花草的香味

花不到一元,買幾棵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放在窗台上,買幾朵香花,養在花瓶裏,一口氣香氣四溢,精神飽滿。每個家庭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和走廊裏,充滿濃郁的艾草味和菖蒲味,聞起來不夠……

街上巷子裏賣香囊的攤子也經常停下來。香囊縫製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了老鼠,他買了兔子,掛在孩子身上,給了孩子很多美好的想法。

家家的粽子很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種味道的粽子一籠一籠地出鍋,那種香味真的很有魅力。剝蜂蜜,滿嘴甜蜜流動。

在鼻子、耳朵、額頭上塗上雄黃酒。因為有特殊的意義,那雄黃、蒜泡的酒在這個節日也不再討厭,好像也變成了酒精酒。

一切,都因為這個節日而美麗。這是一個香氣四溢的節日,不僅空氣中流淌着香氣,似乎連人和各種事物都香起來了。

這是大詩人屈原給我們帶來的節日,這是早上喝早露,讚美香草,清潔志廉的屈原給我們帶來的節日,這是拒絕邪毒,崇尚清潔的節日,這是香氣的節日!

端午節隨筆 篇43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在山村遠遠地就聽見小孩開心的唱着歌謠了。原來是端午節到了,端午節這天是小孩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之一了,為什麼呢?讓我來講一講吧。

端午的習俗有很多:有吃粽子,掛香囊,插艾草,吃五黃等等......對於我而言粽子絕對是最愛,軟糯可口的粽子,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都非常喜歡吃。粽子的外皮是一張竹葉,用它包粽子能讓裏面的糯米有竹子的清香。裏面除了糯米還有餡,餡有很多種如:紅棗、五花肉、蛋黃等食料。紅棗的.吃起來糯米都甜津津的,肉的話比較有嚼勁。

端午還需要帶香囊,這個東西,不要看它小,但用處很大哩。它能把蚊子趕走,抗過敏。所以帶着這個,就算再多的蚊子也不怕。

説到這裏,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那我就來説一説。

傳説詩人屈原因國家毀滅了,五月五日而投江,人們把粽子扔進去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肉。

我過端午時可有意思了。在江上遠遠地就看見了龍頭。不仔細看還真不知道,原來是在賽龍舟呢。賽龍舟的人有的在打鼓,讓整個隊伍看上去有節奏感,有的頭上綁着一根紅段子,後面打了一個結,各個都賣力地划着,看着真像一條雄偉的龍呢!

我手裏拿了一個粽子,情不自禁的吃了起來,粽子又香又糯,我吃的是紅棗的,不僅香糯米還有一些清甜的味道,旁邊人的目光似乎都看着我的粽子,有些口水都流了下來......

我喜歡這樣的端午,有着歷史,有着文化,有着甜甜的味道......

端午節隨筆 篇44

端午節快要到了,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葉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奶奶早就買了粽葉、並用糯米、鹹肉和蜜棗等做餡,準備包粽子!

我為了用實際行動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想親手包上幾個粽子。但是我從來沒有包過,怎麼辦?我暗自跟奶奶學。我站在奶奶身跟前,只見奶奶將四張粽葉重疊依次錯開彎成一個圓錐體,放了餡,將粽葉一折封住口,又圍了幾圈,再用粽針一穿,一個精美的三角形粽子就成功了。我想:原來包粽子就這麼簡單呀!“奶奶,我也會包,不相信?看我包一個給您瞧瞧!”於是,我便拿起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我先將四張粽葉排好並彎了個圓錐,然後裝餡,再往下繞,封口時,手沒握住,一放鬆,裏面的餡“譁”的一下子全灑到了水池邊,奶奶見了笑了笑説:“你不會,別包了。”

我不服氣,捲土重來。這一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將粽葉抳的緊緊的,不敢放鬆,好不容易來到最後一關,我將粽葉頭上的鬚子穿過粽針,我也學着奶奶把針扎進去,再用力一拉,啊呀?斷了。又加上一層,唉?又斷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張粽葉都斷了。我只好請教奶奶,終於在奶奶的指導下,輕輕地把穿好的粽針拉出,包出了一個“又大又肥”的“鬆蒲包”粽子。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真正地體會到“看花容易,繡花難”的道理。懂得了學做事一定要虛心、細心、認真,必須做到這三點,否則,將一事無成。

端午節隨筆 篇45

端午節,不像春節那樣喜氣洋洋,也不像清明節那樣失魂落魄,更不像勞動節那樣辛辛苦苦。它,有着自己特殊的含義。

端午節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習俗就是包粽子。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早上我打算找朋友們一起玩,看見媽媽忙東忙西,在準備包粽子的各種材料,我立馬來了興致,決定不出去玩兒了。桌子上已經擺好了紅豆、綠豆、臘肉、糯米、粽葉等,只見媽媽把粽葉疊成一個可愛的三角形,隨即放入紅豆,再放糯米和臘肉,最後用綠豆收尾,再用繩子一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這樣落落大方地展現在眼前。看着媽媽完成一個又一個粽子,我立刻拜師學藝。在師傅的教導下,失敗了5個,但最終還是流利地包了10個粽子呢!

望着這些“小可愛”,我已經迫不及待了。開始上鍋蒸,不一會兒,一陣陣香氣飄散在空氣中。我正準備揭開鍋蓋,手就被媽媽打回去了。“還沒熟,得再等一會兒呢。”香氣撲面而來,我的.口水嚥了又咽。終於,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啦!我抓起一個就開始解繩子,但媽媽立馬拿走了我手中的粽子,説道:“孩子,先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拿幾個嚐嚐。”我開始懂了……

看着他們吃得這麼高興,我也吃了起來。比起往年,今年的粽子格外好吃!

成長,或許就是從心懷自己到心懷他人,再到心懷天下吧!

端午節隨筆 篇46

“嘩嘩!”我從學校回到家,聽到了一陣陣洗東西的聲音。我來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洗箬葉呀。

媽媽洗完箬葉後,又把準備好的糯米放上灰水。過了一會兒,一切準備就緒,就剩下把打一大堆白白的、胖胖的糯米包進長長的、硬硬的箬葉裏了。

我和媽媽各搬了一張凳子,坐在一大桶箬葉前,然後就開始包粽子。媽媽叫我先看他做幾遍,看完後我再做。可我沒耐心,看了一遍就覺得會做了,於是我做起了粽子。最後,我果然沒有做成功。

媽媽發現我在做,而且沒做成功,便再次強調:你要多看幾遍再做!

我聽了媽媽説的`,再看着她包粽子。經媽媽同意後,我自己包起粽子來。照着媽媽的包法,我先取出一片葉子,摺好形狀;再往摺好的箬葉裏放糯米;然後把葉子再折成三角形(每面三角三邊)。最後一步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繫繩打結,我就經常被這最後一步打敗。

我在包粽子時,包好後,就差繫繩打結了。可繩子卻偏偏不聽話,我叫它別動,就要動;我叫它鑽過洞,它就不鑽;我叫它別鬆,他就鬆……包粽子時,有這種繩子“拖後腿”,真是難啊!

雖然我不太會繫繩子,但我還是包成功了幾個——它們小小的,不太成形狀,和大人們包的不想上下。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端午節的習俗——吃粽子!

端午節隨筆 篇47

“咚咚咚咚……”忽然從湖中傳來了驚天動地的鼓聲,我好奇地往聲音傳來的地方跑過去。

走到半路便看見文峯塔腳下湖中的賽道每條賽道的分界線上都有串在一起的許多彩色氣球,每條賽道的起點都有一條“龍”,而且每一條“龍”上都有駕馭它的`使者。這不就是“驅龍者”嗎?突然一聲鑼鼓響,所有的“龍”一躍而起你追我趕的向終點駛去,不過一會兒,就只能看見“龍尾”了。

緩過神來才發現身後有一大堆人圍在一起,我混進人羣,看到一隻龐大的“金龍”正表演着,“龍”是由三個人組成的,是它們披上了“龍皮”,戴上了沉重的“龍頭”為市民們表演,這時,另一隻有着鋒利的爪牙的“黑龍”也騰雲駕霧地上台了。“金龍”看見它上台就衝上去。我以為還以為它們是見到夥伴要親熱一會兒,然而它們竟直接白刃相接了,看形勢大有不爭個你死我活誓不罷休的樣子。

正沉醉於激烈的比賽時,旁邊小女孩找媽媽要粽子吃的聲音把我從那比賽中拉了回來,哦!看我這記性,原來今天是端午節!,我説怎麼一會兒龍舟一會兒龍賽呢?哈哈哈,端午節除了舞龍還有各種口味的粽子呢,正想着我最愛的豆沙粽,發現手上一濕,口水都出來了呢?

我喜歡端午節,有“龍”可看,有“粽”可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隨筆 篇48

今天是五月初五,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哈,我似乎聞到了粽子的味道。今天,我跟奶奶一起學包粽子。奶奶到菜市場上買了許多蘆葦葉,只見奶奶先把蘆葦葉洗乾淨,把蘆葦葉的清香。奶奶把葉子撈了出來,放在水分 裏,拿了三片葉子,疊在一起,輕輕一卷,就變成了圓錐。接着奶奶把洗 乾淨的米放進去,還放了幾顆我愛吃的大紅棗,再用蘆葦葉包起來,用幾根線扎得緊緊的,一個可愛的粽子寶寶便誕生了。奶奶包粽子可快了,一會兒便包了好多粽子。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裏,煮了好幾個小時,終於煮熟了。聞着粽子的香味,我的口水差點“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拿起一個粽子,三下兩下給它脱了蘆葦衣裳,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好香啊!

奶奶見我狼吞虎嚥的樣子,就説:“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説:“不知道。”奶奶告訴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大詩人,也是楚國的的大官。他十分熱愛自己的祖國,但是他的國家卻卻被別的國家佔領了。他非常傷心,又不願當亡國奴,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來到汩羅江邊,抱着一塊石頭跳下了江。當地的.老百姓聽説了這件事,就紛紛划船下水,尋找屈原的屍體。人們又擔心江中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用樹葉包飯糰扔下江,讓魚和蝦吃飽。後來就有了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的習俗。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隨筆 篇49

今天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五月初五人們都吃粽子,賽龍舟。我最愛吃的是血糯的,我們是用粽葉糯米和豬肉做的粽子。我們還買了花生的,蜜棗的,早上蒸熟了吃,味道非常好,很好吃。因為放假了,我去姥孃家去玩,姥娘和姥爺非常高興,中午燉了一隻雞。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説説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隨筆 篇50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吃粽子、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舉行賽龍舟。

我最喜歡的還是賽龍舟了,今天是端午節,老天爺彷彿故意要給我們一個好心情,不出太陽也不下雨,我們一家興高采烈來到聞名中外的西溪濕地國家公園,親眼目睹了賽龍舟的精彩賽況。

瞧!公園的橋上、船上、河岸上插滿了五顏六色的彩旗,彩旗迎風“呼啦啦”的舞動,整條河的岸上人山人海,橋上擠滿了人,

“嘟”隨着一聲刺耳又響亮的哨聲,幾十條船頭裝有大紅色龍頭的龍舟爭先恐後向前劃去,水手們奮力划槳,船隨着划槳一會下沉一點,一會又浮上一點,他們一個個生龍活虎。

龍舟上的'水手一個個衣服濕透,不停地為自己隊伍加油鼓勁:“加油啊!快劃!我們一定最快!”擂鼓的人士氣高昂,只見他兩手拿着鼓槌,飛快地輪換擊打鼓面,還常常舉起手,做勝利的手勢,那極有規律的鼓點,水手按鼓手的指揮,他們勁往一處使勁飛快向前進。

“加油!黃隊加油!藍隊加油!黑隊加油!”觀眾們連連為他們加油,通過激烈的拼搏,黃隊終於第一個衝過終點,贏得冠軍,他們互相擁抱,擊掌,慶賀勝利,開心極了!觀眾也爆發出熱烈的歡呼,為他們慶祝!我也和媽媽開心擊掌擁抱。

我真想年年過端午節,看賽龍舟比賽,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端午節隨筆 篇5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如除舊佈新的春節,大街小巷擠滿了人的元宵節,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節……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五月初五,粽子飄香的端午節。它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聽姐姐説這個節日還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呢!

我家過端午節,總會包許多粽子。只見奶奶先把兩片粽葉疊在一塊兒,在圍城一個“漏斗”狀放入剛放好的調料的糯米,然後疊成一個三角形,再把粽子五花大綁。最後奶奶把粽子放入鍋裏煮,一煮就是一兩個小時,我可等不及了,在鍋子旁邊守着。過了好久,我聞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終於奶奶説:“可以吃了。”我拿了一個粽子剛吃一口,就用手指點了點我的頭説:“小饞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看你,像好幾百年沒吃過粽子似的。”奶奶一邊説,一邊用嘴輕輕地吹着。

端午節不僅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而且還能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我來到江邊,看見江邊已經坐滿了人。“砰”的一聲槍響,彩旗隨風飄揚,龍舟比賽開始了。幾十條龍舟,頭咬尾,尾接頭,一字排開,場面蔚為壯觀,每一條龍舟上的叔叔們穿着的背心各不相同,但他們清一色用白頭巾在頭上紮了一個英雄結,個個如同出征的戰士,個個精神飽滿。“加油”“加油”此起彼伏的加油聲震耳欲聾。不同龍舟上的選手划着船槳爭着第一,比賽場內的喊聲,敲鑼聲混成一片,真是熱鬧非凡呀!

每年的端午節,都是我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次節日。祝願小朋友們,端午快樂!

端午節隨筆 篇52

我家鄉的端午節很講究。包粽子,宗葉有要求,鮮竹葉;綠色綠色;散發着淡淡的香味。端午節前一天下午,所有的原料都準備好了,白糯米泡在清水裏,飽滿的紅豆花生仁早就泡好了,或者切好的五花肉塊早就浸滿了食材。五月初五的早上,勤勞的女主炒糯米,用一些新鮮的粽子葉把糯米包起來,放入各種食材,用靈巧的手左右摺疊,然後用繩子一層一層的包起來。不久,一個精緻的粽子誕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裏蒸,滿屋粽子香就可以吃了。鍋煮開了,揭開蓋子,屋子裏瀰漫着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吃完粽子,我來到河邊看龍舟比賽。碧波盪漾的.江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準備出發,所有的隊員都摩拳擦掌,彷彿一定會贏。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選手更緊張,都屏息凝視着河水。在裁判的命令下,龍舟像箭一樣向前飛去。突然,河上的鼓聲震耳欲聾。快看!那些龍舟多棒啊!就像winner凱旋歸來。抓手穿着紅色夾克、藍色夾克、黃色夾克、白色夾克和綠色夾克.頭上綁着一塊白布,上面寫着——“奮鬥!奮鬥!努力!克服困難!”他們和軍隊一樣強大。“加油!加油!”隨着人們的呼喊和歡呼,伴隨着響徹天空的鼓聲和鑼聲,龍舟大師們正鬥志昂揚,奮力揮舞着他們的船,奔向對岸。真是一場龍舟賽,百場戰役。

多麼難忘的節日啊!鼓舞人心的節日。

端午節隨筆 篇53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五、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世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欽雄黃酒……

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記得愛國大詩人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詩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很有作用,可是楚王卻聽小人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天,他來到江邊,懷抱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中,老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非常傷心,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水中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屍體,這就是五月端午包粽子的原因。

端午節有好多風俗活動,特別是賽龍舟,當年楚人因為捨不得屈原死去,於是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借划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不管是包粽子還是賽龍舟,人們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偉大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格。

端午節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節,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隨筆 篇54

在我們這兒有許許多多的節日,而其中我最新歡乃是端午節了。為什麼呢大家往好看哦。

端午節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瞧,一個普普通通的節日有着這麼多的名稱,真是稀奇啊!這正是我喜歡的`其中之一。

在端午節吃也是很有講究的。每到這是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有的往粽子裏放棗,有的往粽子裏放肉......

而我最喜歡的是有棗的粽子,甜甜的好吃極了。在端午節還有一種酒叫雄黃酒,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酒是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七年級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端午節不光有粽子,雄黃酒還有喝、掛菖蒲酒,吃五毒餅的習俗。這是原因二。

在端午節不僅吃有講究,還有一些風俗。像女兒回孃家,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許多習俗。這是原因三

端午節真是比其他節日別有一番情趣。

端午節隨筆 篇55

大家肯定都知道端午節吧。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就會包好吃的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等粽子煮好了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剝開粽子葉,聞到一股香味,裏面用江米包着的蜜棗,像一顆亮晶晶的紅寶石。一盤粽子放到了桌子上,那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好極了。因為奶奶總是包許多粽子,送給親戚吃。

端午節,讓我想到了一位偉大的愛國將士——屈原,後因國家毀滅而跳河自殺。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殺那天定為端午節。人們在那天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等習俗。

坐在電視機前看激烈的賽龍舟比賽,為自己喜歡的隊加油喝彩。我想:中國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國的傳統佳節多精彩啊!聽奶奶説,賽龍舟是為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隨筆 篇56

整個廚房都是粽子的香味,聞起來讓人流連忘返。

“5月5,是端午,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是哪個小朋友摟着小曲叉着小腰呀?原來是弟弟,他好像已經等不及要包粽子了!

包粽子的材料已上桌:粽葉、竹葉繩和糯米。媽媽告訴我們,要先拿兩片粽葉,外面的棕葉要大,裏面的粽葉要小。再把它捲成三角形,再把剩下的葉子捆起來做成一個可愛的草帽。打好結就可以放到鍋裏去煮啦!“武士1號”堂妹已上陣!拿起兩支粽葉,那粽葉像是兩把鋒利的刀劍,把糯米困了起來。當堂妹正要做底時,放在手心上的粽葉裏的糯米便悄悄的落到了盤子裏。堂妹對自己的`要求似乎很高,像是要一次性就做成功。見自己沒成功,便非常傷心。我幫堂妹把糯米裝了起來,再把草帽捆的緊緊的,用竹葉打了個結。堂妹見自己的粽子變回來了,高興的把剛才的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接下來,“武士2號”堂弟也上陣,他的糯米落了好幾次,我和堂妹在那裏偷偷的笑。當他們看我的時候,我便又繼續去包粽子。堂弟似乎看出了我和堂妹的心思,説:“你倆就是想我的粽子難看!張鈺琪的不一樣是郭雅楠弄的?!”

我也包了幾個漂亮的粽子,放到鍋裏煮了幾分鐘,拿出粽子時,我們幾個小孩衝過去,一人拿一個粽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不一會兒東西就被我們掃光了!

果然還是自己包的粽子好吃,這個端午節是真快樂!

端午節隨筆 篇57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很特殊,因為這個節日可以吃粽子。你們猜對了,這個節日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之前,街上有很多人,十分熱鬧,人們都在為了過節而提前做準備,簡直跟過年差不多了。看,有的人在搬運糯米;有的人在搬運紅棗;還有的人在搬運牛肉……沒有停歇過。每隔一段距離,都會看到人們提着粽葉,飄着粽葉香的葉子讓心情都變得美好。做好的粽子味道很特別,有牛肉味,有紅棗味,還有綠豆味……總之我都喜歡,好吃極了。

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在家裏做粽子。我開心地跑到廚房,開始做準備。我先把買好的粽葉拿出來,接着把粽葉捏成一個漏斗形,往裏面放一些糯米,然後把它包起來,捏得緊緊的。因為不能讓糯米掉出來,所以我學着媽媽用繩子把它們系起來,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繩子做標記,讓我們一眼就知道這個粽子是什麼味道的。做着做着,不知不覺,幾個粽子就完成了,我開心的讓媽媽把它們放進鍋裏煮熟。粽子熟了,一陣陣米香伴着紅棗、鮮肉、綠豆……的味道蹦進我的鼻子裏,啊,我好餓呀!我小心翼翼的把它們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開始吃了起來。那味道香得讓我情不自禁地閉上了眼睛,在吃的`時候,糯米粘粘的,好吃極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如果你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傳統節日,也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哦。

端午節隨筆 篇58

端午節到了,媽媽照例買回來幾個粽子,笑着説:“我們要吃粽子了。”

媽媽去煮粽子了,又問我:“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嗎?”我脱口而出:“我當然知道了!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屈原被他的楚國皇帝趕到了秦國,他在秦國聽説了楚國滅亡的消息,便悲痛欲絕,抱着一塊大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楚國的百姓知道後,怕魚兒咬他,便包了粽子丟入江中。從此,百姓們就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媽媽聽了我的講述,連連點贊,“不錯!不錯!”。

媽媽端出煮好的粽子,我的手剛碰到粽葉,就趕緊縮了回來,只覺得手火辣辣的疼。媽媽笑話我:“粽子剛出鍋時,是很燙的,不能隨便碰。”説着,媽媽抓住包粽子的線頭,一拉,線掉了下來,再抓住粽葉一角,一抖,粽子就在碗裏翻起了跟斗,粽子出來了!我開始拆第二個,這回,我吸取了教訓,學媽媽的`樣子,一個白胖胖的粽子到了我的碗裏。我開始風捲殘雲般吃起了粽子,邊吃邊問媽媽,“粽子怎麼做出來的?”媽媽跟我講,包粽子,先要找好材料,糯米,紅棗,粽葉,細繩,用粽葉包好糯米紅棗,細繩紮好,粽子就完成了。媽媽説得那麼簡單,我才不信呢!包粽子是一種技術,肯定也要多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的。

粽子真好吃啊!我們中國人有這樣一個傳統美食,哪能不自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