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由來(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1.23W
元宵節的由來1

一、元宵節的介紹

元宵節的由來(通用15篇)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

二、元宵節的歷史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三、元宵節的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元宵節的由來2

元宵節賞燈的由來: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xx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叫燈節、上元節,屆時家家掛燈,人人賞燈。關於元宵賞燈的來歷,這裏有個十分曲折動人的傳説。

漢武帝時,有個足智多謀、詼諧滑稽的東方朔,武帝十分信任他。宮門森嚴,他卻可以隨便出入,以隨時取悦皇上。他外表隨便,內心善良,常為宮中彩女向武帝求情。

這年臘月,一連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去御花園給武帝折幾枝梅花,忽見一個宮女哭着向玩月池中跳去,慌忙上前拉住。細細一問,她叫元宵,家住長安城外山上,家裏還有父母、妹妹,進宮之後再沒見過他們。每逢佳節倍思親,近幾日風雪交加,愁悶不堪,想與家人見見面,又怕武帝不允。思來想去,還不如一死了之,黃泉之下再與父母相會。

東方朔安慰了她一番,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團聚。他出皇宮,離長安,到元宵家裏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下,然後就回到長安,在大街上賣起卦來。人們久仰東方朔的大名,爭着前來求籤問卜,得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語。眾人大驚,紛紛求教解脱的方法。東方朔鄭重地説:“正月十三日,火神君會來長安察看地形,你們可到城西北十里的大路口等候。天到未時(約下午一時到三時),會過來一個騎紅色毛驢的紅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焚燒長安的火神君。你們前去攔路哭求,或許有救。”

人們聽了,互相串聯,相約多邀一些人,去十里鋪大道口等候。正月十三未時,果見從西北方向過來一個騎着紅色毛驢的紅衣女子,眾人連忙上前苦苦哀求。姑娘道:“我是領旨火燒長安的,玉帝到時候要親自站在南天門察看的。你們既然求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皇上想想辦法。”

人們拿了火神君賜給的紅貼,回到長安跪在午門前,要把貼子獻給皇上。漢武帝接過侍衞們傳進來的紅貼,見上面寫着四句偈語:“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六天火,焰紅宵夜。”武帝看了嚇得魂飛魄散,忙請東方朔商量應付的辦法。東方朔稟道:“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裏的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火神君也會知道的。皇上可在十五晚上,讓元宵做湯圓祭獻天神,再傳諭全城百姓家家做湯圓,一齊敬奉駕臨長安上空的火神君,想來她會心軟下來不再放火的。同時,您再下旨讓京城臣民一齊動手做花燈,於十五、十六晚上在大街小巷、內屋外院一齊掛上紅燈,從天上看起來就好像滿城大火,這樣,便能騙過在南天門察看的玉帝。此外,再令城外臣民屆時進城觀燈,皇上與皇后、妃子、宮女,分散在人羣中去街上賞燈,驅災解難。”

武帝大喜,依言而行。正月十五,太陽剛向西天斜掛下去,人們已紛紛張燈結綵準備起來。武帝帶了皇后、妃子,皆穿便服,在幾個也穿着便服的親近大臣和侍衞的保護下,混在人羣中去街上觀燈。宮女、太監們也三三兩兩上街而去。華燈初上,萬燈爭輝,各種火傘、火馬、轉子蓮、花筒、炮打四門、火龍擺尾等花燈呈奇爭彩,頗為壯觀。元宵的妹妹領着父母也來長安觀燈,當她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忙叫姐姐的名字。元宵早在這裏等候,見父母妹妹果然趕來,忙撲到母親身上。親上團聚,互敍衷腸。

十五夜平安過去了,十六夜也平安過去了,元宵與親人團聚了兩個晚上,心情十分欣慰。由於東方朔的努力,以後每到正月十五,人們就過燈節,並逐漸流傳到各地。這一節日因元宵而起,故稱“元宵節”。又因元宵節要吃湯圓,湯圓以元宵做得最好,所以也稱“元宵”。

元宵節的由來3

按照中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故此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意思。

元宵節的習俗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鹹、甜、葷、素之分;按製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別,則有糯米麪、高梁米面等。

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項目。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着眼於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裏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賞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説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

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

據説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元宵節的朝代沿革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户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11]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悦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説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近年來,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元宵節的由來4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起源很古老,源於遠古人類在過節時以火把驅邪。這個節要祭祀天神,由於是夜裏進行,自然要打着火把,後來就逐漸演變為元宵節了。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就有了。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因漢明帝提倡佛法,恰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

來,蔡愔稱印度摩揭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於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我國流傳下來。

此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擴展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此外,還有一種説法,即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達數萬人,從第一天黃昏始至第二天天黑為止。

直至今天,我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風俗:

一、猜燈謎

猜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來的,起源自先秦時期。猜燈謎盛行於宋朝,元宵佳節,在賞花燈會上,將詩詞謎語書於花燈上,任人猜度,所以叫“燈謎”。這一習俗一直保留到今天,每逢元宵節都會打出燈謎,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喜愛。

二、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最重要的習俗,主要流行於中國南方。湯圓象徵着闔家團圓,吃湯圓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傳統食俗,意味着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而在中國北方,元宵節通常會吃元宵,元宵的外形雖然和湯圓相似,但是做法和口感完全不同。元宵一般只有甜味的餡料,做法是將餡切成小塊,蘸水後在江米粉中反覆滾圓,其表面是乾的。而湯圓的餡料葷素甜鹹皆有,先把糯米粉和成麪糰,再將餡包入後揉成團,湯圓的口感要比元宵更加細膩爽滑。

三、舞獅

每到元宵佳節,民間都會進行舞獅活動。這一習俗起源於東漢末年,在魏晉南北朝時就已經盛行於世了,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四、踩高蹺

踩高蹺,又稱為“扎高腳”,是民間盛行的一種技藝表演,屬於我國百戲之一,早在春秋時就已經出現了。漢代以後,司馬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為了元宵節的盛大慶典,踩高蹺不斷髮展成為慶祝元宵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動。

五、逐鼠

在古代,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養蠶的農户都會進行逐鼠活動,人們聽説在元宵節這天用粥喂老鼠,鼠就不吃蠶了。於是,人們就在元宵節熬上一大鍋粥,有的還會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放到老鼠出沒的地方,邊放嘴裏還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就不得好死。

六、走百病

走百病,也稱之為“遊百病”、“散百病”或“走橋”,這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一種消災除病的活動。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夜晚,婦女相約出行,見橋必過,古人認為這樣便能祛病延年。

“遊百病”是明清以來的風俗,主要流傳於北方。有的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進行,也有的在正月十六。這天婦女們通常着盛裝,成羣結隊走橋,或登城、摸釘求子,一直到半夜才回家。

除了以上幾種元宵節習俗外,還有“偷菜節”、“迎紫姑”、“送孩兒燈”等等,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習俗都被漸漸淡忘了。在此元宵佳節,小編祝願各位幸福美滿、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傳説: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一些傳説。

1、漢文帝為平亂勝利而設

據傳,漢文帝在元月十五日平定了“諸呂之亂”,因此就將這一天定為元宵節。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呂氏家族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劉囊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即“元宵節”。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地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

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時更加思念家人。她覺得不能在雙親身邊盡孝,不如一死了之。

東方朔瞭解了元宵姑娘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陷入一片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

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讖語給你們,可讓你們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

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

2、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説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

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

東方朔假意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姑娘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宮女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並傳令京城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宮廷人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

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長安城裏家家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

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宮女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

因為宮女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元宵節”。

3、祭祀泰一神

按照我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即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

為“下元”。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

據考證,元宵節的來歷,有説與祭祀泰一神有關。泰一神亦稱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饑饉和瘟疫。

據説,漢朝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蹟治癒,於是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每到正月十五元宵夜,漢武帝就來到甘泉宮,主持祭祀泰一神的活動。這一活動後人被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節又稱燈火節,在南北朝時,燈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鬧花燈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氣洋洋的氣氛,被人們稱作良辰美景。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成羣結隊徜徉燈市,來領略“樓台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的節日氛圍。

元宵節的由來5

元宵節是中國漢族民族傳統節日,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我第二喜歡的節日就是元宵節,因為元宵節可以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元宵,雖然每次吃的我大口哈氣,但是還是喜歡。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又稱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第一個重要的節日。下面,我從電腦上查了一個傳説: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啊!元宵節的傳説好有趣,當然,各地的傳説都不一樣,各地的習俗也不一樣,有耍龍燈、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等習俗。

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節日也是在正月十五,有苗族的偷菜節,彝族的巴烏節等等。當然,元宵節美食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我看了這個名字,奇怪道:為什麼生意人説他是元寶呢?後來想一想,應該是生意人祝願自己想吃元宵一樣,元寶進他們的口袋吧。

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一個重要的節日,我也非常喜歡他,通過今天的瞭解,我又有了新的知識,你呢?

元宵節的由來6

元宵節的起源説法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説,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日大張燈火。

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

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其它説法

一、紀念平呂

漢高祖劉邦死後,大權漸漸落入呂后手中。生性懦弱的漢惠帝病死後呂后更是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登基的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二、火把節

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三、“三元説”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説:“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四、源於佛教説

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

元宵節燈謎

1、高台對映月分明(打字一)謎底:曇

2、層雲隱去月當頭(打字一)謎底:屑

3、家家迎元宵(學校用語)謎底:第二節

4、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謎底:元宵

5、趕製元宵閒不住(五字口語)謎底:忙得團團轉

6、元宵節前後(現代小説)謎底:二月

7、園外隱約聞猿啼,星月小橋聽蕭聲(節日紀念日)謎底:元宵節

8、此時此地(劇目)謎底:元宵謎

9、一夜魚龍舞(民俗風俗詞語)謎底:元宵燈會

10、新春佳節話元宵(報刊名)謎底:半月談

11、婚期定在元宵後(打一成語)謎底:喜出望外

12、煤球和元宵一樣(打一成語)謎底:混淆黑白

13、元宵(打一成語)謎底:一朝一夕

14、元宵節後捷報多(打一成語)謎底:喜出望外

15、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語)謎底:眾望所歸

16、元宵之後柳吐芽(打一成語)謎底:節外生枝

元宵節的由來7

1.漢文帝紀念平呂

傳説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2.道教的“三元説”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説,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説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説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説:“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説天官賜福,地官赦罪,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由來8

在元宵節到來的前一天,媽媽跟我講了元宵節的一個傳説故事。

聽媽媽講,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世間都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有一天突然災難降臨了、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的時候,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玉帝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説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

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龍,這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每年元宵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由來9

1、猜燈謎的由來

謎語是我國民間文學的一種特殊形式,古時稱“C辭”或“隱語”。它起源於春秋戰國,那時各國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影射事物,以勸諫君主採納自己的主張,逐漸形成了謎語。漢朝時一些文人常用詩詞、典故來制謎,出現了妙喻事物特徵的事物謎和文字形音義的文字謎。南北朝時文人常以制謎、猜謎來鬥智,制謎技巧逐漸成熟。隋唐時謎語由民間進入宮廷,許多皇帝都喜歡猜謎。 北宋時期,隨着城市經濟的發展,市民文化娛樂生活的豐富,猜謎成為市民的一大樂趣。南宋時,每逢元宵節,人們將自己製作的謎語掛在花燈上,供人們邊觀燈邊猜謎取樂。南宋都城臨安的燈謎居全國之首,被譽為“燈謎之鄉”。明清時期元宵節猜燈謎更加盛行,並出現了研究謎語製作的專門着作。謎語就這樣成了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並一直流傳至今。

2、什麼是猜燈謎

燈謎,在中國習俗的活動上會稱做猜燈謎,每年逢正月十五元宵節,會將燈謎結合賞花燈,變成許多人可共同參與的猜謎遊戲。與謎語一般的謎語相比,具有更嚴格的規則。方法是將謎語貼在燈上,多數謎語都是詩詞,猜中謎語的人,有時可獲得獎品。

3、猜燈謎的歷史改革

它運用藝術的手法和漢字的規律,着眼於字義詞義變化,常用一個詞句、一首詩來製成謎語,既能達到娛樂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長知識,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春秋戰國時代,宮廷和墨客中出現了“隱語”、“文義謎語”等文字遊戲,這可以説是最早的燈謎。那時一些遊説之士出於利害考慮,在勸説君王時往往不把本意説出。

這種“隱藏”的話語,當時叫做“庚詞”(庚是隱藏之意),也叫“隱語”。秦漢以後,這種風氣更加盛行,西漢曹娥碑後題有“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射“絕妙好辭”,即是“隱語”。

燈謎至此可以説是名副其實的燈謎了。至明清時代,春節前後各城鎮皆張燈懸謎,盛況空前。

元宵節的由來10

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漢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歷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於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箇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燈節。

每到這時,各式花燈高懸街頭五彩繽紛。勝芳花燈多以亭台禽魚蟲花卉的題材製做。以染色紙綴以各色華麗細條製成,鮮豔奪目。

又説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因身處深宮,沒法在正月十五與父母團聚盡孝。為此,她欲跳井自盡。為了幫助元宵姑娘為父母盡孝,智者東方朔想出了一個計劃。他告訴漢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燒長安都。為了拯救長安城,漢武帝問東方朔該怎麼辦。東方朔回答説火神最愛大紅燈籠。他建議在街道上懸掛大紅燈籠,皇帝、皇后、六宮嬪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觀賞燈籠。這樣,火神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災難也就可以避免了。皇帝採納了東方朔的建議,當所有人都外出賞燈時,元宵得以有機會溜出皇宮,和家人團圓。

賞花燈的故事:

傳説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另一個故事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的由來11

元宵節花燈的由來:

元宵節花燈的由來一:

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因身處深宮,沒法在正月十五與父母團聚盡孝。為此,她欲跳井自盡。為了幫助元宵姑娘為父母盡孝,智者東方朔想出了一個計劃。他告訴漢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燒長安都。

為了拯救長安城,漢武帝問東方朔該怎麼辦。東方朔回答説火神最愛大紅燈籠。他建議在街道上懸掛大紅燈籠,皇帝、皇后、六宮嬪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觀賞燈籠。這樣,火神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災難也就可以避免了。皇帝採納了東方朔的建議,當所有人都外出賞燈時,元宵得以有機會溜出皇宮,和家人團圓。

元宵節花燈的由來二: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花燈的由來三: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元宵節花燈的由來四:

又説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起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元宵節定為參佛的吉日良辰。

花燈,又名"彩燈”“燈籠”,相傳起源於漢代,興於唐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隋書·音樂志載:“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十五日,在京城端門外大放炬火,光燭天地,綿亙八里,列為戲場,金石匏革之聲,聞於十裏外,自是,每年以為常焉。”唐玄宗時,元霄放燈三夜。至宋代,燈放五夜,京華沉浸在狂歡之中。兩千多年來,花燈作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不斷髮展創新,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抹絢麗風景。

元宵節掛彩燈的來歷:

西漢時代,就有了簡單的慶祝活動,但還沒有元宵掛燈的習慣,只是在正月十五日晚祭祀天帝。東漢時,明帝劉莊信仰佛教,命令官民在元宵節掛燈。這是元宵節掛燈的最早記載。因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普遍掛燈,故元宵節又稱為“燈節”。

關於掛彩燈的由來,民間還有一種有趣的説法。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的由來12

元宵節的傳説由來

傳説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説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説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關於元宵節的傳説關於元宵節的傳説。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説:“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説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説:“聽説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關於元宵節的傳説默認。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拓展閲讀:元宵節習俗

1、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於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着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5、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6、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羣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7、元宵節祭門、祭户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元宵節的由來13

1、元宵節的由來

傳説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2、元宵節的簡介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20xx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元宵節定為參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裏,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着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3、元宵節吃什麼

吃湯圓,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 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

元宵節的由來14

在我的故鄉過元宵節十分熱烈。這天晚上,己們要吃元宵,抬花炮,上街欣賞花燈,還有的我博門趁車到本地往看花燈。當初爾就向大家先容一下元宵節的由來吧!

傳説古時候,有一個鳴“元宵”的宮母,年功完了想歸野望瞅,可她怕皇上不批准就爬到井邊悄悄的泣了伏去。一名智者答她怎麼了,她即講沒名情。智者決議助她,便讓她在第二地籌備惡花炮,用糯米包上豆沙幹成小丸子端給皇上。到了該天晚上,宮父偽裝對皇上説,昨天晚上有火龍來臨,並把丸子端給皇上説吃下這些丸子能夠防火龍。

到了晚上,齊鄉張燈結綵,轂擊肩摩暖鬧不凡,元宵節就由此而來。

元宵節的由來15

元宵節的習俗

農曆元宵,上海嘉定縣一帶相沿的習俗,除了掛燈結綵舉行燈會外,家家户户還要在這天夜裏吃“賀年羹”。“賀年羹”俗稱“糊賦羹”。舊時,不論貧富,每年的正月十五半夜裏每家每户到時總要燒上一大鍋“賀年羹”,全家人撐開肚皮吃上一個飽。有的人家甚至要少上幾鍋,早晚食之。

"賀念羹“的燒法是;在大米粥中雜拌“搭棵菜或者青菜、切面、小糰子、外加紅棗、白果(銀杏)、菱肉、豆腐乾、油條塊、黃豆等物,也有摻入餛飩的,稍為講究的還要添些火腿霄或臘肉霄其味更佳。一般是把春節所剩的各種菜腳或原料摻在其中,混燒一鍋,所以這元霄之粥俗稱“糊賦粥”。

探其來歷,據説始於明嘉靖年間。當年“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唐時生(字叔達,擅長著文)隱居於嘉定西城隅(yu)古典弄內。學生崑山顧鼎臣已是顯貴,官居當朝宰相。某歲他回裏省親,於正月十五前來嘉定拜謁(ye)師門。唐時生是一個窮教師快到正月十五了飯櫥裏已沒有已樣完整的菜餚。傍晚時分正當師母為完飯的師發愁那,唐先生卻説;“學生雖在京裏做大官,但他還能想到來看看我這個窮老師,就説明看的起我,是不會計較吃什麼東西的,你就看着做點吧。”於是,師母就到街上買了點切面搓了幾十個小糰子,切了點“搭棵菜”,又把年裏吃剩的一些碗腳冷菜的,一併入鍋燒煮。[美食中國]

説來也怪,因為顧鼎臣地位顯貴,在京裏天天和魚肉葷腥,山珍海味的打交道,看的油星就膩厭。當他吃到師母這一鍋葷素什錦合併的羹,覺的風味別具,竟攢不絕口,邊問師母;“此係何物?”師母答;“這叫賀年羹”。此事傳開,各家竟相仿效。隨着年代的延續,流傳的範圍也隨之廣泛。到現在,在上海市區裏的一些本幫人仍有這種習俗。自那時起賀年羹也就成了這一帶的一道名菜了。

元宵的由來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説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 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説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詞》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節吃湯圓的習慣,並且當時已有以出售湯圓著稱的字號。

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至。元宵是燈節。在中國,唐朝遺留下來燈節觀燈的習慣一直在民間流傳着。另外,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因為在上元節的晚上——元宵吃湯圓,人們也就習慣地把湯圓叫做“元宵”。

元宵佳節,北京的飲食、糕點鋪,甚至連馬路兩邊都設攤兜售湯圓,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這天都吃碗熱氣騰騰的湯圓,人們是多麼留戀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風俗呀!

湯圓又叫湯糰、粉果,因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圓子。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寫《元宵煮浮圓子詩》是我國最早描繪湯圓的詩: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説家風。”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時大臣,平時整肅軍政,勵精圖治。這首短詩裏已經流露出他舉碗盼望全國人民團聚的思念,連灶下生火的丫頭都為大家煮食湯圓時浸沉在思念故鄉那種深沉的情緒裏感到詫異呢!吃湯圓,憶親人,這個習慣就一直傳到現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