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2023七夕節別稱什麼節

來源:文萃谷 9.92K

2023七夕節別稱什麼節

【熱】2023七夕節別稱什麼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雙七節、蘭夜節等。

七夕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七夕節來歷

“七夕”起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的角度來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學的理解和紡織技術的出現,有牽牛星織女演員的記錄。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都有七顆代表方向的星星,合稱28宿,其中北斗七星最亮,夜間可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也叫魁首。後來,隨着科舉制度的發展,中號冠軍被稱為“大魁天下士”。讀者稱七夕為“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七夕最早來自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源於古人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日均為“七”,給人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結合起來,稱為“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老北京在為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七七”為完。以“七曜”計算的“星期”,在日語中仍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吉祥的一天。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間的形狀就像連寫的“七十七”,所以七十七歲也叫“喜壽”。

七夕節的傳説

很久以前,有一個跟着哥嫂過生活的孤兒,既聰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棄他,天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幾年後,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給他一間破茅房、一頭老牛。從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間破茅房內。一天,牛郎趕牛走進了一片陌生的樹林,這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牛郎見到九個仙女駕着祥雲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後脱去五彩霓裳,跳進清澈見底的河水裏,牛郎盯着一個最年輕最美麗的仙女看入了神,這時老牛突然説話了:“她是天上的織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會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樹從,悄悄拿走了織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時,其他仙女紛紛穿起五彩霓裳,駕着祥雲而去。唯獨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織女留下了。這時,牛郎從樹後走出,請求織女做他的妻子。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勤勞健壯,便脈脈含羞地點了點頭。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後,男耕女織,互敬互愛。兩年後,織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着天兵天將捉了織女。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着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湧的天河。肝腸寸斷的織女和肩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傳統七夕節的衰敗

傳統的七夕節,以乞巧作為主要的節日主題活動,附帶還有乞子、乞美等各種節俗活動,是我國古代社會中,為數不多的以女性為主要參與主體的重要節日。宋代文人的筆記《醉翁談錄》中曾記載:“七夕, 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 車馬填咽, 至七夕前三日, 車馬不通行, 相次壅遏,不復得出, 至夜方散。”可以想見是多麼熱鬧的場景啊!

可是,從清代中期以後,傳統以乞巧為主題的七夕節就逐漸衰敗了。嘉靖年間的《澄海縣誌》記載:“七日,舊俗婦女陳瓜果‘乞巧’,今無”;光緒年間的《丹稜縣誌》也有記載:“‘七夕’不重,紳士家間設香案、瓜果慶雙星,穿針‘乞巧’鮮有知者”。到清末民國時期,傳統的七夕節最終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七夕節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1、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由面、糖、蜜、油製成。

2、巧酥

許多民間糕點鋪會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售賣時又稱“送巧人”,這個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3、巧芽面

在一些地方,七月初七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乾淨飽滿的綠豆一小碗,平鋪在盤子上,用濕紗布蓋好,放在遮陽温暖的地方,不定期噴水保持水潤。

七天後,生好豆芽,清洗好,然後熱鍋燒油,加肉丁爆炒,再依次加入葱姜、醬油、醋熗鍋,放豆芽炒熟,加水做成豆芽湯。把手擀麪煮熟,過冷水,盛到碗中,澆上豆芽湯即可。

4、乞巧餅

乞巧餅俗稱“巧尖”,口味多種多樣,相比原味,加入地瓜泥或南瓜泥的外表金黃,味道更加香甜軟糯。

5、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有個獨特習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豆粉、芝麻等食材製成。

熱門標籤